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139部分

寒门首辅-第139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他们拿钱出来简直难如登天。

    但谢慎早已打定了主意,岂能轻易改变,这便沉声道:“霍员外以为如何?”

    他早看出这霍员外是本地缙绅领袖,只要霍员外服软答应捐出善款,其余缙绅势必会跟相效仿。

    。。。。。。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抗税

    霍员外眼中闪过一丝愠怒,虽然很快他便面色如常,但这细微的变化却被谢慎捕捉到。

    “府尊心系潞安百姓,实是吾辈楷模。捐助银钱这事便由草民牵头去做吧。”

    霍员外在潞安缙绅中地位很高,缙绅们都唯他马首是瞻。如今霍员外已经表态,其余缙绅们也不好装聋作哑,纷纷附和道:“草民愿捐助银钱供潞安百姓修缮房屋。”

    谢慎虽然知道这些潞安豪绅答应的爽快,真做起来就会扯皮。但既然他们口上已经答应,作为潞安父母官他还是要站出来表个姿态的。

    “诸位皆是急公好义之辈,来同饮此杯。”

    谢慎端起酒杯朗声道:“今后若有需要诸位的地方,本官一定言明。”

    霍员外嘴角一阵抽搐,原来知府大人设的套在这儿呢。

    若是一次出点血也就罢了,若是次次都要他们缙绅出钱那任谁也遭不住。

    不过这种场合还是不要争辩了,不然拂了知府大人的面子,事情会更糟糕。

    于谢慎而言,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

    至于这些缙绅私底下会不会动歪脑筋就不是谢慎眼下要考虑的了。

    与这些缙绅又闲聊了一会儿谢慎便先一步离席回府衙去了。

    回到后衙,谢慎便冲鲁种田吩咐道:“这几天本地缙绅会捐出银钱供百姓修缮民屋,你届时去记下他们每人捐赠的数额。”

    鲁种田挠了挠头,为难道:“大人叫我去记录数额,这可是难煞人也。”

    谢慎笑骂道:“真是死脑筋,又没有叫你一定要自己去记录,这衙门的账房随便支一个去即可。”

    鲁种田这才回过味来,自家老爷现在可是堂堂潞安知府,他也可以跟着威风起来。

    “好,一会某便去告诉账房先生。”

    谢慎叫豪绅出钱修民居自然要给出一些回报。

    回报便是将捐献银钱的豪绅名字、捐赠数额记录在册再分别做一面锦旗送到缙绅府中。

    在大明应该还没有送锦旗的习惯,谢慎这也算是先人一步了。

    这么做有两个意思。

    一是表明官府认可缙绅做出的善举,二是让缙绅碍于面子多捐些银钱出来。

    这些缙绅虽然富得流油但多是些一毛不拔之辈。

    如果不做锦旗,不把捐献人、捐献数额写在上面,那些缙绅或许只会象征性的捐一些,根本起不到筹集银钱的作用。

    而一旦将捐献银钱数量写在锦旗上,那些豪绅多半碍于面子会多捐些银钱出来。

    而且,还可以根据捐赠银钱数量多寡制作不同的锦旗。

    这可以让他们彼此间攀比一番。

    捐赠银钱多的,便可以送出较大的锦旗。

    在谢慎看来,如果不出意外,这会引发鲶鱼效应,导致缙绅捐赠银钱数额一路增长。

    捐赠银钱最多的一定会是霍员外,他是本地缙绅的领袖,这个面子那些缙绅还是会给的。

    而且此人颇有城府,尽管心中愠怒,但至少不会表露出来。

    捐银钱,得锦旗。

    这样一来那些缙绅不过亏些银钱,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但他们却可以赢得很好的名声,并不算亏。

    人赚钱赚到一定阶段会寻求新的刺激点,名声自然值得追逐。

    只是制作锦旗的事情谢慎暂时还不打算告诉鲁种田。

    老鲁是个大嘴巴,什么事情告诉了他不出三天肯定全城人都知道了。

    先命账房将捐赠人和银钱数量记录下来,再去扯布做锦旗也不迟。

    吩咐完了鲁种田,谢慎便返回屋中休息。

    知府不像知县,不用处理很多杂事,更多的是站在一定高度统筹全局。

    譬如这次潞安府全府的震后恢复事宜,疫情治理都需要他这个知府大人出面筹划。

    当然若是遇到知县不能解决的棘手案子,还是需要谢慎出面决断的。

    谢慎刚躺下来眯了一会,鲁种田便急冲冲的在屋外喊道:“大人不好了,李大人叫人给打了。”

    谢慎一个激灵坐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出屋来问道:“你说什么?李同知被打了?被谁打了?”

    鲁种田挠了挠头道:“这个也说不清楚反正是一群人手持木棒不由分说的便将李大人打了。看模样他们应该是城中的百姓,口中喊着大灾当免赋税,绝不交春税,甚至连秋税都不想交了!”

    谢慎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山西一代民风彪悍,时常会有抗租的情况发生,甚至极端一些会出现官员被打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这也是地方官最头疼的。

    若是一两个人还好办,大不了拘来上枷示众。但一群人可怎么捉?

    这要是处理不好激起民变谢慎之前做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故而现在谢慎不能立刻下令去捉人,还是得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却说谢慎十分无奈的穿堂过院来到李同知办公的院子。

    远远的谢慎便听到杀猪般的哀嚎声,不由得心中一沉。

    走进一看谢慎差点没吓死。堂堂潞安同知李孝基被人打成了个猪头,脸上姹紫嫣红好不绚烂。。。。。。

    见谢慎来了,李同知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如何遭到暴民的殴打,请求知府大人一定要替他做主云云。

    谢慎心中疑惑,他和李同知是一起在鹊仙楼吃酒的,他不过先一步回来,李同知怎么就被打成这个样子?这李同知的人品也太差了吧?

    谢慎上前一步安慰道:“李同知方才说几十名手持棍棒的百姓把你围在。。。额围在墙角暴打,之后便作鸟兽散。可现在如何去捉人呢?”

    李同知恨声道:“潞安城总共就这么大,便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狠狠惩戒。”

    他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火,但话已经说出去了又不能收回直是懊悔不已。

    谢慎咳嗽一声道:“我看这其中应该是有些误会吧?潞安刚刚地震过,此时征收春税恐怕不妥。”

    李同知却摇了摇头道:“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赋税分春秋两征。眼下朝廷没有免去潞安赋税,下官如何敢擅自做主。这帮暴民简直是有恃无恐,若不行惩戒官府还有何威信可言!”

    。。。。。。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难题

    谢慎闻言不由得心中一沉。

    李同知说的不错,朝廷命官被暴民殴打怎么看都是一件大事件。这种事如果处理的稍有不妥,朝廷的威信就会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起单体事件了。

    这让谢慎极为为难,他不由得想起临行前老丈人徐贯提醒他的,山西一代多民风彪悍,常有抗税情况发生。

    当时谢慎还不以为意,想不到这倒霉的事情还真让他遇到了。

    谢慎安慰了李同知几句,便思忖着该如何行事。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谢慎才有所体会。

    犹豫再三,谢慎还是签了牌票,叫衙役前去捉拿殴打李同知的暴民,当然只针对首恶。

    虽然灾年李同知继续收税有些不厚道,但从朝廷法度上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朝廷可以因为灾情酌情减免地方税赋,但在此之前地方官员是绝没有权利擅自做主的。

    这些暴民直接殴打李同知,完全没有把官府颜面、朝廷法度放在眼里,往大了说和谋反无异。

    只不过谢慎也不想此事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便只叫衙役去拿首恶来。

    牌票相当于衙役办公的凭证。没有牌票的衙役是没有执法权的,若是想借机勒索没准还会被百姓一顿暴打。他们对李同知多少还有些顾忌不会下死手。而贱役就不同了,真要是气急绝对是往死里打。

    钱班头得了牌票,拍着胸脯向知府大人保证,一定将暴民头头锁回来供知府大人审讯。

    说罢钱班头带着十几名衙役气势汹汹的冲出府衙,前去城中搜查。

    潞安城并不大,真要想搜查半天就能将全城搜遍。

    加之李同知已经画出了那暴民头头的大致画像,搜查工作更是没有什么难度。却说谢慎早早换了绯红官袍坐在大堂上准备升堂。

    他本以为钱班头很快就能把人带回府衙,可谁知过了半日那些衙役还没回来。

    谢慎大怒,心道这些衙役一定是对他的命令虚与委蛇打着办公务的名义去搜刮钱财了。

    他正想叫鲁种田去看看,却见一当值衙役前来禀报道:“启禀府尊,钱班头他们回来了。”

    谢慎不悦道:“既然回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复命!”

    那衙役为难道:“这,这恐怕不妥吧。钱班头他们的外衫都被人剥去了。此刻进入府衙恐怕会冲撞了府尊。”

    我靠!

    这都是什么剧本啊!

    谢慎直是无奈。前有李同知被痛殴,后有衙役班头被剥掉衣衫羞辱,这潞安百姓当真这么尚武彪悍吗?

    咳嗽了一声,谢慎摆了摆手道:“那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叫他们换了衣衫来见本官。难道这也要本官教吗?”

    那衙役忙不迭的点头,继而转身出了大堂,寻了十几套旧衣衫送到府衙外去了。

    却说钱班头为首的一众衙役换上了旧衫这才尴尬的走进府衙大堂。

    一进入大堂,一众衙役便在钱班头带领下扑通跪倒在地。

    钱班头哭诉道:“大老爷,小的活这么大从未受过如此屈辱。若仅仅是小的受辱也就罢了,但这些暴民是不把您放在眼里啊。”

    钱班头说的戚戚然,直是闻者落泪。

    原来他带着衙役前去搜查捉拿暴民头头,却在一个胡同里被几十人堵了。

    钱班头当即认出为首之人便是痛殴李同知的暴民头头,正想命手下上前捉拿,可谁知对方竟然不管不顾一拥而上把他们痛打一番。

    这倒也罢了,他们竟然还把自己外衫剥下只留下了中衣。

    此时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那可是冷煞人也。

    虽然还有中衣遮羞,不至于颜面扫地,但在钱班头看来已经是奇耻大辱了。

    谢慎登时面色铁青,咬牙问道:“你可拿出牌票了?”

    钱班头立刻叩头回禀道:“小的当时便拿出牌票,说奉了府尊之命前来捉拿要犯。可他们却像完全没有听到一样,对小的们拳打脚踢。”

    谢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钱班头当时没有拿出牌票,那些暴民还可以辩解一番。但钱班头明明拿出了牌票,那些暴民再对众衙役拳打脚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相当于公然违抗执法,性质十分恶劣。

    官府在地方的作用就是维护稳定,如果连执法权都不能保证,那官府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谢慎当然不是一个官本位的人,他也是穷苦寒门出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对这些暴民一味纵容。

    谢慎冷笑一声道:“他们是住在哪个胡同,本官倒想去亲眼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大胆!”

    此话一出,钱班头立刻愣住了。

    “府尊,万万使不得啊。这些暴民极为可恶,您是尊贵之身,不可以身犯险啊。”

    钱班头心道李同知刚刚被打,这知府大人就要上杆子前去视察,不是找不痛快吗。

    还是他以为堂堂知府之尊不会有危险?

    “这潞安府是大明的是朝廷的,不是他们那些刁民的。本官既然为潞安知府,岂能对此事视若无睹?你速速去点齐所有衙役,随本官前去察看。”

    钱班头一脸茫然,府衙中所有衙役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人还没有那些暴民多。

    而且暴民在暗他们在明,很可能又会被偷袭。

    上一次暴民还只是剥掉了钱班头他们的外衫,留下了一块遮羞布。

    这次若再去,不会被剥得一丝不挂吧?

    想到这里,钱班头便打了一个寒颤。

    “府尊,此事。。。。。。”

    “怎么,本官连你们也命令不了了吗?”

    谢慎语调陡然一转,冷冷的盯着堂下的钱班头。

    钱班头见知府大人发怒,立刻叩头道:“府尊息怒,府尊息怒啊。小的也是为了府尊的安危计,小的并无他意啊。”

    对于钱班头来说,县衙之上高坐的那个人才是他的主宰。

    如果得罪了知府大人,非但他的班头之位可能被捋掉,甚至会被直接充为苦役。

    衙役虽然也算贱役,但毕竟还有油水可捞,真要是变成苦役那就一辈子再无翻身之日了。

    。。。。。。

    。。。。。。

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后有人

    钱班头无奈,只得遵从知府大人的命令前去点齐了府衙内的所有衙役,在知府大人的带领下前往捉拿暴民。

    吃过一次亏,这次钱班头叫衙役们都带上了木棒、铁索,若是暴民再敢拒捕,至少他们也有还手之力。

    这些暴民也许以为连着揍了李同知和众衙役,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那新到任的知府不敢再收税,谁曾想一众衙役浩浩汤汤的杀向胡同,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暴民之前之所以能够占到上风是因为提前有准备且人多势众。但现在他们心中毫无戒备,相互间都是分散的,却是被官府抓到了一个时间差。

    象征性的抵抗一番,十几名暴民就被衙役用铁链锁住,压回了县衙。

    据钱班头说,其中便有一名小头目。

    虽然没有将全部暴民押回县衙,但对谢慎来说这个结果已经足够理想了。

    他现在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些暴民是不是单纯为了抗税殴打李同知,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才有意义。

    谢慎第一次升堂,自然有些兴奋。

    他一拍惊堂木,沉声道:“提王贵等一众暴民!”

    知府大人下了命令,衙役们自然立刻照做。

    那十几个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