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图巴克而言,他也需要知道李从璟对待契丹的立场、打算,也需要知道李从璟对鞑靼部提供的帮助能到怎样的程度,或者说,图巴克需要知道大唐的态度。若是李从璟,或者说大唐有出击契丹,遏止契丹发展壮大的既定政策,愿意如同唐初那样,为平衡草原各部势力,甚至是为安定草原秩序,而大出其兵,那么图巴克就能毫无保留,或者说一定程度上毫无保留与李从璟联合,并且愿意在一定层面上,唯李从璟马首是瞻。
但若是大唐没有这份心思,只是如同之前那样,在契丹入侵时,给予其有限的反击,并无打算深入草原,去下一盘大琪,那么图巴克宁愿继续西迁,也不会与契丹放手一搏。毕竟,现在的鞑靼虽然处境惨烈,但毕竟没有灭族,而若是此时回头,与契丹拼命,日后一不小心败得惨了,以鞑靼部现在的力量,那是极有可能举族全灭,被从地图上抹掉的。所以图巴克不能不小心谨慎。
双方各有心思,而这份心思,又不能以“掏心掏肺”的方式,直接摆在桌面上来说,所以两人的谈话,才会看起来像是说了一大圈没有意义的废话。而实际上,方才在对话时,两人都在琢磨对方的心思。
李从璟再度将问题抛出来之后,用意就已经很明显,那是要图巴克拿出“干货”来,进一步表明他的真实想法,毕竟那个问题的答案,从字面上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了。李从璟以这种方式让图巴克袒露一些底牌,也是谈话继续进行的必要。
图巴克也知道这点,只不过他本想让李从璟先摊出一些牌,要不然在李从璟一次次提议被他否定的情况下,他不会不主动说什么。但经过方才一番对话,他却发现,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唐节度使,言行处事实在是老道的很,想要不付出一些代价,就从对方身上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实在是没有可能。
念及于此,图巴克决定吐露一些真言,同时,为了表现自己并非小家子气,是有诚意与大唐联合的,图巴克决定将话说得明显一些。
图巴克道:“李将军,你是中原人,在你们中原,有一句俗话,叫做‘故土难离’,其实这句话不仅对你们汉人适用,对我们草原人鞑靼人,同样是适用的。”说着,长叹一口气,“鞑靼部远离故土,被迫西迁,实在是无奈之举。契丹军队强大,鞑靼虽然有心反抗,也的确拿起弓箭战斗过,但奈何技不如人,最终只能落得一个背井离乡的下场。不瞒李将军,在西迁途中,一路上我部落子民都在喊着要回故土,每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落泪。”
说着说着,图巴克眼中竟然也落下泪来。
阿狸和巴拉西心有戚戚,巴拉西尚好,毕竟年轻,阿狸却是年长不少,对家乡这两字的理解和感情更深厚一些,在听到图巴克说出这些话,露出这样的神情后,阿狸心中刺痛,“父汗……”
图巴克摆摆手,示意阿狸不必多言,他看向李从璟,脸上流露出浓浓的痛苦之色,道:“李将军,我的子民想要回到故土,我何尝不想?平心而论,我对那片土地的感情,要比鞑靼部每一个人都要深厚。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鞑靼部的大汗,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我的子民好好活下去。眼下,虽然心中绞痛,我却也只能咬牙忍耐,带领部落西迁……唉,这份无奈和苦痛,日日夜夜不停在折磨我,实在是叫我难以消受啊!”
李从璟默然,脸上浮现出同情之色。图巴克这番话说得很入情,配合鞑靼部如今的悲惨遭遇,的确很有感染力,即便达不到令闻者落泪的效果,却也感人肺腑,让人在同情他们的时候,不禁为之愤慨。
草原民族虽然是游牧民族,但这个“游”的范围是有限的,通常只会在几个草场间来回迁徙,或者是在气候大变,原居地不适合生存的情况下,才会迁徙到其他地方。游牧民族对故土的感情自然不能与中原人相比,但也绝非就半分没有。况且,鞑靼部如今可不是主动迁徙,而是在被契丹军击败,死伤无数的情况下,被迫离开家园,这情况就又不同了。是以图巴克的说辞,并非是空洞之言。
然而,在政治上,感情从来都是拿来利用的手段,是表而不是里。图巴克这番话说得动情动理,然而让李从璟动心的,还是图巴克在言谈中隐含的对契丹的仇恨,已经想要改变现状,重夺故土,恢复鞑靼昔日盛况的渴望。这便是李从璟希望看到的。
李从璟先是对图巴克的遭遇表示了同情,随即道:“大汗,鞑靼部的遭遇让人同情,契丹的所作所为,又为之愤慨,而您作为鞑靼部的大汗,心系百姓,处处为鞑靼部子民着想,叫人敬佩。”
说到这,语气渐渐厚重、激昂,“契丹者,狼子野心之辈,自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便一直不曾停止过对外征战,让原本和平安宁的草原烽烟不息,实在是草原罪祸。本朝自太宗以来,草原民族与汉人渐成一家,彼此感情深厚,大唐对草原兄弟,一向也是待之优厚,但凡有南迁者,莫不妥善安置。归根结底,大唐是希望草原的和平能够长久。”
“如今契丹趁乱而起,荼毒草原,不仅让草原诸部灾难深重,也屡屡寇边,让中原志士愤然不已,大唐欲击契丹久矣!只是先前中原内乱不宁,朝廷分身乏术,这才让契丹有了壮大之机。如今,中原既定,我朝陛下英明神武,坐拥中原,俯瞰九州,岂会缺乏吞吐八荒之志?当此际,契丹这颗毒瘤,便不可不拔出!”
李从璟这番话,让图巴克眼前一亮,他最后道:“光复平州,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又言:“大汗可能不知,在本帅北上之前,为耶律敌烈窃取的胜州,已重归大唐了!”
图巴克惊讶的啊了一声,“胜州已为大唐王师收复了?”
“正是。”李从璟点头正色道。
因李从璟这番话,图巴克信心大增,他不无激动的向李从璟再度确认,“大唐皇帝陛下,真有出击契丹,以压制其嚣张气焰之意?”
李从璟庄严肃穆的点头道:“我王师相继光复平州、胜州,今我百战军又现身于此,难道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吗?”
李从璟这话半真半假,让人难以辨别,但李从璟最后那句话,却是货真价实存在的事情,特别是李从璟作为卢龙节度使,竟然出现这里,其意如何,是为先行探路,还是为先击契丹,这些固然难以揣度,但最起码,这就让人不能不相信,大唐的确是有出军草原之意的!图巴克欣喜起来,这个消息让他情难自禁,他连连说道:“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从始至终,大唐都是希望草原和平安宁的,并不希望看到有人打破这份平衡。”李从璟继续丢出重磅炸弹。
这话让图巴克瞬间外焦里嫩,这才是重点。大唐为了自身强大,让中原能安稳,不受草原民族袭扰,自然是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邻国的,对于唐朝而言,草原上保持各方势力均衡,彼此牵制,实力又都不足以对大唐形成威胁,这才是大唐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只有这样,大唐皇帝才能永远是那个高高在上“天可汗”,在草原事务上保持足够的影响力,甚至是一言九鼎的影响力。
而如今,契丹强势崛起,打破草原平衡不说,还屡屡侵袭唐境,这就让大唐无法坐视,必定出手改变这种局面。而在李从璟的话中,有意无意中总在强调,当今的大唐皇帝是有吞吐八荒的雄心壮志的,大唐能从入主中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从常理上讲,大唐在入主中原后,接下来的确是应该征服天下了!
图巴克想道:“当年天可汗在位时,也是化家为国,从一地称王到入主中原,在他平定汉人国邦之后,立即就对草原动手,即便是当时强大如突利、颉利可汗,也只能在大唐的兵锋下被征服。难道,如今,历史要重演了?”图巴克越往深处想,越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再看李从璟,年纪轻轻,却手握雄师数万,在草原风云激荡之际,竟敢孤军深入,这份气度胆量与才干,岂不令人折服?而一个王朝的强盛,不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杰出的人吗?当年的李靖、李绩、薛仁贵等,都是如此雄才大略!
想到这,图巴克浑身都微微颤抖起来,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正在把握什么,这让近来一直处在焦虑、绝望中的他,顿觉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这种感觉,叫做看到了希望!
图巴克站起身,离开座位来到李从璟身前,庄重地说道:“李将军,鞑靼部不欲往北,不欲往西,不欲往南,唯所愿者,在东归故土也!望大唐,望李将军,能帮助我鞑靼部重拾尊严,重归故地,我鞑靼部十万勇士,愿为大唐王师先锋,与契丹对决阵前!”
李从璟也走出案桌,一副激动的模样,抓住图巴克的手,动情道:“大汗,大唐等得就是大汉这句话啊!有大汗这句话,有我大唐雄师与鞑靼勇士联手冲锋陷阵,耶律阿保机何惧,契丹何惧?鞑靼何愁不能回到故地,草原何愁不能重拾和平?”
图巴克紧紧握住李从璟的手,老泪纵横,“有大唐王师,有英才如李将军者,鞑靼重归故地有望,草原重归安宁有望矣!”
话至此处,两人相视大笑,一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模样。
巴拉西早已经热血沸腾,激动难耐,在一旁握着拳头,看他那副模样,却是恨不得立即厉兵秣马,与李从璟一道,去冲杀契丹蛮子,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草原,建功立业了。他身后的莫西里等人,和他的神色如出一辙,皆是充满希望,直欲立即与契丹开战。
唯一不同的,是静静坐在桌后的阿狸,她脸上也是密布笑意,眼眸里闪动的晶莹仿佛要溢出来,但是比之巴拉西和莫西里等人,她的神态却是最为平静的那一个,并没有太多兴奋、激动之色流露出来。
李从璟和图巴克达成共识,这是李从璟此行的最大目的,亦是图巴克、阿狸请李从璟至鞑靼部做客的最深层次用意,这个共识达成,最为关键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接下来就是安排双方合作、兴兵等等一系列具体事宜。
此事不是不急,但却不是能够立马就谈的。这样的军国大事要定下来,要讲究步骤,一步步来。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固双方达成的这个共识,同时各自思考接下来的行动安排。毕竟合作、兴兵这样大事,具体实行起来,不可能像图巴克说得那样,鞑靼部会傻头傻脑真全部冲锋在前,为唐军鞍前马后,而李从璟自然也不能让百战军在任务分配中太吃亏,所以这需要双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先各自好生谋划,然后再拿到一起讨论。
当即,又是一次大宴,到了午后,双方才尽欢而散。
第332章 势有分合难预料,夜半有人入梦来(下)
巴拉西和莫西里等人,一脸喜气的出了图巴克的大帐,自去向族中勇士传达今日喜讯,当然免不了告诉这些鞑靼部的勇士们,他们重拾荣耀的那一日已经为时不远,他们鞑靼部重造辉煌的希望已经到来,当然,那些本来属于他们,却被他们的敌人夺走的女人、财物,那些属于一个草原战士的荣光,不日就要回到他们手中。
在与会所有人都离开之后,阿狸并没有出帐,她留在最后,并且在他人都离开之后,仍旧没有要走的意思。图巴克见阿狸留在帐中不走,心情格外舒畅的他,笑着问阿狸,“你怎么还不走,留在这里可是有什么话要对父汗说?”
阿狸点点头,她走到图巴克身旁坐下,为图巴克体贴的捶着小腿,以驱赶图巴克身上连日来的疲倦,语调轻柔道:“父汗,今日之事,我还存有一些疑问,要和父汗说说。”
“哦?你还有什么疑问?”图巴克看着眼前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儿,慈祥的问道。
父女俩说话,自然不需要和李从璟谈判一样,步步谨慎、步步为营,阿狸直接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先前与父汗讨论草原局势时,父汗也曾言及,今日之大唐,早已不复当日之盛,若是‘天可汗’在时,契丹也没有可能趁势崛起,更不会坐视契丹点燃草原战火而无动于衷。耶律敌烈攻占唐朝的丰、胜二州,建立应天军后,唐朝也没有出动大军来收复,由此可见,当今的大唐,已经不足以让鞑靼报以厚望。既然如此,方才在与李从璟谈话时,父汗为何又突然肯定,大唐能够帮助鞑靼部夺回我们的草场,将契丹驱赶出去呢?”
“原来是这样。”图巴克在理解阿狸的意思后,温和的笑了起来,“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
“此一时彼一时,何解?”阿狸不解。
图巴克长长舒了口气,认真地对阿狸说道:“在未见到李从璟之前,父汗的确如你所言,对唐朝能救助鞑靼,没有抱多少希望,但这个转变也不是突然的,一切都发生在见到李从璟之后。”
阿狸好奇的双眸睁得更大,这说明图巴克越解释,她反而越糊涂了,“这是为何?”
“如今的大唐,的确不复当年大唐之盛,甚至连王朝的建立者也不一样。但眼下不如,却不代表日后也会不如,因为如今的大唐,极有可能像‘天可汗’初临位时一样,处在勃发之初。当年‘天可汗’继位时,唐朝国内的烽火也并未停息,多地仍旧屡有战火,这和眼下的唐朝何其相似。当是时,唐朝国困民穷,兵甲奇缺,子民数量也是大为减少,当时草原的两位雄主,颉利、突利可汗,甚至一度合兵直至长安,‘天可汗’都不得不与之白马会盟,这才让唐朝有喘息之机。但其后,短短几年之内,‘天可汗’便让大唐焕然一新,不仅扫荡了中原其他群雄,也使得国力大增。数年之后,大唐王师出边关,入草原,平颉利、灭突利,竟是不费吹灰之力!”
“李从璟说得的确不错。如今的大唐,已然入主中原,焉知其不会在短短数年之内,廓清宇内,再图草原,重演当年历史?若非如此,今大唐何以能既克平州,又复胜州,而契丹莫能奈何?今日之大唐,已露当日大唐强盛之相啊!”
图巴克看着阿狸,“之前是父汗错看了大唐,错看了大唐之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