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雄霸天下-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两人的对话也引起了屋内刘明远他们的注意,于是纷纷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兄弟,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个《金陵诋报》可不是一般的诋报,也不同于历朝历代的诋报,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它是刘丞相亲自主编的,而且上面传递的信息也就是刘丞相的想法,也是他治国的思想,如果仔细研读,必然会悟出不少道理来。”
“还有这么回事,王兄弟快快说一说,如何看出里面的玄机。”
两人的对话让刘明远也有些好奇了,此时就是刘基也从闭目养神中醒来,然后开始自饮自酌了,其实也是在听着两人的对话,宋濂和宋思贤也被两人的对话吸引过去了。
“兄弟,你看,今天诋报头条刊登的是怀远军攻灭陈友谅的战事,讲述的武昌投降的事情,这个消息自然是大事,也该上头条。”
“这是一定的,这样的大事,诋报一定是一整篇地报道的。”
“但是,兄弟你看到没有,诋报下面的第二条消息就是金陵纺织厂的消息,说道在一年的努力下,纺织厂出产棉布三十万匹,足可以供应金陵城百姓一年之用。”
听到王姓士子的话之后,他身边的这个人突然陷入沉思了,似乎有些明白了。
然后王姓士子接着说道:“而且我注意到,诋报上刊登的这样的消息非常多,纺织厂,炼钢厂,制衣厂,制鞋厂,制陶厂,造船厂,养殖场等等,都会被大力夸赞,可见刘丞相对于这些工商厂矿非常重视,而且也说明了一点,兴工商,上可以富国,下可以造福百姓,让百姓有事做,获得跟多的钱粮。所以富国强兵就需要兴工商,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钱银和武器,壮大军队的力量。”
但是就在此时,突然一个不愉快的声音响起:“王子浩,你无非就是在鼓吹你们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罢了,现在竟然拿出刘丞相的政令说事,你们永嘉学派无非就是诱导人们舍义取利,程朱理学才是治国之道,非要将你们的永嘉学派套进去,真是可耻。”
突然的声音顿时让场面一片肃静,显然雅间外面的声音也渐渐安静了,刘明远猜测可能是这个人的反对,将身边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王子浩随后不以为然,然后带着调侃地味道说道:“那敬诚兄说说该如何治国安邦。”
男子名为朱敬诚,和隔壁桌的王子浩也认识,此时看到身边众多人士子都被自己吸引过去了,朱敬诚顿时整了整身体,然后说道:“君王治国当以程朱理学为主,教化万民,让百姓知廉耻,懂忠义,尊天理,敬天神,如此天下才可大治,百姓方可富足。”
此时身边很多士子似乎赞成朱敬诚的观点,于是也让朱敬诚有些得意,然后轻蔑地看了看隔壁桌的王子浩。
王子浩显然不赞成朱敬诚的观点,然后说道:“好一个教化万民,知廉耻,尊天理,那些茹毛饮血的鞑子也要教化吗?那些屠戮我汉人百姓的鞑子只知道烧杀奸掠,对待他们就只有刀枪耳。农,百姓之根,工商,富国强兵之源,当今刘丞相就是遵循此理,鼓励农桑,百姓富足,大兴工坊,兵强马壮。”
听着外面激烈的争论,刘明远倒是对这个王子浩有些好奇了,他知道这个王子浩的观点是永嘉学派,发起于温台,主流思想就是兴工商。
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主要分为程朱的理学和陆九渊的陆学,但是从北宋开始,在温浙一带开始出现了浙东学派,浙东学派的代表学说就是永嘉学派。两宋商贾众多,商业繁荣,于是追求逐利富民思想的永嘉学派也就渐渐兴起了,此时已经在江浙一带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184章 天下士子
听到王子浩的话之后,在场的很多士子也纷纷点头,认为说的有道理,毕竟鞑虏可是屠戮百姓的,这么多年了,程朱理学也没有教化过来啊,而且反倒是让天下百姓遭受了更多的毒害。
看到身边很多人又开始支持王子浩,朱敬诚有些不高兴了,然后说道:“王子浩,我看你就是在狡辩,鞑虏也是人,是人都可以教化,只是时间的问题,天下大治,当引人向善,教化百姓,而不是逐利。”
王子浩虽然说道:“那请问敬诚兄,教化鞑虏需要多少年啊?”
朱敬诚有些回答不上来,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十年也好,五十年也罢,不成就一百年。”
“哈哈……”
王子浩突然大笑起来,然后说道:“五十年,一百年,你们可以去教化鞑虏,但是不要以天下百姓的生命为代价,你们可以引人向善,但是不能不让商人逐利,你们程朱理学就是狂妄自大,总想驱逐所有的学派,然后你们一家独大,容不得别家学派,请问当初朱熹老夫子可是说过天下只允许他的学派存在了。”
王子浩随后铿锵有力地说道,顿时赢得在场的很多人一阵喝彩。
“你。”
被王子浩说的无法反驳,朱敬诚愤怒不已,然后狠狠地踹开椅子,随后带着身边的几个士子一同离开了。
“哈哈……”
随后大厅里面一阵大笑,一时间很多程朱理学的士子们也纷纷离开,表示不满,看来今天状元楼不是他们的主场了,改天再找回来。
这样的场景在状元楼里面天天都在上演,楼中的士子们已经习惯了,只是今天难得看到程朱理学士子们吃瘪,于是很多人都非常高兴,平日里他们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架势。
刘明远他们也在雅间里面听到了外面的辩论,此时雅间里面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刘明远坐而不语,一时间让身边的人有些不适用,众人也都知道,刘明远在思索外面的争论。
此时唯独唐胜宗还在那里自饮自酌,表情很是轻松,他是武将,但是也是文人出身,可是唐胜宗非常清楚眼下这些学理之争,真的是说不清,同时他也不想搀和进来。
倒是宋濂,此时脸上一脸肃然,但是内心却是有些愤怒,他对外面的这个朱敬诚的观点很不赞同,虽然宋濂也是程朱理学出身,就是刘基也是如此。
但是两人都是心胸豁达之人,可以容下身边的其它学派出身之人,绝对不会像朱敬诚这样,带着排斥的心理,反对其它学派。
宋濂知道,这也是眼下程朱理学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狂妄自大,总想独占庙堂,一家独大。
宋濂对于刘明远的思想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这位主公非常和善,对于各家学派都不排斥,所以在金陵学院里面可以存在各家学派一同上演的场面。
但是这样的情况让很多程朱理学的文人士子们非常不满,在他们心中认为应该是程朱理学为主,其它学派都该让路,甚至就我们一家在金陵学院,天下唯我独尊,并且要成为官学,而且还要独霸庙堂。
从南宋开始,渐渐地程朱理学就开始占据天下儒学的主流,到了元朝之后,元帝更是将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元庭的科举也只设置进士一科,考试的内容也是朱熹的《四书集注》,其它学派的思想全部被驱逐出了庙堂,于是百年下来,就演变成为了今天的结果。
天下程朱理学士子占据儒学士子的大多数,而且在刘明远攻占江南之后,放开了学术思想,于是程朱理学更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程朱理学士子们的心态也更加狂傲,加上之前南宋和元庭一直独尊程朱理学。
于是这些程朱理学士子心中本能地认为自己就是官学,应该独霸庙堂,最重要的是他们看不起其它学派,无论其它学派的思想是好的,还是坏的,总是一副反对的意见。
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永嘉学派鼓励工商,本来没有什么坏处,而且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不可能没有商人,只是商人的地位一直卑贱,但是就是如此,程朱理学的士子们也要反对,甚至攻击,这就是当今程朱理学士子们的心态。
宋濂知道眼下程朱理学的危机不在刘明远,他知道刘明远喜欢工商,这没有错,因为工商可以给刘明远带来钱财,这是扩军打仗必须的,所以刘明远兴工商没有错,宋濂和刘基等程朱理学之士也从来没有反对。
但是程朱理学有着它的特点,那就是道义的教化和约束,这是治国理政,尤其是为官做人的标准,这是程朱理学的强项,所以宋濂他们清楚,一旦天下太平了,那时程朱理学也将得到大发展。
但是程朱理学此时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天下程朱理学士子的心态已经改变了,开始排斥其它学派,本能地认为自己就是天下之理,任何学派都不对,天下士子都应该学习程朱理学。
而且传统教化众生的学理也渐渐地被改变,很多学子开始扭曲这种解释,甚至出现了教化鞑虏这种不伦不类的说法,已经完全背离了程朱理学的精髓。
宋濂知道这是此时程朱理学最大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程朱理学未来的发展,尤其是遇上了刘明远这种开放包容的主公,绝对不会让一家学派独占庙堂的。
宋濂他们虽然心中也希望程朱理学未来能够独占庙堂,但是如果刘明远让百家齐放,一同发展,他们也不会反对,但是眼下大部分程朱理学的文人士子们可是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宋濂在心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慢慢恢复过来,此时他才看到,刘明远已经微笑着看了他有一会了,这才知道自己陷入的太深了,然后尴尬地笑了笑,众人随后又开始举杯吃饭了。
刘明远自然知道宋濂他们想的是什么,此时程朱理学独霸庙堂的思想非常严重,而且很多程朱理学的文人士子们本能地认为程朱理学就是官学,就该尊享庙堂,于是也开始排斥其他学派,认为自己的就是真理,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但是刚才王子浩的言论也有些激奋,直接攻击程朱理学,在状元楼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所有就让在场的很多不是程朱理学的士子们大为欢喜,纷纷叫好。
刘明远知道眼下天下士子一大半都是程朱理学出身,但是少有刘基、宋濂、宋思贤这等大才之人,心胸开阔,可以包容一切,他们是学到了程朱理学的精锐,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优点,更是心胸豁达,宰相之才,所以才成就今天的地位。
但是很多程朱理学的士子们没有这样的成就,他们甚至开始排斥异己,攻击其它学派,总想一家独大,其它学派最好消失才好。
这是刘明远非常不喜欢的,也是刘明远开放学派的原因,他是绝对不会让一家独大的,程朱理学有它的优点,尤其是对做人做事,修身治国,是最传统的做人思想,适合对人的要求,但是不适合治国。
在刘明远心中治国是需要律法的,而不是道义和伦理,所有刘明远对未来国家的治理已经有了勾画,那就是依法治国,将行政和司法分离,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但是此时刘明远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怀远军四处征战,地方稳定发展是前提,所以官员都是政法一身,这样也可以方便政令的执行和稳定地方。
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地方,恢复生产,刘明远也根本没有更多的经历和资源再单独成立一个司法系统。
此时随着状元楼外面的争论停止了,于是外面也恢复了平静,士子们谈笑的声音也渐渐地起来,气氛也开始回归到正常了。
刘明远一众人也开始慢慢用餐了,将心中关于学派之争的思考放下,刘明远又开始思索海上贸易的事情了,此时他最想要的就是钱,所以对于海上贸易非常重视。
此时刘明远已经准备开始第一趟海上贸易了,由俞通源率领,带着三十艘怀远军海军战船,同时还有五十艘商船从泉州出发,下南洋,然后途径满刺加,进入锡兰洋,再进入波斯海,最后到达巴格达,在那里进行贸易,换回真金白银。
这趟航线俞通源已经走过一趟了,同时刘明远又从大量阿拉伯俘虏中挑选了一些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交给俞通源。
此时他们已经在泉州集合完毕,随着对陈友谅战事的结束,海军也开会抽调更多的船只支援俞通源。
刘明远非常期待这一趟的成果,五十艘海船上面装的都是货物,同时还是三十艘海军战船护航,安全没有问题,但是面对大自然的汹涌,刘明远还是非常担心的。
同时俞通源这一趟也是带着结交沿岸国家的准备,为未来几年怀远军海上贸易做准备,提供沿岸稳定的补充港口。
这一趟最大的海上贸易中,除去五十艘官府的货船,还有十余艘是民间商船,也加入了其中。
刘明远也非常欢迎民间商人加入其中,但是对于海上贸易的风险,还有巨大投入,很多商人没有加入第一趟航行,他们虽然已经准备好了海船,但是还是没有加入。
他们在等待第一趟的结果,等到怀远军真正地将航道开发出来,沿途有了补给和落脚的地方,然后再准备加入,毕竟第一趟的风险太大了。
第185章 科举考试开始
龙凤四年秋,此时在北方已经是一片清冷,但是金陵城的温度还是非常伊人,而且随着对陈友谅的战事结束,刘明远也一心投入到了科举考试之中。
经过三个月的修葺,刘明远将金陵城的一座军营改建为考院,面积巨大,足可以容纳上万人考试,此时已经全部修葺完毕,并且已经封闭了半个月之久,此时准备全部敞开了。
龙凤四年十月初一,随着正试的开始,考院外面云集了大量的士子,这些人都是通过了初试,然后来到这里参加正试的,足有四千多人,此时全部云集在了考院外面。
四千多学子云集考院外面,气氛一时间变的热烈起来,到处都是文雅的问候和畅谈,不时还传出一阵欢笑声。
刘明远为了考试的安全,还特意派出五千怀远军维持考场外面的秩序,同时派出一千名怀远军负责考场内的秩序,并且协助考试。
此时考场外面虽然已经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但是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