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伐明 >

第79部分

伐明-第79部分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之所以提拔李自成,也是因为现在手中缺乏可用的人才。现在刘宣军中,真正能够独当一面之人其实少之又少,严格说起来只有刘宣、张虎成、刘勇、赵胜四人。

  其余李旭升虽然机敏骁勇,但是年纪毕竟太小,刘宣让他掌管一方、独当一面也有些不放心。李旭中英武老成,但是才具有些不足。而杨四宝骁勇善战,冲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为人有些粗疏大意,只是一个将才。张五斗与他有些相反,性格太过有些谨慎小心。白旺张应金在营官这个职位上非常合格,但是却没有表现出什么大局观,只能说是值得培养,现在也难堪大任。

  至于赵鲁、陈铁牛、刘武三人,虽然表现不一,但是都是因人成事之辈,离开了刘宣,也就是中人之姿,更不能委以重任。工兵营新任营官田见秀更是太过忠厚,有些妇人之仁,在带兵打仗中更是大忌。

  反倒是刘宗敏、李自成二人,因为天资不凡,在这五个月来屡立战功。在他们二人的带领下,第八营战斗力也快速上升,逐渐超过了第六、第七两个前期组编的步兵营,现在已经距离第五营、第三营相差不远,仅次于战斗力最强横的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

  刘宣、张虎成、刘勇、赵胜这四个能够独当一面之人,刘宣自不必说。

  张虎成本就是官军中级军官,经历过多次战阵,他落草十年,面对过多次官军的围剿,更是经历过多次失败。这一次在灵石县虽然有所疏漏,但是此人带兵刘宣却非常放心。

  点灯子赵胜勇武豪迈,加上这人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在陕北起兵后多次独当一面,也已经积攒下了丰富的经验,从他能借着空隙渡过黄河看来,这人用兵也有过人之能。

  而刘勇身为官军参将,经验丰富更是刘宣军中第一人,从延安城的几次交手看来,此人的表现远胜于延绥副将张应昌,是一个非常棘手之人。

  现在张虎成位居灵石县,刘勇更是逼降之人,与刘宣军中也不是一条心,而赵胜刚刚前来投奔,并不能让刘宣放心。

  迫于无奈之下,刘宣只能给李自成、刘宗敏这一对搭档压压担子,让他们指挥赵鲁、刘国能二部,镇压洪洞县的民乱。

  所幸刘国能刚刚跟随赵胜归降,加上官职也是低人一等的哨长,陈铁牛此人野心不大,知道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才会服从李自成的指挥。

  晨雾渐渐散去,启明星冉冉发亮,东方的天空露出了几分鱼肚白,黑夜终于慢慢过去,黎明也将很快到来。

  李自成悠闲的睡在城头上,毫不理会城外乱糟糟的上万民团大军。城头之上,一些新兵瑟瑟发抖,而跟随李自成经过多次战阵的老兵却毫不在意,抓紧时间睡在冰冷的城头上,安安稳稳的睡觉养神。

  李自成之所以不担心城外的乡兵连夜攻城,让士兵放心的睡觉。是因为夜间攻城,组织的难度相当大,不是非常精锐的部队,更本没有这种组织能力。

  像城外的那些民团乡兵,如果让他们挑灯夜战,只怕不用李自成攻打,这些乡兵也会乱糟糟的自相践踏。如果遇上新兵常见的营啸之类的变故,这上万的乡兵也许马上会一朝散尽。

  夜色逐渐过去,太阳慢慢跳出山间从东方升起,清晨的阳光洒在李自成的双眼上,让他感觉到一阵迷糊。

  李自成正要继续眯一阵,忽然听见阵阵的脚步声。李自成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猛地睁开了双眼,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雁翎刀,抬眼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他自己的侄儿李过压着脚步,手持长刀朝着自己而来。看着李过有些发红的双眼,李自成哈哈一笑,自信的说道:“补之不必担心,城外皆是土鸡瓦狗之辈,只要援军一到,大军一击,洪洞县必定安然无恙。”

  李过虽然年纪与李自成相差不大,也曾经跟随李自成学过武艺。但是毕竟不如李自成胆大心细,昨日他把守西门,差一点儿出了疏漏,让乡兵占据城头,还是靠着刘宗敏及时堵住了口子,才将城头的乡兵赶了回去。

  李过眉头微微皱起,脸上有些忧虑的问道:“二叔,袁兄弟已经去了三日,不知道刘将军会不会发兵。听说官军大队已经接近了北面的灵石、大宁、永和三县,也不知道霍州方向还能不能抽出援兵。”

  李自成抖了抖被露水打湿的披风,拍了拍李过的肩膀说道:“洪洞人丁十万,是刘将军最看重的地方,哪怕兵力再吃紧,刘将军也会抽调援兵,只要再过来一两个主力营,我就有把握剿灭城外的这些乌合之众。”

  听了李自成这番话,李过脸色一红,觉得自己与这位二叔还是差得很远,在带兵打仗之上,自己远远不如二叔自信。

  这时睡在城头的士卒已经全部起来,他们安静的整理着自己手中的武器。李自成亲兵队官党守素上前几步,轻声对着李自成说道:“李哥,城外的乡军都是乌合之众,趁着天刚刚亮,如果咱们大军一冲,定能打败城外的乡军。”

  党守素此人本是横山县人,在李自成西川举兵之际加入了李自成义军,因为骁勇善战,被李自成任命为亲兵队官。

  听了爱将这番话,李自成摇了摇头说道:“城外毕竟有上万乡兵,如果出城而战,必定要全军出动,到时候如果稍有僵持,只怕这洪洞县城中还会有异动。”

  党守素脸上露出几分惊愕,疑惑的问道:“李哥。咱们进入这洪洞县城,先后斩杀的乡绅不下于三十户,这时候谁敢找死不成?”

  李自成指了指洪洞县中的房屋,摇头笑道:“这洪洞县剩余的乡绅之所以安稳,是因为有城中上千精兵镇压。如果咱们全军出城,如果能速胜还好,如果稍有僵持,只怕马上就会丢了这洪洞县城。到时候上万乡兵全部涌进县城中,再要攻打,那就非常艰难了。”

  “你们看看宗敏兄弟,他就看的明白,从来没有跟我说过出城决战的意思。咱们第八营只要守住了这洪洞县,就算立下了大功,我看刘将军的援兵最多两三日之内必会到达,有了援兵相助,咱们定能击败这些乌合之众。”

  

 

  

 

  

第二十一章平乱二


  砰、砰、砰。

  一阵清脆的铜锣声从城外传来,外面的乡兵也不整队,在一些看上去精壮的汉子踢打下,乱糟糟的迈过半腰高的护城河,扛着简易的木梯,朝着城墙边上杀来。

  因为今年雨水不充足,洪洞县的护城河水位下降的很快,虽然并没有干涸,但是已经可以轻易泅渡了。

  没有了护城河的阻拦,城外的乡兵更是有些肆无忌惮,这几天从四面八方越过护城河,企图靠着人多势众蚁附攻城。

  李自成麾下的这支军队,并没有多少弓箭手,每个哨也只有两个队的火铳兵。这些火铳兵,只有一半使用射程较远的鸟铳,剩下的士卒还是使用射程差劲、便于制造的三眼铳。

  而外面的乡兵,因为各家士绅的支撑,尽管只有很少的披甲兵,但是手中并不缺乏弓弩,尤其是射程较短的猎弓,更是非常普及。

  靠着超过城中十倍的兵力,这些被士绅挑拨叛乱的乡兵并不害怕与李自成所部对射,哪怕在对射中处于劣势,其伤亡交换比列对他们来说也非常划算。

  毕竟李自成麾下只有千余人,还损伤了袁宗第一个队。而城外的乡兵超过万人,洪洞县的男丁更是超过三万,他们有足够多的后备兵员可以随时补充。

  很快这些四散的乡兵跌跌撞撞越过了护城河,他们没有任何队形,几乎一群一伙的蚁附攻城。

  李自成看了看外面的乡兵,眼见这些乡兵已经进入火炮射程。他用尽力气高声喊道:“马振生,火炮准备,等乱匪进入一百五十步内,瞄准开炮。”

  自从刘宣占据霍州城,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加上刘宣俘获了延安府的工匠,武备司能够生产的武器也大大增加,李自成麾下也多编练一个炮兵哨。

  这个炮兵哨装备了八门虎蹲炮,人数大约有一百二十余人,哨长正是马振生。

  马振生本是延川县人,在董家堡时期加入了刘宣军中,刘宣组建炮兵队时,马振生就是最早的炮兵。因为其头脑灵活,很快学到了一手精准的炮术,在扩编炮兵时脱颖而出,被提拔为炮兵哨长。

  刘宣麾下的炮兵,现在虽然有了单独的编制,但是比起欧洲军队,在炮兵射术上还是非常差劲。现在也只能直射发炮,更多的还是依靠炮手丰富的经验开炮打仗。

  相比起欧洲炮手已经能够使用铳距、射表等先进的手段,刘宣麾下这支炮兵水平还相当原始。尽管如此,这支炮兵因为平时的严格操练,其表现也远远超过官军炮手。

  因为洪洞县承平已久,城头上的火炮已经超过百年没有更换,况且这些火炮缺乏保养,在李自成攻破洪洞后早已不堪使用。

  所以现在洪洞城头只有八门虎蹲炮,每一面城墙只能分配两门。靠着两门虎蹲炮当然不可能遮蔽一面城墙,所以这些乡兵尽管连续溃败了几次,但是却仍然有余力组织进攻。

  而且这些乡兵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打造了简陋的松炮,建造了投石机、八牛弩等远程投射武器,尽管比不上火炮好用,但是还是能给城头上造成一些伤亡。

  眼见城外敌军已经进入射程,马振生亲自操炮,点燃了火绳,大喝一声:“开炮,快开炮。”

  虎蹲炮虽然轻便,威力也算不得很大,但是却能发射数量极多的散弹。这两门虎蹲炮一开火,只见一片弹丸呈扇形从城头倾泻而下。

  城外的乡兵只有很少的盾牌,几乎没有几具甲胄,根本不能有效的防备发射的散弹,顷刻间就被打伤不少人。

  这些乡兵没有多少训练,几乎全是征集壮丁编练而成,他们的核心就是各家乡绅的家丁打手。这些家丁打手除了鱼肉乡里外,根本没有多少战场经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杀伤,不少乡兵惊叫着弃械而逃。而后面督战的家丁虽然斩杀了几人,但是还是不能阻止这种溃败趋势,很快这些乡兵就乱成一团,逃回了护城河对岸。

  见打退了敌人,党守素、李过二人面露兴奋,而李自成本人却面无表情。他指了指兴奋的党守素说道:“你去其他几面城墙上看一看,让他们不要大意,千万小心。”

  城外乡兵溃败之后,一上午也没有异动。到了午饭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李自成登高眺望,看见外面军营中杀牛宰羊,看起来恢复了几分士气。

  等李自成吃罢了午饭,城外的铜锣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外面的乡兵不再乱跑,一团一团的扛着厚厚棉被、木板等物资慢慢前进。

  等乡兵度过了护城河,在岸边就地组装,将棉被用水打湿,裹在大大的木板上,很快就组装了不少简易的大盾。

  然后这些乡兵五六个人抬着大盾,将身子藏在大盾之下,开始接近城墙。后面的众人继续扛着木梯,木梯的一面包裹了浸水的棉衣,将身体藏在木涕下,慢慢悠悠的朝着城墙杀来。

  很快,乡兵再次进入了虎蹲炮射程。

  这一次不用李自成下令,马振生就下令开火。

  但是这一轮炮击的效果却非常差劲,虎蹲炮的威力差强人意,根本打不穿这种简易的大盾。眼见炮击毫无效果,城外的乡兵一阵欢呼,身体的力气仿佛大了几分,不到片刻功夫,他们接近了城墙,将木梯搭了上去。

  眼见敌军已经开始登城,李自成面色虽然严峻,却并不慌乱。他一动不动站在城头,毫不避讳城外射来的流矢道:“火油金汁准备。”

  “起,落”

  城头的士卒听到命令,喊着整齐的号子,将一大锅烧得滚烫的火油金汁泼在木梯上。然后丢下一根根火把,将木梯上滚烫的火油点燃。

  火油、金汁都是守城的利器,刘宣当年攻打延川县城时,就有不少士兵死于金汁之下。很快木梯上就燃起熊熊大火,仿佛一道道火幕,将登城的士卒活活烧死。

  面对这种惨况,城外的乡兵再也不能支持,哪怕面对督战家丁的刀剑,也不愿意靠近城头,再一次溃退下来。

  a

  a

  

第二十二章平乱三


  “这一次兵败,城外的乡军损失不小,看起来应该已经丧胆,今日应该安稳了。”眼见又一次打退了敌军,李过面带笑容有些高兴的说道。

  李自成听了侄儿这番话,心中默默无语,他看了看乱哄哄的城外,心中想道:“城外的乡军经过几次作战,已经积攒下一些经验,看起来越来越难以对付了。如果援军在十日内不来,我也要当机立断,做好出城决战的准备了。”wWW.

  打退了敌军,城头上的将校都非常高兴,他们在军官的指挥下,自发的整理城头上的武备,救治受伤的军兵。

  自从离开霍州城后,这一个月来,李自成这支军队先后已经减员三百多人。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征集本地的壮丁,补充入自己的军队中。因为赵城守备哨的叛乱,李自成将洪洞县的守备部队全部缴械,一部分遣散,一部分打乱分散到各个哨中。

  眼见城上士卒各个高兴,李自成也不将自己的忧虑表现在脸上,他大手一挥,命令宰杀一些山羊,决定改善伙食、犒赏三军。

  李自成不理会兴奋的士卒,带着亲兵队官党守素等二十余人,直接来到了东门刘宗敏处,与这位外表粗狂,内心精明的好兄弟商讨军情。

  李自成来到东门后,刘宗敏正在指挥士卒打扫战场,见李自成前来,刘宗敏抖了抖身上的浮土道:“李哥,城外的这些嫩娃子越来越奸猾了,咱们也要做好几分准备,免得在这洪洞县栽了跟头,折了老本。”

  李自成点了点头,看到刘宗敏也想到了这一点,也有些欣慰的想道:“我掌管上千精锐,但是真正能商议大事的只有宗敏一人。”

  李自成也不避讳,与刘宗敏坐在城墙的台阶上说道:“依我之见,如果援兵要来,十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