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一个人的气力一般,被画上两条竖,就会由刘通带人裁好一小块方革,在其上划两条竖,再由何萍带妇女将这块方革一一缝到他们将要穿的制式鸳鸯战袄的身上,这样以便于识认。
萧亦将气力分成级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今后一定是不能只有刀牌兵和长枪兵的,现在用这两种兵只是因为武器获得最为简单和最好训练。
今后武器类别一定会更多,例如火器也是一定要有的。
有了这种分类,就可以让萧亦很方便的把一个人分配到最适合他的位置上,比如一个气力稍小的人,萧亦就可以让其加入夜不收马队,以作侦查。一个气力中等的人,萧亦便可以分配他到很多地方去,可以长枪队、可以刀牌兵,也可以充做火铳手。
至于气力稍大的那些人,萧亦便是可以让其拿着一些比较特别的武器,披着比较厚实的盔甲,战时也可以当做前锋或者一支奇兵。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一天堡内忙活的热火朝天的,上午登记造册筛选屯兵,但是还没有完全做完,午时吃过饭休息一会之后,萧亦便是带着大家又是开始了新一轮的忙活。
安柯平询问一个老人,“老人家,您祖籍哪里人氏?”
老者正想着,其后他的儿子便是帮着回答,“祖籍就在保安州。”安柯平一边记着一边问道,“祖籍保安州的啊?怎么会到了这里呢?”
那小伙子回道,“这可说来话长了,原本在保安州生活的好好的,有着几亩田地,却不想被当地豪强夺了去,还将我爹打伤…”表情居然是咬牙切齿的,显然是十分气愤。
安柯平也是叹息:“没事了,到这永安堡你们今后都会有自己的田地。”老者这时颤颤巍巍的回答:“真的吗,我们真的会有自己的田地吗?”后面围着的人也是注意过来,萧亦这时替安柯平回答,“会的,我萧亦明人不说暗话,今后你们每家每户至少都会有几十亩田地,一些困难户我也会派发耕牛!”
大家早便是看到上午萧亦他们带回来的耕牛了,此刻更是感激不已。一个男子询问,“那我们又如何纳粮呢?下发的耕牛种籽是否要偿还?”大家又是看向萧亦,这也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前他们可过惯了种田所得尽数上缴却还不够的事情。
司马迁在在史记中就曾记载,明末农户的产粮可以卖五两银的,要缴纳的各项税负居然是高达十两有余。
“这位大哥问得好,萧某不才对此倒是有些提议。萧某奉防守大人和管队大人之命屯田,我们就在这鸳鸯水和屯堡外开垦荒地,事后每人都会分下田地。防守大人已经向我保证,大家只管放手去做,将来开垦出的田地绝不会有人收回。而且前段时间的马贼大家也看到了,萧亦保证在永安堡大家开垦田地不会受到流贼叨扰。头年麦米成熟我给大家免税粮,而且麦米成熟前每日伙食仍然是由我供给。第二年每亩农田征粮一斗,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均是每亩征粮二斗,永不另外加派。我萧亦说话算话,上阵斩杀辫子兵时是如此,屯田亦是如此。”萧亦脱口而出。这事他早便是想过了,也问过很多人,也和黄阳几个商量过了,这时也是时候告知百姓们让其安心。
百姓们听了之后都是十分高兴,头年不纳粮,其后第一年也只需纳粮一斗便可,剩下所有年份均是只需纳粮二斗,不再加派。每亩征粮二斗,大家有了田地耕牛种籽是完全偿付得起的,而且收成好还可另有存余,毕竟这只是明初时的征粮数量。顿时大家对今后的生活都是充满了期待。
萧亦又走到石刚那边,看到石刚几个正围着一个小伙子看着,边看边交谈着什么。那个小伙子穿着一身灰白的粗布棉衣,他身边的家人也在谈论着什么。
几个人交谈完了,石刚递给那个人一把马贼那里缴获来的陈旧腰刀,大声道,“你使劲往那里砍。”那青年不明所以,接过刀,使劲朝着石刚指着的石块大力砍去。
只听,“砰”一声,石头上出现了一道刀痕,而那个陈旧腰刀刀身使劲的抖动。
石刚听了声音点点头,看向王大勇,王大勇点头:“气力还算不错,下一个。”随后拿起毛笔,简略的在本子上画上两条竖。
这还不算完,之后是刘通,黄阳坐在一个椅子上,看到下一个人来了,习惯性的张口询问,“叫什么?”
那人回答:“回大人,小的叫刘壮。”
黄阳点点头,“那好,刘壮我问你。你参军是为了什么?”
刘壮闻言脱口而出,言语之中还有着一抹期待,“当然是为了跟随总旗大人一起杀贼,保卫屯堡,保卫家人。”
黄阳看着刘壮的神情,点了点头,又问:“那你战死之后家人怎么办?”
刘壮坚定的回答:“我相信若是我真的战死了,大人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我的姓名还会铭刻在祠堂之内!大人说的话一定可以兑现的。”
萧亦在后面听到刘壮的回答,心中有些高兴。“没错,每一个战死的兄弟,都是英雄,但是我不希望你们当死了的英雄,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活下去建功立业!”
刘壮听得热血沸腾,其身边的男子和妇人连忙把着其跪下,连连道:“小的们多谢大人的恩情了。”萧亦赶紧扶起三人,萧亦最受不得的便是这种时候。
其后,黄阳看着这一幕,笑了笑,翻开名册,在刘壮的名字后画上了个挑,表示合格。刘壮也是十分兴奋,自己就要和这些大人一起训练,一起杀贼了,自己期待这一天有多久了。
第五十九章:十二小队
大家忙了一天,终于是将所有人全部登记在册,也都加入了军户户籍。从三十六个青壮中,也是筛选出了二十四人加入萧亦的屯兵,而萧亦也是将马贼那里得到的三十多马匹卖出半数,所得又有二百多两。
这马匹的利润是萧亦所没想到的,明末现在即便是耕牛便都是要二十两一头,而且买来的耕牛还不是壮硕的那种。萧亦缴获的三十几马匹均那些马户家中最壮士的马,马户外出前皆是将自己认为最壮硕的马儿带出,所以这些马卖出的价格自然也是比较高,每匹马卖出了二十多两。
萧亦将马买一部分一来是因为如此多的马现在自己的屯堡是养不起的,留下一半还尚可。自己这些日的花销花去还剩二百多两,建造祠堂和房屋还是有些吃力,这些人目前还没有自食的能力,还是要靠萧亦吃饭,这点钱可支持不了多久。
这马匹卖出一半,不仅省去了一半马料钱,又可以赚得二百多两,这时候萧亦手中又有五百两有余,有钱在手,心中不觉安定了许多。
这日一大早,天才刚蒙蒙亮,何萍还没有做好饭食,萧亦就召集算上新屯兵和老部下在内的共六十八人出来集合。
此时这六十八人站在空地上,人人皆是身着崭新的鸳鸯战袄,就连以前的老部下也是拿出了自己一直没舍得穿新发下来的鸳鸯战袄套在了外面,与新兵不同的是,这些老兵身上都没有一个方块状的小标。
新兵身上的小标皆是画着竖杠,从三条道一条不等。人人都是精神抖擞,等待着最前面萧亦等人说话。
刘通也是穿上了自己那套小旗官官服,挂着腰牌好不快意。这小子此时站出,大声道,“快快块,都站好了,总旗大人训话了!”说完有些讨好的看着萧亦,萧亦却是并没什么表示。
新兵们顿时有些慌乱,老兵们都是整齐的站在那里,一个个就像一杆风向标一样,给那些慌乱的新兵对照的标准,慌乱不久便是都站好,居然也算是整齐。
萧亦对这些新兵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这些人从来没受过训练就能这么快的站齐,比自己这些了老部下当年的表现已是好了许多,当然内中还是有这些老兵的原因,这也是萧亦将他们放在一起训练的原因。以老兵带新兵,总比自己重新开始训练要快不少。
这也是萧亦打算的,这些老兵跟随自己从京师保卫战一直到建立屯堡,这些人早已算是一名合格的老兵了。让新兵跟着他们训练和战斗,可以让新兵迅速成长,平时这些老兵也可以和新兵畅谈自己的心得体验,这比自己训练几天都要管用。
“石刚,发武器!”石刚哎了一声,和史路几个人抬着两个木箱过来,木箱放在地上打开,露出的是长枪、藤牌和腰刀。这些新兵看见了均是期待不已,这就是自己将要有的武器吗。
萧亦昨夜又是彻夜研究,虽然是使用毛笔不便,但是萧亦也是不得不亲自动手,因为分配新兵位置这种事情关乎到训练的成效和作战时能否成功,只能自己亲自动手。
所以萧亦昨夜就是对照着石刚他们白日对新兵气力的记载列出了一份单子,这些新兵里,共有十八人气力中等画有两竖,二人气力稍大画有三竖,四人气力较弱画有一竖。萧亦便是将所有分配重新打乱,将十八个新兵融入老兵中。
依然是五人一小队,设一小队长,小队中两名拿着藤牌和腰刀的刀牌手,他们保护着三名双手握枪的长枪手。萧亦将十八名新兵尽数融入四十二名老兵中,分为十二小队,每队小队长皆为老兵,刘胜和王大山皆是小队长之一。
萧亦又是建立夜不收小队,剩余有两名老兵,他们带着四名气力稍弱的新兵充做最初的夜不收马队,王大勇熟识马匹,萧亦就让他从所有马匹中挑选六匹比较健硕的马匹给他们做坐骑。而夜不收马队的小队长王大勇自然是当仁不让。
其余十二个小队,又分别让黄阳带领四队,石刚带领三队,史路带领三队,还有刘通也有两队人。
刘通听见了萧亦居然让自己也带着两个小队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说明萧亦终于是将他当成自己人了,这么久以来萧亦对刘通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这也让刘通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如今一来,这已经说明萧亦将自己当成和石刚他们一样的心腹了,虽然比其他人带的人都少,但是这并不影响刘通的兴奋之情。
这么一来,层层管理下去,又让老兵带领新兵,大家一定会尽快熟悉起来,训练也会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率。
随后,一日的训练便是开始,每个人找到自己所属的小队,分列在空地上,石刚等人再将兵器分发到新兵手中,新兵中有人拿到了长枪,也有人拿到了藤牌和腰刀,皆是兴奋的互相观看和议论。
一个新兵摸着自己手中的长枪,这长枪可不是那种卫所粗制滥造的,是那日萧亦从长宁镇府库内精挑细选出来的。
只见这杆长枪,枪长约一丈,枪头为铁制,形状如同鸭嘴,是典型的大明制式长枪。只是长枪虽是萧亦从府库内众多长枪中精挑细选的,枪头却也是有些生锈了。萧亦心道以后还是要自己大制或是缴获鞑子虎枪。
萧亦看着窃窃私语的新兵们和一动不动的老兵们,拍了拍手掌,新兵老兵均是刷刷的抬头看过来,萧亦抽出腰间戚家刀,引起阵阵私语。
萧亦并没有制止,大声道,“戚爷曾言。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去,万军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
顿了顿,又道,“昨日将你们招来,就是为了当此乱世让你们能有些防身本领,如此也好保护你们妻小家人。”萧亦神情十分严肃,下面新兵老兵都是下意识的站得更直了些,竖着脖子在听,就连为首的黄阳几人也是同样神情严肃。
萧亦抬了抬戚家刀,“老兵追随新兵,听我号令。”下面诸人皆是一震,新兵都是神情更加紧张,就连老兵都是面无表情只等萧亦发令。
但是萧亦却半天没说话,直等到新兵有些懈怠,忽的戚家刀一招,“顶盾!”
老兵们皆是立刻反应过来,每队的刀牌手皆是立刻一声大喝,将盾牌顶在中间三名长枪手的身前。新兵们只有极少数人反应过来,即便是昨日石刚他们已经向他们讲解很久,大多数人依然是不知所措。
萧亦神情有些恼怒的样子,“怎么?反应不过来?其他人为何就能反应过来,就因为你们是第一天参军吗?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新兵们听了之后,看着前方顶着盾一动不动的老兵们,皆是面色羞愧不堪。
转了转,萧亦又是举起戚家刀,老兵们立刻收回盾,发出‘呼’的一声,等待着下一步的动作。萧亦大吼,“抬枪!”
“唰!”这次所有人皆是精神紧绷,再无人反应不过来。新兵们都是和老兵一样,扯着脖子大吼,“唰!”
所有长枪皆是高高抬起,一动不动。
萧亦满意的看着新兵的动作,虽然也有不少人动作比较慢,动作也不是很整齐,喊的不是很大声。但是这已经很好了,这才是第一天就能有如此成绩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些觉得自己动作有些慢的新兵低着眼不敢看萧亦,萧亦看见了却没有多说,戚家刀一转,又是一声大吼:“刺枪!”
那些新兵来不及感激,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自己再做慢了,跟着挺枪刺出!场内又是发出‘呼’的风声。
第六十章:收拢流民
头一日的训练萧亦很是满意,这些新兵的表现都是很不错,这也让萧亦对今后新军的编练更加有了信心。
新兵们训练了一日,皆是感到身体酸痛不堪,又都是疲惫不已。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窝棚内,刘壮一下就躺在了塌上,龇牙咧嘴个不停。
他的小队长刘胜见了,上其身边坐下,拍了下刘壮,笑着开口:“你小子,才一天就不行了?”
刘壮听闻也是笑了笑,“大人的训练方式真是奇特,小的身子酸痛啊。”刘壮说完,小队的一个新兵长枪手也是无力地倒在塌上,“累啊!”
刘胜大笑,“哈哈哈哈,你们吶!我们最开始你知道什么样吗?”
刘壮顿时来了精神,眼神发光的询问道:“队官,听说你是跟从大人一起从京师来的,还打过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