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伐明 >

第125部分

伐明-第125部分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刘宣极度的重视。军校的学员都是待遇不错的底层军官。只要进入了平阳府军校,待遇上就与军中的什长看齐,每年的饷银达到十八两,此外还能分到三十亩免税田。

  除此之外,军校中的待遇伙食也非常好,居然可以不限量的每日三餐。每隔三五天,甚至还能吃上肥肉改善改善伙食。这样的日子,对于从小挨饿的陕北老卒来说已经赛过了神仙。

  因为吃得好。营养充分,所以军校中的训练也非常辛苦,几乎每日都会有会操。除了上午会操之外,到了下午。还需要进行一些刺杀、射击训练。到了傍晚,还有老师每日教导他们读书认字,经过差不多半年教育,这一批老兵几乎已经认识五百个常见字,已经勉强能读懂大部分军令文书了。

  刘宣赶到军校中时,军校的学员正在进行队列操练。在明末时期的军队中,打仗必定要列阵而战,因此,队列操练几乎是军中最重要的训练。

  每一个将军练兵。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操练阵型队列。作为一所培养基层军官的军校,平阳军校的队列训练更加严格残酷。每日之间,军校的一千多学员都要进行一个半时辰的队列操练。

  “张二蛋、赵四狗、马金财、你们三个王八蛋出列。刚才你们迈错了脚步。扰乱了队形,害的我们辎重科今天吃不上肉,今天按照规矩打你们五军棍,你们可有冤情需要伸冤。”

  刘宣刚进入大门,就见辎重科科长姚忠年正在处罚学员。站在姚忠年身边的,正是辎重科军法官张志贤。

  按照平阳军校的规矩。一旦在队列操练中出现了错误,扰乱了本队的队形。就需要全队饿饭一顿以示惩戒。不仅如此,犯错的学员还会被开除军校,调入要求不严的守备营中为官。

  因为今天正是中秋佳节,军校中按照惯例都会改善伙食。张志贤早已经打探清楚,今天中午不仅会包饺子,甚至就连红烧肉都会管饱吃。

  张志贤长得五大三粗,向来喜欢吃肉,今天被辎重科三个学员拖累,害的二百多人被连累处罚。不仅没有肉吃,在六科之间还会被同伴笑话几天。

  出了这样的事情,辎重科姚忠年、张志贤等官员可以说非常恼火。赶上了这种时候,张二蛋三人只能成为出气筒、倒霉蛋,三人被狠狠地打了五军棍,屁股上被打的皮开肉绽。

  不仅如此,这三个倒霉蛋还会被调出军校,调入守备营担任什长。相比起进入野战军担任队官、副队官等基层军官的同伴,他们三人前途无疑更加艰难,更加黯淡。

  现在早晨的队列训练已经结束,除了出了丑、丢了人的辎重科之外,剩下五科的学员已经完成了训练。他们早已经回到营房纳凉、等候中午的午饭。

  按照刘宣的规划,军校学员学制暂定为六个月。这一次因为战事紧急,这一批学员只能提前一个月毕业。等过了中秋节,到了八月十七,这一批学员就会走出校门,调入各支军队中担任最基层的什长、队官一级军官。

  这周期为六个月的训练,主要课程包括队列、军阵、军法、战术。其中炮兵、工兵、骑兵这三种技术兵种对于上述项目训练的要求稍微宽松一些,他们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一些技战术的学习操练。

  姚忠年二人刚处理了这三个坏了辎重科荣誉的学员,就发现了大将军刘宣。

  姚忠年快步上前跑来,对着刘宣敬了一个军礼,正要报告辎重科的情况。

  刘宣还没有开口,只见王双喜急忙说道:“如今学员就要毕业,我见马金财三人虽然犯错,不知道老姚你能不能通融一回。让他们暂且留在军校,毕竟都是陕北过来的老乡。好不容易有个前程,这样一棍子打死也太过苛刻了一些。”

  王双喜与马金财算是延长老乡,二人虽然地位悬殊,但是在延长县就是多年的故交。如今眼看马金财落难。前途尽毁,不由得真情流露、出言求情。

  听了王双喜这句不合规矩的发言,刘宣眉头一皱。正要出言驳斥。只见铁面无私的张志贤脸色一红,大声说道:“行军打仗,全靠号令节制。练兵训练,也是如此。号令就是号令,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更改。”

  “不要说你老王只是大将军亲兵营官,就是小白袍、下山虎、闯将来了老子这里,我老张这一亩三分地也不给他们留一点儿脸面。”

  听了张志贤这硬邦邦的一番话。刘宣笑了笑说道:“张贤弟说的不错。双喜,军法就是军法。怎能与人情掺和在一起?你当了半年的亲兵营营官,看来还没有悟到这一点。”

  王双喜听出刘宣话音中有些批评,心中顿时一惊,对自己的冒失也有些担心。他这个亲兵营营官。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刘宣身边的近臣,他这个职务根本不能有一点儿散失出现。

  不仅如此,作为保护刘宣的亲兵统领,他本人也不能在外面结党营私、广交朋友。他这个职务,只能成为纯臣。而他刚才无意中的发言,无疑是非常犯忌讳的。

  果然,不久之后,刘宣在出兵之前。将王双喜调出了亲兵营,让他担任了新编骑兵营营官。王双喜的职位,暂且由刘宣老亲兵哨长冯双礼接任。

  刘宣与姚忠年、张志贤等官员交谈了片刻。等到了午饭的时间,刘宣一行人直接奔向了伙房,与军校的学员一同用饭。

  刘宣本人在吃穿之上毫不讲究,经常与底层的士卒一同用饭。哪怕是非常痛恨刘宣的明朝文官,对他的评价也是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有古之名将之风。

  就连与刘宣军队有过几次交手的洪承畴,也认为刘宣带兵有吴子遗风。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今天中午军校的伙食非常不错,不仅有刘宣爱吃的红烧肉,还包了饺子。等刘宣吃的饭饱肚圆,休息了一个时辰,等到了未时六刻,刘宣直奔校场,查看炮兵队的火炮操练。

  在各支学员队中,刘宣最重视的就是炮兵队,虽然碍于现在火炮的威力不足,但是大炮这种战争之神已经逐渐发挥出重要的威力、炮兵也开始成为军中最重要的兵种。

  经过三年不断地摸索,刘宣麾下的炮兵逐渐摸索出一些先进的炮术。

  明代火炮限于科学技术水平限制,一直有着的两大缺点。

  第一就是以戚继光根据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所指出的;“重而难举,发而莫继”。

  这里主要指大型火器的问题,正如戚继光所言:“旧有大将军、发熕等器,体重千余斤,身长难移,预装则日久必结、线眼生涩,临时装则势有不及,一发之后,再不敢入药,又必直起,非数十人莫举。”

  由于大型火炮发射速度慢,装药操作复杂费力,一旦面临实战,敌人常常趁“一发之后,仓卒无以继之”,或“必伏其身,挨我火发、闻声之后即冲突而来”,导致明军常吃败仗,火炮威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欧洲这一时期的铸造技术并不特别优越,在17世纪,中国炼铁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并不明显。然而西洋火炮在设计上,则具有管壁较厚、炮管由前至后渐粗、且倍径较大等特点。故有射程提高、杀伤力强且较不易膛炸的种种优点。

  此外,西洋火炮的炮身多安有准星和照门,以为瞄准之用,两旁并铸有炮耳,便于架设在炮车或炮架之上,以调整射击角度,操作相当方便。

  第二明代前期的火炮如碗口筒炮、铅弹一窝蜂、迅雷炮、大将军炮等等,均无瞄准具,所以命中率很低。这个毛病比较致命,大大限制了火炮威力的发挥。

  在明末时期,欧洲国家的炮兵已经大规模开始使用铳规射表。虽然明朝对于这种先进的炮术非常眼馋,但是因为葡萄牙、荷兰等殖民者的防备,这种先进的操炮术一直没有传入中原。

  所谓铳规,就是可用来量炮管的仰角,炮手可用铳规测量火炮的射程和测量火炮应该装填的火药量。这就是“药弹相称”的发炮要领,而当时中国并没有这种先进的的观念。

  当时欧洲的火炮制造家依据弹道学原理,已经在铳规上刻有相应的比例尺,让炮手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就可简便地估计装药量,这是火炮发射技术上的第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

  对于这种先进的操炮射术,明朝的一些读书人无疑花费了极大地热情,终于在崇祯年间弄清楚了这种炮术的原委。

  经过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等精通西学的读书人刻苦专研,终于在崇祯初年,登莱巡抚孙元化最早掌握了这种炮术要领。他马上利用这种炮术操练了孔有德这支东江军。可惜后来因为吴桥兵变,孔有德将山东打了一个稀烂,最后带领麾下的炮兵投奔了八旗军。

  从此之后,皇太极如虎添翼,八旗军在战场上避免了攻坚不利的弱点。朝廷依靠火炮防御八旗军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有关铳规的规格和用法,刘宣虽然来自后世,但是也不是非常了解。尽管他也有一些几何知识,但是让他算计弹道学还是勉为其难。

  最后刘宣提出了要求意见,经过炮兵营老炮手、铸炮工匠的多次改进。霍州炮厂的铸炮师在炮架上设计了四种射击角度,每一种角度都经过校射试验,并且编写了规整的射表。

  只要按照射表操炮,虽然比不上铳规之法,但是相比起依靠炮手的经验,准头上无疑大大的增加了不少。

  因为这个时期的工艺限制,火炮的铸造标准并不规格,所以每一门火炮的射表都不相同。一门火炮,直到火炮损毁,使用的炮手都是固定的人选。

  在整个平阳军校当中,标注射表的火炮也只有一门新炮。因为新炮较少,所以平常很少进行实弹训练。一个月之内,炮兵科的学员也只能进行三次实弹训练。

  这一回刘宣前来视察,炮兵科为了博取头彩,所以才安排了炮手进行实弹操练。

  刘宣刚刚赶到校场,只见炮兵科学员已经开始搭建靶台,十几个炮兵也推着火炮进入了炮位。

  炮兵科科长王庚正要上前向刘宣汇报,只见刘宣远远地摆了摆手,示意王庚不要打断学员们进行操练。

  随着口令声一阵阵传来,这门佛郎机火炮先后发射了十轮炮弹。因为有射表校准,这十轮炮弹居然有三轮击中了靶台。这种成绩,已经远远好于半年前。

  按照半年前的标准,火炮的射击基本上依靠运气,根本没有多少准头。即便是目标很大的城墙,十轮火炮也有可能没有一发能够射中。

  刘宣将炮兵科的操练全部看完,对于炮兵科的表现,刘宣当场给与了表扬。并且提拔了炮兵科科长王庚担任了新编炮兵营营官。(未完待续)

  =〃

 

  

今天卡文,更不了了

  这几天卡文卡的很厉害,昨天勉强更新了一章。

  今天回家三个小时勉强码了五百字,估计更不了了,大家别等了,明天一定更新。未完待续。。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第一百二十三章佳节一

???

  刘宣看完炮兵科操炮之后,马上转向了骑兵科训练的校场。骑兵科见大将军到来之后,为他表演了最拿手的列队冲阵。刘宣看骑兵科学员虽少,但是这一哨骑兵气势却是很足,已经有了几分百战精兵的架势。

  毕竟军校的学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卒,他们大部分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从陕北起兵到现在,刘宣一直非常重视骑兵的发展。从最早的骑兵队到现在,他的麾下已经有七个成建制的骑兵营。除了自己的亲兵营外加四个老营之外,这半年刘宣还编练了两个新编骑兵营。其中一个调往晋中府,配合李旭升作战,另一个编入骑兵旅,归骑兵旅旅长刘勇掌管。

  这七千骑兵战斗力参差不齐,最强大的就是李旭升的骑兵一营,其次为刘宣亲兵营。

  这两支兵马根子上算是刘宣在陕北操练的骑兵,最拿手的本事就是长枪冲阵。他们不仅战斗力强横,就连武备也非常精良,几乎每一个骑士都能装备上甲胄,哪怕在明军之中,也是威名赫赫、被边将称呼为秃匪铁骑军。

  其次为骑二营、骑三营、骑四营这三个老营,骑二营改编自刘勇家丁马队,骑三营、骑四营二部为王左挂余部扩编。这三个营的骑兵不是很擅长肉搏作战,虽然刘宣也曾经严格的将他们操练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些老兵油子还是改变不了以前打仗的习惯。

  这三个骑兵营与明军非常相似。都比较擅长使用火器,但是韧劲不足,并不是刘宣能够决定胜利的力量。

  这一次新编的两个骑兵营。刘宣派遣了很多来自第一营、亲兵营的骨干。为了方便训练,这两个新编营放弃了难度很大的骑枪,装备了比较容易使用的马刀。但是碍于甲胄的生产能力,他们的披甲率只有三成,除了军官之外,只有前排的死兵才能披甲作战。

  眼见一哨骑兵学员冲过了沟渠,越过了拒马。将前面的稻草人一个个砍成几段。

  刘宣满脸笑意的对身边的骑兵科科长白勇说道:“这二百学员,不要全部放走。除了调出百人去两个新编骑兵营为官外,剩下的一百人就充当种子,为咱们训练更多的骑兵军官。”

  等看完了骑兵训练,天色已经到了傍晚。刘宣与军校的官佐打了个招呼,带着几十个亲兵离开了襄陵县,摸黑回到了平阳府。

  因为今天是中秋佳节,刘宣也快速的回到了府邸之中,与金娘等家眷欢度佳节。

  刘宣从崇祯元年七月穿越而来,到现在已经常常两年多时间。按照虚岁来算,已经算是三年。从刚刚穿越时赤条条的一无所有,到现在已经有一妻一妾。

  在去年五月,金娘还为他生下了长子刘冕。刘宣的这个长子。虽然算是早产不足月。但是也许遗传了刘宣的抗体,这一年来居然无病无痛,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年。

  按照明末时期的医疗情况。哪怕是天潢贵胄之家,婴幼儿夭折的概率也非常高的。即便是皇子王孙,也不见得能够平安长大成人。

  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