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1167部分

远东1628-第1167部分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点了点头道:“我也正想和宋涛去一趟呢,既然你们来了,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随着李明的一声令下,黄河舰队、运河舰队,以及东部兵团登陆舰队的船只,纷纷沿着大明沿河一路南下,驶入长江口进入长江水道。海军部在大明沿海的伺机待命的几百艘战舰,也纷纷起锚缓缓的向长江入海口驶去。

  一时间,长江入海口和京杭大运河万帆云集,无数风帆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和内河机帆船浩浩荡荡的驶入长江,颇有些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的壮观场景。

  与此同时,江北的登陆部队也纷纷停止了进攻,只留下少数部队驻守已占领的地区,其余部队全部南下,支援长江舰队的劫掠江南计划。

  目前南方兵团长江舰队中,因为第一舰队地处湖广,所以他们的任务最重。

  明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再如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四百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三百二十四万多石,占了绝大部分。

  控制江西江面的第二舰队任务也不轻松,明代的江西也一直是漕粮大省,每年所纳税粮却仅次于湖广,超过浙江。

  第三舰队在南直隶地区,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苏常熟,天下足”,但是随着大明粮价的逐年增加,苏常地区的粮商也翻了几番。这里也是大明漕粮囤放重地,各种官仓遍布运河两岸。而且苏常地区还是大明经济最繁华的地区,大明的粮食产销中心也在江浙一带。

  随着黄河舰队、运河舰队和东部兵团登陆舰队,以及海军部的海上力量陆续南下。长江舰队船只紧缺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大批远东军乘坐内河机帆船和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在长江以南水网密布的地区纵横肆虐,整个大明江南地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好在远东军纪律严明,只劫掠官仓和富户,对普通老百姓和小门小户秋毫无犯。过了一段时间,江南的老百姓就慢慢的不再畏惧,很多底层百姓还纷纷被接受远东军雇佣,帮助远东公司搬运粮食等物资。

  远东军毕竟人员不足,所以各部队干脆在当地雇佣底层百姓,干一天活每人就能分到一定数量的粮食,每天收工直接兑现,而且中午还供一顿饱饭。

  所以开始的时候,远东军还采用强自征用劳力的办法,可是这个政策仅实行了一天,就有大批百姓争相前来帮助远东军搬运粮食等物资。

  但是江南的士绅集团和商贾富户却遭殃了,因为粮价逐年增加,他们几乎每家都或多或少的做一些粮食生意,即便不做也都纷纷囤积粮食发国难财。

  没想到远东军直接杀到了江南,对各地的官仓和士绅集团囤积的粮食大肆劫掠。这些江南地区的士绅官员、土豪地主和大户商贾,这几年趁着北方连年旱灾哄抬粮价,不断的囤积粮食,以图挣个钵满盆满。

  谁曾想他们数年的心血,统统被远东军一朝抢了个干干净净。尤其是苏常江浙地区,几乎每个大户都做粮食生意,这一次全都血本无归。

  远东军杀入江南,南京城也彻底乱套了,大明兵备松弛,军队早就烂掉了。尤其是江南的明军,战力更是不堪。远东军还没到呢,各地的明军就一哄而散。南京的守军更是光棍,远东军刚刚过江,守军就逃了大半,整个南京就像一座空城似的。

  南京的守军和官员都想出城投降了,可他们却发现远东军并没有进攻南京。只是在南京周围的繁华地区大肆劫掠。虽然南京城守备空虚,可远东军面对垂手而得的南京城,却像看不见似的不闻不问。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坐不住的常委们


  李明原想让高建国和王和等人休息一天在走,可是这些老家伙知道了江南粮食的事情,那里还能坐得住,纷纷要求马上出发。,

  中原战役战役发动前,公司董事局专门召集各个部门对近两年来储存的物资做了统计,结果非常的不乐观,其他物资还好,但是粮食的储备数量就有些不够看了。

  就算再加上远东军在中原各地的缴获,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未来远东公司将管理大半个中原,再多的粮食也会捉襟见肘。

  这也是南方军团执行劫掠江南计划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长江舰队在大名江南能劫掠一批粮食等物资,缓解公司粮食储备不足的困境。

  可谁曾想长江舰队各分舰队居然在江南各地取得了如此大的收获,这绝对是意外之喜。虽然长江舰队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从各个分舰队发回的电报分析,他们在江南缴获的粮食,数量绝对不少。

  本来南方兵团为长江舰队配置的舰船,是三大内河舰队最多的,可面对各地堆积如山的粮食,长江舰队的船只就显得不足了。

  李明从北方兵团抽调了一艘39a式大型八发飞艇,然后大家乘坐这艘飞艇向江南的武昌府方向飞去。

  39a式大型八发飞艇是在39式飞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飞艇,因为海参崴的远东动力研究所的不断努力,目前39a式飞艇配备的八部发动机的功率已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

  动力得到了加强,使得39a式大型八发飞艇的巡航速度、飞行高度、载重质量和滞空时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对39式飞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

  而且39式a式飞艇优化了动力和操控结构,有了基本的抗据风暴能力,具备了一些在恶劣天气起飞降落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39a式大型八发飞艇采用的是氢气内胆,外包氦气的安全气囊,还充分吸取了35式飞艇的经验教训,对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良,所以39a式飞艇的安全性能非常强。

  其实自从空军部成立空艇部队以来,已经有七艘飞艇因各种原因失事坠毁,其中就包括李明曾经乘坐过的一艘,说实话以远东目前装备的飞艇数量来说,这样的事故率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为了避免公司员工因为飞艇失事造成心里压力,军委会对这些事故都没有进行通报,而是采取了“捂盖子”的方式,即便很多内部员工也不知道这些事故。

  虽然39a式飞艇各方面性能都很优良,而且具备很强的安全性能,但是高昂的成本,却一直让公司下不了决心。

  但是后来发生了李明乘坐飞艇遭遇恶劣天气而失事的事件以后,公司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大规模换装39a式飞艇,逐渐淘汰老式的35式飞艇。

  目前空军部已经装备了近百艘39a式大型八发飞艇,之所以装备数量依然很少,但主要原因还是海参崴大飞艇飞艇研发中心的产能上不来,年产量始终存在很大的瓶颈。

  但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得到缓解,大飞艇研发中心已经在起点镇建立了一个大型飞艇制造企业,两年内39a式飞艇的年产量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一直为人诟病的成本问题也因为产能形成了规模,成本将大大的降低。

  当李明和高建国等人乘坐的飞艇飞临武昌府空域的时候,大家在飞艇吊舱透过舷窗俯览长江,顿时被地面的壮观场景震撼了。

  长江的江面上密密麻麻的铺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不断的往返于长江两岸。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冒出的一簇簇浓郁的黑烟,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

  为了尽快把江南缴获的粮食运到江北地区,长江舰队各个分舰队在大明江南地区强行征用了大批船只,什么渔船、商船、漕船,甚至连南京十里秦淮的画舫都征用了不少,反正只要是船,哪怕是一艘小舢板,都被没有逃过远东军的毒手。

  无数船只从江南的苏常、江浙、江西、湖广等地区装满了粮食,然后浩浩荡荡的向江北驶去,每一条江河都塞得满满当当,像一条条连绵不绝的巨龙缓缓游动,颇有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的壮阔场面。

  江边的武昌府码头和对岸的汉口、汉阳码头人头攒动,无数远东军官兵和征用的当地民工,在长江两岸日夜忙碌。

  一辆辆马车、手推车连绵不绝,在武昌府城内装满了粮食,然后运往江边的码头。江边码头到处都堆满了粮食,码头边也停满了船只,不断的往返于长江两岸。

  江面上不时就有几艘速度极快的机帆船呼啸来去,负责组织管理、引航大批船只进港出港,虽然场面看上去混乱,但也算是秩序井然,并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因为武昌府城周围的混乱局面,所以长江舰队将临时飞艇起降场地,建在了距离武昌府城几公里以外的一片空地上。

  虽然已经得知李明和高建国等众多远东董事局的常委已经赶到了武昌府,可叶长盛和刘东等人却根本抽不出时间过来迎接。

  这几天他们忙得焦头烂额,即便是叶长盛也亲自乘坐快艇在江面上进行指挥,几天下来只睡了不到十个小时,累得已经没了模样。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下了飞艇来到江边,叶长盛特意派出了一艘快艇拉着大家前往武昌府码头。快艇是工兵舟桥部队的模块化冲锋舟,可以将几个模化块组建迅速组装成一艘快艇,配备一部单缸柴油发动机。

  快艇在江面上疾驰,速度很快,不一会就行驶到了武昌府附近水域。但快艇到了这里,速度也就慢了下来,面对江面密密麻麻的船只,只能耐心的等待临时指挥所的统一指挥,虽然肉眼已经看到了不远处的武昌府码头,但还是在江面上足足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才获得通过的指示。

  u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刮地皮


  李明和高建国乘坐快艇来到武昌府码头的附近,但依然无法立即通过,因为一艘艘等待装粮的船只在武昌府码头排起了十几条长龙。>网

  好在快艇个头小,而且操纵灵活,最后总算是杀出重围,在武昌府码头找了个地方,把李明和高建国他们送上了岸。

  武昌府码头也是混乱无比,到处都堆着高高的粮垛和忙碌的人群。大家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总算是来到了第一分舰队临时司令部。

  可是司令部里也只有几个参谋负责接电话,叶长盛和刘东正在江面坐镇指挥,就算他们现在想回都回不来,江面上的船只太多了。

  但叶长盛还是通过电台分别向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做了汇报,高建国和王和还对他进行鼓励,并代表远东公司董事局向长剑舰队第一分舰队进行慰问。

  高建国站在武昌府码头的一处高地上,颇为感慨的说道:“还真是湖广熟,天下足啊。仅仅武昌府一地,就弄到了如此多的粮食,若是我们扫了整个湖广、江西等漕粮大省,公司是不是再也不用为粮食愁了。”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这次长江舰队能取得如此大的收获,主要是崇祯大旱这几年,大明的粮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大明江南各地的士绅阶层都在大肆屯粮,而且很多做了粮商,为了方便运输周转,就都把粮食集中囤积在沿江交通要冲地代。

  其实我们若是深入湖广、江西等产粮地区,肯定会有所收获,但未必就有我们再长江沿岸的达地区缴获的多。至于北方,因为这些年流贼遍地,所以除了运河两岸有一些官仓藩库,其他地区的粮食基本都囤积在州府城内。”

  王和也笑着道:“这帮士绅地主和王公勋贵,就是一群大明的蛀虫、硕鼠,为了维护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他们还大肆国难财。呵呵……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在江南囤积了几年的粮食,这次算是赔的是干干净净。”

  乔海鹏嘿嘿的笑了一下说道:“既然江南不缺粮食,那我们过两年,再组织部队南下抢一次,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吧。”

  李明笑了下,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次是我们选择的时机好,正赶上崇祯大旱,就连几年的陈粮都能卖上天价,所以江南的富户地主、士绅官僚几乎家家都做粮食生意。我们这次缴获的粮食,可能是他们这几年的存货,我刚才过江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几艘船只装载的粮食,很多都是积年的陈粮。

  现在沿江各个码头的官仓、粮店里囤积的粮食,没有几年时间,根本达不到如此的规模。下一次我们恐怕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了。以后不用抢,只要我们控制了长江,每年湖广、江西等产粮区的粮食肯定会卖与我们远东,因为没有北方的庞大的粮食需求,这些产粮地区的粮价势必会暴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也纷纷来到各个基层,高建国每天在武昌府码头的舰队临时司令部坐镇指挥。王和、郭松去了江对岸的汉阳、汉口,乔海鹏和李玉坤等人则是乘坐飞艇去了江西和南京。

  李明和宋涛带着部队坐船深入武昌府南部的湖广产粮区,横扫了整个湖广地区的南部,确实如李明所预料的那样,深入湖广地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却远远的低于预期。

  但是第三舰队深入苏常、江浙地区,部队的缴获却也非常的喜人。毕竟这个地区属于大明经济最达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有粮食,还有棉花、布匹、生丝等各种纺织品和原料。

  这些东西对于远东公司来说,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作用仅次于粮食。毕竟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耗费物资最大的几项开支。

  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世界上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明朝中期开始,大明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进入了继西汉、宋朝之后的第三个高峰。

  尤其是江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棉花、桑树、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展,江南的丘陵地区开辟了许多茶园和桑园。

  江南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

  这些商品中奢侈品在商品总量中占了一定比例,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占据了市场流通总额的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