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大才子 >

第140部分

贞观大才子-第140部分

小说: 贞观大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笑,二人也跟着笑。他们心中都清楚,等李硕踏入长安的那一刻,这大唐,就要变天了!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时不时的都会来平水村转悠一圈。其心思早已是不言而喻。

  如今各大世家因为崔远山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有的认为是李硕故意构陷,应该严查李硕。也有的认为应该立即与崔家断绝来往。

  然而不管是那一种,都在预示着,真正的战役要打响了!若是崔家倒下了,那么接下来倒下的会是谁?

  可若是李硕倒下了,那么大唐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世家贵族。这之前,李世民虽然有心打压世家,但也是在暗地里做些手脚。

  然而如今大唐四海臣服,周边的异国他邦也都被清扫个干净。除了较远的东面诸国。可以说大唐如今已是真正的中原霸主。

  那么外患扫平了,内忧也就该清理一下了。而且经过这一战后,李世民的信心似乎更加爆表。

  那颗玻璃心已经忍不住要对世家开启真正的围剿了。可真正是大唐围剿世家,还是世家拖垮大唐,这才刚刚开始。

  ……

  反观李硕大军,一连整个月的行军。由于李硕的要求。所有的将士都在加着这行军的步伐。

  贞观十六年,十月初一。

  由李硕率领的两万大唐府兵终于赶回了长安。从进入关中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开始飘忽了起来。回家的喜悦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正在此时,一名将领回身过来问道:“将军。再有十里就到长安了。”

  十里……李硕微微一叹,又回来了!然而这次回来,不知道长安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大军

 

 

 

  走了半个时辰,再往前便是灞桥了,这个地方李硕很熟悉。每次的离别与相逢都是在这里。

  然而今日大军回城,显然是不能再从这里过了。李硕刚准备下令绕道。只见远处的灞桥上,忽然飞来一骑快马。

  马声嘶鸣着仿若一只弦的箭朝着大军的方向飞奔而来。等到再靠近些,李硕终于看清了来人。微微一笑,示意大军停下。

  此时骑马飞奔的,正是素有长安小霸王之称的程处默,不过自从李硕来到长安后,他这个名头就越来越不符实了。

  快要行至近前后,程处默正好看到了大军队列前的李硕,哈哈一笑,操着破锣嗓子喊道:“李硕!兄弟,俺来迎你了!”

  李硕哈哈一笑,这么多天来压抑的心情一扫而空,甩手打马迎了上去。

  二人见面均是咧嘴一笑,互相给了对方一拳,没有多余的客套,却显得比谁都真诚。

  程处默行在马上,骂道:“李硕,你个爸爸!这一走就是一年多,连个口信儿都没有,真是好没良心。若不是俺偶然间听老爹说你今日要回来,说不定再见你就要到明日哩!”

  久违的一句问候,李硕顿时笑道:“谁说没有,之前不是派人送信回来了吗?你没看到吗?”

  程处默立刻讪笑起来,摸了摸脑袋道:“看是看到了,不过你写的那酸溜溜的打油诗谁能看得懂啊。”

  李硕顿时语噎,若是百年后的李白与杜甫,听到有人将他们的诗比作酸溜溜的打油诗,不知会不会带人将面前这孙子的墓给炸了。

  哭笑不得的着程处默道:“那你不会找房遗爱帮你念一下吗?”自从他来到长安后,三个人的关系也愈发的亲近了。

  提到房遗爱,程处默顿时脸色一黑,咬牙切齿骂道:“那个王八蛋!老子跟他绝交了!”

  “为何?”

  “我让他给我解释一下你写的诗,那个王八蛋竟然嘲笑我不识诗文!而且当时爹爹与房相都在,还有晋王也在。爹爹自觉丢了面子,将我吊在大门上打了一夜!”

  说话间,程处默还不忘向李硕投去幽怨的一瞥。

  造孽啊!李硕顿时心中悲呼。当时写信的时候咋就没有想到这孙子没文化呢?唉……

  “那后来呢?”李硕接着问道,依着程处默这霸王品行,怎么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

  说道这里,程处默原本怒气的脸上顿时又笑了起来,道:“后来,小爷一怒之下,悄悄将他绑了去,拔光衣服扔河里了。而且听说是一个在岸边洗澡的寡妇将他救上来的。”

  李硕死死地咬着嘴唇,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这俩人都是神人啊!一个比一个下手狠。

  难道自己不在的这一年里,这二人吃了什么脏东西了?怎么一个比一个抽抽了。

  就在李硕快要憋出内伤时,程处默怒了:“你还笑!你知不知道这一年里没有你,我挨了多少次打!”

  李硕跳脚道:“这跟我有毛关系!”

  “怎么没有!以前你在的时候,全长安就属你最能惹祸了。这下你走了,那些人当然就盯上我了!”

  行!你牛掰!李硕两眼一番,差点掉下马去。随即调转马头就走。1971


第299章:百官跪迎

  只是不等他做出样子,只听得程处默道:“你慌个甚,不就交个兵权吗?他们还能跑了咋滴。”

  不说还好,这一提,李硕顿时反映了过来。扬了扬手,立即下令进城。只留下程处默在身后跳脚大骂。

  这些府兵大多都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见到程处默这样也纷纷自当没看到。不过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同情的味道……

  大军一路行至明德门后停下,李硕立即派人持兵符进城通禀。

  此时太极宫,含元殿。

  只见一名侍卫快步进来禀报:“启禀陛下,镇远将军李硕以率军归来,现就在明德门外听后旨意。”

  李世民拿着奏折的手猛地放下,走上前去接过侍卫递来的兵符。把玩了几下后微微一笑:“这走了一年多,倒是更加圆滑了。”

  “传旨!……”

  反观李硕一人独自行在马上,虽然人还在,但心却早已飞到平水村了。离家一年,也不知道家里如何了。

  想到萧白衣那纯净至美的笑容,李硕不自觉的勾起了嘴角。

  一连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李硕渐渐有些急躁了。这大唐的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慢了?不就派个人接收一下嘛。

  没过盏茶,明德门蓦然开启。不同以往的是,今日的明德门是中门大开。还没等他反映过来,由城内忽然走出了许多身着官服的官员。

  这些官员数量之多,不过他们其中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四品。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不禁咂舌,这怕是整个大唐三品以下的官员都来了吧。

  一下子出来这么多官员,难道李世民准备搬家了?或者他终于发现闲人太多了,想要裁员?

  李硕暗暗担心,这么大规模的裁员,不会也波及到自己吧。这刚刚才大功回朝,没有嘉奖也就算了,难道还要辞退?

  没等李硕想明白,只见数百位大唐官员纷纷有顺序的站成了两排,无比正式的走到李硕面前。

  然而令他更加惊讶的事情出现了!数百位官员集体向着李硕跪拜在地,齐声拜道:“恭迎将军回朝!”

  “供应将军回朝!”

  “……”

  这么‘浩大’的场面李硕两辈子也没见过这一下来了这么多人给他下跪。忽然一种飘然的爽感,从脚底板直接冲了天灵盖。

  就连那些队列中的将士们也都傻了。见过大功回朝百官朝贺的。但这百官跪迎还真是闻所未闻。

  虽然这种感觉很爽,但是很快李硕便回过神来。就算他是大功回朝,但这阵仗也太离谱了吧!

  虽然这些人都是小官,但也是代表了大唐的威严。如今全来跪拜自己。这不是要将自己强行推上风口浪尖吗?

  李世民这是想干啥?这是还嫌他身上不够骚气吗。若是被有心人拿来大做文章的话,一个不好他就会被整个大唐朝堂群起而攻之。

  想到这里,李硕急忙下马喊道:“各位同僚快快请起,硕何德何能怎受的如此大礼。”

  然而满地的朝臣像是没听见一般,仍旧一声声的喊着:“恭迎将军回朝!”

  李硕

 

 

 

  顿时无语,这群是不是有病啊,跪人跪上瘾了是吧。思绪翻飞的他忽然眼前一亮,嘴角勾起。

  想玩儿是吧,那小爷就和你们一起玩儿!

  随即,李硕猛地扬起长剑:“全军下马!”

  说完,他独立战前,当下单膝跪地,言语铿锵:“我等保家卫国,虽死不辞!”

  李硕言罢,两万将士全部单膝跪地,生生如雷:“我等保家卫国,虽死不辞!”

  声浪之大,气势如虹。瞬间便将面前官员的声音盖过。

  整个明德门顿时人声鼎沸,官员与将士的声浪此起彼伏。顿时惊骇了整个长安城。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城中百姓聚集到城门外,也不知是谁带了头,密密麻麻的百姓全部原地跪下,齐齐喝道:“大唐万岁!”

  若是刚刚来到大唐的那两年,李硕定然会被这种情形所震撼得迷失自我。然而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的他。却从这其中看到一丝耐人寻味的阴谋。

  他可不会傻到以为,李世民是为了褒奖他,所以才给了他这么大的荣耀。要知道,这些官员可都是大唐的官员。换句话来说,能让他们跪得,那只能是大唐的皇帝。

  如今这些人却来跪他,万一他脑袋一抽抽,来了一句‘同志们幸苦了’,估计轮不到别人来弹劾他。李世民第一个就会把他弄死。

  单膝跪地的李硕一句接一句的喊着,嘴角却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不是想玩儿吗?那咱就一起跪着,看谁能跪的过谁。

  就在人声鼎沸之时,从城内走出一骑马跨金刀的侍卫,穿越人群走到正中央,为首之人正是李世民身边的宦官。

  “李硕接旨!”

  然而跪在地上的李硕仿若没听到一般,仍旧自顾自的喊着:‘保家卫国,虽死不辞!’

  宦官急忙走到近前,再次曰道:“镇远将军李硕接旨!”

  “保家卫国,虽死不辞!”

  这回李硕的喊声更清楚了,因为在宦官拿出圣旨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伏地而扣。

  场中顿时寂静了下来,只听得李硕左一句‘保家卫国’右一句‘虽死不辞。’

  若说他不是故意的,就连那些吃瓜百姓都不信。宦官顿时苦笑,这人还真是和传言的一样,从来都不安套路出牌。

  然而李硕如今的身份可不简单,而且是大功在身,宦官也不好翻脸,自行下马走到近前:“李将军,差不多就行了。陛下已经下旨,还是先接旨吧。”

  “是吗?刚才声音太大了,没听到。”李硕腼腆一笑,见好就收道:“臣李硕接旨!”

  宦官也不点破,苦笑着摇摇头。后正色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镇远将军李硕定襄守城,开疆辟土…………擢升陵水县公,享二品衔。食邑一千五百户!赏金银各五千!”

  “谢主隆恩!”李硕急忙叩首,随后喜笑颜开的接过了圣旨。

  这回李世民是真的下血本了啊!不仅给了他二品的官衔,更是擢升了县公,虽和县侯只有一级之差。但这身份可就有着千差万别了。71


第300章:风光背后

  跟爵位比起来,这二品的官衔就显得有些虚了,若是没有实权,那就是给个一品衔,也只不过是个头衔罢了。

  而且然他最惊喜的是后面那句,赏金银各五千。

  这可和当初那种赏万金的概念不同。那种赏万金的封赏,说白了就是一万个铜钱。大唐连年征战,哪有那么金银去封赏。

  然而今日这金银各五千,那可是实打实的黄金白银啊!看来李世民这次是真高兴了。

  也是,一下子将国土扩张了一倍有余,换成那个君王也会半夜笑醒。而且定襄之战中,李硕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一环。若是没有李硕,就算大唐同样可以横扫漠北草原,那也不知道打到啥时候了。

  那这么看来,这个群臣跪拜的戏码就有意思很多了。他敢肯定李世民这绝对不是感谢他。没有一个帝王会这么大方。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这是在试探他。

  然而还未等他说完,宦官再次拿出一份圣旨,接着道:“李硕接旨!”

  还有?不仅李硕愣了,连周围的群臣百姓们也纷纷疑惑的看向他。

  “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李硕计定吐蕃,功比开疆。擢升尚书郎,掌典领百官!”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李世民这是要疯了吗?先前的封公已经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自贞观开始,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削藩,如今却如此大方的给了一个公爵。这便足以看出李硕如今的地位了。

  而接下来这道圣旨就更不得了了。尚书郎是什么概念,那是只有房玄龄杜如晦这类的从龙功臣才有可能得到的官职。

  而且尚书郎可是仅次于尚书令,掌握超级实权的职位。不夸张的说,如今的李硕已经是位列三班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此时都在看着场中的那个少年,每个人心中都是说不出的羡慕嫉妒恨。

  这才多大啊!撑死了也就二十刚出头吧。这就已经是位极人臣,那要是再等两年,这大唐的朝堂上还有谁能与之匹敌。

  这道圣旨,让在场许多人都下意识的想起了一个名字‘长孙无忌’!想当年的长孙无忌,不就是这样一步登天的吗?

  而且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之所以能够晋升的如此之快,一个是因为他与李世民沾亲带故。另一个也是因为他是从龙功臣。

  如此看来,今日的李硕比起当年的长孙无忌,那就更加骇人了。逆流而上,一步青云。

  不过此时的众人,没有一个再将他当做孩子看了。若是没有足够的本钱,又怎能担得起如此恩宠。

  在他们心中,李硕已经变成了可以与朝中大鳄匹敌的存在。变成了许多人都要仰视的对象。

  李硕径自愣愣的跪在原地,有些发蒙道:“你确定这上面是这么说的?别是念错了吧?”

  闻言,宦官差点没背过气去,幽怨的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