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70部分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70部分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定方、张士贵、薛仁贵、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等人在学独当一面的同时,秦风自己也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大都督,做上位者应当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秦风将刘仁轨提拔为诸曹参军事,将马周提拔为录事参军事,各自都官升一阶。至于杜荷,一边追随薛仁贵他们军训,一边还要跑来帮助刘仁轨、马周处理政务,可谓是最忙碌的一人了。

  不过北上庆州之时,他回家了一次,并带来了杜如晦写给秦风的信。信的内容没有丝毫公事上的事情,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感谢,以及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杜如晦在信中放下身段,以请求的口吻请求秦风像带房遗爱一样,将杜荷带成一个正常人。秦风阅读完杜如晦的书信后,递给了杜荷,杜荷看完之后,失声痛哭了一场,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杜荷为人机灵口才绝佳又虚心求教,政务上遇到了问题,立马就向刘仁轨、马周用心请教,杜荷如此用心,他们也不吝啬的指点。杜荷天赋本就绝佳,又得刘仁轨、马周的指点,未来的道路,将会如何秦风不知道,但最少,不会像历史上那般傻不溜秋的走上绝境。军务上杜荷也是竭尽所能的向各位主将学习各种常识。大家都不是那种目中无人的人物,也热心指导这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杜荷。

  ……

  黄昏夕阳笼罩着整个皇宫,将巍峨的太极宫显得更加雄伟气派。

  李世民刚刚处理好繁重的国事,在后堂小歇了片刻,问道:“今天可有庆州方面的公文?”

  立刻有侍婢答道:“陛下,还没有。”

  李世民颔道:“要是到了,直接送到朕手里。”

  这失去了秦风在身边,李世民觉得日子一下子乏味了许多,边军大唐存在的老大难题,他不是不知道,他不给秦风一兵一卒,未尝没有考验秦风的成分,如果连这么一点小困难都无法解决得了,那真是太让他失望了。不过,李世民对秦风有信心得很,故而,每天都在等候着庆州的公文,希望,那小子再给自己一个突如其来的惊喜。

  “今天是哪几位先生当职呢?”

  “回陛下,是盖文达、褚亮、虞世南三位先生!”

  盖文达、褚亮、苏勗是文学馆十八学士学大儒,李世民自由酷爱军略,对于政务有些反感,是故领军作战,战无不胜,政治水平只能说一般。但自从动了夺嫡心后,也知自己的不足。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出谋下,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大儒。

  李世民所招募的人都经过严苛把关,文学馆的文士擅长的不是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而是时事政治,治国方略。

  李世民从中选出十八位最出色的号称十八学士,让他们十八人分为六组,轮流值勤,住在李世民的家里,每每空闲,便召见其中三人商讨时事政治,学习治国方略。李世民本就天资聪颖,又下了这番功夫去学,自是成绩不凡。现如今他坐上了皇帝之位,这个习惯依旧不改,每天都会与十八学士中的三位谈古论今,商讨治国方略。

  盖文达、褚亮、虞世南得李世民这个时候召见,并不觉得奇怪。对于李世民的这股拼劲。他们早已习惯,自愧不如。

  尤其是褚亮,褚亮杭州钱塘人。出生于政治世家,曾祖父的梁国的御史中丞,祖父是太子中舍人,父亲是陈国秘书监,三人都是那种名噪一时的良臣。褚亮自幼聪敏好学,又受家族三代人的影响,对于治国方略领悟极深。年纪轻轻便,名扬天下。

  他是最早加入李世民麾下的谋臣之一,文学馆便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一手举办而成的。也是最早洞悉李世民心思的一批人。

  那时的李世民可谓政务上的新手,很多地方都是一窍不通,也曾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不过短短三年时间,李世民的政治远见。比起他们这些师傅都不遑多让。进步之神,着实让他们动容。

  三人一同来到书房,李世民请他们入座之后,也开始了他们的日常讨论。

  这日他们讨论的是经济,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民生,提高经济。

  李世民与杨广可以说是一类人,都是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胸有野望韬略。

  唯独不同的是李世民能够看得清事实,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着前进,李世民没有杨广那种好高骛远、刚愎自用的做派。杨广是想到就做,他不管自己的想法合不合理,百姓能不能支持,经济能不能支持,在杨广的心里头,他从来都是对的,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标,达到他的计划,他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也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待他,故而,才导致了强大的隋朝二世而灭,也正因为有着杨广这前车之鉴,李世民尽管也想成就秦皇汉武的霸业,但一直忍着,耐下性子,展经济,改善民生,强化军队,经济军事并行不悖

  怎么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将经济展起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他这带头大哥所要考虑的关键。至于十八学士,大多是他政务上的参谋,于是有事没事的就以这个话题找人讨论,希望找出好的方法,加快大唐的经济展与人口增长。

  尽管抄了贪官污吏,让他赚了一大笔钱,也让国库丰满了起来,可大唐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抄家赚到的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李世民作为有见识的英主,自然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百姓富足了,自主自愿的上交税收,他才是真正的经济达,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抄家只不过是一时之策罢了,不能以此定为国策。8



第253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四人商讨在兴头上,门外突然传来护卫的声音。

  “陛下!有公文传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不满道:“不是说过在于先生商讨要事的时候,不许打扰?”

  “是庆州都督府传来的。”门外的护卫进退维艰,十分尴尬与为难的说着。干他们这行最是苦逼,李世民为表对十八学士的敬重,特别下了命令,在与十八学士商议要务的时候,不得随意打扰。但是李世民也曾下过命令,若庆州秦风那里传来公文要提醒他,第一时间将公文传给他,让他知道。

  现在两个命令冲突,让护卫是不打扰呢,还是打扰呢?

  最后因为担心北方传来的是军情,也就硬着头皮打扰了。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自己矛盾的命令,也不再这个问题上追究,想了想道:“先拿进来吧。”

  接过秦风传来的公文,李世民先对盖文达、褚亮、虞世南抱以歉意的微笑,将公文拆了开来。

  这看了第一眼,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不是秦风亲手写的奏折,只因为写的固然是秦氏书法,可写不出秦风那种雄浑、豪迈的神蕴,一眼即可看出是由人代笔而成。不过一想到边军的情况,以及秦风诸事繁忙,也不予计较了,奈着心思仔细的看了下去。整个奏折洋洋洒洒、针砭时弊,将边军存在的问题一五一十的数落了一个遍。而后,毫不讳言的将矛头指向了李世民与他的太上皇老子,没有一点委婉的点出了边军不强,没有斗志的原因。他继续看下去,当看到奏折最后说明眼前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产生的隐患后,李世民眼中突然露出了一股震撼以及动容,不自主的失声道:“这秦风才去了庆州多久,竟然了解的如此透彻,真不简单。最为难得的是,他说他有办法解决、根除这种矛盾。”

  他顿了一顿,抬头对盖文达、褚亮、虞世南说道:“三位先生,我这里有要事处理,今日就到这里。回去三位先生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思量一二,来日我们继续商讨。”

  盖文达、褚亮、虞世南一并告退。

  李世民走出了书房,口中吩咐下人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请到议事厅议事。

  不多时大唐的核心人物聚集在了一处。

  李世民先将庆州都督府的公文给几人看了。

  军事素养十分出众的侯君集沉声说道:“陛下,秦将军一语即中,不得不防。要是在战场上,某支军队倒戈相向,或者出工不出力就惨了。”

  战场上胜败的因素很多,每个将军用兵,都将自身的兵力、战斗力大概的了然于胸,哪怕是一支新兵,在大战中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是某支军队放水,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坐视友军陷入危险而不顾,最终将直接影响战局的最终结果。

  李世民默然点头,作为优秀的统帅,李世民也明白个中的危害。尽管知道边军存在着战斗力不强,军心不可用,暮气沉沉,没有荣誉感等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一直没有意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年长日久后给大唐带来的危害。现在,看了庆州都督府的公文,才豁然明白,边军之所以如此,竟然是自己和太上皇造成的。

  前不久,他也接到李靖、李绩反馈回来的信息,不过,他不怎么当回事,只以为边境常年烽火连天,士兵有厌战的情绪所至。也没有做多大的留意,因为他知道以这两人的水平及军事素养,这点小事根本难不倒他们,但是,现在他明白了,即便两人收服了边军的心,却无法根除这种弊端,因为照着现在的制度往下走的话,以后,还会有数之不绝的这类边军,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这天大难题,才是他李世民想要思考的问题,秦风看透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公文上也说他有办法解决。只不过,怎么去解决却只字不提。

  李世民沉思半晌道:“将这份公文抄录两份,分别送给李尚书,李绩大将军。”吩咐完毕,李世民继续道:“制度上的问题咱们可以慢慢改,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如何让边军恢复勇气,恢复军人之荣耀,继而,参与到北伐之战中去。尽管,秦风说他有办法解决难题,但成与不成尚是两说,大家群策群力,都想一想如何在短期内让边军成为狼虎之师。”

  大家的智商都是顶尖的存在,也知道战争即将来临,边军能否成军作战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故而,对李世民迫切的心思十分了解。于是,一个个都在思索着。每当遇到灵光一闪的点子,都会拿出来商议谈论。

  ……

  与此同时,庆州都督府!

  一如长安皇宫,灯火通明!离送出信件已有了三天时间了,这三天时间里薛仁贵、房遗爱也是想尽了办法,先是让虎贲二营狂虐了边军一通,而后,直接把虎贲军的常规项目运用了上去,大出意料的是这一万人中,因此被淘汰回家的只有不到五百人,这些边军素质之强,即便是秦风也有些舍不得放弃了。

  之后,虎贲军二营一分为二,在边军的见证下,上演了一幕热血沸腾的对抗赛。尽管吸引了眼球,但是,对边军的麻木不仁却没有多大的用处。几天下来,两人可谓是用尽了办法,但效果寥寥无几。他们的努力秦风也看在眼里,故而,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要怪只怪这群边军太硬了。

  当天秦风已经接到了罗通的消息,此时,他正带领着一万三千余“汉奴”正往庆州方向而来,有了这一万三千余人的补充,秦风决定不再向边军妥协了。

  翌日一早,鸡鸣时分,秦风因生物钟的关系早早的起床,带领着强坚范等亲卫径直来到军营演武场而来。

  当秦风抵达之时,薛仁贵、房遗爱早有准备。

  站在点将台上,秦风道:“我想瞧一瞧这群麻木不仁的东西。”

  薛仁贵毫不犹豫的道:“末将得令!”

  他转身对身后的副官很威武的一抬大手道:“擂鼓!”

  战鼓声擂得震耳欲聋,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气势恢宏。

  这个时候的唐军久经战阵,训练有素,尽管是边军,但在这些硬性规定上也做得非常不错,不到三通鼓,一个个的兵卒早已准备就绪。

  秦风手一挥,高声道:“我是秦风,是庆州都督,也是你们的统帅。”

  虎贲军兵卒一个个高举起了兵器,欢呼了起来,呼声直上云霄,绵绵不绝。至于边军的呼声多少有些应付形势的意思,秦风也不介意,长剑指着边军队伍道:“现在,你们分成两队!与突厥人有仇的站在左边,没有的,则是站在右边。”

  很快,边军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队伍,左边的人数高达八成以上,也就是说,这一万边军里头,有八千多人的家庭是被突厥破败的。

  待大家分配好,秦风走下点将台,走到人数多的那一方,指着一个壮硕的青年问道:“你,大声回答我。你与突厥有何仇恨。”

  青年眼圈一红,大声道:“禀都督,我全家老小八口人,除了我到在山中玩耍躲过一劫,我父母、哥哥全部死在突厥狗的手里,我姐姐,我姐姐……”士兵数度哽咽,说不出话来,但是,在场的人又如何不知道他未尽之语!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秦风拍拍他的肩膀,又走向第二人,问道:“你呢!”

  “禀都督,我是朔方人士,我一家老少死在突厥的走狗梁师都的手里。”

  “梁师都的脑袋让我亲手斩了,也算是给你报了仇,你不需要感谢我,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华夏子民应该做的事情。”秦风拍拍他的肩头,又走向了第三人!

  “都督,我父亲……”

  “都督,我全家……”

  “我娘!”

  “我姐姐!”

  一问一答的时候,全场肃静!被秦风问到的人,无不痛哭流泪,有着相似经历的八千余众,由人及己,眼睛都红了,伤感之情皆在脸上。

  秦风之所以挑突厥来说,便是因为这些边军大多出身在大唐与突厥交接的地方,这些地方历来都是突厥兵锋涉及之地,常年受到突厥的抢掠袭扰,地方人民与突厥有着血海深仇,其中很多人从军的初衷就是以这个宽广的平台强大自己,并借此报仇血恨。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竟尔成了这副模样。

  秦风见时机已经成熟,厉声问道:“你们从军的目的是什么?”

  人群中登时有人大喊:“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报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