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克格勃的情报收集,整个库尔德斯坦地区,土耳其的军事力量不到十万,因为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都非常重要,通常配备最强大的部队防守。不只是土耳其这样,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
而其他的城市,除了像是卡尔斯这种专门应对苏联的军事重镇,一般没有多少军队。就算是土耳其已经开始征召一些预备力量,整个土耳其仍然显得防守薄弱。政治家通常会欺骗民众,告诉普通人危险会马上来临,实际上土耳其政府还是比较信赖美国的保护。想到苏联孤注一掷的开启全面战争,这根本不可能。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次苏联人真的来了,集中了三个军区一个驻外集团军群,以全面进攻的方式拉开了战争的序幕,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司令部的命令是摧毁,我们已经到达特拉布宗上空,地面上的烈焰应该是地对地导弹所致,现在轮到我们了,光荣属于英勇的苏联空军,投弹……”随着一声令下,轰炸机群的机腹中,一颗颗铁疙瘩缓缓坠落,带着独有的声音像是下饺子一样被苏联轰炸机群扔下,苏联空军的攻击是无差别攻击,并没有刻意区分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
有一点是一定的,这场战争过后,谢洛夫本来臭不可闻的名声这辈子都别想洗白了。至少在欧美国家就是如此,为了保证战争迅速而完全的胜利,他完全用俄罗斯帝国的战斗方式解决问题,先把敌国所有人定义成敌人,然后把敌人彻底消灭。俄罗斯敌国的思维当中,是没有民众这个概念的,除了俘虏就是死人。
特拉布宗被彻底摧毁不放在他的心上,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城市遭到苏联轰炸,整个土耳其东部的各大城市,艾拉泽、乌尔法、巴特曼、埃尔祖鲁姆没有一个例外。在地对地导弹的突袭之后,苏联空军一批又一批不间断的攻击、返航、再攻击、再返航、再攻击、再返航,反正三大军区的战争储备足够半年,谢洛夫的意思是十天内把这些炸弹全部扔出去。
此时整个高加索地区的铁路全部被军管,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苏联部队正在沿着铁路前往亚美尼亚,同时在亚美尼亚的第二批进攻部队已经越过边界,整个亚美尼亚已经处在空虚状态,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投入到了进攻当中。
“我们走,和第二批进攻部队一起前往卡尔斯,把这个带子交给莫斯科。”谢洛夫觉得自己的肩膀还算是有力,直接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这是他录制好的录像带,里面他把所有苏联动武的责任全部承担,勃列日涅夫心中希望的事情,谢洛夫已经全都做了,一旦战争失败,他自然会接受处罚。
在第一轮的导弹攻击和空袭当中,土耳其除了伊斯坦布尔之外,包括首都安卡拉全部都在苏联的空袭当中,石墨炸弹、电磁炸弹等一些苏联研究成功的炸弹,全部第一次用在了土耳其的身上,国家电网已经被摧毁、各大雷达站被摧毁、电视广播台被摧毁、重要铁路被摧毁、预留的军队集结地点布满了苏联空军投下的集束炸弹。
“土耳其人搞什么?怎么会联系不上?”布鲁塞尔的北约军事体系指挥部当中,一个接线员眉头紧皱,在冷战时期两个军事集团都处在互相戒备的状态中,北约盟国每隔几个小时就会互相联络一次,而互相联络的时间已经到了,土耳其却没有回音。
“不会出什么事情吧?”另外一个接线员伸出脑袋过来,一副探寻的口气一边比划一边说道,“说不定是苏联正在大举进攻土耳其,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这个玩笑不好笑。”早先的接线员是英国人,他不太能接受这个玩笑,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他都不敢想象人类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嗨,怎么了?英国人,难道你们英国的军队就是用来摆设的么?难道在两个阵营的对抗中,大英帝国的军队难道不是准备随时作战?让苏联知道我们早就已经严阵以待了么?”另外一个美国人继续保持着轻松的口气,他不认为苏联人活够了要拉着全世界同归于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他已经都不相信。
“不要说这种笑话,我们的军队只是让普通人知道我们已经准备随时作战,而苏联人从头到尾都知道我们没有准备好。”英国人没有理会天性乐观的美国人,继续尝试和土耳其方面进行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心中的不安越发的强烈。
“怎么了?”就在这个时候,这里的主管走了进来,询问军事联络部出了什么事情。
“报告,土耳其方面一直联络不上,我担心那边发生了变故。”一直在尝试联络土耳其的联络官站起来,详细的叙说着刚刚发生的情况。
“土耳其人?他们不是正在和希腊作战么?对了,还有苏联的盟友叙利亚,等一会吧,说不定现在土耳其军队正在和叙利亚厮杀呢。”进来的中校一听到土耳其的问题,一脸的不耐烦,土耳其和希腊的北约内战,引起了很多军官的反感。有一个军官不懂历史么?没有战争史本来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希腊和土耳其的对抗,因为政治原因美国选择了支持土耳其,但不代表所有军官也这么想。
北约内部因为希腊和土耳其的战争,对土耳其军人的反感非常强烈,这个中校只是这个庞大群体中的其中一个,可以说土耳其军官在北约总部最近就一直受到敌视。
“好吧,等一会我在尝试联络。”联络官叹了一口气,他刚刚只是因为自己的职责才说出这番话,既然军事联络部的主管都说没有问题,那他还有什么问题呢。
他们不会想到土耳其人在依靠自己的力量抵抗苏联的全面进攻,七十年代的苏联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强大军事力量,世界上的坦克苏联占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有一半在华约,核潜艇占据世界的一半、空降兵占据世界的一半、核武器方面和美国并驾齐驱,也占了世界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随便出动一点军队都能把土耳其按在地上摩擦,竟然还恬不知耻的玩偷袭。
这次土耳其版本的卫国战争,一定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土耳其人,让他们怀念。邪恶的苏联人用八千多辆坦克、一千四百架轰炸机、五十万军人的入侵是必然要失败的,这点不但土耳其人相信,谢洛夫也相信。毕竟他又没有准备占领整个土耳其,既然没准备全面占领,自然到时候就会撤军,土耳其人可以宣布他们赢了。
“按照全机械化军队的行进速度,驻罗马尼亚集团军群在天亮之前就应该到达君士坦丁堡的外围,也就是土耳其的西部边界。”坐在装甲车当中随着道路不断摇晃的谢洛夫,一手拽着把手一边一边命令道,“空军的下次一个批次轰炸机应该携带燃烧弹,把大君士坦丁堡地区的交通给我隔绝,阻挡土耳其的援助君士坦丁堡的援军,记住,国家需要的整个君士坦丁堡,也就是达达尼尔海峡的两岸。目的是把土耳其变成一个亚洲国家,明白么。”
“我们马上和亚美尼亚的总指挥部联络。”身边的参谋点点头,立刻拿出手机和国内联络,看见对方手中的手机,谢洛夫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他看的各种战争电影当中,就没有一部电影是使用手机联络的,这一点都不专业。
不过也不是没有道理,手机毕竟是新兴事物,现在对于手机的监控才刚刚起步。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是以后这方面的防备还是要注意的。
苏联的全机械化部队,在目前这个破球上首屈一指,部署在国外的集团军群,一旦进入开动状态,完全可以进行整体进攻,配备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和摩托车完全可以把所有士兵一个不剩的拉走,以苏联驻罗马尼亚集群距离君士坦丁堡的路程,理论上绝对可以在一个晚上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毕竟路过的都是苏联盟国,会把急行军的速度发挥到最大。
战争开始两个半小时之后,土耳其北部的海滨城市奥尔杜浓烟滚滚,不间断的轰炸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一些人着手恢复被摧毁的电网和通讯,忽然一辆水陆坦克从海浪中冲出,带起一片浪花,然后毫不犹豫的继续前进,随后一辆接一辆的水陆坦克从海中出现。在不远处,巨型气垫船正在缓缓靠岸……
第七百一十二章 带路的库尔德人
各式气垫船缓缓停靠在海岸线上,驾驶着这些气垫船的红海军士兵停靠完毕,对着舱内的海军步兵敬礼道,“同志们,看你们的了,我们要回去运送第二批人了,祖国万岁。”
舱门大开,全副武装的苏联海军步兵纷纷下船,在他们前方的不远处,奥尔杜整个城市都处在一片硝烟当中,他们不需要任何器材就能看见目标,有些地方的烈焰就是最好的坐标。
“进攻!”上岸的上千名红海军士兵跑步前进,跟上了前方不远的水陆两栖坦克,直扑奥尔杜,攻克这座城市为后续的登陆部队建立稳固阵地,因为雷达的关系,苏联的大型登陆舰这次并没有出动,不是不相信苏联空军的摧毁能力,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道理作为随时牺牲生命的军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
几乎没有一刻停歇,登陆的水路两栖坦克部队和苏联海军步兵就投入到了战斗当中。直接冲进奥尔杜市内进行巷战,整个城市枪声大作,苏联的坦克部队就像是一杆标枪一样扎进了这座城市,似乎丝毫不畏惧接下来的残酷战斗。
因为这次的战争南部战区的命令十分简单,就是速度,占领速度是第一个目标,至于伤亡率,经历过卫国战争那种规模的血战,残留下来成为苏联国防部将军们,似乎对任何伤亡数字都不太感兴趣,不要说现在苏联加起来伤亡只有六七百人,就算是这个数字在往上翻一百倍,也不会让苏联国防部产生一点波动,只要战争能赢,死点人又算得了什么?哪有战争是不死人的?
趴在对面街口拐角的机枪手连续打出了两次长点射,机枪的输弹口一侧的不可散弹链已经垂到了地上,人行道上撒了一片明晃晃的弹壳。机枪手暂时压制住了对方的射击,但是苏联士兵都清楚,这种局面不可能延续太久。在此前的几次交火中,机枪手已经打掉了四个五十发弹鼓,现在使用的是副射手携带的弹药。
“排长,我带两个同志冲过去。”说话的是鲁道夫下士,担任二班的班长,一个勇敢的战士,同时也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机械化步兵也被称呼其为摩托化步兵,他们从本质上看还是单纯的步兵,只是依靠机械化运载工具进行移动,到达战场后他们依旧还要下车步行进入战斗。而苏联的摩托化步兵和其他国家的定义完全不同,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苏联的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师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苏联坦克师能做的事情,摩托化步兵师也都能做,在苏联的军队编制当中,两个部队配备的武器没有太大的差别。
因为黑夜还没有散去,夜战能力不是很强的苏联海军步兵比较谨慎,毕竟谁都不愿意提前去见马克思,运气不好和主动找死可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拔除所剩不多的据点,毕竟苏联军队的夜战能力不是太强,当然这个不太强的意思是和美军相比,收拾土耳其军队还是小菜一碟的。
枪声惊动了附近的土耳其部队,苏联海军步兵很快就与土耳其士兵在街头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或许是因为互不统辖的关系。在城市内的土耳其人并没有集结起来的迹象,而是按照原本的班排单位,陆陆续续的投入了与苏联海军步兵作战。
比起这里的作战,苏联在东线的主力已经有十个师越过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边界,就在不到六十年前,这里的名字叫做西亚美尼亚,攻克了卡尔斯城后。土耳其军队已经失去了组织,溃散的士兵逃得漫山遍野都是,苏联第一批进攻的坦克师留下一个作为收尾,带领着后来越界的摩托化步兵师开始向着埃尔祖鲁姆方向进军,他们驱赶着土耳其的残余部队士兵向着既定地域前进,剩下的收尾工作就留给了侧翼的苏联摩托化步兵师。
凌晨两点半,谢洛夫跟随部队到达卡尔斯,这里将是前线指挥部,他自然不是准备学常凯申同志做微操大师这么伟大的职业,他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什么军事地图根本不会看,正规的军校也没有上过,把前线指挥部安排在卡尔斯城的目的,是表明苏联的态度,一种进攻的态度。
“我们还没有接到北约的抗议么?不应该啊。”整个克里姆林宫灯火通明,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都在这里,在这种时候,没有人睡的着。他们拿出了巨大的决心批准苏维埃格勒计划,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真正实行起来未免心中惴惴不安。
苏联国防部历次的演习计划,都认为苏联庞大的坦克集团军一旦开动,最多不过两个星期就能饮马大西洋,站在法国的海岸线上等待美国国内集结的大军。最乐观的估计一个星期就能横扫北约,让整个欧洲成为苏联的后花园。
演习终归是演习,虽然给了勃列日涅夫巨大的信心,但是终归是计划当中的战争,而现在真正的战争来了,如果苏联横扫北约只用两个星期,那拿下土耳其应该一个星期就行了,为了保险勃列日涅夫给了谢洛夫二十天的时间,而不是谢洛夫自己估计的三天。
“正常情况下,我们确实应该接到北约的抗议了,但是目前确实没有,这令人非常不安。”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也是一脑袋问号,他早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应对,但是预料中的抗议没有出现,一下子让他感觉心里没底了。
如果北约激烈的抗议,他还可以通过对方言语判断事情严重到什么程度,但是对面安静的让人害怕。这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就全部在他们这些人的身上了。往严重一点说,会不会美国的核导弹正在朝这里飞来?不不不……我们的雷达会发现的……
“也许北约目前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