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485部分

远东1628-第485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益于这几年公司每年都组织各地基层农村所有的农户们,一直在大规模的进行各种农业基础建设。而且辽东各地农户们的耕地都是沿河开垦,这才使得远东将今年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远东公司对这次大面积旱灾非常的重视。各个部门都行动了起来,组织力量到各地的基层农村积极救灾。

  军委会下达了动员令,驻守在各地的远东军官兵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部行动了起来,调集所有的车辆、设备和战马,深入到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帮助辽东和外东北各地的农户们进行抗旱救灾。

  民委会也号召各个部门行动起来,所有的人员和车辆也都赶到就近的基层农村,帮助远东的广大农户挑水灌溉,抢救。

  海参崴工业区的各个企业,全都放下了各种工作。全都在夜以继日生产各种抗旱的装备,每天都有装满了水罐、胶皮水管、蒸汽动力的抽水泵等设备的列车和内河驳船,把装备送到远东各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李老根和家里的朝鲜女人,已经在地里忙活了两天。从春耕开始。他们耕地、播种、移栽、施肥、除草、抗旱,不知操了多少心,也不知流了多少汗。

  今年的家里几亩地的收成照比往年差了很多,主要是今年赶上了大旱灾年。再加上东家化肥有点接不上溜了。虽然各个大队、支队的领导,带着农林部的专家,在远东的广大基层农村。下到田间地头教授农户们自制农家土堆肥。

  只是第一年推广,远东广大基层农村的农户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各种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今年土堆农家肥的推广,虽然也起到了一些弥补的作用,但却并没有达到公司预期的效果。

  可老天不下雨,这个就没办法了,干旱对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李老根和家里的朝鲜女人起早贪黑的去河里挑水,拼了命的为庄稼浇水,这才算是让自家地里的庄稼没有枯死。

  以前若是在大明的时候,农户们遇到了这种大旱之年,那大伙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全家人不是饿死在逃荒的路上,就是饿死在自己的家里。

  可是在远东的广大农户们,虽然也对自己家今年的收成感到痛心疾首,但并没有因为这个大旱之年,出现全家挨饿的惨剧。他们每家每户的余粮若是省着点儿吃,足够一家老小吃上两三年。

  今年远东各地的收成普遍受到了影响,有些地方的亩产直接减少了五成以上,还有一些地方更低,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干脆绝收。

  李老跟他们家的情况还算是好的,亩产只掉了四成多,即便如此,李老根两口子依然心疼得彻夜未眠。收成是农户们的命根子,忙活了几个月,看着收成少了一大块,两口子的心都在滴血。

  

第八百八十一章 救灾


  远东的广大农户虽然遭受了大旱之年,但他们依然感谢远东公司,在干旱最严重的时候,公司根据各地受灾的情况,调低了今年的田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干脆减免了田赋。{…

  农户们今年的贷款的还款额,也都相应的调低或是免除,使得广大农户们都松了一口气。遇到这样的东家,大家伙的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而且公司还在辽东各地的主要河流沿岸地区,组装了大批的蒸汽动力的抽水泵,日夜不停的为各地的农田抽水灌溉。远东各部门也都倾巢而出,大批汽车、马车往返于河边和农户们的耕地之间,把一个个装满河水的巨大水罐,送到了广大农户的田间地头。

  公司也组织了大批的人员,前往各个灾情严重的地区参与救灾。整个远东公司上至董事局的常委,下到基层的大队干部,全都放下了手上的工作,亲赴第一线替广大基层农户们挑水、运水。

  远东各地的驻军部队,民兵预备役几乎倾巢而出,也全都出来帮助农户们挑水、运水。一帮老实巴交的农户,看着一个个往日威风八面的军爷顶着烈日,赤着上身帮着他们挑水浇地,全都被吓傻了。

  这特么也太扯了,哪朝哪代也没听说过军爷帮着老百姓干活的,都说兵过如梳,这帮兵痞不来祸害你,就特么谢天谢地了,现在居然帮着大伙挑水,太玄乎了吧。

  慢慢适应过来的农户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但他们心里都不托底,谁知道这帮兵痞干完了活会不会管他们要这要那的,若是惹恼了这帮兵痞,让他们生气发飙可就坏了。

  虽说自打来了远东,附近的军爷还从来没有祸害过他们,可是大伙刚来辽东的那会儿,可是都见识过这帮军爷的凶悍。李老根刚下船的时候,还因为动作慢了一点儿。被一个如狼似虎的军爷狠狠的抽了一鞭子,当时足足疼了他一天,现在想起来依然是心有余悸。

  于是,大伙纷纷跑回家。把家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都拿出来,这顿的忙活啊。不但准备了各种吃食,还纷纷去买了些酒,生怕这帮军爷干完了活找麻烦。

  李老根两口子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翻了出来,朝鲜女人还含着眼泪把家里的大公鸡给宰了。两口子忙活完。已经快到傍晚了,他们紧赶慢赶的端着吃食来到了自家的地头,把东西放下就紧张的站在一边。

  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李老根和家里的朝鲜女人一人拉着一个孩子,孩子的手都被他们攥得死死的,手心都是冷汗。这个时候,连家里调皮的孩子都感受到了周围气氛不对,抿着嘴连哭都不敢,一家人的样子显得极为悲壮。

  不光是李老根家,中队的农户们都是这样。整个田间地头全都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

  正在地里干活的远东军官兵,被农户们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但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上去解释,可能会加大农户们的恐惧心理,索性干脆不去解释了。

  各个中队长和大队的领导知道了以后,纷纷来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对他们讲解远东军的纪律,可依然没什么卵用,农户们根本不听你的。主要是他们刚来辽东的时候,远东军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时候因为流民太多。而且这些流民还没有经过冬训,没有丝毫的组织纪律性,一旦出现混乱,势必会造成踩踏事件。所以军委会命令远东军官兵。在特殊时期采取非常的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秩序,保证流民队伍的稳定。

  所以远东军在流民初到辽东期间,对流民采用的都是极为严苛的政策,皮鞭和木根是主要手段,每天那么多人下船。那特么有时间跟你墨迹。

  直到远东军各个部队完成了任务,远东军各个单位才离开田地开始整队,战士们默默的穿好了军装,背上背包和装备,各个班排长大声的喊着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团结就是力量,预备唱……”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战士们挑了一天的水,虽然都是非常的辛苦,但都是常年训练的棒小伙子,稍稍歇一会儿就缓过了乏,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士气也很高涨。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昂首阔步的向附近的营地走去。

  李老根顿时就懵逼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帮军爷怎么不留下吃饭呢。他壮着胆子向那名带队的军爷问道:“军爷,我们准备了晚饭,没什么好东西,还请各位军爷吃上一口再走吧。”

  远东军的那名带队干部听了李老根的话,笑了下道:“老哥,你可别害我,我们部队是有纪律的,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我们若是吃了大伙的东西,回到部队可是要被行军法的。东西都拿回去吧,我替战士们谢谢你了。”

  他说完就拍了拍李老根的肩膀,然后笑着转身离开了。李老根呆呆的看着远去的队伍,看着战士们身上的军装都被汗水打湿了,浑身上下水淋淋的,心里顿时就是一热。

  他突然转过身,从地上的一堆吃食里抓起一些东西,然后对呆愣在一边的朝鲜女人怒骂道:“你个败家娘们,还特么愣着干什么,快帮我拿东西给军爷们送去。”

  朝鲜女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跑上去抓了几样,然后跟在李老根的后面追了上去,两人忙乱之中,有的东西掉在了地上也顾不得了。

  这时,其他的农户也和李老根两口子一样,纷纷拿着东西追上了远东军的队伍,拼了命似的把手上的吃食往远东军官兵的手里面塞,惹得战士们接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各个部队的主官和政工人员只好和众多农户们解释部队的纪律,但是苦口婆心的说了半天,这帮农户根本不听,非得把东西塞在战士们的手里才离开。

  

第八百八十二章 家里揭不开锅了


  经过远东公司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终于控制住了辽东、外东北各地的灾情。≧,当然,各地农作物也因为旱情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平均亩产还没到去年的一半,个别灾情严重的地区,还有耕地绝收的情况出现。

  即便如此,辽东各地的基层农户们已经非常满足了。这要是在大明,遇到这样的大旱年景,颗粒无收是免不了的。

  那些去年刚刚安置在东北、外东北各地的百余万流民,更是像见了鬼似的。如此灾荒的年景,他们地里的玉米依然收了几百斤,土豆和地瓜就更多了。以前在大明就算是风调雨顺,一年下来,每亩地也就收获个几百斤而已。

  没想到在远东,遭受了如此严重的旱情,亩产竟然还能收获这么多粮食,这让他们都有些难以置信。而且东家仁义,不但调低了田赋,还减免了今年相当一部分的贷款还款。

  尤其是他们看到灾情最严重的几个月,公司各个部门和远东军各部队全都下到了农村的田间地头,帮助他们进行救灾。这更让这些新安置的流民匪夷所思了,他们什么时候见识过这样场面。

  各地的官老爷和军爷都来帮助他们挑水运水,这可把一帮老实巴交的农民吓坏了。这要是以前在大明,你还敢让官老爷和军爷帮你们挑水,他们不来祸害你就不错了。

  虽然此次辽东、外东北地区极端的旱灾天气,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粮食减产达到一半以上。但是远东公司却通过此次救灾中的表现,却感动了辽东地区所有的农户,让那些刚刚被安置在各地的流民,从此对远东公司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远东公司今年的流民接收工作正在已经接近尾声。公司粮食储备已经见底儿了,原本还想通过今年秋收的粮食顶一顶,可是没想到辽东、外东北地区却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旱灾。

  公司为了各地农户的稳定,大幅度减免了田赋和今年的贷款还款额度,使得公司再一次面临了粮食危机。

  秋收工作结束以后,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如何应对公司的这一次粮食危机。

  公司仓储中心主任何浩博首先向大家通报了公司粮食储备的情况:“目前公司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了警戒线以下,情况极为危急,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公司今年接收的百余万流民,将熬不过这个冬天。”

  与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听了何浩博的话,脸色全都凝重了起来。公司今年接连在暹罗、南洋各地弄到了大批的粮食,但是经过两年的不断购买,南洋和暹罗的粮食已经基本被买的差不多了。

  毕竟这个时代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地的地广人稀。而且生产力极为低下,面对远东如此巨大的粮食需求,根本无法满足远东公司如此大规模的购买,而且已经接连买了两年。

  王和看到大家的情绪都比较低落,就笑着道:“我们远东虽然经历了一场极为严峻的自然灾害,损失极为严重。但是公司却凭借这次在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辽东、外东北各地区所有农户的民心,只要有了民心。我们损失的再大也是值得的。虽然我们现在的形势极为严峻,但只要大家集思广益。总能想办法度过这次难关。”

  旁边的郭松想了下道:“印度战役已经开始了吧,那边的缴获应该不少,我们是不是联系下乔海鹏,让他们先把印度缴获的粮食运回来。”

  高建国摇了摇头道:“老乔在印度的缴获应该不少,但是公司的粮食缺口实在太大了,仅凭在印度地区的缴获。可能无法满足我们今年的粮食需求。百余万流民所需的粮食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从现在一直到明年的秋收,我们若是还找不到可靠的粮食进口渠道,我们就真的危险了。”

  王和点了点头道:“这两年公司尽最大的努力四处筹集粮食,因为需求量极大,暹罗、南洋等地的粮食。可能连多年的陈粮都被我们买来了。这个时代暹罗和南洋等地的农业生产水平,远没有现代社会那么高,亩产量三四百斤都算是丰收的年景了。而且人口少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这次辽东大旱,也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辽东、外东北的农业资源虽然丰富,但小冰河时期还要持续几年,谁也不敢担保今后几年会不会再发生几次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要做两手准备,应该着手向南洋和印度进行大规模移民,开辟新的农业基地。”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是深以为然。此次的辽东大旱,让大家对小冰河时期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一旦发生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那远东公司恐怕真要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了。

  高建国阴沉着脸,冷冷的说道:“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让老乔带领部队继续西进,去波斯、去阿拉伯半岛、去东非沿岸,哪怕穷兵黩武也在所不惜。”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通信参谋就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他来到了高建国的身边,把一份电报递了上去,然后大声的说道:“司令员,印度战区乔司令刚刚发来的电报。”

  高建国接过那名通讯参谋的电报,简单的扫了一眼,脸色顿时一变。他“呼”的一下站了起来,急匆匆的向会议室的外面走去。

  会议室的各位委员的脸色也都变了,大家心里都捏了把汗。大家都在暗自祈祷,现在正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