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200部分

寒门首辅-第200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尊,光是叹气也不是办法。既然上面下了命令,县尊还是应当照着执行。”

    “执行个屁!”

    韩炼正没有发泄的地方,郑冉主动凑了过来,理所当然的成了出气筒。

    “县尊骂我也没用啊。这是内阁的意思,您难道能违抗不成?”

    闻听此言,韩炼彻底泄了气。

    “内阁这次看来是铁了心了,光是一个松江府华亭县做试点还不够,竟然连京师都要跟着凑热闹。”

    其实韩炼恼的是为什么内阁不选大兴县而选择了宛平。

    要知道京师的寺观都集中在了西山一代,恰恰就是宛平县的辖区。

    小阁老这次还明确表示,要重点清丈寺观名下的土地,这可是要了韩炼的亲命了。

    要知道最难惹的不是公卿王孙,而是这些和尚。

    便说这些散落在西山的大小寺庙,哪个名下没有几百亩土地?

    像潭柘寺这样的千年古刹,更是有几千上万亩田地。

    这么多的田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优免赋税的。这时候他不知死活的带着衙役冲过去就要重新清丈土地,不是找死是什么?

    京师附近的寺庙多数都是阉人太监出资捐赠修建的。??·有些还有皇家的背景。

    得罪了这些和尚就相当于得罪了大权在握的太监,以及宫中的贵人。

    内阁倒好,随便一句话就把责任推了下来,倒霉的还是他这个六品芝麻官。

    “东翁,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郑冉捻了捻胡须,轻声道。

    见幕友欲言又止的样子,韩炼直气的翻白眼。

    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思拿捏!

    “你快说说,有什么好办法?”

    “既然内阁的几位阁老点名要在宛平试点推行新政,那东翁肯定是推不掉了。既然如此,不如狠下心来好好清查一番。”

    韩炼差点昏倒。

    “这算什么办法?如果本县有这个决心,又何必在此哀叹。”

    “这寺庙和寺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太祖皇帝一纸榜文,规定了钦赐田地可以优免税粮,至于常住田地虽然免去了徭役,但税粮还是得照交的。只不过在具体的执行时,有些寺庙会把常住田地说成是钦赐田地。征收粮税的衙役也懒得和这些和尚磨嘴皮子,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韩炼并不傻,他当即从幕友的话中听出了言外之意。

    钦赐田地的数量十分少,只有那几座古刹名寺辖有。

    剩下的中小寺庙,名下的多是常住田地。

    而如果按照洪武皇爷定下的规矩,这一部分田地是要视同普通民田照常缴纳全额粮税的,能免除的只有徭役一项。

    只不过这些年来,佛法盛行,衙役在催收春秋粮税的时候不想和寺庙撕破脸,便默认了寺庙谎报田亩类型的行为。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行为是正确的。相反,这是一种投机取巧,有违大明律的行为。

    如果他从这个角度切入,拿那些谎报田亩类型的中小寺庙开刀,根本不会有什么阻力。

    原因很简单,这些寺庙做贼心虚!

    而像潭柘寺这样由皇家出资修建的寺庙很少,对于整个西山寺庙群的土地清丈没有太大影响。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既可以保全皇家、大太监的颜面,也可以贯彻内阁的新政,谁也不得罪!

    内阁追问起来,韩炼可以拍着胸脯说他认真的完成了清丈寺院田亩的任务。至于皇家,也会欣然悦然。

    嘶,这个郑冉脑子果然不一般,可是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此刻,韩炼越发感觉当初收郑冉作幕友是个正确的选择。

    “你且命人去查查,这西山诸寺中有钦赐田地的有几座。本县倒要看看有多少和尚胆大包天,敢在天子脚下行那欺瞒之事。”

    韩炼此刻一扫心中的郁结,长出了一口气。

    如果这件事他能办好,或许就将迎来一个仕途转折点,从此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了。

    。。。。。。

    。。。。。。

    “四明,你这是胡闹!”

    内阁值房之中,次辅谢迁负气般的一甩衣袖,走出了数步。

    “于乔,你这是做什么。有话好好说,动什么气!”

    李东阳有些看不下去了,他站起身来踱步至谢迁身边道:“四明肯定有他的想法,于乔还是听听吧。”

    “当今太后崇信佛法,更是常召见潭柘寺的慧空法师入宫讲经。这个时候动潭柘寺,那太后会怎么想?”

    谢慎苦笑道:“木斋公误会某了。某并不是有意惹得太后不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在我大明的地界上就没有例外。为什么这潭柘寺就能不受大明律法约束?”

    稍顿了顿,谢慎接道:“当然,某指的是潭柘寺名下的常住之地。如果是钦赐之地自然另当别论。”

    虽然在谢慎的心中,也不认为钦赐之地就应该免除粮税。但他毕竟身处的是大明朝,公开反对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绝对是找死。

    为了他的新政能够顺利的推行下去,谢慎还是不要尝试作死了。

    “如果是这样,倒勉强说得过去。”

    谢迁的怒气稍消,走到谢慎身边道:“四明啊,陛下是孝子。我们做臣子的,绝不能让陛下为难。”

    大明以孝治天下,孝道二字有时甚至是凌驾在律法之上的。

    虽然这很不合理,但却是事实。

    尤其是皇帝这一特殊的身份,如果背上了不孝的名声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故而只要张太后一闹,正德皇帝肯定会被迫做出让步。别说是潭柘寺了,可能其余寺庙的土地也不能再清丈。如果情况再糟糕一些,整个新政恐怕都会被迫搁置。

    。。。。。。

    。。。。。。

    注1:明代的宛平和大兴县令比较特殊都是六品,不是七品。

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

    “木斋公说的是。?不过某以为陛下对太后进孝道和清丈寺庙土地并不冲突。只要暂时不碰那些钦赐田地,某想陛下是不会过问的。”

    谢慎不疾不徐的说道。

    听到这里谢迁直是瞪圆了眼睛道:“四明你可是越来越有主意了。”

    谢慎讪讪一笑道:“那是因为西涯公和木斋公教导有方。”

    “好了,四明你既然有心中有数,老夫便放心了。”

    谢迁叹息一声道:“过犹不及啊,让寺庙把土地交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天底下但凡涉及到利益纷争,就没有好办的。但不好办不代表不能办。若是都惧怕承担责任而应付差事,那大明朝廷可就烂了。”

    “四明慎言啊。”

    “无妨的,这内阁中又没有外人。”

    李东阳笑着给谢慎打起了圆场:“不过四明你也得小心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谢慎感动的点了点头。

    李东阳一直把他当作弟子一样培养,呵护在羽翼之下。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李东阳并不能算谢慎的坐师,但他却从没有把谢慎当作外人。

    谢慎的改革触动了权贵的利益,遭到反扑是肯定的事。

    区别就是这些权贵会用怎样的方式对谢慎进行报复。

    毕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李东阳一样开明。

    大明立国一百余年,士大夫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他们享受的那些特权是理所应当的。

    谢慎要做的便是矫正这种思想。。。。。。

    “哈哈,听说四明在西山的别院是潭柘寺名下的,被硬收了回去。这该不是要公报私仇吧?”

    谢迁半开玩笑的说道。谢慎面露苦色道:“那别院我也得敢要啊。明摆着就是潭柘寺要挟我的,我也敢接?”

    “咳咳,别激动嘛。四明你做的对。你现在身居高位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你,盼着你犯错。这种小便宜绝不能占。”

    稍顿了顿谢迁接道:“反正以四明你的财力是不会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的。每月光钱庄的进项就不少了吧?”

    谢慎悲愤的摇了摇头道:“木斋公怎么能这么想我。我可是个穷人啊。”

    “穷人?”

    “嗯,穷的不能再穷了。”

    “我看是穷的只剩下银钱了吧?”

    二人相视一笑,冰释前嫌。

    。。。。。。

    。。。。。。

    张太后出宫是件大事。无论是护卫仪仗,还是路线选择都需要分外用心。

    太后出宫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去西山拜佛。

    正德皇帝即位两年有余,所纳妃嫔无数,但却一直没有诞下子嗣。

    这让张太后十分忧心。

    他和先帝只有正德这么一个儿子,这一脉的血系也就都系在正德一人之身。

    假如正德皇帝无后,皇位就会落到别支上,这是张皇后绝不能允许的。

    故而他打算到潭柘寺拜佛烧香,请佛祖菩萨保佑,皇帝能够早些得到皇嗣。

    从紫禁城到潭柘寺,路途并不算远。但因为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太后的仪仗走的很慢。

    从清早出到抵达潭柘寺时已经是正午。

    太后驾临对于潭柘寺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主持慧空法师率领佛门弟子一起到山门前迎接。

    虽说出家人不受世俗羁绊,但金主还是要礼敬的。

    太后便是潭柘寺最大的金主。

    弘治年间修缮扩建潭柘寺,名义上是司礼监太监戴义出的钱,实际则是太后的意思。

    对此,慧空法师心知肚明。

    最近宛平县要对西山诸寺重新清丈田地,这让慧空法师忧心不已。

    潭柘寺虽然与皇家颇有渊源,名下有不少钦赐田地,但更多的还是常住田地。

    最重要的是,为了优免粮税,在对外宣称时他们都把这些土地报称为钦赐田地。

    这样潭柘寺名下的近万亩田地都能够得到粮税优免,寺中僧人个个吃的油光满面。

    有皇家这面大旗在,自然不会有人真的去跟潭柘寺计较名下田地归属于哪一类。

    直到内阁大学士推行新政,一切都变了。

    连那些宛平县的衙役都敢到潭柘寺前耀武扬威,当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慧空法师不是没有想过拉拢谢慎渡过难关。可这谢慎油盐不进,让慧空法师十分绝望。

    现在太后驾临,让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要太后愿意庇护潭柘寺,区区一个内阁大学士还是不成威胁的吧?

    “阿弥陀佛,贫僧参见太后。”

    慧空法师双手合十,冲张太后礼道。

    张太后亦是合掌还礼道:“大师不必多礼。哀家此次来贵寺是为了给皇帝祈福,旁的事情大师无需费心。”

    慧空法师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还请太后随贫僧来。”

    在一众侍卫、僧人的簇拥下,张太后和慧空法师一齐走进了正殿。

    “既然太后是为陛下祈福,那便应静心冥神,进香许愿。”

    “自该如此。”

    张太后从一名僧人手中接过一束香,点燃插在了香炉上。

    此时无需多言,包括慧空法师在内的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偌大的大雄宝殿内只有张太后一人。

    她并未有什么犹豫,而是在蒲团上直接跪下,闭上眼睛许起愿来。

    佛祖,请保佑照儿早日获得皇嗣,保我大明国祚绵延。

    张太后的愿望很直接,很实际,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

    她许完愿后便站起身来,推门而出。

    见太后出来了,慧空法师踱步上前道:“太后,可还要求一签。”

    张太后点了点头道:“有劳大师了。”

    张太后随着慧空法师走到偏殿中。

    慧空法师取出一个竹筒,叫张太后抽一支签出来。

    张太后深吸了一口气,索性闭上眼睛随意从中抽了一根出来。

    她将签子交给了慧空法师,等待对方解签。

    可不知怎的,慧空法师一直默然不语。

    这可急坏了张太后,她问也不是不问更不是,额角已经渗出了汗水。

    正当张太后紧张的快要崩溃时,慧空法师叹息一声,连连摇头道:“凶兆,大凶啊。”

    张太后面色登时惨白如纸:“大师何出此言?”

    。。。。。。

    。。。。。。

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学与攻心

    慧空法师沉吟了片刻,一脸为难的说道:“如果照这签上来解,陛下似乎犯了?·想有龙嗣恐怕难了。”

    张太后最是信佛,闻听此言犹如五雷轰顶,连忙道:“怎么化解?”

    “这。。。。。。”

    慧空法师欲言又止,叹息道:“这话贫僧不敢说。”

    张太后登时急了,催促道:“事关皇帝安危,法师有什么不敢说的?”

    “那请太后先恕贫僧妄言之罪。”

    张太后一摆手道:“都随法师。”

    “陛下犯的这劫来自于内阁。”

    慧空法师一咬牙心一横,高声道:“太后,若想解除此劫,必要从内阁入手。”

    张太后一心只想着抱皇孙,完全没有注意到慧空法师言语中的引诱之意,她蹙眉道:“具体是内阁中的哪位呢?”

    慧空法师闭上眼睛,又解了一番签,这才道:“便是那位小谢阁老。”

    “是他?”

    对于谢慎,张太后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好感。此人几次三番和他的弟弟过不去,偏偏每次都有皇帝护着,她也无法发作。

    这下好了,此人竟然与皇帝犯冲,导致皇帝无法育有子嗣。无论如何,张太后也不能让他继续待在皇帝身边。

    对于相生相克命理玄机一套,张太后一直是笃信的,何况这番话还是从慧空法师的口中说出。

    潭柘寺的主持说的话还能有假?

    “太后,此人推行新政,搞得天怒人怨。上天降下惩罚,却都积压在陛下身上。?·想要解除陛下此劫,就必须废除新政,将此人从陛下身边赶走啊。”

    慧空法师说的悲愤欲绝,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他和皇帝有血缘关系呢。

    张太后微微点头道:“法师说的哀家知道了。只不过这谢慎深得皇帝宠信,想要赶走他恐怕不容易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