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倾宋 >

第372部分

倾宋-第372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池塘旁边恭敬站立的梁炎午急忙应了一声,不过旋即说道:殿下,不可轻敌是必然的,但是殿下也要考量咱们不能被这南洋牵扯太多的精力,毕竟大明的对手还是蒙古,如果真的让蒙古回过来元气,恐怕这一年来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叶应武微微一怔,点了点头:言之有理,虽然知道这两个家伙不会消极怠工,但是毕竟都是生性沉稳之辈,给朕从这里拖上一年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告诉他们两个,年底之前平定真腊,这三个月之间,不管他们做什么朕都不会插手,就算晒两个月的太阳,最后一个月爬起来干活朕也不管他们,但是最后朕想看到的,是一个插满大明军旗的真腊。

    梁炎午有些诧异的问道:殿下不是打算开春北伐的么,如果到年底才能平定真腊,来往的粮草运输和军饷,恐怕已经难以支撑大军北伐了,毕竟此次南征,穷山恶水,咱们得到的现有的好处并不多,倒是消耗了不少的粮草医药和火药箭矢。

    北伐的事,不妨向后拖一拖。叶应武沉声说道,毕竟在南征和北伐之间,朕还是以为南征是当务之急,一旦解决不了真腊,这个号称‘南海第一强国’的家伙,必然会从咱们背后惹是生非,到时候又哪里来的精力转过头对付他们,一旦被真腊打过国境,生灵涂炭,倒霉的还是大明的百姓子民。所以朕现在宁肯拖延北伐的时刻,也要平定南洋······至少,在有什么突发战况的时候,南洋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梁炎午轻轻呼了一口气,叶应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大明北伐是重中之重不假,但是一个王朝能够立足于此处,更重要的是在平民百姓和官员之中保证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一旦被人打过国境,到时候大明失去的可是广南的民心,就算是北伐有所突破,也得不偿失。

    而叶应武心中也不由得感慨一声,梁炎午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幕僚,但是毕竟出身卑微,之前做过的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临安的小吏,甚至连官都算不上,所以在大局观上还是差了一些。

    南洋诸国什么态度?叶应武眯了眯眼,淡淡说道。

    梁炎午急忙拱手:启禀殿下,除了已经纳土归降的渤泥,其余诸国都表示永为大明藩属,只要殿下有所差遣,自当为殿下效力。

    他们倒是识相。叶应武感慨一声,也罢,毕竟不能欺人太甚,南洋是好地方不假,但是一旦这些猴子恼了,照样能够变成令人难以脱身的烂泥淖,所以咱们不用着急将这些国家吞并,不过也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

    殿下的意思是?梁炎午一怔。

    伸出三根手指,叶应武淡淡说道:第一,派遣得力将领,帮助这些国家训练军队,在训练的时候向他们灌输大明天朝上国至上之思想;第二,在各国之中遴选优质人才,送往南京学士院进行专门的教育,然后放回来充当各地的官员;第三,在南洋各处航道咽喉要塞屯驻精锐重兵,作为对这些国家影响和监视的根源。

    梁炎午急忙飞快的在纸上写下,而叶应武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要向他们灌输的,不是国家富强为国征战的思想,而是······人生而不等,南洋人相比大明都是劣等子民,只有通过奉献自己的劳动,才能够和大明百姓取得同样的身份地位,在这之前,他们的身份,都是卑贱的奴隶。

    手猛地抖了一下,梁炎午抬头看向叶应武,只不过叶应武闭着眼睛,仿佛已经睡着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陈州起边衅

    陈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伏羲神农之国都,同样也是黄巢兵败折戟沉沙之处。

    北宋时,陈州作为中原腹心州府,并不出众,但是随着宋室南渡,作为淮北重镇,陈州就成了金与蒙古两国屯驻重兵觊觎淮南所在。

    宋末明初,文天祥节制各部兵马北伐,伯颜的南征军和史天泽的怯薛军从陈州徐州一线南下,企图牵制,然而被叶应武率镇海军几度浴血奋战后击退,最后伯颜和史天泽所部陆续退入陈州,不断加固陈州城防,使之成为蒙古顶到淮水的一颗钉子,也是考虑到蒙古南征军和怯薛军都是相当棘手,再加上颍昌府蔡州这边都是烂摊子,所以叶应武并没有下令进攻陈州,甚至传令当时已经杀入陈州境内的天武军撤回来,不可轻举妄动。

    大明与蒙古议和,为久战疲惫的两国换来了喘息的机会,虽然蒙古看上去吃亏,但是实际上在议和时候,陈州甚至整个河洛的防备都不完善,如果明军咬着牙向前冲,不计后果的话,蒙古真的有可能将河南之地丢得一干二净,不过大明也会被这河南众多州府拖垮。

    正是在这几个月当中,蒙古一边从北面抽调兵力,一边积极的巩固陈州城防。原来的陈州因为多年前金军败退以及南宋端平入洛而被破坏,城墙多有坍塌不说,甚至有的地方还长满了野草,但是现在的陈州,已经焕然一新,整个城池称上一句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而且陈州是蒙古向大明开放的七个通商城镇之一,所以在修缮这座重镇的时候,已经属于老狐狸的史天泽,也没少费功夫,最后和伯颜敲定了方案,整个陈州按照原本就有的态势,分为里城和外城,其中里城以陈州老城作为根基,将城墙加高加厚,而且为了尽量减少飞雷炮的效果,城墙内外全部铺上厚重的大青砖,里面则是硬土夯实。

    至于外城,因为护城河引水的缘故,河汊众多,本来就比较混乱,而且码头商贾店铺集中之地都在此处,所以史天泽两人索性直接放弃外城,这样即使是大明商贾来往把外城的底细探摸清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陈州是淮北突出部,直接威胁到颍昌府的侧翼,又是南征军和怯薛军这两支蒙古精锐屯驻的地方,所以大明对其一直是慎之又慎,蒙古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来隔绝大明的商贾,大明也没有对此做出过激的反应,不过并不代表对于这个陈州,大明锦衣卫就束手无策。

    陈州南门,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最后一丝暖意,靠在城门处的汉家士卒伸了一个懒腰,忍不住抱怨一声:张子,你说咱们家将军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两天在城里非得要抓什么南蛮子间谍,搞得鸡飞狗跳不说,咱们这城门口也得加双倍的岗哨。

    谁不说呢!旁边阴影中的张子一边小心的探头环顾一圈,一边捶了刚才说话的那士卒一拳。臭嘴,你就少说两句吧,平时你那嘴巴总是不说好话也就罢了,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

    努着嘴冲着城门外挑了挑,张子耷拉着脸说道:你看看那些蒙古人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已经一个下午了,要是让他们听见你这句话,够你小子喝一壶的!

    臭嘴打了一个哆嗦,他虽然爱抱怨,但是还知道自己的小命最重要。

    你们两个,从那里嘟囔什么呢,过来看住城门!什长大步走来,脸色铁青,狠狠瞪了两个人一眼,这城门分作三个门,中间那个门是蒙古老爷们负责的,就让你们看好两边的小门,要是还敢偷懒,看某不收拾你们!

    两名士卒急忙挺直腰杆,等到什长离开,张子方才轻轻呼了一口气:他娘的,要是什长早来一会儿,有你小子受的!

    臭嘴显然也被吓到了,刚想要开口,一道身影出现在眼前。

    乞丐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带着浓烈的臭味,也不知道这个人有多长时间没有洗澡了,身上穿着的与其说是衣服,倒不如说是一条一条缠起来的破布,脚下趿拉着的鞋子,前后都已经开口,让第一眼看到的人不由得庆幸这个鞋子竟然还没有掉。

    而乞丐一手拄着拐杖,另外一只手端着破碗走到臭嘴近前,乱如鸟巢的头发中有苍蝇和不知名的虫子盘绕飞旋,只要稍稍有些不注意,这些虫子就直接扑到臭嘴和张子脸上。

    哪里来的臭乞丐!张子忍不住皱了皱眉,而身后几名什里的士卒,都是掩鼻躲得远远的,简直比臭嘴还臭!

    臭嘴哼了一声,显然平时被调侃习惯了,懒得和他计较,只是上下端详了一番这个乞丐,捂着鼻子想要上前搜身。乞丐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他,手中的碗举起来,嘴里啊啊有声。

    他娘的晦气,原来是个哑巴!臭嘴忍不住呸了一声。

    乞丐却好像没有听明白他说的什么,只是从那里发出单调的啊啊声。

    终于为自己找到一个台阶,臭嘴挥了挥手:滚吧,滚得远远地,这种人话都说不出来,要是南蛮子的间谍可就活见鬼了。

    张子也是抱着相同的心态,这几天城里鸡飞狗跳搜捕间谍,导致他们这些守城门的一天到晚也都是提心吊胆,毕竟那些胆大包天的南蛮子,没本事在街道上和蒙古骑兵硬碰硬,但是绝对有胆量跟他们这些人亮刀子。不过听说好像抓住了不少间谍,还没有漏网之鱼,为了安定民心,今天终于把城门打开了,但是却依旧在城门处布置了重兵把守,来往者无论男女必须都要搜身。

    但是搜身的规矩归规矩,如果是个黄花大闺女过来,这些人肯定全都凑上去挨个儿的摸一把,但是换作这浑身黑泥散发着臭气的聋哑乞丐,躲得远远的还来不及的,还是抓紧让他滚的好。

    乞丐有些无助的啊啊了两声,见这些人捂着鼻子站在城门口催自己离开,顿时失望的摇了摇头,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去了。

    而等到那乞丐的身影消失在外城街道的拐角,臭嘴还忍不住呸了一声:真他娘的臭······

    马蹄声突然响起,还在抱怨的臭嘴被张子一把拽住,城门口将士无论蒙汉,快步跑来集合。上百名蒙古骑兵飞快而来,当先的百夫长勒住马缰,提着鞭子大吼了一声:你们有没有人看到一个乞丐出城?!

    乞丐?领队的三名什长对视一眼。

    而张子臭嘴他们更是诧异的看向彼此,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

    乞丐?刚才那个走过去的,不就是乞丐么?!

    心中暗暗叫了一声倒霉,张子几人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启禀将军,刚才确实有一个乞丐到城门这里。

    那百夫长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策马上前:长什么样子?

    臭嘴急忙凑过去:又脏又臭,而且还是个聋哑的······

    人呢?!百夫长霍然按住刀柄,身后的骑兵也都是谨慎的看向四周。

    顿时意识到什么,臭嘴颤颤巍巍的伸手指向后面的城门:出······出城门去······去了。

    废物!百夫长啪的一马鞭狠狠的抽在了臭嘴脸上,你们放跑了这城里面最大的一条鱼,真他娘的废物!

    话音未落,百夫长已经率先冲过城门,上百名骑兵席绢著滚滚烟尘追随而去。而臭嘴捂着火辣辣的脸,缓缓跪倒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裤裆已经湿透了。

    ——————————————

    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将茶水大口大口的喝下去,杨正长长舒了一口气,刚刚想要用自己脏臭的衣袖抹去干裂嘴唇下的水珠,陈炤已经将干净的手帕递了过来:杨统领请用。

    虽然不知道陈炤说的什么,不过看着这个年轻人充满诚意的眼睛,杨正还是点了点头,迟疑片刻之后接了过来,擦了擦之后又小心翼翼的叠好,然后冲着陈炤打了几个手势。

    站在陈炤身边的锦衣卫士卒是专门寻来的通晓手语者,急忙低声说道:杨统领感谢陈将军,但是此次事态紧急,来不及和陈将军寒暄。

    陈炤一怔,旋即眉头紧皱:这几天内城关闭城门,传闻大肆逮捕锦衣卫的人,此事当真?

    那锦衣卫士卒飞快的比划出去,杨正点了点头,缓缓的跪倒在地上,双手掩面,泪水顺着脸颊流淌,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陈炤一怔,不过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妙,心中打了一个寒战,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这杨正的性格他之前也有所了解,是个铁打的汉子,而且平日里收敛性格很少展现出来心情,此时竟然悲伤落泪,说明只可能是最坏的一种打算了。

    还不等陈炤回过神来,一名士卒就快步跑入大堂,惶恐的说道:启禀虞侯,外面······外面来了好多蒙古鞑子,正在叫门!

    陈炤吩咐几名士卒搀扶杨正下去,一挥衣袖,冷笑着说道:府中将士集结,另外发信号,告诉码头那边小心,让他们见机行事!

    诺!大堂上一众恭候的将士急忙应道。

    某倒要看看,这蒙古鞑子想要搞什么名堂!陈炤霍然向着堂外走去,弓弩手,给某顶上来!

    大门被敲得咚咚作响,站在门后台阶下的几名士卒惊慌失措的看着陈炤。陈炤摆了摆手让他们退开,身后大队的弓弩手已经快步而来,一架架梯子同时搭在了高高的围墙上。

    开门!陈炤沉声下令。

    紧闭的大门猛地打开,兵刃雪亮的光芒让院落中人都下意识眯了眯眼。上百名蒙古骑兵再加上密密麻麻的汉家步卒,将整个府邸围的水泄不通,一排排长矛和马刀都已经亮出来。

    陈炤轻轻呼了一口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冷声说道:不知道贵国大兵围府,有何贵干?

    领队的蒙古百夫长手中马刀向前一指:有人眼看着你们的间谍逃入府上,把人交出来,今日就可以避免两国刀兵相向!否则就不怪我等不客气,进府中拿人了!

    刀兵相向?陈炤皱了皱眉,猛地一挥手。

    围墙上一排排弓弩手霍然探头,手中的神臂弩整齐划一对准了围墙外面的蒙古士卒,而站在陈炤身后的长矛兵也是轰然向前一步,雪亮的长矛昂起角度正对着那些蒙古骑兵。

    而一名亲卫毫不犹豫的拉开了手中的信号烟花,烟花在天空中炸裂。

    片刻之后,码头那边也有一朵烟花炸开,府邸正对着的河上,几艘快船风驰电掣一般赶到,船头同样站着手持神臂弩的士卒。

    那蒙古百夫长显然有些忌惮,只是怒目相向,不敢向前,毕竟真的动起手来,前后这些神臂弩足够把他们大多数人直接钉死在地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