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90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新野城还有五里,已经可以远远看见县城黑黝黝的城墙,曹军骑兵缓缓停下,乐进下令士兵就地休息,又命几名探前去打探消息。
    从昨晚中午出发,到晚上埋伏,又经过一夜的奔逃,曹军骑兵早已筋疲力尽,尽管两边草地上十分潮湿,到处是积水,疲惫不堪的士兵们还是纷纷躺下。
    有人一躺下便酣然入睡,有的人在吃干粮,战马也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在积水洼中饮水。
    乐进吃了一点东西,他心中有些不安,便跳到一块大石上向四周张望,这里正好是一处平缓的凹地,两边是低缓的山坡,遍布浓密的树林,最近的一片树林离他们不到七十步。
    虽然官道上没有军队走过的痕迹,但乐进还是很担心敌军从小包抄过来,他心里很清楚,这里的平静中蕴藏着大的危险。
    乐进心中焦急起来,又调头向新野城方向望去,他只希望几名探赶紧回来,如果真在攻城,他也只能看情况援助,必须保证所有骑兵的安全,如果县城已沦陷,他将立即南撤。
    就在这时,左边树林内忽然一片惊鸟飞腾,乐进猛地回头,盯着树林,他的探禀报,树林没有伏兵,也没有人迹,怎么会宿鸟惊飞?
    天还没有完全亮,树林笼罩在一片灰麻麻的薄雾之中,乐进似乎看见了树林里有人影闪动,他大惊失色,急声大喊:“快起来,离开这里!”
    曹军士兵吓得纷纷跳起,就在这时,两边树林里传来一阵梆声,密集的箭矢铺天盖地射来,曹军士兵躲闪不及,惨叫着被射倒大片,战马也纷纷中箭倒地,曹军骑兵一阵大乱。
    乐进侥幸逃过第一轮箭雨,他飞身上马,也顾不上再等其他士兵,大喊一声,“跟我走!”
    他猛抽一鞭战马,向南逃进,余名士兵跟着他疾奔,就在这时,树林里杀出了数千伏兵,喊杀声震天,前面官道上也迎面杀来两千骑兵,长矛挥舞,杀气腾腾,截断了曹军南逃之。
    乐进惊得勒住战马,又调头向北奔逃,这时一员身材魁梧的江夏军大将已从树林中骑马冲出,此大将银盔铁甲,马上横挎双戟,正是甘宁,他手执弓箭,找到了为敌将。
    甘宁从肩后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盯住了正在奔逃的乐进,猛地拉开了弓,弓如满月,弦一松,一支狼牙箭闪电般地射向乐进,乐进刚奔出二十步,这支箭瞬间便射到,箭力异常强劲。
    这时,乐进忽然听到身后风声,他急闪身,但已经晚了,噗!一箭射穿了他的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乐进闷叫一声,伸手捂住咽喉,眼前一黑,翻身落马。
    在刘表病逝数日后,一场偷袭与反偷袭的战争在汉水以北爆发,曹军一万军队偷袭邓塞堡,最终落入江夏军和聘军队的陷阱,遭遇了樊城战役打响以来的第二次惨败。
    这次战役不仅被俘六千余人,新野城失守,更重要是,曹洪和李典两名重量级大将被俘,曹操的心腹爱将乐进也死在甘宁箭下。
    这对曹军而言,是一次其沉重打击,而对江夏军乃至整个荆州,都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捷。
    天刚亮,数名报信骑兵飞奔进了襄阳城,一高喊:“江北大捷,曹军被击溃,璟公活捉曹洪李典!”
    樊城大捷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在半个时辰内便传遍了襄阳城,襄阳城沸腾了。
    尽管此时还是在州牧去世的服丧期间,但人们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走上街头敲锣打鼓,燃烧爆竹欢庆胜利,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欢庆的民众,连守城的士兵们也欢呼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喜而泣。
    州衙内,蔡瑁、蒯越、邓义、庞季、李圭以及刚刚接任别驾之职的韩嵩等十几名高官在紧急商议对策。
    尽管刘琮是继任州牧,但他没有出席这次高官聚会,也没有人希望他出现,蔡瑁等人自然把他视为傀儡,就连邓义、庞季等非蔡瑁派系也为厌恶这个无用的阉人,眼不见为净。
    “大家说说怎么办吧!”
    蔡瑁有些无精打采地问道,他刚刚接到刘璟和聘派人送来的书,要求拜祭州牧灵柩,按照汉制,天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今天是第四日,对方要求明天拜祭。
    蔡瑁在考虑要不要让他们进城,这次樊城大捷,刘璟的威望无以复加的提高,使蔡瑁也不敢有趁机加害他的念头,他只想着如何拒绝刘璟进城。
    这时,蒯越接口道:“璟公毕竟是先州牧之侄,不准他拜祭灵柩,有碍人伦,会引起襄阳军民不满,不如让他们拜祭灵柩,若军师不放心,可以限制他的军队入城。”
    蒯越的提议得到了众人一致赞同,事实上,蔡瑁召集这次商议,他也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拒绝刘璟拜祭刘表灵柩,不过他考虑的是,是否让刘璟和聘一并参拜新任荆州牧。
    想到这,蔡瑁又缓缓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他拜祭先州牧灵柩,我也只能赞同,但作为荆州之臣,我认为他应该一并拜见新州牧,以尽臣属之义,希望大家能支持我的建议。”
    蔡瑁又看了一眼邓义,冷冷问道:“邓治中以为呢?”

第277章 民心所向

    虽然蔡瑁并不知邓义已经暗中效忠了刘璟,但从派系划分,邓义显然不是效忠于他,也不是蒯越那种联盟关系,邓义的态不明,蔡瑁便推断他要么是效忠刘琦,要么就是偏向刘璟。
    正是这样,蔡瑁对邓义也自然有一种不满,甚至是敌视,也幸亏邓义不知道那个秘密,否则他也会和刘先一个下场,此时他问邓义,其实也是一种试探,蔡瑁想知道,邓义到底是不是刘璟之人。
    对于蔡瑁的冷淡,邓义早已习以为常,他微微笑道:“参拜新任守,只要大家都赞成,我也不会反对,不过我觉得一些细节需要考虑,比如允许刘璟带多少军队入城?几时入城?这些细节都要定下来,我们才能从容安排。”
    邓义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却让蔡瑁狐疑不定,他根本无法从提议中揣摸邓义的态偏向,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明确下来。
    蔡瑁沉吟片刻道:“我们可以给刘璟和聘一个安全保证,但不能超过五人入城,时间就定在明日上午辰时正。”
    。。。。。。。。。
    会议散去,在离商议处不远的一个小客堂内,蔡瑁和他的几名心腹在继续商议一些细节问题,包括李圭和蔡和、蔡中、张允。
    李圭微微叹息道:“其实我本想提议让刘璟今晚入城,也不会拜见州牧,直接拜祭先主后便可以离去,这样不会有什么影响,军师可曾考虑到民众的欢迎?”
    李圭是襄阳守,比较多地考虑民意,其实他猜到刘璟进城拜祭刘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民意,但已经定下来,他就不敢多说,只能含糊地提醒蔡瑁。
    蔡瑁一怔,这才有点反应过来,刘璟明天上午进城,必然会受到民众的空前欢迎,他不由狠狠瞪了李圭一眼,意思是刚才为何不说,
    这时,蔡和在一旁道:“其实晚上进城反而危险,我们要防备刘璟趁机夺取襄阳,所以晚上进城绝对不行,军师提出白天进城,是明智之举,至于担心李守担心民众拥戴,其实很简单,我们以安全为由禁止民众上街,这样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蔡瑁点了点头,这个蔡和确实比蔡中聪明,至少能提出有效的建议,不像蔡中那般鲁莽而凶残,尽给自己闯祸。
    “就这么决定!”
    蔡瑁对蔡和道:“你可率一万军在全城戒严,不准民众上街欢迎。”
    “军师放心,我必将全力以赴!”
    。。。。。。。。
    就在蔡瑁其党羽商议次日对策之时,在襄阳城北的邓府内,邓义将几名心腹家人叫到他的书房,对几人交代道:“明日上午辰时,璟公将要进城拜祭先主,你们几人可分头在城中各处宣扬,让家家户户都知晓明日璟公入城之事。”
    一名老家人道:“老爷,这种事情城内专门有人在做,可以委托给他们宣传,效果会更好。”
    邓义点点头,“这件事你们几个商量一下吧!需要多少钱尽管去账房支取,另外要做得隐秘一点,不能让对方知道是我邓义所为。”
    “老爷放心吧!我们会考虑周全。”
    “去吧!现在就开始了。”
    几名家人行一礼,分别退了下去,邓义沉思片刻,随即又写了一封信,命人出城给刘璟送去。
    。。。。。。。。
    樊城也同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城内不时传来爆竹的炸响声,很多因为丧事而关闭的酒馆也纷纷开张卖酒,让民众们喝酒庆祝胜利。
    码头上,准备过江的民众人山人海,排成长队,江中一艘艘渡船如过江之鲫,往来穿梭,从曹军手中缴获的二余艘渡船又重新投入使用,渡船还给了它们的原主人,被焚毁的船只也由江夏军一并偿付。
    江边,刘璟正在视察渡口的情况,战争结束,樊城和新野自然由江夏军控制,不会再还给襄阳,不过徐庶却另有想法。
    “守,其实樊城和新野也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曹军南下,樊城和新野当其冲,我们实际上是在给襄阳当守门人,但它们但对襄阳却很重要,我觉得倒不如把这两座城还给襄阳,换取一些更有用的军资。”
    刘璟看了徐庶一眼,笑问道:“我现在的军资可不少,元直觉得襄阳还有什么老底?”
    徐庶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在襄阳外仓库内储藏有一批造船的木料,都是经过多年风干而成,粗壮的木头足有十几万根,用它们可以造出上千艘战船,如果用江北之地把这些木头换走,那么襄阳在年内无法造出大型战船,就算曹军南下,也没有了渡江之船,守以为呢?”
    刘璟点点头,他知道造大船不能用新木头,木料至少要风干年,否则容易变形,徐庶的提醒确实有必要,这些木头留在襄阳,最后都是资助曹军。
    至于徐庶提出把江北的樊城和新野还给襄阳,其实刘璟也考虑过,襄阳只有万军队,一旦他们得了江北之地,必然会分兵驻守,这样会减少对江夏的防御之军,倒不是坏事。
    刘璟沉吟一下笑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你可去找蒯越,虽然他已不支持我,但毕竟情意还在,相信他会尽力促成此事,另外,我还可以答应一年之内不进攻襄阳。”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曹军铁骑必将南下,现在攻打襄阳确实没有意义,便点了点头,“这件事属下会办好。”
    就在这时,刘璟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叫他,一回头,去见是聘骑马飞奔而至,在他身旁跟着一人,头戴峨冠,身着宽大儒袍,皮肤白净,年约四十余岁。
    徐庶认识此人,对刘璟小声道:“此人就是韩嵩。”
    刘璟心中暗忖,‘原来是他!’
    韩嵩最早官任荆州从事中郎将,是荆州权臣之一,在建安五年出使曹操后转为亲曹派,触怒了刘表,将他罢官下狱,一年后,蔡瑁替他求情才得以放出,一直赋闲在家,刘表死后,韩嵩在蔡瑁的推荐下再次复出,现接任刘先的别驾之职。
    韩嵩属于亲曹派,不过他不是蔡瑁党羽,而是和蒯越一样,和蔡瑁结盟,今天众人商议后,一致推选他来和刘璟交涉拜祭刘表之事。
    韩嵩和刘璟不熟,不过他和聘的私交好,他先找到了聘,不料聘坦率地告诉他,主公临终之言是让刘璟继位,别人不承认,但他聘却承认,他已决定效忠刘璟,这让韩嵩既吃惊,但又无可奈何。
    聘说的很清楚,他只是陪同刘璟入城,至于具体入城细节和他没有关系,只能找刘璟商议。
    战马奔至眼前,韩嵩翻身下马,呵呵笑着施礼道:“久闻璟公大名,今天初次相见,公果真是一表人才,名不虚传。
    刘璟也笑着拱手回一礼,“韩公过谦了,我也久闻韩公贤名,今日得见,刘璟生有幸。”
    两人寒暄几句,韩嵩又和徐庶见了礼,刘璟一指不远处一艘大船笑道:“那是我的军船,我们不妨船上细谈。”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行人快步向大船走去,上了船,众人在一间宽敞的船舱里坐下,又有士兵给他们上了茶,韩嵩捋须笑眯眯道:“璟公在樊城大捷,让襄阳父老欢欣雀跃,让荆州军民扬眉吐气,消息传来,州衙上下也为之沸腾,韩嵩代表州牧和蔡军师向璟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说完,他挺直身体,向刘璟深深地行了一拜礼。
    “这是我份内之事,韩公不必多礼。”
    刘璟不提胜仗,淡淡一笑道:“韩公还是说一说明日之事吧!怎么安排?我想知道细节。”
    韩嵩又坐直身体道:“明日上午辰时正,璟公随从不可超过五人,我们将保证璟公和聘将军安全,另外州牧想见一见璟公。”
    刘璟沉默片刻道:“见州牧之事明天再说吧!现在我还不能给你们明确的答复,至于拜祭伯父的安排,我可以同意!”
    。。。。。。。
    次日天渐渐大亮,时间已快到辰时,一余艘江夏战船早已停在了襄阳城外的江面上,战船上满载着一万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刀矛锋利,剑拔弩张,已完全做好了随时进攻的准备。
    在城门外列队站着五精锐骑兵,所有骑兵都披甲戴盔,手执长矛,杀气腾腾,他们将陪同刘璟入城拜祭。
    蔡和站在城头上远远注视着汉水中的战船,又望向城下列队整齐的五骑兵,他心中不由敲起小鼓,江夏军的这个架势让他感到紧张。
    虽然他能理解是为了保护刘璟的安全,但如果刘璟有心夺下襄阳城,这五骑兵的战斗力必将十分惊人,城门一千守军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再加上城外江中有上万江夏士兵接应,襄阳城将很难保住。
    蔡和沉思良久,取出了自己军牌,回头递给一名心腹道:“速去禀报军师,就说我还需要调四千弓弩手在北城防御,情况紧急,立刻就去。”
    士兵接过军牌,答应一声,立刻飞奔而去,就在这时,有军官低声喊道:“蔡将军,时辰到了!”

第278章 何以为州牧

    蔡和连忙向城外望去,只见从大船上下来名骑马之人,为之人正是刘璟,旁边是一早赶去陪同刘璟的别驾韩嵩,后面还跟着一人,却是聘。
    众人缓缓上前,韩嵩奔到城门前高声喊道:“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