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从石传 >

第175部分

从石传-第175部分

小说: 从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桓石虔意气风发。

  “令!江夏相竺瑶率部溯大江而上,西进蜀中,突袭巴西、梓潼,毁秦人战舰,以震秦国!”

  “喏!”竺瑶神情严肃,抱拳领命。不远处段随暗自得意——不消说,秦人在巴西、梓潼大造船舰、训练水军这等绝密消息,自然是慕容垂透露给他的。

  “彼时四路悉出,攻敌不措,定必奏功,以扬我大晋国势,振我西府军威!其他将士或镇要处,或援四军,各安职守,不得有误!”

  “喏!”

  


第六十三章 诛心


  桓冲一气说完,大伙儿激昂不已。这时桓伊高声叫道:“叔父!桓伊回去寿阳之后,自当领豫州之兵北攻下蔡(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与荆州四军遥相呼应!”

  “善!”桓冲大喜。

  桓伊见状跨上一步,沉声道:“建康见叔父引荆州四军大举北伐,定必震动,想必以后不敢太过逼迫西府。。。只是,只是这北伐动静极大,若有人不忿之下引导风评,说我西府无视中枢擅动刀兵,须坏了叔父的名声。。。”

  桓冲一皱眉:“我既大肆北伐,些许诋毁本就在预料之中,我视为无物耳!”

  桓伊道:“我意。。。想个法子,此次北伐把扬州那边也扯进来。荆扬一起出兵,那便是国策如此,非我西府专擅。如此,当无人可以再做文章!”顿了顿,又道:“不过建康那边定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事儿有些难办。。。”

  桓冲“嗯”了一声,沉吟半晌,忽然一指段随,扬嘴笑道:“这事儿好办!你等瞧瞧,正主儿就在这坐着呢!我且上奏建康,就说荆州缺少骑兵以抗秦人铁骑,遂邀屯骑大都督段随领骁骑、云骑两军往荆州相助。嘿嘿,此所谓荆扬互援,举国齐心,共抗强秦也!”

  桓伊眼睛一亮:“妙哉!”边上桓石虔大笑道:“那敢情好!这臭石头又能打,虽是扬州部属,心思却和我等一处,决计坏不了事!”

  桓冲转头对着段随道:“从石,你意如何?”

  “固所愿,不敢请耳!”段随一拜到底。

  。。。。。。

  桓冲要自领江州刺史,且欲大举北伐的奏表送到建康,朝堂果然为之震动。大伙儿赫然发现:原来那曾经压得建康喘不过气的西府、或者说桓家,从未远去。诚然,这些年它一直蛰伏不动,但那是桓冲一力妥协的结果,可绝非怕了朝廷。即便这几年来随着北府兵日益强大,扬州已然拥有了足以抗衡荆州的兵力,但要说朝廷就此便能无视西府,那也实在是自欺欺人。

  桓冲动,天下惊。

  皇帝司马曜迅即召集了大朝会。这位当初仓促继位的大晋皇帝年岁渐长,近年来大有人君气象,可今日宝座上的他却颇显失措,说着说着语气都急促起来。

  几个御史看在眼里,觉着不忿,便跳出来指摘桓冲。不料他等不开口便罢,一开口顿时引来好几个朝臣们的反唇相讥,大意就是:人家桓冲在荆州待得好好的,这许多年来既不吵也不闹。若不是你等非要夺人家的江州刺史,而且还是趁着人家丧子之时干这码事,人家怎会翻脸?

  大殿里鼓噪声一片,班首的谢安瞧着神情自若,心里头早已翻江倒海——这矛头,指向自己了呵!

  人人都说自谢安执政,大晋政务清明,国势臻臻日上,也因此谢安的名望一时无二。加上本朝天子当初全赖王谢力撑才能上位,头几年对谢安那可谓是言听计从、从无二话,故而坊间有云:大晋之谋断,无干建康宫,皆出乌衣巷耳!

  一想到这些风言风语谢安便觉着头疼:说我专权?嘿嘿,也许罢。可你等庸碌之辈又怎么会懂,成大事者定必乾纲独断,说一不二。这些年若非我谢安费尽心力独撑朝局,这泱泱大晋只怕。。。要么沦于胡夷铁蹄之下,要么早姓了桓!

  谢安自然不乏“拥趸”,且人数上大是占优,这时纷纷跳将出来,与那几个说风凉话的朝臣争执不断。谢安皱了皱眉,正想说话时,忽然瞥到宝座上司马曜似乎动了一动。谢安定睛看去,就见司马曜的面色仿佛锅底一般漆黑,方才应该是点了点头,其动作轻微,几不可察。

  谢安心底咯噔一下——果然下一刻司徒、琅琊王司马道子跨步出班,大声奏道:“近年荆扬相衡,国家才得安平。倘若朝廷自恃扬州之军已然势大,转而进逼荆州,西府焉得罢休?逼迫急时,恐旧事重演也!陛下!臣启奏,此次调中领军谢輶为江州刺史,实为不妥。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皇帝司马曜朗声接道:“琅琊王所言有理。朕亦自觉有失,当应车骑将军之请,以之为江州刺史!”此言一出,殿上安静一片,挺“谢”派面面相觑,神情大是尴尬。

  哥俩一唱一和,明里头好像是在自贬,可殿上谁都明白这话儿压根就是冲着谢安去的。其意不外乎:就怪你谢安主动挑衅西府,这才导致荆州那里闹将起来。再往大了说:你谢安一手掌控北府兵,如今翅膀硬了是吧,这是要干吗?要学桓家搞个东府出来不成?

  司马兄弟话儿说得已是大为诛心,谢安暗暗叹息:陛下啊陛下!在你心中,谢安竟然这般不堪么?国家费尽周折始有今日之时局,眼下更有强敌虎视眈眈,你这会儿就觉着谢安碍眼了么?这会儿就等不及了么?嘿嘿,我谢安又岂是贪权恋栈之辈?可。。。可我这会儿不能放手呵,陛下!想到这里,沉稳如他,竟也露出一丝愁容来。

  宝座上再次传来皇帝司马曜的声音:“此议。。。建昌公如何看?”终于还是直接点了谢安的名。

  谢安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满殿上下都在注视着他。谢安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圣明!臣举荐中领军谢輶为江州刺史,确乎欠妥。臣请陛下准车骑将军之奏,以车骑将军兼江州刺史。”不曾想桓冲突然转了性,一下闹出这般大动静来。事到如今,确实难以收场。既然如此,这江州刺史不要也罢。

  谢安说完,殿上越发安静了。挺“谢”派都没了心气,一个个无精打采;与谢安不和的到底是少数,虽说暗自高兴,碍着谢安的威势终归不敢表现出来;宝座上的皇帝脸色明显转缓,朝着司马道子投去一道赞许的目光。

  司马道子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清了清嗓子,再行开口:“今上圣明,车骑将军心中些许误会定必烟消云散。”顿了顿,忽然扬高了声音:“江州刺史之议已有定论,然则荆州出兵北伐一事。。。兹事体大,恐引火烧身耳!吾意北伐弊大于利,眼下还是不要大动干戈为好!”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朝上首张望一眼,就见皇帝司马曜点了点头,声音沉浑:“诸卿可畅所欲言!”

  “琅琊王所言极是!”“擅动刀戈,弱国伤民哉!”“秦军势大,我晋国眼下只可凭险固守,固守为上呵!”司马道子先前针对谢安时,这殿中的朝臣们泰半都不愿掺合,这时却一个个急不可耐叫了起来--休说反对北伐本就是他等的心声,单说此刻表示赞同显然能卖皇帝与琅琊王一个好,那么何乐而不为?

  司马道子慢悠悠转了个身,朝着谢安微微颔首,笑容可掬:“建昌公,可有高见?”

  


第六十四章 北伐


  司马道子看似随意这么一问,其实暗藏玄机--近年来谢安风头太劲,几乎当得上“权倾天下”四个字,不料此番桓冲一怒之下,谢安立马在江州刺史这职位上退避三舍,说来可有些丢脸。这也就罢了,毕竟趁着人家丧子之时去夺人家的东西,本就有些难看;可说回北伐之议,既然满朝公卿皆有异议,你谢安身为群臣之首,自当竭力摆平,若是你依旧无法阻止桓冲,那么对不起,你苦心经营多年方有的权威势必遭到重创!

  司马道子脸含笑意,目光却犀利异常,直勾勾盯在谢安身上,群臣与宝座上的皇帝司马曜亦是睁大了眼睛,单等谢安开口。不料左等右等,就见谢安定定站在那里,愣是不开口答话,再仔细看时,他目光似有些离散,竟做出一派出神之状!众人为之惊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晓得该当如何是好。

  谢安确实出神了。这会儿他神思悠悠,先是想道:司马道子啊司马道子,你这一招祸水东引,我焉能不识?你这是想让我谢安要么声望扫地,要么让我把桓幼子得罪个透啊!

  暗自生了会气,又想:桓幼子这次大起四路荆州军,声势极之浩大,据荆州那边来人说,西府上下无不雀跃,人人都说早该如此。果真这样,要劝桓幼子回头,多半难了。。。事到如今,即便我使出浑身解数只怕也于事无补,硬行阻止反倒招致桓幼子与我嫌隙愈深,最后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模样!到那时天下皆知荆扬不和,那么这许多年来的辛苦,岂不尽付东流?又或者叫苻坚乘机寻到什么破绽,以致国家受损、黎民受害,那我可真是罪人了。。。

  所以。。。事情既已到了这步田地,若为国家大局计,我。。。我只能任由荆州那边发兵,断然不能去做什么拖桓幼子后腿的事儿!只是。。。只是这么一来,嘿嘿,怕是不知多少人要在背后笑话于我,我这名望定必要大损了。。。谢安这般想着,轻轻叹了口气,双眉不自禁蹙了起来。

  忽然他脸上神情一松,须臾间双目变得炯炯有神!原来他心中电闪般划过如是:哎哟!倒是我着相了!我谢安行事,不敢说全无私心,但自问仰不愧于天,俯亦不怍于心!若得晋室延绵、华夏长存,我这点微末虚名,在乎它做甚?事已至此,只盼桓幼子此次出兵能够凯歌高奏,也让北地胡夷瞧瞧我汉家风采!嗯!我不但不能阻碍西府北伐,还得添柴加火!当起扬州之军在东路摇旗呐喊,虽不实攻,亦要虚应荆州,好叫天下皆知,今时今日荆扬协睦、国家安和!

  于是下一刻,都快等傻了的皇帝与群臣终于听到了谢安那沉稳如山的声音,只是谢安嘴里说出来的,却叫他等愈加傻了眼:“臣以为,秦人假意通和,实则积粮储军,叫人防不胜防。今车骑将军反其道而行之,先一步雷霆而出,当能攻敌之不措,乱秦人之谋,奋我大晋国威!故此,臣赞成荆州出兵北伐,更请起北府兵在东路佯攻彭城、下邳,以呼应西路!”

  “臣附议!”不待满殿上下反应过来,有一人越众而出,步伐甚大,引得他颔下山羊胡抖动不止,可不正是光禄勋周仲孙?他声音洪亮:“秦人狼子野心,祸国殃民!我大晋持天下正朔,早该出兵伐之!对了,桓车骑本就欲邀扬州之骁骑、云骑两军助力荆州,如今建章公又有东路佯攻之议,哈哈,东西合力,正所谓高士所见略同也!”

  。。。。。。

  桓冲上书建康,一请自领江州刺史,二请出兵北伐,三邀屯骑军入荆州,其实只是做个表面文章罢了,除开第三条不谈,其他无论建康应不应准,桓冲都不会干休。

  当然,在荆州上下看来,建康那里多半会心有不甘,使些小花招、给自己添点堵,这些大约是免不了的。不料建康的回复很快送到,快到甚至出乎西府所有人的意料。诏书对那三条奏请一一准奏,一个不拉不外,更大赞桓冲忠公体国,嘉许有加。

  正当大伙儿摸不着头脑之时,消息传来:原来针对北伐一议,起先朝堂上还是反对声一片,结果群臣之首谢安突然出言赞同,还主动提议起北府兵在东路呼应荆州军,顿时把这事儿给敲定了。

  几个好事者依旧想不明白谢安为何会反过来帮着荆州说话,赶忙跑到车骑将军府找桓冲请教。桓冲听完,不置可否,却坐下来一气灌下整壶烈酒。再站起来时,眼眶里已微微湿润,但听他仰天长笑:“安石!这些年。。。我到底没看错了你!”

  。。。。。。

  晋国太元八年(氐秦建元十九年)五月,荆襄地界上风云突变。一夕之间,十几万荆州军兵分四路,向着北方大地如潮涌出。

  晋军势大力沉,加之秦军毫无防备,进展极为迅猛--到六月里,车骑将军桓冲率大军团团围住了襄阳城,秦国荆州刺史、南中郎将梁成紧闭四门,龟缩不出;振武将军桓石民连克襄阳以北诸小城、坞堡,逼近邓城(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抚军将军桓石虔相继攻陷万岁(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筑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东)两城,与武当隔着沔水相望;益州方向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江夏相竺瑶自巴东郡(郡治鱼复,即蜀汉时期的永安,今之重庆市奉节县)出发,在蜀中挺进千里,攻克五城(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兵抵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离着秦国造船之地梓潼、巴西仅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桓伊自寿阳出兵进攻下蔡,谢玄亦大张旗鼓派出部队佯攻彭城、下邳,令得江北至淮上一线的秦军自保不暇,再难抽出兵力向西援救襄阳。至于段随与其麾下两支骑军,此刻业已抵达荆州,在襄阳城下汇合了桓冲主力部队,等候调用。

  一时间,自东向西秦国几千里南部边境无一处不告急,州州郡郡皆风声鹤唳,长安大震!

  


第六十五章 咆哮


  长安,未央宫,大殿里风云流动,有咆哮声如雷。

  这是大秦六千里江山共主苻坚的雷霆震怒,其势冲天,直欲掀翻了那巍峨崇阁,更炸得每一个秦国重臣的双耳嗡嗡作响!无人作声,无人反驳,甚至无人敢抬一下眼睛,去与那平日里最是宽厚不过的苻天王对视哪怕一眼!

  实实在在的奇耻大辱是也!

  犹记不久前宫中举行的一场欢宴里,秦廷上下歌酒酣畅之余,不约而同嘲笑起晋人既怯弱又愚笨,被自个一招假通和蒙在鼓里,欢天喜地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却不知一两年内便有亡国之祸。

  当时大伙儿还不住夸赞天王圣明、阳平公智谋高绝云云,人人兴高采烈,便是当初那些最坚定的反对南征者,也都言南朝已是坟中枯骨耳,浑忘了几年前东路曾被晋军打了个全军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