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213部分

大明1629-第213部分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此次会议后,永安军第一次走出大同镇城,四员将官手持萧亦的军门令牌,分别赶赴栲栳山雷公山白登山锦屏山四地剿匪。

    永安军日日操练,将士每日带甲,会议后很快便准备完成,踏着整齐的队列从各门开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永安军出兵八千奔赴剿匪之事很快便传到大同各处,军民百姓皆是为萧亦此安民之举欢声雷动。

    聚落所城,自弘治十三年间夯土筑城起,它便成为大同镇城周边重城之一,与高山城一坐一右成为拱卫大同镇城的两翼。

    于隆庆六年包砖,城周长三里有余,城墙高三丈七尺,内中除守备包炳以外,又有大同后卫中前所将官数人。

    文册上记载共有官军一千零二十二名,马兵一百九十名,然经过飞骑营哨探侦查,内中则实有步军八百余,马兵一百不到。

    虽然有虚报现象,但相比其堡卫,这聚落所还算是好的,并且也曾主动出兵剿匪,这也是萧亦对包炳如此上心的原因。

    此时,在聚落所声楼台之上,包炳与大同后卫中前所千总齐盛下的数百难民,正不知所措。

    齐盛下凄惨之象的难民,愤恨一拍城墙,道:“大人,难道我们就这样些贼匪抢掠百姓吗!?”

    又一千总道:“大人,下官请战!”

    “胡言!”

    包炳一瞪那千总,下的难民,无不嗟叹的道:“本官何曾不想让他们入城,但所城接纳流民已有数百,若是再接纳了这些难民,拿什么供给军需,若是生炸营,罪名谁来担当!”

    “这…”

    那千总自知罪过,连连告罪不再说话。

    齐盛忽然道:“炸营,下官听闻春节夜里镇城数千官兵炸营,那永安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全然平定,这是何等的军威。”

    “唉…”包炳叹口气,继续道:“传下话来,让他们去往它处吧,我这聚落所城再也接收不了多余的百姓了…”

    那军士一抱拳,正要下城传话,却听城下的百姓中忽然凄惨的呼喊起来。

    “快跑啊,贼人来了!”

    “娘,你快跑!”

    就在这阵阵呼喊声中,远处一杆破烂大旗迎风飘起,黑压压的一片流贼撺掇而来。

    不过这些流贼虽然面色凶恶,但却只是凭着人数优势,大多都只提着些简单的家伙事,好些的披挂副破烂皮甲,手里拿着的更是什么都有。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流贼之中居然有几人手持力弓,远远的便开始张弓搭箭,‘嗖嗖’的朝那些难民射过去。

    但离得远远时,为一个骑在马上的贼却举了举手中马刀,说了句什么,流贼中分出数股,朝两侧挤压过去。

    流贼再胆大也不敢在所城下抢掠,此举意在驱赶难民到别处,反正官兵也不会管这事,早已是司空见惯,这些流贼也早是干的熟练。

    难民也知道,眼前这聚落所城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若是离开了这里,平野之上更不会有人管他们。

    所以虽然纷乱不已,但却没人离开城下。

    一个妇人抱着几岁大的孩子,凄惨的拍打着聚落所的硬木城门,“军爷,救救我的孩子吧,行行好!开开门吶!!”

    一个青壮扶着自己的老娘尽力往城下挤,提着个破扁担将老娘护在身后,警惕的面压上来的流贼。

    城上的齐盛心,这路流贼起码要有四五百人,比城中官兵半数还要多,自己手下的兵痞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出城很有可能救护不成,反倒有失。

    那罪过可就大了,就算流贼进不了城,传出去多半都是要掉脑袋的,谁也不敢去犯这个忌讳,虽然心下不忍,但却是无可奈何。

    包炳心中在激烈的斗争,到底要不要去救。

    若是不救,作为大明官兵姓被流贼抢掠却无动于衷,他包炳于心何安!?

    但若是救,谁又知道这流贼后还有没有人,仅是这四五百的流贼便让城中官兵头疼不已,若是后面再有,如何能打的赢?:

 第三百八十四章:未触即溃

    第三百八十四章:未触即溃

    思来想去,包炳仍是觉得十分为难,明知一件事不该去做,但又不得不去做,让他觉得有一种无力感环绕全身。

    一脸愤恨的拍了拍城墙,包炳正欲朝城下喊什么,但一张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满腹的话语最终只是浓缩成十分简单的一句话。

    “乡亲们…你们快跑吧!”

    城下的百姓有人眼尖见到城上的包炳等人皆是此地的朝廷镇守将官,顿时不断朝城上跪拜,不但没有跑,反而朝城上扣拜起来。

    “大人们,救救我们吧!”

    正此时,那骑在马上的贼首耐心丧尽,挥舞着马刀喊了一句什么。

    听到这话,那几个手持力弓的流贼便张弓搭箭,箭矢破空声袭来,‘嗖嗖’的朝百姓射去。

    其余没有弓箭的流贼也没闲着,逼近同时也不知从哪捡来一块块石子,嗤笑着扔过去。

    顿时,百姓中惨嚎声不断响起,一名抱着女孩的妇人被人群挤在最外围,脚裸不慎被箭支射中。

    顿时便是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纵是如此剧痛之下,这妇人起来的第一反应却是疯了一般的四处叫嚷。

    “孩子,我的孩子!”

    刚刚事发突然,妇人扑倒同时孩子被带着翻滚到几步外的距离,妇人听到自己女儿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心如刀绞。

    任凭脚上血流如注全然不绝,只管奋力爬着往前去,边爬还边喃喃着什么。

    “孩子…别怕…娘,娘在这…”

    其他人都极力往里挤,只有这妇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外攀爬,但刚刚爬了几步,便见到一个马贼驾着马到女孩童眼前。

    这马贼看了一眼嚎哭不止的孩童,皱眉同时用一只手拎起这孩童,孩子的嚎哭声与挣扎更加剧烈。

    “孩子,天杀的贼匪,你放开我的孩子!”

    这妇人情急之下便要起身,但脚上还插着一根羽箭,刚起身便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那马贼细细打量着这妇人,顿时面生淫笑:“若你从了本爷,孩子便不杀了!”

    “呸!狗贼!”

    这妇人纵然虚弱不已,但仍是毫不犹豫的吐出一口浓痰,惹得这马贼顿时心生不快。

    ‘噌’的一把抽出马刀,架在这孩童肉呼呼的脸蛋上,怒吼道:“真当本爷不敢杀这小孩不成!”

    说罢,猛的挥刀斩下,妇人瞪大了眼睛,凄惨的喊声甚至盖过了几百人的哄乱声。

    听到这声音,其余人胆颤心惊的看着这一幕,也没人敢说一句,他们甚至都能想象到那女孩童将要喷洒的鲜血。

    城上的包炳攥紧拳头,气的浑身发颤。

    “狠毒的贼寇,居然连孩子都不放过!”

    再也忍不住坐以待毙,死就死!

    包炳猛的抽出佩刀,正欲出声下令。

    身旁的千总齐盛却一指前面,惊讶的道:“大人你看,那是什么?”

    身后的几个千总闻言皆是看过去,其中有一人去过蔚州的,惊喜的道:“是永安军,是永安军的旗帜!!”

    齐盛一脸震惊,说道:“什么!永安军到了?”

    话音刚落,从远处的忽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颗滚烫的铅弹迅疾冲出铳身,翻滚着直奔那马贼面门而去,猛然间。

    “砰!”

    这马贼手中的马刀软绵绵掉落在地,面门上出现一个血洞,直挺挺的掉落下马。

    “杀贼!”

    继而传来一阵暴喝,轰隆隆的步子声传来。

    众人赫然转头看去,只见一支不下两千人的大军披挂整齐,踏着整齐的步子缓缓而来。

    那些贼寇见到后立即将矛头对象这刚刚赶到的军队,为首那贼首面色一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军队,不过见这阵势,必是官兵无疑!

    永安军将士的脚步用力踏在地上,配合着军中的鼓手鼓点一步一步前进,每一步的前进都好像踏在了这些贼寇的心头,顿时贼寇中便是一阵慌乱,不少人已经萌生退意。

    他们都是顺风仗打多了,哪里遇到过如此精锐的官军。

    贼寇已经军心震动,然而永安军还仅仅是正常的行军队列。

    按照《永安军步军操典》记载,从此处再前进二十步距离,负责指挥的将官便可以自行其事,根据战场态势决定阵型。

    二十步,永安军阵中号令声不断响起,十五步,刀牌手加快行进速度,十步,刀牌手小跑着站于最前,五步,进攻队列已成。

    几排刀牌手立于最前,神后则是成群手持精钢虎枪的长枪手,随着王大勇系着红丝带的大刀一扬。

    永安军军阵中忽的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阵吼。

    “万胜!”“万胜!!”

    吼声中,永安军将士的步伐逐渐加快,开始集体冲锋。

    包炳在城头看着这一幕简直是惊愕的的无法说出话来,永安军从行军到换阵进攻,无不是整齐的好似一个人。

    当真是号令严明,即使主将萧亦不在阵中,却也能如常行军变阵,这才是真正的强军!

    惊愕同时,包炳心间亦再无一丝忧虑,这样的军队用来剿匪实是屈用了。

    此次到来的正是永安军陷阵四营,在这两千余披甲战兵的集体冲击之下,大地仿佛都在战栗不止。

    这些贼匪毫无斗志,刚刚的意气风发顿时化作虚无,在永安军冲击后不到一刻钟,震惊片刻,居然轰然退去。

    这种退去不是有秩序的撤离,而是四散奔跑,就连那骑着马的贼首都跑在最前面,没有一点聚拢战斗的心思。

    此刻,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滑稽的一幕,刚刚还是叫嚣甚重的贼寇,个个头都不回的亡命奔逃。

    王大勇、郑错与其他的永安军将官皆都是目瞪口呆,其溃散速度之快,为诸人多年所见之最。

    郑错一抱拳,仍是面色严肃,道:“千总,是否继续追贼?”

    闻言,王大勇略一皱眉,这还是他头一次独自领兵作战,以往都习惯了听从萧亦的命令行事,此次还颇有些不习惯。

    沉吟半晌,王大勇道:“传本官军令,一总哨继续追击,但切记不可鲁莽,临行前军门特意嘱咐本官,要尽量减少弟兄们的伤亡,若一总哨遇贼大部可立即退往中军。”

    郑错一抱拳:“遵令!”

    包炳在城上见到贼匪四散而逃,若是一般的官兵早都四散而追,这可是绞首立功的大好时机,谁会放着军功不要?

    但永安军却并没有四散而追破坏阵型,只是从其中分出一股约莫两百余人的总哨追击。

    其余人经过简单的换阵,竟然再次踏着整齐的步子往东而去,目标正是那栲栳山。

    这种种所见,令城头的聚落所将官无不惊叹。

 第三百八十五章:控军台上显真情

    第三百八十五章:控军台上显真情

    王大勇等人率永安军陷阵营围剿贼寇,在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不明白萧亦的做法到底为的是什么。

    在他们眼中,那些贼匪虽然危害不如蒙古人与后金鞑子,但却也不是好招惹的。

    萧亦出兵的每一处都在大同镇为祸多年,前几任的总兵不是不想剿,而是碍于耗资甚重有心无力。

    例如栲栳山的贼匪占据山坳之中,多年以来早成了千人以上的规模,官军若想将其剿灭,起码要集结三千兵乃至五千兵。

    仅仅是来往的军粮、军械与银两耗费便是巨大,很多人对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事根本提不起兴趣。

    即便是与韩世猛一样有心想剿匪的也要处处受到掣肘,镇城官兵还要用来防备镇城,平日还怕不够用,想剿匪就不得不从各地的卫所抽调卫所兵。

    只是这样一来,涉及到的条条款款就更多了。

    韩世猛到任以来,多次厉兵秣马欲荡平贼寇,但商议许久竟无人支持,正赶上前年的林丹汗劫掠大同,各地伤亡惨重更加无力剿匪,这才拖到现在还未解决。

    但萧亦却没韩世猛的这些顾虑与掣肘,镇城经萧亦平乱后,近半数世家都被以府养过量私兵,春节夜晚协从叛乱官兵为由被萧亦查抄。

    当晚永安军受到‘强烈’的抗拒与事后从他们府中查抄出的一些账目、文册皆证实了这一点。

    经此一事后蔡佳禾也被下狱,新任的巡抚张廷拱还未到任,而监军王保又与萧亦交好,现在这大同镇城之内萧亦真正是说一不二。

    在四路剿匪后的第三日凌晨,萧亦站在西侧城墙的控军台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好河山,配合着正缓缓升起的旭日,心下也有些感慨。

    说起这控军台,倒算得上是大同镇城的一大特色。

    萧亦赴任前从未听说过这种建筑,就连在长宁镇、桃花堡与蔚州城上也并未见到此类建筑。

    这控军台建在城墙的四角之外,通高十四五米,居然是脱离城墙主体而独立存在,其顶部与城墙主体之间只用一条栈道相连。

    了解过后,萧亦对古人的建筑之精髓再次深深叹服一番,这控军台设于各处,不仅消除了防御镇城时庞大城墙体系的死角。

    更可以让此处的守御将官在安全之下,十分简明的观察到附近的情形,方便做出准确的军令以应对敌军的策略。

    除此之外,控军台之上又可以驻守鸟铳手,若攻城一方有云梯、台车等大型器械,可从此除侧面攻击以扰乱敌军。

    若是再配合以护城河、瓮城、月城、内城环环相扣,大同镇城当的起‘巍巍重镇’的赞誉。

    萧亦的身侧正挺立着几名永安军的长枪手,北地风寒,幸好他们都有永安军的全套军服。

    每一名士卒从头到脚皆有充足的御寒措施,就连紧握虎枪的手上都带着一副红色的手套,每日吃饱喝足精力充沛,正站在城墙上目不斜视的看着远处。

    也许是知道萧亦就站在他们身侧,心中紧张的同时,也将身子挺的更直。

    忽然身侧传来阵阵步子声,一名标兵从城墙小道上小跑而来,见到萧亦便一抱拳:“禀军门,董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