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42部分

秀才的逆袭-第142部分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间势同水火。

    史可法虚与委蛇,总算按下了两人间的矛盾,命令高杰率部北进,进兵归德。

    天下的形式风起云涌,而浙东海外的岱山岛上,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练兵模式。

    秋收又一次的丰收缓解了粮食的压力,虽然岱山的粮食总数还是不够,可是佐以鱼肉野菜,倒是能坚持几个月时间。

    粮食暂时无缺,岛上各项事宜都运转正常。设立的幕府和巡检司文官体系运转良好,各种事情都有专人负责。

    参谋司司长李彦直虽然是文人出身,可心中颇有谋略,能力极强,在他的主持下,岱山军各种规章制度日趋完善,隐隐然已经有了一副强军的架势。

    众人各司其职,任思齐发现自己竟然难得的清闲了下来,遂带着熊二以及刚刚归来的李行久巡视各岛。

    李行久几个月前向任思齐请求回平岛把家人搬到岱山,现在平岛的几百人已经搬到了岱山,任思齐专门划出了一个有淡水的小岛给他们居住。

    从大小长涂岛到秀山,到金塘岛,各大岛屿任思齐都走了一遍。

    岛上的情况让他颇为满意,从山东迁来的移民已经妥善安置了下来。几个月来,移民们自力更生,都修建了自家的房屋。

    岱山岛对移民们的管理很见成效,巡检司派出的文官和原本任命的百户总旗等官员一起,带领着移民们修建好房屋后,又开始带领他们进行生产。

    巡检司从大陆各地购买了数以百计的耕牛,在官员们的带领下,移民们已经开垦出来大片的耕地。冬小麦已经种了下去,可鸟粪肥料已经所剩不多,以岛屿上土地的贫瘠,来年的产量不会太高。

    陈忠在金塘岛大小长涂岛又设立了罐头分厂,各岛的渔民打的鱼类不需要再运送到岱山,而是就地加工生产罐头,很多移民妇女都进入了罐头厂,每月能挣一两多的银子。

    整个冬天,老弱们也没闲着,他们在山林里捡拾菌类核桃等,或者帮着照看婴孩。

    每一个岛屿上都设立了学堂,教授八到十五岁的儿童读书认字。先生都是由巡检司礼曹委派,人选自然是从山东来的读书人中挑选。

    可是读书人的数目还是太少,礼曹主事李克俭经常在任思齐面前抱怨先生的不足。

    任思齐也没有好办法,只好安慰他,会尽快征募更多的读书人。

    任思齐巡视的最后一站是舟山岛,当然舟山并不是他的治下,由于朝廷迟迟没有任命新的舟山参将,现在的舟山实际上是在黄凤舞的治下,因为黄凤舞掌握着一支千人的精兵,她的实力最大!

    黄凤舞和任思齐之间的关系很是别扭,虽然已经被推倒,可就是不愿老老实实跟随任思齐。

    从山东回来后,黄凤舞根本就没有去岱山,而是直接带着手下回了舟山。任思齐没奈何只得分了许多缴获给她,任由她去了。

    按照出兵前的承诺,任思齐给黄凤舞提供了一笔银子。

    有了银子黄凤舞又开始了练兵。当任思齐来到舟山时,看到的就是一支精锐不输于岱山军的精兵。

    两天海船拦住了任思齐的坐船,严厉盘问弄清了任思齐的身份和来意后,方监视着任思齐来到了码头。

    码头附近重新修建了水军的营地,新成立的舟山军船只虽少,却军容整肃。

    城外的校场上,上千名舟山军正在操练,却不见黄凤舞的身影。

    大部分手下留在船上,任思齐带着李行久熊二几个护卫在舟山士兵的引领下进了舟山城。

    在舟山参将府中,任思齐终于见到了阔别几个月的黄凤舞的身影。

    然而让他更加惊讶的是,除了黄凤舞外,大厅正中却坐着另外一个男人,却是原舟山参将,黄凤舞的父亲黄斌卿!

    黄斌卿不是去做了九江总兵吗?他怎么回来了?

 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缓解

    在大厅中看到黄斌卿让任思齐惊讶万分,而黄斌卿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任思齐。

    “末将拜见黄总兵!”愣了一会儿,任思齐上前躬身行礼道。

    “哼!”冷哼声从黄斌卿鼻腔中发出,带着一股寒意。

    “呵呵,听闻黄总兵高升九江总兵,末将还未向黄总兵贺喜,却不知黄总兵为何未在九江述职,反而回到了舟山?”见黄斌卿阴沉着脸不吭声,黄凤舞也咬着嘴唇沉默不语,任思齐只好呵呵着继续开口。

    听了任思齐的话,黄斌卿的脸色阴沉的更加厉害了。

    他虽然被朝廷任命为九江总兵,可仅仅带了百名亲兵上任的他根本就控制不了九江的军队。

    九江距离武汉太近,军队的大小将领均和武汉的左良玉眉来眼去,黄斌卿根本控制不了局势。

    上任几个月来,他使了浑身解数,仅仅拉拢了少数几个将领,控制了一部分军队。而其他大部分将领对他却都阳奉阴违,黄斌卿却拿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害怕引发兵变。

    就在黄斌卿一筹莫展之时,一道命令从南京传来,他又被朝廷任命为广西征蛮将军,要求他立即交卸军队,赴广西上任。

    从繁华的九江改到广西那种蛮荒之地,黄斌卿自然心中不愿,索性不管朝廷的任命,带着亲兵们回归舟山。

    现在他处于弃官回乡的情况,让他如何回答任思齐的问话?

    “哼!”又哼了一声,黄斌卿才阴沉着脸回答道:“我在不在九江不关你事,你来我舟山何事?”

    回舟山已有数日,黄斌卿隐隐约约听说了女儿和任思齐之间的事情,这让他怒火勃发,把黄凤舞狠狠训斥了一番,勒令她交出军队,在府中反思。

    现在任思齐的到来,又勾起了黄斌卿的旧恨,他恨不得立刻下令让人把任思齐拉下去乱刀砍死,好解心头之恨。

    “呵呵,我是来舟山拜访凤舞姑娘,请教练兵之事的,没想到竟然见到黄总兵!”任思齐笑嘻嘻道。

    “混账!凤舞乃是未出阁的女子,岂是你想见就见!你以前勾结海盗图谋我舟山,现在竟然打起了我女儿的主意,败坏我女儿的名声,你以为我手中的刀不利呼!”

    黄斌卿霍然起身,指着任思齐厉声斥责道。

    这么小心眼啊!这么久的事情还记得。任思齐心中翻了个白眼,可是这黄斌卿是黄凤舞的父亲,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岳丈,任思齐也只好任他叱骂了。可这老丈人对自己误解已深,会不会趁机让人把自己咔嚓了,任思齐低着头两只眼睛咕噜噜乱转四下打量着。

    黄斌卿指着任思齐喝骂着,却到底没有一声令下让人把任思齐拉出去宰了。

    趁着黄斌卿骂累了喝水的功夫,任思齐赶忙辩解。

    “岳父大人,您误会我了。”话一出口,任思齐就知道不好,怎么把心中想的叫了出来。

    “噗!”正在喝水的黄斌卿喷了出来,被水未呛了一下,发出了剧烈的咳嗽声。

    黄凤舞慌忙给父亲捶打脊背,扭过脸狠狠地瞪了任思齐一眼。

    “你叫我什么?岳父!我什么时候把女儿许配你了?”黄斌卿挣开女儿,恶狠狠的盯着任思齐。

    “啊,失言了。”任思齐脸色通红连忙解释道,“不过我和凤舞情投意合,正想着向黄总兵您求亲呢,你就回来了,我太高兴了就失口喊了出来,黄总兵莫怪。”

    “你!”黄斌卿指着任思齐,回头又看着脸色同样通红的女儿,有心继续怒骂,却怎么也骂不出口了。

    “你先回你房间呆着!”黄斌卿喝令黄凤舞道。

    担心的看了任思齐一眼,黄凤舞默然走了出去。

    “你给我老老实实说,到底怎么回事?若敢胡说八道,老子宰了你!”女儿出去后,黄斌卿的怒火再也遏制不住,暴喝着拔出来宝剑,驾到了任思齐的脖子上。

    黄斌卿从军三十年,从世袭总旗升到了总兵,愤怒起来自有煞气在。

    任思齐感受着寒厉的剑锋,脖子里凉飕飕的,皮肤与剑锋接触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时他毫不怀疑黄斌卿愤怒起来会真的要自己的小命。

    大部分手下远在海船上,跟着自己的几个亲兵也都被黄斌卿的亲兵挡在了大厅之外,这一刻任思齐忽然觉得死亡离自己是如此之近。

    任思齐再不敢胡说,生怕刺激到黄斌卿。

    “黄总兵想必知道,几个月前我曾经去过山东,岱山兵力薄弱,我曾经向凤舞求援。恰好凤舞正在练兵,粮饷匮乏,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在山东,我和凤舞并肩,与山东的绿营兵以及真满兵连场大战,取得了数场胜利。在战斗中我和凤舞共患难结下了情谊,我对凤舞生出了爱慕之情。

    奈何凤舞以父亲不在为由拒绝了我,让我等黄总兵您回来后再亲自向您求亲,今日看到黄总兵您,我心中大喜,这才失口喊出,喊出岳父来。”

    听了任思齐的话,黄斌卿脸色剧烈的变幻着,若无以前的仇怨,任思齐倒是女儿的良配,可黄斌卿心中的那个刺还在,这让他怎么甘心把女儿许配给面前这个无耻的小子!

    “黄总兵,以前的错在我。可是总归没有酿成大错,咱们之间也没有化不开的仇恨,还请黄总兵您能放开咱们以往的过节。”想娶人家的女儿,任思齐自然把姿态放的很低。

    回舟山这些天来,黄斌卿也听说了这几个月来舟山一带发生的事情,知道了岱山现在的蓬勃发展。

    他心中不愿否认,岱山现在已经发展到很强的实力,乱世即将到来,任思齐手掌如此势力,前途不可限量!

    而舟山和岱山如此之近,岱山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舟山,而把女儿许配给任思齐,随着岱山的发展舟山必定水涨船高。

    乱世来临,黄斌卿已经没有再打算外出做官,而只想着凭借舟山位于海外的地理位置自保而已。

    “你先回去吧,容我思量些时日。”黄斌卿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队归来

    黄斌卿并没有让任思齐再见自己的女儿,甚至连饭都没管就把任思齐赶了出来。

    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舟山城,任思齐连连苦笑。误会一旦产生,想消除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自己和黄斌卿之间的并不仅仅是误会,是自己曾打算谋取人家的基业,现在还想招惹人家的女儿。黄斌卿对自己算是客气的了。。。。。。

    离开舟山,任思齐再无巡视的心情,灰溜溜的回了岱山。

    谁知屁股还未坐定,有人禀告刘德福来访。

    刘德福是最早和任思齐合作的宁波商人,去年时全靠他的支持任思齐才得以凑齐去日本贸易的货物。

    当然在这种合作中刘德福也得到了足够的回报,在海贸中赚了一大笔银子,后来任思齐更是把在宁波的罐头经销权给了他。

    可在今年和宁波士绅的争斗中,刘德福选择站在了士绅们一边,对罐头的价格进行了抵制。

    也许刘德福是迫于士绅们的势力不得不如此,毕竟他是一个只有秀才功名的商人,家里又没有强大的背景,根本不是那些士绅们的对手,稍受胁迫,就选择了倒戈。

    可这不是任思齐能原谅他的理由,所以在今年的海贸中,任思齐并没有向去年那样和他合作,甚至都没有收购他的生丝。本身岱山通过岑港收购了大批生丝,后来又抢了士绅们三十艘海船,货物根本不缺。

    没想到现在刘德福竟然厚着脸皮找到岛上来了。看在往日的情分,任思齐自然不能不见,派人把他领到了府中。

    “草民拜见将军!”对此时的任思齐,刘德福不敢再称兄道弟,而是放下身段,撩起前襟就要行大礼。

    “刘兄何必如此!”任思齐连忙一把扶起了他。刘德福本就没打算磕头,趁势便站了起来。看着任思齐笑眯眯的样子,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今年的没能和任思齐合作让他损失很大,他手里收购的几百担生丝一直没找到销路,杭州的丝行每担只肯出六十五银子,可要知道他从丝农手里收购的价格都到了六十三两,算下来根本赚不了多少银子。没奈何他只能再腆着脸来求任思齐。

    岱山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了拥有百姓数万的势力。数万百姓,两万军队,每月需要的物质无数,这可是个庞大的市场!

    而任思齐现在是游击将军,是拥兵上万的军阀,再非以前那个只有几十个人一条船的秀才。彼此地位的差异让刘德福心中暗自感慨。

    “不知刘兄所来何事?”任思齐不愿与他啰嗦,等上过茶后便直接问道。

    “草民是来向将军请罪的。”刘德福忙放下茶盏,一脸羞愧的表情。

    “将军您也知道,我刘家只是一个普通人家,根本无法和屠家杨家那些人抗衡。所以在前不久的罐头风波中,草民做出了对不起将军的事,每每想来羞愧万分,所以特意来向将军请罪!”

    “刘兄何罪之有?”任思齐笑着摆手道:“刘兄是商人,只是在商言商,才不愿我提高罐头的售价而已,并没有得罪我。”

    听了任思齐的话,刘德福神色一黯,知道任思齐嘴里虽然说没有怪罪自己,可是往日的交情再也没有了。

    “我知道刘兄你的来意,这样吧,刘兄你可以继续为我采购生丝,我以高于市价的一成收购。至于罐头生意,现在各地已经有了新的经销商,我无法再把这生意交给你。”

    虽然不爽刘德福以前的作为,可好歹还算有一些交情,既然他肯认罪,任思齐也不为己甚,答应了继续合作。不过再想有以前那么好的条件可是没有了。第一次合作时,刘德福是以生丝入股,得到了海贸利润的三成,现在则只能以稍高的价格把生丝卖给任思齐。

    可谁让他以前站错了队,人都要为自己以前的行为买单的!

    好在任思齐是个念旧的人,想了下,便又把岱山采购的生意交给了刘德福。现在岱山人口众多,岱山产出有限,需要的物质都需要从外面购买。

    得到物质采购这个生意,让刘德福喜出望外,连连对任思齐表示感激,保证会以较低价格向岱山提供各种物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