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父-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团的资金周转有利,对自己的利润收益更加有利,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的话,谢廖沙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洗钱的成本,而且运作的手法也更佳安全和隐蔽,更有技术含量。
………………………………
第二十五章 汽车贷款
哥伦比亚银行虽然以国名为名,可是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却并不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标的。可以说和美国的大部分银行比起来,哥伦比亚银行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小银行。
谢廖沙是通过离岸公司来展开收购行动的,因为谢廖沙打算长久的借用哥伦比亚银行这一平台,所以他的私有化行动容不得一丝的违规行为,必须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收购活动。
为了先提前试水一下哥伦比亚当地的市场反应,谢廖沙让地中海贸易公司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订购了八百多辆拉达·尼瓦通过海运运送到哥伦比亚国内交给埃斯科瓦尔去运作。
从黑海沿岸的罗斯托夫到哥伦比亚的布埃纳文图拉相隔万里,就在船队走到了一半的时候,谢廖沙的收购行动已经进入到了下一阶段,因为谢廖沙拿到了哥伦比亚银行的百分之五股权,他必须向美国的政府监管机关举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谢廖沙只能和现有的经营者去争夺哥伦比亚银行的控股权。
谢廖沙手上掌握的资金量不是一般的小财团可以相比的,在谢廖沙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虽然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是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于新收购的这家银行,谢廖沙并没有过多的参与管理,只是补充了一笔资金专门从事汽车贷款业务。
在埃斯科瓦尔的低价销售策略之下,拉达·尼瓦逐渐的被哥伦比亚的消费者所熟悉了起来。首先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太便宜了,简直比日本品牌的汽车还要便宜。埃斯科瓦尔为这种车提出了首付百分之五的销售策略,而与之相对应的哥伦比亚银行为这种车提供最低三年,最高五年的低息贷款。这样一来,原本大部分被汽车的消费门槛排除在外的顾客们都被吸引了过来。一时之间埃斯科瓦尔的汽车销售公司从一开门就挤满了人。
为了吸引眼球,汽车销售公司还专门展示了拉达·尼瓦拖着犁头当拖拉机使用的场景。什么把车开上四十五度的楼梯等绝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拉达·尼瓦的零件通用性极好,再加上结构简单,因此当地有经验的汽车修理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很快都能掌握这种汽车的维修技能。为了解决拉达·尼瓦不能拉货的缺点,汽车销售公司甚至推出了一种配套的拖车来搭配这种车运送货物。算起来拉达·尼瓦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日本车省油,但是在哥伦比亚却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的邻国就是世界上原油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委内瑞拉,而哥伦比亚也是产油国之一,这里的汽油价格十分的低廉。
谢廖沙当初决定销售的事情由埃斯科瓦尔负责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因为埃斯科瓦尔的销售速度和资金的运转速度成正比,他卖的越多合法的收入也就越多。因此埃斯科瓦尔甚至使出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帮助拉达·尼瓦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一些销售日本品牌以及欧美品牌的汽车销售商很快就发现警察和政府部门开始时不时的去找他们的麻烦。谢廖沙对此更是乐见其成,因为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哥伦比亚银行都将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地中海贸易公司将自己所获得的利润转换成了拉美地区的农产品原料,从巴西进口可可、大豆、甘蔗、玉米、咖啡,从阿根廷进口冷冻牛肉。现在全世界除了日本经济一枝独秀之外,几乎所有的老牌工业国的经济都陷入了停滞甚至衰退的阶段,拉美地区作为传统的原料出口国家也因此深受其害,这些农产品的价格现在都不高,地中海贸易公司自然从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然地中海贸易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获得的利润并非归谢廖沙所有。但是他是谢廖沙一手创建的企业,至今仍牢牢的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地中海贸易公司发展得越好,谢廖沙在对外经贸部的地位也就越稳固。指望着一辆家公司来拯救苏联其实是不科学的,它只能帮助谢廖沙去稳固官位而已。谢廖沙要靠着地中海贸易公司来进一步掌握外经贸部更多的权力。只要地中海贸易公司发展的好,谢廖沙在克里姆林宫的高层眼中才越有价值。
其实在谢廖沙看来,苏联的老百姓除了面临生活用品和食品供应短缺之外,在其他方面和西欧甚至美国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客观的来说比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人民的生活要幸福的多。苏联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普及了收音机,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基本的家用电器。而且拥有汽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虽然住房方面和美国的差距还很远,但是整体说来算是已经迈过了发展中国家的门槛。起码从现在看来整个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到非要解体不可的地步。
就在谢廖沙回到了莫斯科两个月之后,雅科夫列夫也安排好了一切事物,返回了国内。他回来之后自然要去向戈尔巴乔夫做汇报,谢廖沙自然也要一同前往。
雅科夫列夫不愧是做过中央委员的人物,对于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问题看的很透彻,他详细的为戈尔巴乔夫介绍了撒切尔首相上台之后的一系列举措。言辞之中对于英国的改革道路颇为推崇。他特意提出法国总统密特朗从81年上台开始就在大肆的国有化银行和工业集团,可是就在他上任一年之后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开始学习撒切尔夫人大肆搞起了私有化。谢廖沙饶有深意的看着雅科夫列夫,这个家伙虽然是个共产党人,但是从骨子里他更相信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东西。不过雅科夫列夫所提到的英国钢铁公司在私有化之后成为了欧洲效率最高的钢铁企业的例子到让戈尔巴乔夫为之一动。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苏联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劳动效率问题。
“戈尔巴乔夫书记,现在看来,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彻底放弃了凯恩斯那一套大国企理论,反倒是撒切尔首相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更能解决目前状态下的困局!”雅科夫列夫意味深长的说道。
………………………………
第二十四章 送礼
就在谢廖沙调研了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一个月之后,一批按照谢廖沙的要求生产出来的吉尔牌防弹轿车终于下线了。由于这是一批高级防弹轿车,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所花费的制造周期要比生产普通的汽车长的多。不过好在这些车并没有特殊的定制要求,而且因为是出口产品,很多敏感技术并没有应用在这些汽车之上。因此总算是没有耽误谢廖沙的大事。
这批汽车一共生产了10辆,谢廖沙给雅可夫送去了五辆。剩下的则交给尤里当作礼物送给麦德林集团。这些汽车先是经过冬妮娅的地中海空运运送到波兰,然后分成两批分别被运送到意大利和哥伦比亚。而与此同时,尤里和伊万科夫也要去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和埃斯科瓦尔商量出口苏联汽车以及吞并哥伦比亚银行的事情。
尤里和伊万科夫先是偷渡去了古巴,因为他们是苏联公民,古巴人自然不会对他们怎么样。随后他们又利用梵蒂冈外交官的身份免签进入了哥伦比亚。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美国人的追查,因为用美国身份离境和进入哥伦比亚都会在官方留下记录,非常容易被追查。而古巴和美国之间没有司法协议,因此从古巴进入哥伦比亚是安全的。
两人到了麦德林埃斯科瓦尔的地盘上也就安全了,这座城市基本上就是被D贩控制的,据说连警察的工资都是埃斯科瓦尔发的,因此埃斯科瓦尔可以掌握所有来到这座城市的陌生人的一举一动。尤里和伊万科夫雇了几个人将停留在机场的防弹汽车提了出来,然后就联系上了埃斯科瓦尔的人。一听到是尼古拉的手下,对方非常的热情,埃斯科瓦尔的亲信手下将两人接到了一处庄园里,热情的招待了一番。到了晚上,埃斯科瓦尔在保镖车队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来见两人。
“我的朋友,真没想到你们会来看望我!”埃斯科瓦尔和两人热情的拥抱,亲切地说道。
“尼古拉老大派我们来问候一下他的客户,顺便送上一份小礼物。”尤里说着为对方奉上了一串车钥匙,然后领着对方来到了汽车停放的地方。五辆加长的吉尔牌轿车静静的停靠在了一起。
“车子,很漂亮!谢谢!”埃斯科瓦尔言不由衷的赞扬道,老实说,埃斯科瓦尔可不缺汽车,什么样的豪车他没有,法拉利,劳斯莱斯。他搜藏的汽车都可以开一个博物馆了,如果是军火的话也许他可能会更喜欢一些。
“借你手下的枪用一用!”尤里向埃斯科瓦尔说道。埃斯科瓦尔迟疑了一下,然后朝手下招了招手,手下递给他一把AK…47,他转手就交给了尤里。尤里接过步枪,打开保险,冲着最中间的那辆汽车就猛烈的开火了!
“老兄,你不用这样,其实我的车库里并不缺少好车!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些车的,你不用把这份礼物给毁了……”埃斯科瓦尔以为对方生气了,赶忙劝说道。
“呯……呯,呯!”枪声终于平息了下来,尤里把枪还给了埃斯科瓦尔的属下,指着本应该千疮百孔的汽车,然后说道:“看吧!我想你的收藏里应该没有这种类型的汽车吧!”
“噢!天哪,是防弹的!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太棒了,这真是太棒了!谢谢尼古拉先生,谢谢你我的朋友!我想说,这种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埃斯科瓦尔漏出来由衷的喜爱之情。有了这种汽车,以后出门就安全多了。最重要的是这辆汽车的内部可是比那些防弹的装甲车要舒服的多。
“其实不光是步枪,地雷,手榴弹以及普通的火箭弹都不能攻破它的装甲!这是尼古拉从苏联搞来的,专供苏联的国家领导人使用,就算是十辆法拉利加起来都没有这种车珍贵,因为市面上根本就没有销售!”尤里向对方解释道,他本想让埃斯科瓦尔的手下用火箭弹当场测试一下,不过埃斯科瓦尔说什么也舍不得,他现在是真的喜欢上这种汽车了。
“埃斯科瓦尔,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们一起经营汽车生意,我们想向哥伦比亚出口苏联生产的汽车!”尤里开门见山地说道。
“就是你送给我的这种汽车吗?”埃斯科瓦尔摇着头问道。
“不,比这个便宜的多,是给平民百姓使用的小型汽车。”尤里回答道。
“尼古拉先生为什么会对这门生意感兴趣呢?我们的D品生意还忙不过来的呢?”埃斯科瓦尔依旧不是很感兴趣。
“埃斯科瓦尔先生,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帮你和你的朋友们处置庞大的财富!尼古拉先生想收购一家哥伦比亚的银行专做汽车贷款业务,而您可以去销售汽车,这样钱就可以从银行经过那些买车的顾客手中再流进你的口袋,我想这会比把钱运到美国或者欧洲去处理要方便的多。”尤里按照谢廖沙的意思为对方解释道。
埃斯科瓦尔认真的听着尤里所说的每一句话,按照对方的说法,这样做资金会周转的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自己协助对方拿下哥伦比亚银行,在麦德林地区站住脚的话,对方答应把每笔生意的提成降到百分之五以下。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自从尼古拉出现以后,埃斯科瓦尔和他的朋友们再也不会把钱埋到地下了,而是选择交给这些专业人士去周转。像这么大资金的运作,全世界也没几个人可以做得到。
“尤里,你说的这些虽然我只明白了一小部分,但是我还是选择相信你们,和你们合作!这些事情就让我的会计们去烦吧!不就是汽车的生意吗?就这么说定了,现在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你恐怕还没有尝过选美小姐的滋味吧!今天晚上有今年刚当选的委内瑞拉小姐和哥伦比亚小姐在等着你呢,好好的放松一下吧!比起工作,哥伦比亚人更热爱生活!”
………………………………
第二十六章 历史的必然
如果不是在列宁格勒大学的学习以及这些年来在经济上积累的经验,谢廖沙是不会明白雅科夫列夫和戈尔巴乔夫这一番讨论的针对性的。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为了西欧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在英国,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尤为突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带领英国战胜了纳粹的丘吉尔首相被赶下了台,工党领袖艾德礼成为了战后的第一任首相。虽然在这之后丘吉尔带领保守党也曾经卷土重来,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工党长期执政的趋势,凯恩斯主义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战后的苏联和欧洲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到处是一片废墟,战前的巨大财富在战争中化为乌有。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已经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了。于是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政府开始介入经济运行之中,对大型工业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革,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大家共度难关从废墟之中重建了整个欧洲。虽然当时苏联所施行的政策被叫做斯大林主义,但是两种主义在国有化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其实不只是欧洲,在亚洲,日本,韩国和中国都在进行着各具特色的国有化。日本的国有化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韩国则开始于朴正熙时期,而中国则叫做公私合营。铁幕两边的东西方阵营在一个相近的历史时期之下选择了相似的改革道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但是,在进入了八十年代之后,世界上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都陷入了停滞和衰退之中,只有日本是一个例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凯恩斯主义已经到头了,必须找到新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之中面临的问题。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国政府都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这似乎又是历史的必然,就在几年之前,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