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98部分

大明1629-第198部分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娘的,这新的衣甲还真合俺老石的身!”

    石刚几个人各自穿着崭新的铁盔铁甲,个个显得也是精神无比。

    萧亦接旨后原本打算回蔚州整军前来,不过细细想过之后觉得蔚州也没什么事情需要自己交代处理的了,对于李二牛三人萧亦已经是十分信任,一切事物也都是井井有条。

    萧亦便只是让刘通带着自己的几封书信,疾驰赶回蔚州交予李二牛等人,想必现在也应是到了蔚州。

    至于石刚几人,萧亦高升总兵官,他们自然是人人有升赏。

    首先的,黄阳作为永安军副统领,凌河一战亦有大功,擢升从三品大同右卫指挥同知,继萧亦之后充任大同东路游击将军。

    史路沉稳冷静,擢升从三品安东中屯卫指挥同知,代战死辽东的中路游击葛福全,充任大同镇中路游击将军。

    石刚勇猛敢战,擢升从三品高山卫指挥同知,代战死辽东的北路游击任全,充任大同镇北路游击将军。

    王大勇与刘通各自奋勇敢战,都升为大同左卫从三品指挥同知,并且由于游击将军之衔已满,则调任大同镇城弥补城内镇守千总的空缺。

    至于其余的永安军各将官,亦是人人有封赏。

    不过说是如此说,几人身上的职务几乎都只是虚职,权利早就被地方豪族与官员瓜分殆尽。

    例如石刚这个从三品的高山卫指挥同知,明初时是又权利监理高山卫屯田等事务的,但石刚现在就连卫城都进不去,更别提管什么事了。

    所以几个人虽然有了官身,但也是无处可去,在萧亦完全掌控那里之前,他们仍是只能待在镇城。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他们能进入卫城,萧亦也不会将他们派出去,大同镇城尚且还未安定,内中鱼龙混杂,暗藏祸心之人不知道要有多少,将这里完全控制在自已手中前,萧亦不会对其他地方有任何的动作。

    石刚几人都是如此,那些其余的永安军将官就更加不太看重朝廷给的虚职,多是打着聊胜于无、不要白不要的心思。

    萧亦的永安军其实也没能避免一个普遍的现象,便是属下只知将领,却不知朝廷。

    永安军与振威营大小将官,自身与他们的妻儿老小几乎人人都曾受过萧亦的恩惠,有了如今的好日子都是因为萧亦。

    所以,他们皆是抱着为萧亦死战的心思,对于朝廷则早便淡忘,日日的操练与作战,早让他们成了一个紧密的大集体。

    就连那李二牛、元少恭与周定等原来的朝廷将官,经过了这么久,都变了个人似的,都是死心塌地的跟着萧亦办事。

    对于萧亦的命令是没有一点犹豫,无有不遵,而对于朝廷的话还要先禀明萧亦之后,才会‘听令’行事。

    不过这种现象对萧亦来说,又何曾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百五十七章:兵压镇城(上)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天色渐早,轮日初升,镇城军民又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天将成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人生转折点。

    太阳刚刚升起不久,便有一个个奔行与街市之中,口中高声呼喊不已。

    原来是新任的大同镇守总兵官,大同都司都指挥使萧亦传下命令,将于这一日检阅镇城军士。

    消息传出来时,百姓皆在议论纷纷,难道萧亦这是终于要有什么政策下来了吗?

    萧亦自打到了镇城接旨后是大门不出,终日闭门谢客,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几日过后大多数人把便都有些淡忘了这位新的总兵大人。

    这一日的早晨,位于大同镇城最西侧,也就是大同巡抚蔡佳禾的巡抚衙门,厚重的红木缀钉木门忽的打开。

    几个门房打着哈欠,各自提着个破竹筐,倒猪食似的将一堆绿绿白白的烂菜倒到一边。

    早便在一旁蜷缩的百姓们见到后哄然而上,争相抢夺。

    一个妇人正带着一女孩在挑挑拣拣,只是这些破瓜烂菜叶再怎么挑拣也都是肮脏不堪。

    但就是这样的肮脏之物,还不断有赶来的百姓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没有丝毫的嫌弃之情,凡是抢到的都当成宝一样。

    这些人都是衣衫褴褛,头发乱蓬蓬的,身上也是脏乱不堪。

    这妇人刚抢到一片不知是什么名字的菜叶就囫囵的往衣袄里塞,看见又有机会,眼疾手快的抢下一颗菜梆子,就往自己身侧女儿的衣袄里塞。

    若是大户人家,这种做法是尤其不耻的,一般的女子早便是大喊大叫不已了。

    但这女孩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快,反倒是紧紧的将这菜梆子护在自己衣袄里,冻得红彤彤的小脸蛋上显露出一丝欣喜,也不知道有没有凉到她那柔弱的肌肤。

    这女孩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护着菜梆子时忽的往一旁指着,脆生生的喊道。

    “娘~,你看那边!”

    不止是这妇女,就连其余争抢的百姓也都停止住,看着前面不住的议论纷纷。

    “看啊,这不是官兵吗,他们怎么从军营出来了?”

    “就是啊,半年都不出来几次,这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难道是又有京师的钦差来了?”

    “不会吧,怎么有人肯到咱这穷酸小城来…”

    原来是前面的是刚从大同镇城左军营跑出来的一队官兵,皆是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

    只是跑了这两条街不到就都已是气喘吁吁且互相搀扶,这也让周围的百姓窃窃私语。

    “对了娘,俺听过呢,前些日子蔚州的那个萧将军来了,现在好像就在镇城呢!”

    这女孩忽的想起来,脆生生说道。

    这话可引起周围的惊呼声,那妇女见到周围人不善的目光,想到自己先前苦等许久才抢到的那两片菜叶,连忙上前捂住女孩的嘴。

    “芊芊,可不许胡说,萧将军事务繁忙怎么会到镇城来。”

    正这时,一个行人走过,这个行人穿着与大部分的百姓的破衣烂衫相比,就显得规整许多,他笑眯眯道:“你们还不知道吧?”

    说到这,这行人嗤笑一声:“料想你们也不会知道。”

    说完就欲离开。

    那妇女仍是抱着被其叫为芊芊的女孩,狐疑道:“那你也不会知道什么,不然就说与我们听。”

    其余的百姓皆是大声叫着。

    “就是!”

    “你也不知道,就别乱说了!”

    听到这话,这行人当时就气的不行,牛气哄哄道:“老子怎么会不知道,老子可是黄东主的门房,这大同镇的事,还没有我们不知道的。”

    这妇女与其余的百姓顿时是震惊不已。

    “嚯!”

    “黄大东主的门房!那可了不得!”

    这门房看见这些人畏惧又羡慕的眼神,顿时是哈哈大笑,想着要办的事应该也没那么着急,遂走近那些百姓,道。

    “前几日便是京师来人宣圣旨了,这些你们都知道,我便不多说了,我只说……”

    说完后,这门房笑吟吟的看着这些百姓。

    “居然真的是萧将军来了!”

    “那可太好了,看来我们要有好日子过了!”

    看到这些百姓又急迫又欣喜的样子,这门房切了一声,嗤笑道:“你们别多想了,你们期待的萧将军到了这好几天了,一直都是在府内闭门不出,没一个命令传出来,也没见到那所谓战无不胜的永安军一个人来。”

    这门房继续道:“怕是这新任的军门早都被这镇城的繁华给迷乱了心神,毕竟那蔚州我也去过的,真是穷酸破落不已,料想今日这检阅,八成也只是走走过场。”

    “要知道,这大同可不比小小的蔚州,上有我们黄东主,下有抚台大人与吴副军门,这萧亦可掀不起浪。”

    听到这话,这些百姓唉声叹息同时,居然皆是对这话深信不疑。

    的确,在他们眼中,远在蔚州的萧亦与永安军,虽然威名阵阵,但却如世外桃源一般,那东路的种种政策与生活图景,听在这些百姓眼中是那样的不真实。

    这妇人叹一口气,露出十分可惜的神色来:“哎,本来还以为要过上好日子了…”

    ……

    与此同时,大同镇城数里外的校场上,一队军士肃然而立,这些人皆是萧亦这三日私下找到的原韩世猛标营军士,联络内外,能找到的可信任者就只有这五十几人。

    这五十余人皆是由韩世猛亲自训练,追随其南征北战,戍守大同镇城十数年,虽无官身,但个个都是不输于永安军战兵的精悍之士。

    由于不服从那吴锐的统管,便被吴锐抓走数人打杀相逼,即便如此,这些人依旧是毫不畏惧,前仆后继与吴锐对着干。

    这种悍勇之士才正真正是萧亦所缺,所以早于前几日便已将其安抚收入囊中。

    他们环列在顶盔贯甲的六员将官身侧,一眼看过去,五名将官皆是虎背熊腰,各有各的千秋。

    但就是这样看上去令人惧怕的五个将官,居然恭恭敬敬的立在一个其貌不扬的人身前,一副以其马首是瞻的模样。

    这人穿着一身金闪闪的盔甲翎羽,面上没有一丝表情,只是按剑而立,显得颇是威严毕露。

    萧亦转头看了一眼最前方桌案之上的香台,三柱香已经快要燃尽,但校场依旧是无人前来。

    没有丝毫以外,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萧亦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喃喃道:“现在这个时候,刘通也快到了…”

    一名标兵几步跑来,居然是前些日带萧亦到蔚州的王辉。

    王辉抱拳冲萧亦道:“禀军门,仍是无人前来!”

    说完,王辉看到萧亦仍只是点点头却并没什么变化,当下也只是退下站立在一旁,心中愈发的对这位新任的总兵看不透了。

    正此时,门外传来一阵乱哄哄的喧闹声,其中既有脚步声也有闲聊议论声,即便是已经走入校场重地,他们仍是没有丝毫的收敛,反倒有意无意的加大声音。

    石刚几人见到萧亦仍是淡然以对,便知道萧亦已是胸有成竹,在萧亦身后按剑而立,看傻子一般的看这些兵痞。

    这些人或许是很久没有进入到校场,大多数人就连方向都辨别不清了,进去后如无头苍蝇一般的乱窜。

    萧亦静静等待许久,这些人终于才开始注意到拱卫在将台上的这些标兵,与将台之上伫立的萧亦六人,顿时便议论纷纷,居然从中传出一阵嗤笑之声。

 第三百五十八章:兵压镇城(下)

    这些人懒懒散散的站在校场上,或拄着长枪或瘫坐在地上,没有一点军队该有的样子。

    萧亦环视场中,偌大的校场上仍是显得有些空旷,甚至都不用仔细去查,萧亦只是略微一看便知道来的人大致数量,定然不到一千之数。

    等这些人准备的差不多了,萧亦才是道:“若是本军门没有记错,镇城的在册官军要有步军一万两千三百六十人,马军五百六十二十一人,骡马三千余匹,为何只剩下了你们这些老弱?”

    说到这里,萧亦特意顿了顿,去看那些官兵的反应。

    果然,这些人根本没想到萧亦会将镇城的官兵在册者摸的这么清,听到萧亦问起话来,顿时都变得有些畏畏缩缩。

    谁都不敢再发出什么响亮的声音,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这也是各地军镇、卫所的常事,多数将官皆是瞒报、多报,用以从朝廷处多支取军粮、衣甲与军械。

    但若是往大了说,抄家灭门也不是不可能。

    自明代伊始,洪武皇帝朱元璋便深恶痛绝此类现象,并依此立下了严规,但凡是瞒报的武将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明律对此也有十分严苛的要求,在最初时的确是起到了好效用。

    不过两百多年下来,朱元璋当初耕田为战的想法早已不复存在,卫所军制已是名存实亡。

    军户的的屯田大多都被当地的世家豪族侵占,慢慢的卫所士卒便由自力更生的军户转换成了变相的‘佃奴’。

    到了这明末,各处灾害四起,贼虏祸乱各处糜烂不堪,卫所士卒更是被剥削殆尽,甚至能活下去都成了奢望,每年成批成批的逃亡。

    或是加入流民四处而逃,或是加入农民军只求活命,反正是不会有人加入官军。

    “这…”

    一众官兵推推搡搡的将一人推出,原来是一名镇城的百总,这百总便是在场的官兵之中带衔最高者了。

    被推出来后,这百总一时间畏畏缩缩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正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的喧闹声,一行十几骑当先而入,随后而来的是大批大批的军户。

    为首的自然是吴锐与那一批形影不离的镇城将官,几个千总、数个把总皆是簇拥在吴锐身后。

    吴锐骑马到了将台跟前,并没有下马的意思,而是昂首看着萧亦,道:“速速列队,让我们的军门大人好好看看咱们大同官军的雄风!”

    听到吴锐的话,萧亦险些没有笑出声来,就眼前这些人,甚至都没达到萧亦眼中的劳役标准…

    吴锐下令显然比萧亦好使多了,话音刚落,那些镇城将官便是积极调动着属下的军士,几千人的喧闹声听在耳中也是嗡嗡作响。

    而这整队的全过程吴锐也没有一点下马的意思,一直是骑着马在萧亦眼前指手画脚,晃来晃去。

    更是不断用眼角余光往后撇去看萧亦的表情,见到萧亦一直是丝毫未动,虽然心下也是有些纳闷,但却很快被欣喜所冲散。

    这萧亦定是被自己的威势所惊吓住,这才不敢动作与言语,想想也是,一个民夫出身的人怎么见过这几千的官兵大阵仗。

    孰不知他在萧亦眼前就如一个跳梁小丑一般,之所以不言语,那是因为这校场发生的事全都在萧亦的料想之内,只是不愿多费口舌而已。

    就这样,喧闹的声音直持续了一上午,到了下午时才慢慢静下来,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很快就响起了一片的唉声叹息。

    “军门,散了吧!”

    “是啊军门,操练一整日了,我等早已是腰酸腿疼,怕半年都无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