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3部分

寒门首辅-第3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也是得有骨气的,既然别人不看好他,就不需舔着脸去求着。

    “你脑子才坏掉了,我跟你又不熟,你以后不要再缠着我了。”

    说完谢慎也不顾秋娘的反应,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出了刘老夫子的宅子,谢慎并没有直接回家。一来现在时间还早,提前回去也难免会被大哥谢方和大嫂谢陈氏盘问。谢慎倒不是怕把事情挑明,只是他不希望自己的计划被旁人打乱,故而他决定先将事情瞒一段时间。

    二来他想去县衙看看。虽然现在不可能直接和吴县令搭上话,不过提前认个门路也是好的。

    县衙在余姚城的中心偏东北方向,找起来很容易。谢慎来到县衙外围,大概扫视了一眼不由得慨叹。

    在大明官和民真是天壤之别。便拿这余姚县衙来说,竟然是由十来个四合院,共三串组成。庞大的建筑群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肃穆,百姓们来到县衙前便自然而然的垂下头加快步伐,不敢在前面停留过多的时间。

    县衙大门外设有一影壁,面街的墙面上贴有不少告示,批词,判语。

    再往里谢慎就看不到了,少年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看来要想掌握县令,县丞等人的作息时间并不容易,还得多来几次。

    谢慎觉得索然无味,便去不远处的茶铺要了碗粗茶,一边喝着一边磨到了日头西落。

    估摸着到了下学的时间,谢慎这便想着背着布包回到了城西家中。可他刚一起身却看见不远处的衡源茶庄大门前一个熟悉的背影闪过。

    谢慎定睛一看,那人不是他大哥谢方却是谁!

    只见谢方双手将半人高的麻袋横抗在肩头踯躅前行。他艰难的迈过门槛,却是腿脚一软不慎摔倒,麻袋也应声甩出去半丈远。

    “我说谢大郎,你到底行不行,别人一个时辰已经搬了十趟了,你这才第四趟。这批茶我可要的紧,你若是不行赶紧抽身离开我们也好再招些力士人手,别误了春茶售卖的好时节。再说了你要每一趟都摔一跤,这茶叶全被你摔碎了我们还怎么卖?”

    豆大的汗珠顺着谢方的脖颈趟了下来,将整个布衫后襟浸湿,谢方艰难的爬起身来,也顾不得许多一把抹去脸上的汗渍,陪着笑脸道:“看您说的,您吴掌柜的事情我什么时候耽误过。别看我力气不如那些人,到临了您在看看绝对不会比他们搬得少。”

    。。。。。。

    。。。。。。。。。

第六章 孙家恶奴

    那吴掌柜鼻孔喷出一道冷气,有些不屑的说道:“那便好,这钱塘龙井可不像你们那些姚江土茶,清明前这些时日到谷雨是最好的,误了茶期谁都担待不起。你也是懂茶的人,这些道理应该都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很明白,这条路是你谢方自己选的,你便是累出个好歹来也与吴家没有关系!

    “您放心好了,今晚我一定把剩下的茶从码头搬到您铺上。”

    不远处的谢慎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双眼不由得一红。他实在太高估自家的经济实力了。如果谢慎当初不开蒙读书而是跟着长兄谢方贩茶卖茶那谢家确实可以算作小康之家。可供一个像谢慎这样的孩子开蒙读书却是一笔很大的花销,生生把谢家从小康拖成了贫穷。

    眼下孙家催促租金在即,手头又无现银的谢方只好来替这衡源茶铺搬茶叶。从码头到城中茶铺怎么也有四五里路,若是旁的东西大可以用小推车推着,轻松了许多。可像钱塘龙井这么极品的茶叶,买的主顾都是那些豪绅巨富之家。这些富户豪绅不但口感挑剔,对茶叶的品相也有很高的要求。若是茶叶碎成末了他们肯定是不会买的。

    故而为了防止一路摇晃颠簸震碎了茶叶,那吴主事才不允许苦力们使用推车而必须用肩抗。

    寻常苦力毕竟是靠卖力气吃饭的,加之吴主事给的酬劳高,虽然不能使用推车,但心中骂过后也都应下了。

    可谢方不同,他虽然也是商人吃过不少苦,但像这样纯粹出卖气力的事情却不曾做过。

    何况他本身经营的就是茶叶生意,姚江茶和龙井又是竞争关系。他这么帮着吴家搬茶叶,等于是在割肉补疮。

    谢慎能够想到谢方经过多么艰难的挣扎才做出这个决定。为了不让谢慎操心租金的事情耽误了学业,自己这个便宜大哥将所有责任抗在肩上,顶着众人鄙夷的目光去做这在世人看来最下贱的事情。。。。。。

    想到这里,谢慎鼻头一红就要上前去把谢方拉回去。

    可他细细一想,谢方之所以不告诉他,便是不想让他担心。加之成年男人的尊严是最重要的,谢慎现在前去等于是在打谢方的脸。

    罢了,罢了。谢慎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全力读书早日取得功名,也好让大哥大嫂不必这么艰难的讨营生。现在他做其他的事情都是在给家里添乱,而不是帮大哥大嫂!

    想通此道谢慎毅然转身朝家中走去。

    可他一到家门口就觉得有些不对,门是半掩着的并没有上栓。而且院子里似乎有激烈的争吵声。

    谢慎心中一紧,这不会是招贼了。

    匆匆迈开步子进入院内,谢慎直接傻了。

    只见十好几个人将大嫂谢陈氏围在正中,还有一身材肥胖的男子不停的叱骂。他用的是余姚土话,谢慎大体能够听懂,这当然多亏了原先身体的记忆。而在这肥胖男子的身旁,就有上次来家中讨要租金的横肉男。

    “我说你个小娘子,长得倒是挺俊俏,却是忒的不要脸皮,说好了一个月三百钱,到现在还没有交上。上次你家小哥说要宽限三日,如今三日已到还不见你们把租金奉上,是不是看不起我家老爷?实话告诉你,这院子当初租给你们是我家老爷发了善心。你去牙行打听打听,这么一进的精致院子没有一贯钱一月能拿下来?”

    谢陈氏陪着笑脸道:“这位爷,非是我们有意怠慢,实在是最近手头紧,能拿出的钱就这么多了,要不小哥你先拿去?”

    说完谢陈氏从褡裢里掏出了两百多枚银钱,小心翼翼的说道。

    “就这点?我说小娘子你可别糊弄我们。你们有钱给那小子交束脩,没有银钱拿租子?”

    肥胖男子瞥了一眼银钱,不屑的说道:“你们交不上租子也可以,马上给老子滚出去。这宅子我家老爷不租了!”

    谢慎本想再等一等,可听到这里实在忍将不了,几步上前一把将那跋扈的肥胖男子推开。

    “哪儿来的小贱种,竟然敢推我!”

    肥胖男子大怒,在这余姚城里谁人不知烛湖孙氏的大名,这小贱种推了他,就相当于推了烛湖孙氏的族人。

    “推你怎么了,某还要打你呢!不是说好了等我大兄回来再交租金吗,你们怎么这么恬不知耻的提前来了!”

    谢慎冷笑一声,冲肥胖男子怒目而视。他这个人最是护短,大哥大嫂待他不薄,如今遇到这种事他自然要站出来。

    “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可是烛湖孙氏的大管家!还有你得罪了我们大少爷,还想住我们孙家的房子吗?到底是谁恬不知耻?”

    谢慎听后心中一沉,烛湖孙氏在这余姚可是有名的望族,要不那个刘老夫子也不会昧着良心把本该属于他的第一划给了孙若虚。这倒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啊!这孙府管家口中的大少爷肯定就是烛湖孙氏长房长孙孙若虚了。看这伙恶奴来势汹汹的样子,定是孙若虚授意无疑了。

    这伙恶奴是有备而来,即便大哥交上了租金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换句话说租金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孙若虚是想借这些恶奴教训自己。跟这些人讲道理的结果就是没有道理可讲,谢慎可不想再忍下去,跟这些恶人多费唇舌。

    “怎么,怕了。你个小贱种现在跪下来从大爷我的裤裆下钻过去,或许大爷我还会饶了你。”

    孙府管家以为一番话吓住了谢慎,神情自然十分得意。

    “怕你小爷我就不姓谢!”

    谢慎狠狠一拳砸向孙府管家的肚子,那管家吃痛之下险些背过气去。

    其实谢慎这一拳气力并不大,但因为孙府管家没有准备又在得意的大笑,才会觉得这一拳分外难捱。

    “哎呦,痛死我了。你们几个还看着干什么,快把这个杀千刀的小贱种给我锁了送到官府去。”

    烛湖孙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科举世家。这样的家族最忌讳旁人说其家风不正,故而即便真的要整治不听话的租户也不会亲自动手。只需把他们锁了送到官府,以孙家的名望,县尊大人怎么也会给几分薄面。

    。。。。。。

    。。。。。。。。。

第七章 县尊断案

    借刀杀人从来就是这些世家的惯用伎俩,谢慎如何不知。

    不过眼下他却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等到了县衙见到吴县令再做计较了。

    “不用你们动手,小爷我随你们去官府便是!”

    谢慎却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光脚不怕穿鞋,何况这件事他在理,便是闹到县尊那里他也有办法周旋。而且他正愁没有机会与本县县尊搭上话,这个机会真是千载难逢。

    孙府管家显然没料想到谢慎会如此上道,冷笑一声道:“你个小贱种现在还逞强,等到了县衙让你吃顿竹笋炒肉,看你还硬气的起来!”

    谢陈氏十分担心的说道:“小郎你不能跟他们去官府啊。不如给这位爷赔句不是。”

    在谢陈氏看来,谢慎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虽然谢慎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异于同龄人,但那也不能说明什么。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谢慎就这么跟着孙家的恶奴去了县衙,能占到什么便宜。

    这还是其次,若因此得了县尊厌恶,误了功名,那谢家的希望就真的破灭了。

    谁知谢慎却和声道:“嫂嫂请放心,慎儿不过是跟他们过一次堂,很快就会回来。等大哥回来嫂嫂也知会一声,叫大哥不必着急!”

    谢方去替吴家搬茶的事情谢慎现在还不打算告诉大嫂,在谢慎看来男人的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不知为何,见谢慎说的云淡风轻,谢陈氏稍稍心安。

    “那小郎你可得千万小心啊。”

    谢慎淡淡道:“慎儿记住了。”

    说完他便转身跟着一众孙家恶奴出了院子直向衙门而去。

    从城西到城东,总共也不过半盏茶的工夫。

    待一行恶奴裹挟着谢慎来到衙门前,少年心中直是苦笑。

    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来到县衙竟然是以这样的名义。

    余姚县衙是由三串四合院组成的。其中中轴线是由大门,大堂,二堂,三堂,内衙组成。这些院子由南向北排列,极为齐整。大堂实际上就是县令处理公务,断案审案的地方,百姓口中的衙门实际指的就是大堂。而最北侧的内衙便是县官及其亲眷的住处。

    而在这条中轴线东侧,由南向北分别是平仓宅院,县丞宅院。西侧由南向北分别是监狱,典史宅院,主簿宅院。当然还有一些胥吏居住的公宅官房散落在县衙之中,不过其规模肯定无法与这些主要宅院相比。

    再次来到影壁前,谢慎注意道其上绘有如意、灵芝等物,更有一对鹿跃然影壁之上。

    在恶奴的催促下谢慎匆匆踏过大门,沿着青砖铺成的甬道前行不久就来到仪门前。不过仪门却是关闭的,谢慎和一众恶奴从旁边的角门相继进入大堂所在的院子。

    抬头望了一眼大堂,谢慎着实有些失望。

    和他想象中的雄伟的建筑不同,这大堂确实有些寒酸了。

    余姚县衙大堂只用了双挑出檐而并没有斗拱,屋顶也不是四阿或歇山顶,就连屋面也只是覆盖着一般的青瓦。

    若不是大堂之中那两行衙役,谢慎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看什么看,快进去。”

    孙府管家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谢慎,厉声催促道。在他看来谢慎就是在拖延时间。这样年纪的寒门子弟哪里见过什么世面,之前不过是死鸭子嘴硬,现在真到了县衙肯定心中生出恐惧。

    谢慎也不理他,冷哼一声率先向大堂迈步而去。

    之前早有人敲了鸣冤鼓,本县的县尊吴有甫早已端坐在大堂中央的暖阁之中。这暖阁实际上是被屏风隔出的,是半开放式,蓝天红日的图案谢慎在后世影视剧中已经看过无数遍了,并没有什么特别。乌木公案上摆着县尊大印,文房四宝。一个木制签筒里插着几十支火签。这火签应该是竹子材质,只不过因为漆成了红,故而叫做火签。

    最让谢慎好奇的不是这些,而是县尊吴有甫本人。

    这位余姚县的父母官头戴乌纱,身着青补子常服,其上绣有鸂鶒。一双秀目炯炯有神,三缕短髯飘扬在下颌间,倒是有几分仙风道骨。

    谢慎暗暗称奇,这大明朝选官果然也是要看容貌的。长得太磕碜的直接会被排除在外,不然若是吓着了一县百姓,不仅有损官威,就连朝廷也得跟着丢面子。

    余姚县令吴有甫就是绍兴府余姚人,如今被吏部分派到余姚做县令也算荣归乡里。

    他刚刚赴任不到半年,忙着和当地乡绅豪族搞好关系以期谋个上等的政绩考评。大明官场其实也混乱的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为了不出现任何意外,他主政采用的是垂拱而治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苛求。可唯独有一点吴有甫不会放下,那就是读书。

    读书人对于余姚实在太重要了,如果在他的任期内余姚出的进士锐减,他升迁的梦想就会彻底破灭。

    所以吴有甫这些时日都在督促县学的廪生好好温习,秋闱在即,这一关对于这些廪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能在乡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来年的会试将容易许多。

    见有人来衙门告状,吴有甫很是无奈。

    他是余姚的父母官,总不能拒绝升堂。但他心里很是不舒服,便一拍惊堂木斥道:“堂下何人。”

    那孙府管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道:“小的孙贵拜见老父母。老父母明鉴,这个小泼贼是我家老爷的租户。他们拖欠租金,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