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63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263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郎是门下和中书省的次官,在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各个衙门里的官员,都分为四等。由上至下为长官、通判、判官、主典。

    这四等官制下,长官就是负主管责任的首长,通判则是负分管责任的副长官,判官是负主办责任,主典就是负责对检请之责。

    就比如朝廷的中书省,中书令是长官,中书侍郎是分管的负长官,而中书舍人,是判官,负责主办责任。

    中书省做为三省之一,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诏书起草和参议章表。

    这其实就是个发红头文件的地方,若跟米国比,类似于立法机构了。

    尚书令虽是主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负责诏书起草和参议章表工作的却是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六人,分别对应尚书省的六部。他们起草诏书和参议表章,基本上也是按尚书省六部的工作性质划分的。

    中书令和中书侍郎,负责的是对判事的中书舍人的工作进行审查。

    中书省的主要工作,其实是由中书舍人在做,而中书省由副长官中书侍郎在管。

    不管是中书的中书侍郎,还是门下省的黄门侍郎其实都相当重要,当上侍郎,下一步就是拜相了。

    几个宰相和那些尚书们,都想不到皇帝要把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提拔入三省中,还是侍郎。

    “陛下,张文远在陇右不过半年有余,已经将陇右治理的井井有条,功绩着著,升官晋爵都是应当,然而现在陇右还需要张文远镇守。”

    秦王府。

    李世民这段时间很低调,其实他想高调也高调不起来。

    皇帝上次说了一嘴要换储,然后对他越发的雪藏了。他现在是天策上将、尚书令、京畿道大都督、雍州牧、十二卫大将军,一个个的职位都是顶级,可其实皇帝却根本不叫他参与国事,除了天策府,其它各衙,他都插不进手。不论是尚书省还是雍州牧,他都只是挂名而已。

    皇帝议事,根本不召他。

    如今他也搬出了皇宫,皇帝无诏,他都见不到皇帝的面。而皇帝此前让他们把军队交出,解散左右护军府后,李世民在这长安城中,仅剩下了一千帐内和亲事。

    苦闷。

    呆在长安,跟坐牢一样。

    习惯了统帅千军万马,如果困坐长安,每日里只能跟自己府里的几今人下下棋写写字,这种感觉可是相当痛苦的。

    “张三又立大功,已经晋升为武安县公了!”

    “这小子倒是在陇右痛快。”

    李世民有些漫不经心的移动棋子,今天他又向皇帝上了道奏折,请求出兵去征讨朔方的梁师都,可惜如石泥入水。

    “张文远平陇西,李药师定江淮,李世绩镇河东,此三将,如今最耀眼啊!”房玄龄也笑着感叹。

    李世民笑笑,“军神、战神、兵神,这我也知道。”

    “哈哈哈。”

    两人一起笑。

    “还有左右武神呢。”长孙无忌在一边道。

    “玄龄,无忌,我想要离开长安。”李世民道。

    “可殿下请求出征朔方,陛下并未同意。”

    “找个什么理由,只要离开长安就好。”

    李世民这话让房玄龄吃了一惊,“离开之后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李世民回答。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互视了一眼,猜出了李世民的一些想法。

    “文远不是说在京中最好?”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我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觉得在京中有什么机会。陛下不可能真会换储立我为太子,而若要起事,只凭王府一千人,根本没有希望。”

    长安城里各方的实力,现在李世民是最弱的。

    李渊有元从禁军,还有各卫府番上的府兵,加上各卫的内卫,这都是皇帝的人。而太子的卫率虽然也都是驻于京畿,可太子还有内卫,他还有一支两千人的长林军,加起来起码有不下于三千人马在东宫。

    若再加上齐王的一千人马。

    东宫的实力强劲,李世民那千把人根本拿不下东宫。至于皇宫,更没机会。

    他也收买过一些军官,但大唐的宫禁戍卫制度很特别,首先是分成了内外卫。

    十二卫外府兵每卫都有士兵轮流番卫,这些番上的兵一般都只在京轮值一个月时间,然后就换另一批。而内卫,也就是亲勋翊虽长在京师,可也一样是分班轮替。

    这么多军队,不停的轮换,导致李世民根本无法保证他能收买到足够的人。

    就如一个玄武门,这是进入皇宫中最便捷的宫门,不必如南门一样,还得经过宫城经过外朝,一道道宫门。

    玄武门进去,就能直入大内。

    但想进玄武门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在玄武门的外围,驻有皇帝的元从禁军。这支兵马是并不隶属于十二卫的,这是皇帝的私兵。总数三万,也一样在长安边上分了地,他们也轮番拱卫。就分驻于皇宫外不远的各处。

    这些人是很难收买的。

    而就算可以绕过这一关,那么到了玄武门外,还要面临的是十二卫中轮值在玄武门外当值的外府兵,一般玄武门外驻扎的是两千士兵。

    各卫外府兵轮流来把守,每次都是两卫的左右屯卫兵。每卫各一千,这两卫府兵其实还有互相监督的作用。

    收买其中一卫领兵将领还不行,你收买两卫的领兵将领。

    而这玄武门外的两营兵,却又是一月就一换,这次是这两千,下次可能就是来自两卫的另两千了,轮换的名单一般人都很难知道。

    经过这两营卫府外府兵,才能到达玄武门。

    玄武门还有一支兵把守。

    是内卫。

    十二卫都有内卫,其中左右卫有亲勋翊五府三卫,数量最多。其余十卫,只有左右翊卫。每个卫都有专门的中郎将府,管理这些内卫。

    玄武门就也有十二卫的内卫轮流把守。

    每次都是两个卫的内卫当值。

    然后还有左右监门卫的人负责监督。左右监门卫是唐朝不统兵的卫,每卫只有百余官吏,专门负责掌握门禁的,左监门中郎将负责管进,右监门中郎将负责管出。

    每天得有他们的钥匙、门符,才能开启城门。平时内卫把守着玄武门,还有监门卫的官吏监督着。

    然后就算这关也过了。

    可皇宫之中也还有侍卫,是千牛卫的带刀侍卫。

    总之,想要带兵进入到皇宫,到达皇帝的身边,几乎是没有可能。

    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各不相统的一支支兵马,想把这些人全都收买了,简直比登天还难。

    李世民对此很绝望,东宫兵强马壮,打不过去,皇帝更是守卫森严!

    他留在京师毫无机会,还不如想办法外出。

    “我想去陇西!去张文远那里!”李世民道。


第379章 唐租界

    陇南的战事来的快,结束的也快。

    党项八部正集结兵马,准备一举弄死弄残白狼羌三国,结果吐谷浑大汗传令过来,休兵罢战。

    吐谷浑怂了,党项羌也退了,最终冶利部成了最大的输家,他们的牧地草场都成了大唐新开拓的边地。

    漓源、洮源、羌源和赤水、同德,大唐新增五县,拓地八百里。

    吐谷浑认怂了,张超也没有再得寸进尺,而是见好就收。用张超的话说,不急于一时,阶段目标完成之后,那就好好的消化一下。

    下一阶段的任务不是继续一味进攻,而是要完成对占领地盘的控制和稳固。要修路筑城建堡,屯兵移民。

    这些新占之地,都是优良的牧场,因此会以建立牧场为主,也少量开垦一些耕地。五县会连成一线,用堡垒兵站组成一条武装防御带,既巩固这新占的几百里地,同时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他新开拓的那条南方的商路。

    张超承认了吐谷浑与唐俭签订的边境划界。

    黄河的那个大湾,一百多里宽几百里长的地带,依然是吐谷浑人的走廊,可以连接东部的党项羌。

    但张超也强行在赤河县与南面一百多里外的白兰羌地盘间,规定了一条宽约二十里,长一百五十里的缓冲区。

    这片地区,其实就是大唐洮州与白兰羌、吐蕃等的通商路线。

    为避免以后过境的时候,遭受吐谷浑人的拦截,因此他提出把这条通道设立为缓冲区,唐和吐谷浑都不得在这里驻军,也不得拦截唐和吐蕃、白兰羌等国商队。

    这样一来,唐和吐蕃、白兰羌之间,便只隔着黄河的两道河段。

    张超甚至提议在唐赤河县与白兰羌之间的那条吐谷浑的通道上,建立一座商城。

    “这座商城可以供大唐、吐谷浑以及白兰羌、吐蕃等各方来此交易,互通有无。大唐负责在此筑城,向吐谷浑每年交纳地租。”

    战后刚过去两月时间,张超已经在原白冶利的大营地筑起了一座赤水县城。

    不大的县城中,张超正与冶利部的首领们议事。

    曾经的冶利七部,现在还剩下了冶利五部。黑冶利早被灭,青冶利在损失了首领和一半族人,又在最后一战中损失许多青壮,战后,青冶利剩下人口被其余五部给瓜分了。七部从此剩下了五部。

    停战后,慕容伏允把黄河那个大湾湾进去的长六百里,宽约二百里的地盘,重新划分给了冶利五部。

    冶利五部剩下的十余万人口,重新在这里安置下来。

    张超想租的这段宽二十里,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正是白冶利的地盘。若是以前,张超提出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冶利人肯定理都不会理。

    但是现在,冶利五部已经是断了脊梁,张超两个字在冶利部,是真正的小儿止啼。张超提议在赤水县碰个面,五部没人敢不来。

    张超说要设个缓冲区,他们也不敢拒绝。

    “大家相信我,这座商城建立之后,大家都能爱益。以后大家到这里来交易,都能享受便利,也能得到安全保证。我提议由大唐负责商城的建筑与维持,对入城的商人征收二十抽一的税收,这笔税收,将拿出两成来,一成给吐谷浑,一成给冶利部。冶利部的这一成,我提议白冶利拿一半,其余四部拿一半。你们觉得如何?”

    白冶利的新首领,是个五十余岁的老人,很沉稳。他不是冶利真的族人,冶利真死后,白冶利部换了一个大家族接掌了部族大权。这老人叫冶利屈葱,是个比较务实之人。

    他更愿意跟唐军合作而不是对抗,他也对抗不起。

    “地租多少,分成又有多少?”

    冶利青葱缓缓开口。

    张超微微一笑,肯开口问价,这是好现象啊。

    “地租一年一千只羊,如何?”

    宽二十里,长一百五十里,这可是一片不小的土地,并不只是一座城。不过,这地也并不值钱,对牧民来说,土地有什么值钱的。但张超在地图上划出来的这条通道,却是一条比较平坦的谷地通道,谷地都是比较肥沃的。

    “五千只羊!”

    冶利青葱再次看了眼那个地图,这地图画的比较清楚,他看的明白。

    “两千!”

    张超还价。

    “四千!”

    “呵呵,我们各退一步如何,一年三千只羊的租金,不过,这笔钱得从商城的税收里扣,做为商城的维持开支!”

    “可以,但我们不要羊,要茶或者布。一头羊要换两斤茶,或者一匹布。”

    冶利屈葱又开了个价,原本在江心市的交易,最初是一斤茶换三只羊,后来茶叶多了,商人多了,茶叶的价格也跌落了,从原来的一斤换三只,降到了现在的一斤换一只。

    可冶利屈葱还要降价,要一只羊换两斤茶或一匹布。

    这个价格其实也还很公道的,茶叶这东西,有贵有便宜,商人们拿到陇西来的,基本上都是那种最差的茶叶,几乎都是关中和汉中一带产的茶,最简单的加工方法,蒸制后制成茶饼。

    两斤茶换一只大羊,那也是非常有赚头的。

    张超也知道,随着商贸的加大,许多商品的价格肯定都会回落一些,不可能每样都能那么暴利。

    不过算一算,也不算贵。

    二十里宽,一百五十里长的这条通道,算下来可是有七百五十平方公里,一百一十多万亩的面积呢。

    一年租金六千斤茶叶,或者三千匹布,怎么看也不算贵。

    若换成马,也不过百来匹马而已。

    “好说,一年六千斤茶,或者三千匹布,没有问题。不过我大唐出了这笔地租之后,这片地方可就属于我大唐的租界了。”

    “租界?”冶利屈葱皱起眉头。

    “租界,这片地方依然归属于吐谷浑,但吐谷浑租给了我大唐洮州。因此我洮州有权在这片地上筑城、屯田。”

    “那岂不是成了大唐的领地?”

    “不不不,地还是吐谷浑的,但我大唐租过来了,因此在这里修城开商市,在这里屯田以供城中所需。但是呢,如果吐谷浑人要过境,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普通过境,无须通知。但如果是大批人马过境,或者你们的军队过境,就得提前通知我们。”

    “我大唐在这片租界上有权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以保护商市,维持秩序。若吐谷浑人在租界上犯了法,那么当引用大唐的律法,公开审判处置。”

    冶利屈葱没料到大唐最终还是要建城驻军,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放心,我们可以约定,租界最多只驻三千人以下。”

    三千人以下,那就是最多可驻两千余人,那是唐军一个野战军的规模,可以是三四个军府。

    “冶利首领,合作才能双赢啊。我们驻军,出只是保护商城而已,毕竟这里是多家交汇之地,没有人维持秩序怎么行。”

    “商市设在我们的地盘,我们白冶利自然会维护秩序的。”

    “这话就没必要说了,我们费力建一个商城,为的是这条商路通畅,怎么可能放心把他完全交给冶利部呢?”

    “我若是不答应呢?”

    张超看着冶利屈葱轻笑着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