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伐明 >

第77部分

伐明-第77部分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一般的情况,刘宣攻入山西已经接近两个多月,朝廷早应该派兵进剿,但是这两个多月来,刘宣这里一直都是风平浪静。

  最近一段时间,永和、大宁、灵石三县都发现了官军大规模的哨探。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应该是附近有朝廷大规模的官军,尤其是还有官军中精锐的骑兵。

  刘宣虽然现在实力不俗,麾下的战兵一万五千人,守兵三千人,但是在永和县,只有廖狗儿一个守备哨二百余人,加上三百多分到了土地的本地乡兵,比起雷霆而来的朝廷官军,这样的实力几乎不值一提。

  大宁县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张应金第五营刚刚攻破了大宁县,还没有从大宁县撤下来。大宁县城池狭小,人口不足万人,户口只有两千,有一个野战步兵营把守,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

  一阵阵马蹄声从府衙外传来,很快一队探马夜不收急匆匆的进入霍州府衙,随同他们而来的还有永和县的告急文书。

  刘宣看了看永和县令李翰所写的书信,连忙派出传令兵通知在霍州城的各营营官、各司司长参加军议。

  很快,各支部队的营官司长纷纷来到中军节堂,随同而来的还有霍州本地的地方官员。

  等众人齐聚一堂,刘宣将李翰的书信让大家看了看。有些营官不认识字,刘宣也将大致的意思说了一番。

  刘宣麾下的主要军官,李自成第八营驻扎在洪洞,张应金五营在大宁,张虎成二营在灵石、白旺一营在蒲县,剩下的各营营官几乎全部驻扎在霍州城附近。

  外放的这四个营,都是步兵营中绝对的主力营,霍州城附近的四个野战步兵营,只有李旭中第三营、杨四宝第四营战斗力不错,算是主力步兵营。其余的赵鲁第六营、陈铁牛第七营都让刘宣有些不放心。

  况且赵鲁、陈铁牛二营还抽调了战斗力最坚强的张五斗、赵弘二个哨组建了守备营,这样一来就更让刘宣有些担心了。

  刘宣将大致的情况讲了一遍,指了指李翰的告急文书道:“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官军大军的围剿已经到来,李县令的告急文书也写的清清楚楚。俗话说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大家也不要有顾虑,谈一谈各自的想法。”

  刘宣自认为不是天生的将才,所以在行军打仗中很注重听取众人的意见。像这样的军议也经常举行,刘宣麾下的众将也根本不陌生。

  刘宣没等众人开口,将目光对准了骑兵二营的营官刘勇道:“刘营官,你曾经官居二品,对于朝廷的情况也算了解,就由你来谈一谈吧。”

  刘勇投降后,一直比较低调,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在刘宣麾下的众多营官中也表现的非常平庸,一点儿也不像是骁勇善战的延安参将刘勇。

  寻常军议的时候,通常都是李旭升率先发言,但是这一次刘宣一反常态,反而将第一次发言的机会给了刘勇。

  a

  a

  

第十六章军议一


  刘勇虽然迫于无奈投降刘宣从贼,但是此人心高气傲,加上他与张虎成有杀子之仇,心中一直看不上刘宣这支军队能够成就大业。所以自从投降之后,刘勇可以说一直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都想跳下刘宣这艘贼船,以免日后牵累亲族。

  但是进入山西之后,刘宣这支军队更是发展迅速,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连续攻下九城。虽然这些城池大部分都是偏远小城,但是也有洪洞县这个山西人口最多,赋税最重的城池。

  眼见刘宣这支军队前景越来越光明,刘勇心中的想法也有了几分变化。现在他不仅有把柄握在刘宣手中,就连麾下的亲族老小都在刘宣控制之下。可以说在明朝一面,刘勇已经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只能将希望放在刘宣这支流贼身上。

  听见刘宣问话,刘勇扫了一眼坐在四周的众人,思虑片刻答道:“按照末将的经验,明军的步骑二军通常都是混合编练,这次明军在外围的探马中占据上风,只怕其步骑主力已经近在咫尺了。”

  “末将以为,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有士卒两万,但是比起朝廷的精锐边军,实力上还是明显占据弱势。不如让城别走,沿着红铜县南下,沿路裹挟青壮壮大声势,看机会能不能进入关中发展。即便到时候没有机会进入关中,也可以东去河南,南下湖北。”

  听了刘勇这番话,刘宣一言不发点了点头,这一番话,明显是站在刘宣一方了。通过这番话,刘宣已经看出刘勇态度的转变,算是初步得到了刘宣的认可。

  刘勇这番话刚一说完,就得到了三营营官李旭中、四营营官杨四宝的认可。现在四个主力步兵营的营官都不在霍州城,而杨四宝、李旭中二人的态度就至关重要。而其他的营官不是姓降之人,就是陈铁牛赵鲁这种毫无威望之辈。

  唯一威望过人的李旭升早已经被刘宣暗中通过气,已经稳坐钓鱼台,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一边。

  而下面的哨长副营官有不少已经分到了不少金银田产,算是将根基扎根在平阳府之内,加上不少士卒的家小已经划分到下面的九个城池,不少人心中并不情愿让出城池继续流窜。只是碍于刘勇、杨四宝、李旭升等大佬的地位太高,不敢在军议上当面反驳,反而在下面低声的吵吵嚷嚷,一时间军议之地仿佛早晨的街市吵闹不堪。

  听到众人吵吵嚷嚷,刘宣拍了拍茶盏训斥道:“中军军议,这样吵闹城一团成何体统。”

  刘宣看了看其他几名营官,见点灯子赵胜脸上欲言又止,于是和颜悦色的问道:“赵营官意下如何?还请直言。”

  赵胜本是新降之人,此人秀才出身,早年间熟读经史,知道历史上从没有流窜四方之辈能成就大业。他之所以投奔刘宣,就是看好刘宣这支队伍的前途,觉得刘宣是能够成就大业之辈,对于放弃根基四川流窜,赵胜这种读书人天生就比较反感。

  虽然入伙儿不久,但是赵胜此人豪迈胆大,一点儿都不怕得罪刘勇杨四宝等人,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此意不妥,如果抛下家小四处流窜,只怕下面的士卒定会军心大乱。如果带上老弱妇孺,也不可能甩脱官军,只会更加麻烦。”

  杨四宝敲了敲桌子道:“这个不难,到时候将洪洞县屠之一空,儿郎门发了财,快活了一番,到时候定能稳住军心。”

  听了杨四宝这种混账话,刘宣知道这也是明军治军的常态,算是古代军队的惯例。哪怕到了几百年之后,湘军曾国藩也经常屠城,靠这种残暴额行动维持士气。

  但是刘宣虽然有时候有些不择手段,但是并不是毫无底线之人。他狠狠瞪了杨四宝一眼说道:“这是什么混账话,我刘某人虽然出身低微,迫于无奈起兵造反。但是屠城杀降这种损阴德的烂事,咱们也一定不能干。”

  最新组建的工兵营营官田见秀本来就是一个心软忠厚之人,听了刘宣这番话,大有感触的说道:“将军说的极好,咱们都是穷苦人,杀贪官士绅也就罢了,洪洞县百姓超过十万,大部分都是穷困不堪,怎么下得去手?”

  而炮兵营营官刘武喜欢读书,与刘宣军中很少的读书人关系不错,他清了清嗓子,愁眉苦脸的说道:“如果让城别走,咱们各县安置的文官,担任守备的骨干只怕都不能保全,这样就有些伤筋动骨了。”

  杨四宝尽管刚才被刘宣训斥,但是还是大大咧咧的道:“管这些穷措大干什么。这些家伙手不能抬肩不能抗,除了拖后腿,还有啥用处。”

  杨四宝与刘武算是相识超过十年的老兄弟,两人说话也比较随意。听了杨四宝此话,刘武摇了摇头说道:“也不能这样说,士卒的饷银,军队的粮饷,地方的至理,总是需要读书人的,我们总不能到哪里都靠抢吧!”

  杨四宝说不过刘武,口中仍然有些不服气的说道:“老子反正到哪里都靠抢。抢钱抢粮强娘们吗!别人抢的,老子抢不得?”

  眼见杨四宝耍赖,刘宣也不由得脸上一笑,在他的心中,也是倾向于坚守根据地的。除了上述的理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十月,辽东的皇太极就会率军入关抢劫。

  皇太极这次入关,带着甲兵两万人,辅兵三四万,他从下面的各牛录抽调人手,从大安口龙井关突入边墙,连破遵化、蓟州,兵围京师。造成了朝廷极大地恐慌,自从英宗时也先攻打过京师后,大明朝的都城二百年之后又遇上了严峻的兵灾。

  京师被围,朝廷肯定会调集边军解围,所以刘宣只要支撑三个月时间,马上就会迎来一个大的转机。

  至于他穿越后的蝴蝶效应,刘宣也不是很担心,毕竟他现在的影响也就是陕北一地,还不能影响辽东的局面,况且皇太极策划已久,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只要皇太极破关,这一仗刘宣已经有了七分把握,战阵之上,七分把握毫无疑问能够赌上一赌。断更几天,感谢大家的支持,从今天恢复更新。

  

 

  

 

  

第十七章军议二


  心中有了决定,刘宣很快就坚定了决心,他看了看下面的众将说道:“自古以来,以泥腿子成就大业坐上龙庭的开国皇帝,唯有汉高祖、明太祖二人。其余朱温混迹于市井,郭威出身于游侠,但是此二人并没有一统华夏,论起成就,也远远比不上汉高祖、明太祖二人。”

  “蒙古铁木真,金国完颜阿骨打,后赵石勒虽然也是一时的英雄豪杰,但是都是蛮夷丑类。此辈性残暴虐,动辄屠城杀降,却是我汉家儿郎最凶狠的敌人。”

  “汉高祖先据西蜀、后据关中,出关四载,亥下一战斩杀霸王项羽,成为第一个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

  “明太祖先据和州,后据金陵,采用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八年之后番阳湖一战而下,阵斩汉王陈友谅,奠定了霸业之基。”

  “哪怕是出身流寇的朱温,也在河南恢复生产、减免赋税,重用文官张全义治理河南,几年之后先后扫平朱瑾、秦宗权、李茂贞等对手,建立了大梁的基业。”

  “凡是成就大业之辈,都要割据一地,扎稳根基。煌煌五千年,从没有流寇能成就大业。我刘宣虽然不才,但是却也有几分志向。”

  “这一战,我决定就在永和灵石二县迎击官军,此战胜则我军占据平阳府,割据晋南。败者两年基业毁于一旦,我等多年辛苦一朝尽散,只能成为令人不齿的流贼盗寇。”

  “这一战关系重大,谁敢疏忽大意,军法之下,绝不容情。”

  听了刘宣这番杀气腾腾的话,熟读经史的赵胜等人,心中顿时一阵火热。

  刘宣摊开一幅地图,马鞭指着地图说道:“永和,大宁、蒲县三县,每县都有驻军。永和位居北面,兵力也最薄弱,县内只有廖狗儿一个守备哨,但是永和县我们占据最久,在这个县的根基也最深,不少分到田地的百姓也全力支持我们,虽然县中人口稀少,但是也能发动三百乡军参战守城。”

  “大宁、蒲县都是攻占不久,因为我们苛待士绅的策略,城中的人心并不归附。因为士绅的造谣鼓噪,城中的百姓对我们心有隔阂,很难让百姓相助守城,如果强行逼迫,因为我们兵力薄弱,很可能弄出乱子,反而给了官军可乘之机。”

  “但是我们在大宁蒲县都驻扎重兵,大宁县有张应金第五营,蒲县更有白旺的第一营,这两个步兵营都是主力营,镇压士绅,把守城池应该很有把握。”

  “如今面对官军围剿,我们也不能分兵,我的意思不如放弃最南端的蒲县,让白旺将主力击中道大宁县。这样一来,我们的兵力布置就是一轻一重,如果永和县能够坚守,就让李翰廖狗儿等人坚守,如果敌军势大,就让李翰廖狗儿撤到大宁县。为了避免事权不一,永和、大宁、蒲县的军队全部归第一营营官白旺统带。”

  见刘宣信心十足,井井有条的安排着军务,下面的众将也更加的坚定。即便是少数三心二意之辈,在没有遭到大的挫败之前,也不敢有丝毫异心,毕竟刘宣是这支军队的创建者,他的威望远远超过下面的众人。

  刘宣下定了在平阳府北部决战的决心,他很快挥毫泼墨,当场写了一封书信,信中任命了白旺为永宁镇守使,全权管辖永和大宁一切事物,节制第一营、第五营、永和守备哨等辖区内部队。

  “永和方面的事情就这样安排,大家都谈谈灵石方向怎么办。”刘宣写好了书信,让传令兵快马加鞭前往蒲县、大宁、永和三县传达命令,然后支着胳膊说道。

  见刘宣当机立断处理了永和方面的军务,李旭升也有些跃跃欲试。在军议之前,他就被刘宣通过气,希望他在军议方向不利于刘宣希望的那样时发言,利用他军中威望,扭转这种趋势,将方向转移到刘宣希望的方面来。

  可是因为赵胜、刘武、田见秀等新老营官的发言,他们的意见也与刘宣相同,刘宣这个安排几乎毫无用处,李旭升本人在军议上也没有任何发言。

  眼见大战将至,李旭升也不是心机深沉之辈,他愤然站起身来,慷慨激昂的说道:“霍州城是我们的根基之地,我们的粮草饷银,甲胄被服都砸霍州城附近。如果霍州城稍有闪失,哪怕打胜了官军,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小。”

  “而且霍州城已经开始分田三个月,城中敌对的士绅已经彻底肃清,已经成为我们的根基之地。如果任凭官军攻打,只怕霍州附近也会被官军彻底祸害,这个对我们稳定军心,治理地方都是非常不利的,毕竟霍州附近的新兵已经差不多有两三千人。”

  “我的意思,不如胆子大一些,主力前出灵石县,汇合张虎成第一营,只在霍州留下必要的守备部队,与官军决胜于灵石县外。”

  听了李旭升这番发言,刘勇摸了摸浓重的胡须,颔首说道:“小李营官说的不错,大家的不少亲族现在也分散在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