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伐明 >

第85部分

伐明-第85部分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风跳下战马,恭敬地对李旭升说道:“禀告营官大人,前面五里就是张家庄,庄子里面的情况末将已经率部探明。这处村庄,共有百姓一百余户,看样子也没有多少油水。”

  李旭升听了邹风的报告,面无表情的说道:“大军即刻拔营,一刻钟之后,开始攻寨,破寨之后收缴粮草,驱赶百姓前往霍州城。”

  张家庄只有百余户百姓,村庄的四周只能简单的修建了低矮的寨墙。寨墙最高只有七尺,还有一部分居然没有修筑完成。面对如此虚弱的敌人,李旭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村寨,李旭升麾下的骑兵破寨之后,马上分散开来,开始就地查抄粮食,驱赶百姓。

  只见一队队百姓被凶恶的骑兵驱赶而来,慢慢的汇集到一起。他们穿着破烂的衣衫,有的衣衫早已经不成形状,仿佛一团团破旧的布条。

  除了五六户百姓看上去过得不错,大部分百姓与陕北的饥民相差仿佛。看上去一样的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这些百姓被凶暴的骑兵鞭打驱赶,一路之上哭爹喊娘,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家中。

  面对这残酷的景象。一些刚刚加入的新兵不由得抱有几分同情。李旭升也同样如此,但是他毕竟是一营统帅,他将这种柔软的情绪压在心里,狠下心来说道:“官军近日将要攻来,刘将军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军令,大伙儿都在刘将军治下,全部需要配合这一道军令。”

  “刘将军严令。大家都要交出存粮,离开故居。前往霍州城。至于从大家手中征用的军粮,在这里我都给大家打一个凭条,拿着这张凭条,你们都可以在霍州官府兑换粮食。不过不能全额兑换。只能兑换凭条的七成,剩余的三成就当是今年的税赋。”

  李旭升口干舌燥的说了一通,只见下面的百姓一句话也没有听,他们面面相觑,仿佛听不懂李旭升带着陕北口音的官话。最后只见七八个年纪很大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上,喋喋不休的恳求李旭升收回成命。

  这种情况这三天来李旭升已经预见不下于三次,最开始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他逐渐的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很大的威望,就只能使用手中的刀剑。让他们明白强弱的道理。

  李旭升虽然骁勇,但是并不想让自己的刀剑面对弱小的百姓。但是他越软弱,刘宣交代的任务就越难以完成。

  李旭升这个人,平身最尊敬崇拜刘宣,他对刘宣的崇拜,还超过了养育他的李昭云。面对刘宣交代的任务。李旭升尽管心中不好受,但是却会拼命的完成。

  眼见李旭升面无表情。脸上还有几分红晕,这些跪倒在地上的老人顿时觉得李旭升比较好说话。他们上前几步,纷纷抱住一些骑兵的大腿,说什么也不肯交出粮食、离开故居。

  李旭升长叹了一口道:“大伙儿都是老人家,我不管大家听不听得懂我说的话,但是如果一刻钟之后大伙儿还不离开。我就将下令烧房子杀人。”

  “如果大家依照军令离开,不仅能从霍州衙门换一些粮食。等官军离开之后,这些房产田契也全归大伙儿所有。如果大伙儿不听从我的劝告,那么在下只能大开杀戒,杀人立威了。”

  李旭升让骑兵一营的山西新兵将这番话翻译了一遍,让这些百姓全部听明白,然后他闭上了眼睛,等待这些百姓做出最后的抉择。

  一些懦弱的百姓听了李旭升这番话,收起了营中文书开具的凭条,默默地跟着押送的骑兵离开了自己的故居。

  李旭升看着剩下的百姓,蓦然挥了挥手,然后调转马头离开了这处村庄。

  李旭升一离开,在场的官兵就以邹风为主,此人最为嗜血,他舔了舔舌头,手持弓箭射杀了闹得最凶的一名百姓。

  随着邹风的令箭,在短短的时光内,刚才还安然无恙的张家庄马上变成了人间地狱。

  邹风麾下的士卒疯狂的杀戮着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肆意抢掠着这些悲惨的百姓手中可怜的银两,强暴着这些百姓中年轻的女人。

  面对这种惨状,李旭升尽管有些同情,但是也不好劝阻。一支突破底线的军队,仿佛一支狂暴残忍的凶兽,如果不能伤敌,那么就只能伤到自己。

  随着刘宣坚壁清野的军令,包括李旭升麾下的骑兵一营在内,都已经屡屡突破底线,违反军纪的士卒更是多如牛毛。

  随着杀戮慢慢过去,李旭升带着麾下的骑兵离开张家庄,转向了另一处村庄,继续执行坚壁清野的命令。

  刘宣坚壁清野的军令,马上让灵石县城陷入腥风血雨之中,向邹风这种杀戮几乎遍布灵石县城附近。短短的三四日时间,灵石县的百姓就惨遭屠戮超过三千余人。

  眼见这种杀戮越来越惨烈,甚至一些军队毫无情由的屠杀无辜的百姓。刘宣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利用在军中强大的威望,将闹得最凶的军队调回了灵石县城。

  但是这种残酷的杀戮也有一个好处,灵石县的百姓终于对刘宣这支军队有了惧意。

  虽然刘宣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灵石县百姓的民心,但是面对刘宣的军令,本地的百姓终于不敢推诿,纷纷离开了祖居故地,成群结队的前往霍州城。

  整个灵石县城,共有户口八千,人口大约三万余人。除了县城附近的万余人外,城外的百姓超过两万人。这两万百姓,成群结队的前往霍州城,马上给霍州城带来了很大的后勤压力。

  不得已之下,霍州镇守使李旭中只能下令分流这些百姓,将他们遣散到其他几个县城。(未完待续)

  =〃

  d…load…s〃

  

第三十四章后勤一(求订阅)



  随着坚壁清野的军令传来,灵石县马上迎来了残酷的杀戮。之所以杀戮过甚,也是因为刘宣占据灵石县的时间较短,在灵石县中没有丝毫威望,根本不可能动员城外的百姓。加上刘宣军中军法严厉,完不成军令就会受到严惩,所以下面的各部,不得不使用刀剑,强迫灵石百姓离开故乡,完成坚壁清野的军令。

  众所周知,军队这种暴力机器一旦对百姓使用刀兵,往往就很难控制。短短的几天之内,无数的罪恶都隐藏在坚壁清野这一道军令之下。据刘宣大致的估计,等他将杀戮过狠的军队调回灵石县城后,城外的百姓已经损伤不下于三千人。

  靠着残酷的杀戮,坚壁清野的军令非常卓有成效,短短的五天时间,刘宣就迁移了一万五千百姓前往霍州城,顺便还缴获了上万石粮草,极大地缓解了军粮缺乏的燃眉之急。

  这五天时间,后勤司司长孙登、训练司司长李昭云、霍州镇守使李旭中等后方留守大员,不仅忙着接收从灵石县撤出的百姓,还用尽全力从霍州朝着灵石县运送粮草。这几天突击运粮,每日大约也能运送粮食千余石,较大的缓解了灵石县的缺粮之危。

  随着霍州城的粮仓越来越充实,刘宣的情绪就越来越稳定。他马上取消了麾下各营打粮的任务,并且三番五次下达了严令,不准士兵违反军纪。甚至在大战之前,还斩杀了二十余名闹得最凶的老兵。

  一缕缕秋风从城外吹来,让气候更加有几分寒意。今日已经八月二十三。刘宣率兵过河已经大约三个月了,再过十日就是立冬。在崇祯年间,正是小冰河时期,气候比寻常年景寒冷许多,让穿越过来的刘宣感觉非常不适应。

  刘宣穿着一个磨损严重的破旧皮袍,头上戴着一个大大的斗笠,他看上去非常精神。正在仔细的监察灵石县的城防。他沿着灵石县城墙绕了一圈,指出了几处需要加固的地方。然后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夕阳,蓦然的眺望着远方。

  踏、踏、踏。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从城墙下传来,郭文斌一手扶着腰刀,一边急匆匆的从城墙下小跑上来。他来不及喘口气,就听见刘宣问道:“文斌,城中府库的物资清点完了,库中到底有多少粮饷?”

  “回禀将军,今日由我牵头,带着后勤司等同僚清点了一边库存。到今天夜里为止,库房*有黄金一万两千两,白银十六万两,各种珠宝珍珠三十多斗。书画玉器等值钱的古玩二十余箱,如果都换成银两,总共价值四十万两白银。”郭文斌喘了几口气。上气不接下气的答道。

  “粮草呢,到底有多少?能够让我们吃上几月?有没有棉布,现在可是快要入冬了,儿郎们大部分还没有棉衣,如果冻死了人,我可是拿你们后勤司是问。”刘宣看了看跟着郭文斌后面的后勤司副司长周健。开口问道。

  周健已经年过四十,平常也不会舞刀弄棒。身体远比不上家学渊源的郭文斌。等郭文斌登上城墙一会儿后,周健才累死累活的爬上了城头。

  周健刚刚登上了城头,就听见刘宣的询问,所幸他记忆力极佳,各种数字都能牢记于心。只见他不暇思索的答道:“回禀将军,现在府库*有存粮两万三千石,如果按照现在的规模,足够大军吃上四个月了。”

  “不仅如此,如果能保证粮道平安无事,每日从霍州城也能运来千余石军粮。但是现在灵石县超过上万的百姓进入霍州境内,霍州城的粮食压力也很大。虽然霍州城有咱们从陕北运来的三万石军粮,咱们今年也从霍州附近征收了一部分秋粮。但是从霍州运粮最多也只能运送一万五千石,剩下的粮食也需要保证霍州的军粮和灵石移民的救命粮。”

  听到这里,刘宣了然的点了点头,霍州的军粮必须保证,不然第三营、霍州守备营、训练司新兵只怕都会造反。而灵石移民的救命粮也不能随便妄动,这些灵石移民,本来就因为坚壁清野对刘宣恨之入骨,如果在没有粮食,只怕稍有人挑唆,就会弄出天大的乱子。

  刘宣从陕北杀过黄河,本来就是靠着饥民起兵,当然知道这些流民造反的厉害。哪怕他自己反应迅速,镇压了叛乱,只怕霍州根据地也会被饥饿的流民祸害一空。

  刘宣叹了口气说道:“灵石县的移民要尽量分散,趁着天气还比较暖和,要迁移一部分移民去汾西、隰州就食。我记得隰州的粮食可是不少,因为运转不便,咱们可是留下一半的粮草在隰州,应该有不下于三万石,张五斗不过五百人,可是吃不了这么多的粮食。等过了年打退了官军,再将这些百姓迁移回来。”

  周建笑了笑道:“回禀将军,这一点末将已经安排下去了,第一批去隰州的百姓已经上路了,就由霍州守备营赵弘部负责押送。”

  刘宣听到后勤司安排稳当,笑了笑道:“赵弘性格沉稳,应该不会弄出什么乱子。现在气候日渐寒冷,棉衣也应该发下来了,不知道后勤司准备的棉衣够不够。”

  “这一次清点库存,灵石县府库*有棉布六百余匹,棉花上万斤,羊毛驼毛四千斤,一共能制作五千身棉衣。下官已经派人将这些棉花棉布送回了霍州,发动霍州城的妇孺制作棉衣,咱们设在霍州城的被服厂已经日夜开工,大约有半个月时间就能将这些棉衣制作出来。”

  “不行,时间太长了,一旦粮道被官军切断,只怕大军没有被饿死,反而被冻死。将库存的成衣全部运来,棉布也留下一部分,被服厂调一部分人员来灵石县,在灵石县就近制造棉衣。”刘宣摇了摇头,对着周建道。

  周建将刘宣的意见记在心里,稍微思虑了片刻说道:“将军,咱们在霍州城的府库内,共有棉衣四千余件,棉鞋上万双。其中洪洞、大宁两个方向的军队的棉衣已经拨付下去,现在就差灵石与霍州方向了。”

  刘宣拍了怕冰冷坚硬的城墙道:“霍州城的府库中棉布棉花的储备够不够?”

  周建精通算术,他仔细算了算道:“恐怕是不够,缺额还不少,如果将储备棉布全部制成棉衣,大约还缺乏三千余身。”

  刘宣指了指南方说道:“我给你写一张条子,让洪洞县的李自成想办法弄一些棉布。洪洞县是山西最富庶的县城,我虽然没有去过那里,但是也知道李自成应该发了横财,不管如何,这个冬天一定要给儿郎们穿上棉衣,不要向去年一样冷着身体打仗。”

  周建拿起刘宣写的条子,带着一队士兵,连夜快马加鞭的离开了灵石县城,开始安排刘宣交代的军务。(未完待续)

  ps:新书上架,泣血求订阅,能订阅的书友就订阅支持一下吧

  =〃

  d…load…s〃

  

第三十五章后勤二

???

  刘宣此人,在下面的官吏看来,为人是非常宽容大度的。他从来不在乎礼法,生活也非常简朴,简单的仿佛像一个最底层的士兵,哪怕面对小小的士兵,刘宣也会经常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但是面对军务、军法、军令,刘宣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非常不近人情。哪怕是亲厚如李旭升、杨四宝这种爱将,如果犯了军法,违背了军令,刘宣处罚起来也是毫不容情。

  正因为这一点,哪怕周健已过中年,精力慢慢衰退,但是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夜带领亲兵离开了灵石县向霍州而去。

  灵石县距离霍州大约百余里,周健等人虽然都骑马,但是所骑的马匹都是劣马。尽管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没有停顿,但是直到第二日黄昏,周健一行人才赶到了霍州城。

  周健一进入霍州,拿着刘宣的军令马上开始调集棉衣,派兵朝着灵石县运送。他先后拜见了留守霍州的训练司司长李昭云,霍州镇守使李旭中,还有自己的直接上级后勤司司长孙登,将刘宣交代的事情一一传达。

  等周健忙完了这一切,天色已经彻底昏暗,他看了看黑漆漆的夜空,昏昏沉沉的睡了下来。

  周健本是西安人,因为得罪了西安府的权贵,被人诬陷充军延长县。正是因为这个经历,所以他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是对待朝廷也没有任何感情。

  因为充军在边塞多年。周健与家乡的亲人已经失去联系多年。尽管他现在在刘宣军中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是却洁身自好,没有娶妻纳妾。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