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246部分

大明1629-第246部分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想着,远远传来震天动地的马蹄声,真是说曹操到,王大虎正想着永安军战力强劲的畴骑兵,这不见到了。

    萧亦与一行人高马大的永安军各营将官当先而来,身后则是数千畴骑兵,人人全装铁甲虎枪,腰间挎着钢刀,个个英武不凡,连马腿侧都包裹了一层铁皮。

    如今每一名畴骑兵都配备了五匹战马,加顶尖的军械装备与临阵经验,相于女真人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策马在一起是万余匹的战马奔腾,看的王大虎等人是心惊肉跳。

    那些王大虎手下的家丁们都在暗自感到幸运,有个如此通事明理的官,这才让他们免了那灭顶之灾。

    同时,他们也不禁在想,有如此强军围攻京师,没有哪路官军可以抵挡得住,怪不得那宣镇总兵李明辅第一个投降于萧亦,如今看来确是明智之举。

    王大虎等人心下都有些嗟叹,怕这延续了两百余年的大明朝,真的是到了油尽灯枯的最后时刻了。

    本来世世代代皆是明将,王大虎等人是应该以死报国,但说的轻松,除了极个别的人,谁会和自己的命过不去?

    明摆着哪边强算是普通的百姓都看得出来,还非要站错了队,飞蛾扑火似的去找死?

    想到这里,王大虎赶紧翻身下马,对着萧亦是一弯到底的跪拜,口高呼着。

    “‘臣’王大虎,拜见奉天大元帅,萧大帅!”

    萧亦骑在马,有些纳闷的与黄阳对视一眼,笑问道:“王守备,何出此言,哪里来的奉天大元帅?”

    王大虎见状,啊了一声。

    “大元帅可能还不知道吧,我等来之前便已是商议好了,此行皆以大元帅之永安军为主,来此共伐暴明。”

    “是啊是啊,共伐暴明!”

    萧亦听后一愣,反问道:“暴明!?”

    王大虎还以为萧亦惊喜的无以复加,说不出话来,心暗暗窃喜,看来不仅能仍是镇守一州,更有可能高升几级。

    当下对自己的英明决断佩服一番,反应过来后自然是紧着拍马屁,继续说道:“明之残暴堪蒙元,天下皆以大元帅为先,攻伐之!”

    “放屁!”

    萧亦听后却猛的一声大喝,吓得这些争相拍马屁的各路投降明军皆是浑身一个战栗,随着王大虎连连扣头,颤抖不已。

    心有些嗤之以鼻,萧亦也算是有话不能说。

    若是真打着王大虎这些人的旗号去了京师,算打下来了没有正统地位也顶多是个无用功,届时大明其余的藩王,诸如福王等一监国,来个天下共伐永安军。

    若是再加女真人和农民军趁虚而入,永安军算个个以一敌百,也有旦夕倾覆之危,看来自己还真是高看了这些人,简直是烂泥扶不墙!

    “小的不知道犯了何罪触怒了大元帅,大元帅息怒,息怒啊!”

    石刚等人也不明白一向镇静的萧亦此番为何会如此暴怒,不过众人之前也不好询问,只是静静看着眼前。

    萧亦平复了下心神,淡淡说道:“崇祯皇帝历来克谨、勤勉,暴明二字万勿不可再提,此番我大军攻打京师也只是为了清君侧,杀奸佞,诛杀奸邪温体仁!记住这一点!”

    说到最后,萧亦眼神已经有些森然。

    淡淡的环视这些明军已降军将,萧亦继续说道:“本帅只说一次,我永安军的军规,你们也要遵守,切记不可扰民、害民,若是让本帅知道你等纵容下属打着我永安军的名义在京畿各地欺辱百姓,算是你王大虎,本帅也定斩不饶!”

    王大虎浑身一颤,头一个伏拜下去,带着众人喊道:“我等谨遵大元帅之令。”

    满意的点点头,萧亦再次回复那股淡淡的微笑,扶起王大虎。

    “来,诸位请马,本帅面前不必如此拘谨,整理好军备,随军出发吧。”

    王大虎看着萧亦面的微笑,却更加小心谨慎,经历了方才的事后,他们心对萧亦愈发看不透,也愈发的恐惧起来。

    崇祯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永安军攻克宣府,保安州、延庆府等地守备明军争相归附,不战而降。

    三月二日,崇祯帝发下了在位期间的最后一道诏书,下诏天下到京师勤王。

    辽东军祖大寿、赵率教、吴三桂等部皆于翌日开始拔营,带领三万辽东精锐边军与四万边军分三路驰援京师。

    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在祖大寿等人发兵的当日,也便是崇祯八年三月三日,永安军一路北,已经攻克北京师的最后一个重地,怀来卫守御千户所。

    修整两日后,共计宣镇、保安州、延庆府、永宁、长安所、龙门卫等地归附明军二十余万集结于此。

    商议过后,各地军将共奉征西前将军、山西总兵萧亦为奉天大元帅,以“清君侧、诛奸佞”为由,挥军三十余万杀向北京城。

    是时,京畿各地风起云涌,一场大变革即将到来。

    。。。。。。

    三月七日的早,北京城外瓮城的城墙,两个京营兵士抱着手的长枪,靠在望楼边昏昏欲睡。

    忽然,一个京营兵士醒了过来,拍了拍身侧的人,脸泛着十分纳闷的神情,说道:“快听,是不是有马蹄声?”

    那京营兵士正睡的香,忽然被吵醒,想都没想,含糊其辞道:“哪里来的马蹄声,你不是听错了吧。”

    那京营兵士仍是有些诧异,看了一圈四周,一段约莫一百余米长的城墙松松散散的列着几个熟睡的京营兵士,连垛口边的神威大将军炮都无人管理。

    忽然,这京营兵士张大了嘴,用手细细的揉了揉眼睛,惊恐的指着不远处。

    “快醒醒,快他娘的醒醒,城下有人!”

    “什么!”

    “城下有人?”

    翁城的京营兵士纷纷醒来,惊恐的四处乱窜,京营统领傅应奎趴在城墙边,细细的看着那边。

    不一会,一直遮在明月的乌云散去,露出一片亮闪闪的铁甲军士,傅应奎来回看去,有些不敢相信,远处的兵士一眼望不到边。

    人数虽多,但却形成严谨的阵列,踏着整齐的步子轰隆隆逼近北京城,傅应奎反应算快,查明后第一时间回身大吼。

    “敌袭!敌袭!!速报皇!!”

    紧跟着,一个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跑入宫城,一声声尖叫划破了北京城本应宁静的夜空。

    “皇,不好了,永安军杀到京师城下了!”

    崛起的石头说

    二更送

 第四百四十六章:北京城下,变革之战(二)

    第四百四十六章:北京城下,变革之战(二)

    崇祯皇帝此刻还没有睡,虽然手里的急报已经看了不下几十遍,但再一次看仍是忍不住气的浑身发抖,这几日前线兵败的消息不断传来,已经让崇祯揪心不已,吃喝都觉得索然无味,但在前一日传来了一个更为震惊的消息。

    萧亦已经攻陷怀来守御所,崇祯才刚刚发了勤王诏书,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萧亦的行军如此迅速,难道他们行军在外不需要军需供给的吗?

    看到最后,崇祯皇帝愤然将急报掷于阶下,脸色潮红。

    “乱党!一群乱党,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居然不战而降,那乱贼萧亦倒成了什么奉天大元帅,诛杀奸佞?王大伴你说,朕这朝廷里何人是奸佞?”

    一旁得王承恩先是挥退了几名侍立的宫女太监,随后叹了一口气将被崇祯扔下的急报捡回来轻轻放回去。

    这朝里的奸佞不光是他王承恩,每一个宫女都明白,怎么崇祯皇帝一直看不清呢,不过时至今日说什么也没用了,当下只是安慰道。

    “皇,不要想那么多了,那些逆贼想要谋反,什么话头扯不出来。”

    忽然,一名小太监急急的跑进来。

    “皇,左允大人求见。”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反问道:“李明睿?他来做什么,罢了,让他到德政殿来见朕吧。”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一名身穿青色官衣的官员走入德政殿,是为左允李明睿。

    他恭敬的一拜,说道:“启奏圣,臣有一策,可缓燃眉之急。”

    崇祯闻言急急起身,抖着手道:“爱卿快讲!”

    “唯今之计,永安军势大无人可挡,眼下已快到京师城下,唯有南迁一策可保大明不灭!”

    崇祯听到后大喜,握住李明睿的手,说道:“还是爱卿懂朕!”

    不过随即又是唉声叹气,说道:“南迁,朕又何尝不想南迁,但如果外面的诸臣不从,那时又该如何是好?”

    李明睿闻言,也是无话可说,本来这等事是可以在朝议提出的,永安军北虽可称为雷霆之势,不到半月便打到了怀来,但是崇祯若想南迁还是有时间准备的。

    不过事与愿违,依照惯例南迁的步骤有很多,第一步便是臣子在朝议提出,由内阁与诸臣审理决议,交付皇帝批准下诏执行,说起来麻烦,但若是朝政清明办起来也很快。

    但现在,朝臣子整日皆是闭口不言,仿佛都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竟然无人支持南迁之议,纷纷主张固守京师以待勤王大军,说什么保卫祖宗社稷、宗庙陵寝之地。

    李明睿等一些有识之士皆是小官小职,在朝议根本插不进去话,又不知道崇祯是如何想的,这才拖到了现在。

    当听闻叛军已奉那萧亦为奉天大元帅,傻子都知道那是奉天伐明之意,虽然并未明说,但萧亦之野心恐已不是区区王爵,他的心已经放在了这大明的江山。

    想本朝太祖昔日举兵,便是以奉天讨伐暴元的名义,今日李明睿终于忍不住,方才已经写好遗嘱,将后事安排好才来求见崇祯,正是打着死谏的想法。

    不想却与崇祯一拍即合,当即李明睿后悔不已,为何自己不早早来找皇帝。

    李明睿与崇祯长谈一夜,准备在翌日朝议由李明睿提出南迁,正天蒙蒙亮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从殿外跑进来,到了门前还狠狠的绊倒在了门槛之。

    不过这小太监仍是满脸的焦急,趴在地哭喊道:“皇,不好了,永安军杀到京师城下了!”

    “什么!?”

    崇祯皇帝豁然起身,在殿来回踱步,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你所言可是实话,永安军怎么可能打的这么快?”

    “奴才哪敢骗皇,皇快去城头看看吧,永安军无边无际啊皇,说是来了三十余万吶!!”

    平日里这小太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样与皇帝这么说话的,但事到如今,永安军都打到北京城下了,哪还有心思顾什么礼法。

    崇祯皇帝颓然坐了回去,与李明睿对视一眼,也看到了大厦将倾难以挽扶的无力感。

    一夜的苦苦策划还未实施便即失败,永安军已经打到北京城,算立即南迁,也是来不及了。

    内无强兵,外无援军,朝众臣各怀鬼胎,明朝已是败局已定。

    。。。。。。

    “停!”

    大军正前进,站在元戎车的萧亦忽然一招手,大军随之静静矗立,压抑的黑色洪流让北京城的京营兵士感到阵阵窒息,心头泛起一丝无力感。

    “那萧亦在做什么?”

    京营统领傅应奎在注视着萧亦的一举一动,看着那远远的小人,傅应奎愤恨的拍打了一下城墙。

    “明明快到神威炮的射程之内,为何他们停住了?”

    远远的萧亦想的和傅应奎一样,下令后,萧亦问道:“刘将军,再前进百余步是那北京城头神威炮的距离了吧。”

    刘通用手细细的量一下,没过多久便说道:“是,大帅算的不错,这北京城的神威炮我们大同的神威炮射程要远,但若是起永安炮便远远不及了!”

    说到这里,刘通哈哈一笑:“大帅,要不要射他一下子,让他们尝尝咱永安炮的厉害!”

    摇摇头头,萧亦只是微笑道:“为时尚早,援军最快还有十几日才能到,也是时候让那些归附的明军来展现他们的作用了,吩咐下去,为身后的友军让让路。”

    刘通嘿嘿一笑,抱拳道:“谨遵大元帅军令!”

    傅应奎皱眉看着站在元戎车那人,似是有些熟悉的感觉,却又说不出来到底是谁,正思虑时。

    永安军的几个的军阵终于动了,不过傅应奎等人仍是看不明白永安军在做什么,只见永安军让出几条通道来。

    傅应奎心道一声怪,萧亦究竟在玩什么花样?

    很快他的想象得到了回应,从永安军分出的几条大路密密麻麻的冲出了一群人,相永安军的悍卒,这些人虽然质量差很多,但数量却更让人绝望。

    傅应奎恨恨的道:“这些人应该是归附永安军的那些叛贼,萧亦真是好算计,居然和鞑子一样的打法!”

    现在已经全部明朗起来,萧亦知道北京城头坚城利炮短时难以攻克,便让那些归附的明军作为炮灰攻城,精锐则是以逸待劳。

    一个京营把总问道:“统领,怎么办?”

    傅应奎恨恨道:“还能怎么办,开炮,能杀多少是多少,算打不到永安军的人,也要让他们知道,想要攻下我大明的京师不是那么简单!”

    傅应奎说的激昂,但真正动作起来的京营兵士也只有他那一百多人的家丁,其余几千人皆是懒懒散散的应着,根本对这场必输之战没抱有什么希望。

    。。。

    “杀!”

    “轰!”

    震天的喊杀声和连绵不绝的炮铳轰鸣声转瞬而起,与归附后金兵的道理一样,原本怕死惧战的明军身后有精悍的永安军静静挺立,一下子底气都多了不少,直接从绵羊变成了恶狼,潮水一般的攻向那高不可攀的京师。

    一颗颗实心铅弹从北京城头那几十门神威大将军炮口怒吼而出,每轰击到人群,便形成了一地的碎肉与血滩,喊叫声都淹没在大军的喊杀声。

    永安军一路连战连捷,趁着不败的势头,这些明军也是悍不畏死的连绵而攻,二十几万人如同浪花一样,不断拍打在北京城的城头。

    如同奔涌浪潮的小小水坝,北京城不断的摇晃,激烈的喊杀声持续了整整几个时辰。

 第四百四十七章:北京城下,变革之战(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