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22部分

主宰江山-第822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录糖渚鸵锿扑伞⒏呒倚值艿热艘豢榍巴乐蘖恕

前段日子,陈汉朝堂上被虢王陈睗提出来的百亩农场计划给搅得不轻,可陈继功和陈继卿兄弟俩却一个奉命去了日本,一个奉命去了暹罗。等到他们俩回到南京的时候,之前的纷争闹得更烈,李琨李皓父子的出头让整个南京城都变成了一锅沸水。

但陈继功、陈继卿哥俩没时间理会这个,陈鸣之前提议的华夏同盟的具体内容,不管是暹罗还是日本都需要有很大的工作要做。俩兄弟忙的是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那档子事。

在他们俩出行日本和暹罗的过程中,相当一批中方的公职人员随同二人去到日本和暹罗,协助两国的财政金融体系完成整顿和重组运转。现在日本、暹罗两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在忙咯着重组,中方代表更是直接入住两国内部的那些金融机构,尤其是他们具有两国国家银行的财政监督权。

现在,哥俩已经完成了那些任务,于是赶紧返回南京,一则是向中枢复命,二则也是为了赶回看一看他们家在陈汉本土上进行的最后一次大手笔投资——南京的小火车改造工程。

在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南京。

之前成立的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哥俩一共往里头投入了二千五百万元,占整个公司股份的10%。

这是一个很有‘钱途’的投资项目,连同他们在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地产和十几个集团公司大大小小的股票份额,这些就是他们的儿子在陈汉本土立足的基石了。

陈聪是只有陈继卿、陈继功两个儿子,可这两人却不是每人只有一个儿子,他们的儿子虽然没有陈鸣的众多,可加在一块也达到了两位数。而他们的大位却只能让两个儿子继承,那剩下的孩子该怎么办?

没有人会彻底放弃在本土的根基的。

虽然主力抽去了美洲之后,力量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好比官员致仕之后,那家族生意就更多的靠情面了。但陈聪这一支脉,打陈家起兵时就扎下的根基,父子两代三人全部都是朝廷高层大员,如此一个家族的影响力在本土是毋庸置疑的。

就算一下子去掉了两大支柱,让他们从陈汉最顶尖豪门的位置上向下掉了一级,那也绝对可以排在一流权势之列。

本土与海外相辅相成,这才是他们这些豪门勋贵的发展路线。虽然他们的主要力量撤出本土之后,那空出的位置肯定有新人上前填补,这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情。

陈继功对于火车不怎么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在工作的空暇之余更关注轮船。倒是陈继卿,很早的时候他就同交通牵扯上了联系,因为后者的建造开工都需要高昂的天价费用,而金融市场往往就是这些道路筹集资金的最佳场所。

但陈继功不会对铁路修建表示派出,等到了加勒比海之后,他会大力发展自己国家的交通产业,从大海上的航运到陆地上的公路、铁路。

“搞城市小铁路还是有赚头的,特别是在影响力巨大的城市。”这种关系到百姓居民日常生活的企业公司对于保持陈家的格调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这种带着一定公益性质的企业,名下附带着很多的土地,不管是停车站、修理厂和煤炭储蓄场地,那都是大片的地皮。

现在内阁政府是不允许这些地皮用于商业开发的,但是二三十年后呢,鬼又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看现今的南京,至少200万人口。而三十年前的南京才有多少人呢?

当初被巨大的城墙轮廓包裹的南京城里,很是有不少的废墟和无人街道,但现在呢?这里已经塞满了人。已经有人在咨议局上提议拆除城墙,扩大南京城的城市面积了。

而伴随着蒸汽汲水站技术的日益完善,南京城内新建住宅小区的楼层也不再是三四层、五六层了,而是至少八层,甚至是十层。

时代变化的太大。

当年南京城修建有轨马车的轨道时,拆迁几乎花费不着补偿费,而现在这回的城市轨道改建,在拆迁补偿上的花销超过了2000万元。这在当年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也会是咱们家今后二十年里最大的一笔投资了……”

除了城市的小火车建设外,中国交通部门还有一个‘井’字计划,这是从最初的‘大十字’计划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但是这个门槛太高,陈家的主要财力已经投入到美洲了,根本没资格再进去掺和。

南京一座城市的小火车交通与整个朝廷的大计划相比,那叫做萤虫与皓月,没得比。

现在他们这一支是花小钱办大事,只要还能在南京城里撑得起台面来,那就很不错了。

一二百个要去美洲的权贵家族,不少人都在陈汉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公益民生企业上投上一笔钱,走的也是他们这样的路子。

离开火车站施工地,陈家哥俩收起了内心的感慨。他们可没那个心情逛遍整个南京的小火车站点。

亲眼看一看自家的‘产业’,表示一下对它的看重,就已经够了。

等到政务上的事情办完,他们就要交接工作了,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就有时间了。那个时候他们会比现在更忙,而且百分之一千的上心尽力。

俩人都要为日后的‘自家基业’而精心做着出发前的准备了。

陈继卿直接赶到了内阁首辅王琦的办公室,将那份日本的财政整理建议书呈了上去。

“请首辅过目,这是下官草拟的日本财政整理意见。仓促之间,字迹潦草,构思粗鄙,若有思虑不周之处,还望首辅海涵。”陈继卿为人很谦逊的,简单地讲了几句,将财政整理建议书往王琦的办公桌上一放,然后垂手而立,静候着王琦吩咐。

王琦没有后拖,直接拿起文件翻阅了起来,当然他也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问了一个好像是与财政不相干的问题。

“陈大人,现在我朝与各个国家关于同盟一事的各种问题的磋商已经接近尾声,很快,暹罗和日本那边就会裁军。”整个主从体系构建下来,关系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金融银行。“日本和暹罗两国的反馈显示,进程进行的很顺利,但糟糕的是锡克王国。”局势变幻突然,印度地区的廓尔喀、迈索尔、不丹、锡金和拉达克这些大小国家都很平稳,唯独是锡克王国。锡克国王兰吉特·辛格并没有离开自家的国都,南京会盟他是少有的没有亲到的君主,但你也要体谅人家,锡克王国战火纷飞,作为镇海神针铁的辛格显然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锡克。

在南京会盟展开的时候,马拉塔人也在这个期间向锡克展开了反扑。

马拉塔人周遭的许多敌对国家,比如迈索尔、比如廓尔喀、不丹等,君王都离开了本国,赶往南京开大会呢,这自然不方便发生战争。这是他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向锡克发起锰矿反扑。

而且锡克国王没有离开自己的首都,那是不是也意味着锡克与陈汉的关系,事实上并不那么紧密呢?

一直到会盟结束了,消息传递到了印度,马拉塔人这才很是恐惧的发现自己招惹了一个庞然大物——锡克王国与陈汉的关系不仅很亲密,而且被明明白白的摆到了场面上,可他们又不好立刻停止战争,这会对他们的声望造成极大地影响。何况,他们愿意锡克王国还不愿意呢。

兰吉特·辛格希望借此机会反推到印度洋,打开南部的海阳出口。锡克教的原有地盘在后世巴铁的北部么,现在也才扩张到中部,他们还需要拿下中南部呢。但这样一来锡克王国根本就不可能保持原计划数额的军队,而且军费开支剧增,正眼巴巴的向陈汉伸手要支援呢。

“对此,你是什么意思?”

第一千零六十章 本土利益集团

按照道理,兰吉特·辛格寻求支援并没有错,锡克王国也是华夏大联盟中的一员。按照联盟的条例,那是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

虽然马拉塔人对锡克展开反扑的时候,华夏大联盟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了海德拉巴。

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了,华夏大联盟是大力支援锡克,打压马拉塔人呢?还是用政治力量震慑马拉塔人呢?

外交部可以轻松地打下包票,只要中国为首的联盟诸国的反对意见被递到海德拉巴,马拉塔人一定会乖乖的屈服,与锡克睦邻友好的。但这样一来显得不够爽快,不够中国逞强抖威风的。

大联盟刚刚建立,正是需要竖立权威的时候啊。

所以出兵打是很多人都支持的一个决定,但这么一来,却很有可能触动英国人的那根敏感神经。

马拉塔人可是他们在印度最最可靠的盟友之一,要是马拉塔人在北印度的统治被陈汉打垮,伦敦一定会严重不满的。这极大地影响到了他们在印度地区的利益。要清楚,现在的欧洲战局已经有了变化,拿破仑今非昔比了。

虽然这只会让英国人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欧洲大陆的事物上,但他们对外的态度肯定也会大大不同。

陈汉现在还不知道奥地利已经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了,但陈汉的中枢知道,奥地利、俄罗斯和英国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秘密接触,知道奥地利很可能对奥斯曼宣战。

兰吉特·辛格很有政治头脑,他很理解这一点,所以他不要求援军、志愿军,而是要求军需和资金上的支援,只要有钱有军火,他可以立即扩大锡克王国的军队,反击马拉塔人的进攻。而且他还要求,南京震慑海德拉巴,为锡克王国趁机打通出海口制造便利局势。

也就是说,让锡克王国从后世巴铁的中北部向南完成彻底的扩张,让马拉塔人自己‘力不从心’。

兰吉特·辛格认为大联盟可以做到让马拉塔人‘假打’。

一些事情王琦不需要跟陈继卿说的太明白,陈继卿的位置,该他知道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不该他领悟的因由也没必要让他领悟,王琦不是要从他这儿取得真经,而只是做一个咨询。

以陈继卿的地位,以他的眼光,他给出的观点本身就代表着陈汉内部相当一部分力量。

……

就在陈继卿认真考虑着该如何回复王琦的时候,伍秉鉴已经从广州来到了上海。他要找一个姓朱的年轻人,后者在上海城南的一家如意旅馆投宿,伍秉鉴根据地址,找到这个姓朱的小年轻的时候,这位年纪不大却已经很有江湖风采的年轻人正与几个同伴在房间里吃酒,已经是半醉状态了。不过好歹他是还认得伍秉鉴,也还记得自己舅舅交代下来的任务。于是,二话不说,抛下喝酒吃肉的同伴,拉着伍秉鉴就近了内间,从一口皮箱里翻出一封信,交给了伍秉鉴。

伍秉鉴接过信,先扫了一眼信封抬头,看那字迹,正是他所熟悉的葛二的亲笔。这位人物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字也就写得非常随意,而且一律都是简体字。伍秉鉴并不介意,葛二的身份不堪一提,他伍家的出身也一般般。拆了信封,取出信纸,仔细地看了一遍,伍秉鉴脸上露出了笑容。

葛二知道伍秉鉴的性格,在信里也就没有多客套,先是几句问候,然后就‘开门见山’,将他派自己的外甥徐玉林来同伍秉鉴相见的目的清楚告之,不是为了其它的事情,正是为了此次北方糖业集团与南方糖业集团的‘同盟’一事。

虽然北方糖业集团的产量还没有南方糖业集团产量的一半多,可现在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外来威胁——美洲。

看看西班牙岛【海地岛】和古巴的糖产量,如果大批量廉价又高品质的砂糖、晶糖涌入本土,那不管对南边,还是北边,都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虽然葛二没有在信里明说,不过伍秉鉴也可以从信的内容判断出来,北方糖业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是赞同与南方达成一致协议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小小一个‘糖业’,看似不再百姓日常必需品序列当中,可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让每一个在糖业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人’都舍不得放弃,比如说李家。海南糖业集团的巨大利润可始终是前些年来处境困难中的陈鼎和李家一股巨大的支持力量。

只不过伴随着甜菜在北方的推广,尤其是在东北的大面积种植,勃勃兴起的北方糖业让南方的糖业利益集团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所以谁都没来得及吞并对手,垄断糖业市场。而现在随着分封的展开,他们就必须面临着来自加勒比海的巨大挑战了。

现如今的陈汉本土糖业,那就像是一群混战中的军阀,而那不久后可能就会大规模冲击他们的外来者会是强势的‘英法联军’还是更加凶狠的‘日本人’,亦或是白江口的东瀛小矮子呢?南北双方谁也不清楚,但他们谁也不敢对之视若不见。

君不见动乱之前的西班牙岛,只圣多明克【海地】这半个西班牙岛,在1780年就提供了整个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而这个数字具体到计重单位后会是多大呢?

在1767年的时候,这里向欧洲出口了7200万磅粗糖和5200万磅白糖,合计55800公吨。

而古巴呢,在西班牙人彻底退出古巴这个岛屿的时候,古巴的蔗糖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了30000公吨。这是一个不很大的数字,那是因为之前具有古巴的西班牙人不敢在国际糖业贸易上去触动法国人的奶酪。在海地爆发暴动之前,古巴的糖产量只有区区6000公吨,这里的财富更多的来自烟草和畜牧业。但是海地的动乱让西班牙人看到了机会,他们认为现在是发展蔗糖业的黄金时刻,然后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头,古巴的蔗糖产量从6000吨暴增至30000吨。

有数据显示,古巴的气候因素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甘蔗在雨季生长发育完毕,进入成熟阶段适逢干季,蔗株停止生长,利于糖分聚积。当地的甘蔗含糖率高达13~15%,几乎全都能跨入陈汉糖业原材料分类里的甲等序列。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啊。而且这里的土壤条件也很适宜甘蔗总则,广大低平地区是石灰岩风化土壤,土层厚达8米,富含有机质,不像中国南方的土地,几千年的开垦种植已经把田地的肥力挖掘殆尽,比如精心的护养田地,每每都要花费不小的价钱去购买鸟粪和豆饼,为甘蔗的种植成本再增添上显着的一笔。

再有,古巴的山地面积狭小,农牧业用地占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