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726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72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殿下,已经试过一次了,等殿下来正式启用。”
    “那去看看吧!”
    刘璟父在名侍卫的护卫下穿过田埂,快步向河边走去,刘致还是一头雾水,他不知道父亲带自己来看什么?似乎早就有计划了。
    很快,他便看见河边放在一部狭长的水车,和他平时看到的水车有很大不同,似乎更加狭长轻便,就像一条探头在河中汲水。
    刘璟向四周民众挥挥手,打了招呼,又走到水车前,拍了拍这部水车笑道:“这就是马公最新制成的龙骨水车吗?”
    马钧连忙道:“正是它,但微臣只是改进而已。”
    这时,旁边几名参与试验的老农激动道:“殿下,不止改进啊!简直是不得了的创造,从前一部水车至少要十几个成年人来推动汲水,可现在这部水车,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就可以踩踏操作了,省下了大量人力。”
    刘璟见河中的冰已被破开,便笑道:“不妨操作一下!”
    马钧连忙找到一名会操作的小女孩,大约十岁左右,对他道:“开始吧!”
    小女孩身体轻盈,迅速爬上了水车,双臂扶住栏杆,脚下开始踩踏起来,很快,水车开始动了起来,无数农民都紧张地探头张望,忽然有人大喊起来:“水出来了!”
    只见河水从水车中涌了出来,随着小女孩动作越来越快,出水也越来越多,河水潺潺地流入田埂间的沟渠,四周数千人顿时欢呼声响成一片。
    无数农民更是激动得跳了起来,没有人比他们更能体会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小女孩就能操作水车,这可以省下多少劳力啊!将最大程上解决农田的用水问题,这也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
    小女孩足足踩踏了一刻钟,丝毫没有累意,刘璟对儿刘致笑道:“吾儿要不要试一试?”
    刘致虽然比同龄人成熟,毕竟是少年心性,他对新鲜事务也充满了好奇,他也一直在注视小女孩的动作,发现操作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注意身体协调,便不会有问题,就算踏空,双臂也在栏杆上支撑着,他便点点头,“孩儿愿意一试!”
    听说汉王世要踩踏水车,四周无数人都惊呼起来,马钧想劝阻刘璟,刘璟却摆摆手,“让他体会一下农耕劳作,不会有害。”
    这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民越来越多,超过了万人,小河两岸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所有人原本是来看新式水车,此时却被汉王世吸引住了。
    只见一名少年灵巧地攀上水车,刘致这两年跟随侍卫武,身体比从前强壮了很多,无论韧性和灵巧性都远胜一般少年,这也是刘璟放心让他踩踏水车的原因,他知道儿的底细,几名想帮助刘致的侍卫见他十分灵活,不需要帮助,便又退下。
    站在水车上的小姑娘笑道:“让我教教你,可以吗?”
    刘致点了点头,他着小姑娘双脚踩住踏板,双臂架住木栏,“这样慢慢踩,开始不要快,对。。。。慢一点,对!就这样。”小女孩耐心地教他。
    两人一起踩踏,水车开始转了起来,逐渐加快速,刘致慢慢熟练了,越踩越快,河水哗哗地从水槽中流出,四周上万人再次响起一片欢呼声。
    刘璟笑了起来,世亲自踩踏水车,必然会成为美谈,他希望儿能更深地参与到农业劳作中去,刘璟回头招手将侍卫领李青叫上前,低声吩咐他道:“春耕开始后,世也要参加,安排侍卫看护好他。”
    “殿下放心,卑职会亲自看护世!”
    刘璟点了点头,可惜自己又要到出征之时了,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今天是正月十五,再过十几天,早春就要来临了。

第1089章 出征前夕

    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苦旅行,陈群带着家人终于抵达了长安,尽管陈群曾多次出使长安,但这一次到来却使他心中格外激动,很多年前他就有为汉王效力的念头,可他无法突破变节的束缚,只得将这个念头压在心中,今天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多年的夙愿,他将开始新的仕途,想到这,他眼睛里都有点湿润了。
    “姑父上一次来长安,是什么时候?”旁边荀志笑问道。
    陈群连忙稳住心神道:“两年前还是年前,我也有点记不清了,去年虽然担任宁姑娘的送婚使,但没有来长安,只送到蒲津关。”
    “姑父感觉和上次相比,长安变化大吗?”
    荀志的提醒使陈群这才发现确实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过了杜陵,现在所在的官道应该是杜陵通往长安城的官道。
    他记得从前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但现在两边却是密密麻麻的建筑,一栋挨着一栋,都是各种店铺,一直延续到远处的长安城。
    而且官道变得平坦宽阔,至少比从前宽了一倍,两边被积雪覆盖,房顶上也铺着积雪,现在天刚亮,很多店铺都还没有开门,但街上已有不少行人,大多骑马或者骑驴,也有不少马车,无论人和马车都行迹匆匆,甚至没有注意到这支远来的车队。
    荀志轻轻叹道:“看来已经完成了,才一年时间,确实是日新月异啊!”
    “贤侄指什么?”陈群不解地问道。
    “我是说座副城,前年我离开长安去扬州时,座还正在重建,没想到现在已经完成,而且边都变得这么繁华了。”
    陈群也听钟繇说起过长安副城之事,座副城规模都堪比上县,分担了长安的人口,使长安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他点点头,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创造。
    这时,前方快速奔来一队人马,为之人正是相国司马懿,他受刘璟的委托,前来迎接陈群的到来,“长兄!”司马懿老远便笑着挥手道。
    陈群和司马懿很熟悉,他心中大喜,催马迎了上去,两人大笑着见礼,“再次见到仲达,风采依旧啊!”
    “哪里!这是看到长兄,心中高兴。”
    司马懿又向荀志还了一礼,这才对陈群笑道:“汉王殿下派我来迎接长,这一过来,长和家人都辛苦了。”
    陈群有些愣住了,司马懿竟然是来迎接自己,要知道上次迎接钟繇也不过是派黄门侍郎,这一次是派相国来迎接自己,这种礼遇之隆重,让陈群鼻略略有些发酸,他心中感动之,连忙转过头让儿上来见礼,以掩饰住自己的情绪。
    众人见了礼,司马懿陪同陈群向长安城内缓缓而去,又给陈群介绍新修的副城,“现在看起来,修建副城的方案完全正确,长安城内地价贵,有了副城,使平民也有容身之地,不过座副城肯定不够,我们不准备扩大副城,而是准备再修建几座副城,我估计数十年后,长安四周会出现十几座副城。”
    “汉王不考虑将来修建东都洛阳吗?”
    司马懿摇摇头,“至少十年内不会考虑,主要是要开发陇右和河西,还有北方朔方郡,将来还要恢复西域都护府,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至少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还是要以长安为都城。”
    一行人来到了贵宾馆,司马懿歉然道:“给长的官宅还没有准备好,先委屈长和家人暂住贵宾馆,最多一个月,长就可以搬新家了。”
    陈群笑道:“这个无妨,贵宾馆很不错,我住过,比我在邺都的府宅还好。”
    这时,馆丞出来见礼,领着陈群的家人先进了贵宾馆,陈群因为要去见刘璟,暂时没有和家人进去休息,荀志也告辞回了自己家中,司马懿见已安排好陈群的家人,这才带着陈群转道未央宫。
    “仲达,我走后邺都有什么消息?”陈群见身边没有其他人,这才悄悄问司马懿道。
    司马懿微微笑道:“长的离去在邺都引起轩然大波,邺都朝野不安,人心思汉,曹丕力维稳也无济于事,听说曹丕紧急成立了巡风使,名字好听,其实就是暗中监视所有官员。”
    陈群叹息一声,他没想到自己的离去会引来如此轩然大波,他又问道:“那魏公怎么说?”
    司马懿摇摇头,“就只有魏公不知道此事,听说曹魏高官都隐瞒住了魏公。”
    陈群默然无语,他明白为什么这样做,魏公的身体再经不起刺激,其实这样最好,他也不想让曹操感到失望。
    两人来到了未央宫前,司马懿笑道:“长稍候片刻,我这就去禀报汉王殿下。”
    。。。。
    尽管长安城内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但未央宫内充满了大战前的紧张,进入建安二十四年,汉魏两国在合肥大战后签署的停战契约也就到期了,此时双方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更重要是,汉国在去年完全统一了南方,且经过近两年的厉兵秣马,各种物资及战备都已完成,汉国的战争状态已恢复到最佳,随时可以向魏国发动雷霆进攻,只是汉国还欠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虽然曹操建立了魏国,完全架空了汉王朝,但他毕竟没有篡位,爵位也只是魏公,本质上还是汉臣,而大汉天刘协尚在,汉朝也没有消失,无论汉国还魏国都只是汉朝下面的藩国,刘璟和曹操也都是汉臣,也正是这一点,使刘璟还缺少一个道义上的战争借口。
    虽然看起来这种借口并不重要,但如果不解决,会在历史上成为刘璟的瑕疵,也正是受这个原因的影响,汉军几次都只是试探进攻魏国,而没有实质性的进攻。
    不过机会不会不来,刘璟也在耐心地等候,但战争准备却一时一刻都没有松懈。
    书房观战堂内,刘璟负手站在沙盘前,久久沉思不语,他眼前的沙盘是整个天下沙盘,由七块沙盘拼成,无比巨大,占据了大堂一半的面积。
    这时,一名从事上前低声道:“殿下,司马相国传来消息,陈使君已到未央宫。”
    刘璟从沉思中恢复,点点头,“请他来我的书房相见。”
    从事快步出去了,刘璟伸手取了一面角旗,插在建业外的长江口上,那边有他部署的一支奇兵,万事皆备,只欠东风了。
    这时,从事又在门口禀报:“殿下,他们来了。”
    刘璟转身向自己的书房走去,刘璟的书房其实一组建筑,有朝务主堂、议事堂、观战堂、引宾堂、秘书堂、藏书阁、观天楼等等大小十几栋建筑物组成,占地足有十亩。
    刘璟平时在朝务主堂处理公务,也在那里会见相国等重要臣属,但如果是见钟繇、陈群等外臣,一般都在引宾堂内。
    陈群和司马懿已经在引宾堂内等候,他一边喝茶,心中颇为紧张,这时,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司马懿低声提醒他道:“殿下来了!”
    陈群连忙跟着司马懿站了起来,只见数十名侍卫簇拥着刘璟出现在堂下,侍卫们分列两边,刘璟快步走上堂来,司马懿和陈群连忙上前躬身见礼,“参见汉王殿下!”
    “司马相国辛苦了,两位请免礼!”
    刘璟和司马懿打了招呼,这才将注意力转移陈群这里,刘璟微微笑道:“陈公能顺利抵达长安,令人欣慰,我代表汉国热烈欢迎陈公及全家到来。”
    陈群又深深行一礼,“复兴汉室是父亲和我的最大夙愿,今天能为汉王殿下效力,也是陈群的荣幸。”
    “说得好!”
    刘璟挽着陈群笑道:“请坐下,我们慢慢谈。”
    人坐了下来,刘璟又笑道:“当年我与陈公谈及律法,对陈公的九中正颇有兴趣,不知陈公是否还在魏国推行此制?”
    陈群有些愕然,他记得很清楚,当年刘璟可是坚决反对九中正制,而且从他几次科举中无论门第,唯才是举来看,他的做法也是和自己的九中正制背道而驰,现在怎么又感兴趣了。
    他心中不解,只得小心翼翼道:“魏公本来就不赞成九中正,尤其他这两年推行出丁令,打压世家,九中正就没有再提及了。”
    刘璟点点头,“九中正制对寒门弟不利,如果严格执行,就等于剥夺他们上进的门,确实不合理,不过,九中正制也有它积的一面,比如对士行的长期评估,这很重要,从前科举时,很多士跑来长安眠花宿柳,挥霍无,考上后又继续当官,毫无影响,这种人做官也很可能会为祸一方,所以我考虑将来要稍微改一改,叫做无论贵贱,惟才德是举,考中科举并不一定能做官,还必须由吏部考核他平时的德行,九中正制,就正好补充了这一点。”
    陈群心中充满苦笑,原来的九中正制是不要科举,只要地方中正对士考核行,然后推荐,便可做官,这其实就是汉朝举孝廉制的完善和延续,不料,刘璟却把它去掉了关键,而保留了次要的考核,这就完全变了味。
    陈群无奈,只得苦笑一声说:“殿下说得有理。”
    刘璟理解他的无奈,便笑了笑,暂时不再提此事,又将话题转了回来,对陈群道:“这次陈公来汉国出仕,我仔细考虑过,我想先委屈陈公出任尚书省右丞,主持新汉律制订,汉律制订后,我会再重用陈公。”
    陈群大喜,伏身行拜礼道:“愿为殿下效力!”

第1090章 惊天剧变

    邺都的繁盛俨如一朵绽开的烟花,在短短的璀璨后便消泯无踪,西河郡的失守引爆了魏公的短缺危机,使邺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物价暴涨,民怨沸腾,此时危机爆发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初始的混乱已渐渐平息,邺都进入了更深一层危机,那就是业萧条。
    就算是白天,邺都大街上也冷冷清清,很少看见行人,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停业了,没有了商业,粮食实行最严厉的配给制,人们只能勉强生存,这种危机打击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多是人心。
    到了夜晚,大街上更没有行人,到处一片漆黑,邺都俨如一座鬼城,黑暗中隐藏着危险,随时会发生案件,只有靠近城门和副相国府一带有士兵巡逻,治安才稍好一点。
    在黑暗的街道上,个人影在迅速走着,不安地望着两边小巷,或许是有个人的缘故,他们没有遭遇到危险,很快便走到了东门附近。
    人走进一条小巷,来到了聚财酒馆前,直接从后门进了酒馆,昏暗的灯光照在前面一人的脸上,是一张苍白肥胖的脸庞,正是宦官米应,后面两人是在宫门附近接应他的汉军探,护送他来到李孚这里。
    米应走进房间,见李孚正在写信,他连忙讨好地躬身笑道:“李参军,我来了。”
    “你怎么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