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统工作之后,直接执行了克格勃的组织建设,以及把主要目标放在海外,这都很好,目前看来在安全系统干部当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这点不光是我,苏斯洛夫同志也是很同意的,你知道,能让苏斯洛夫那个花岗岩脑袋都认可的事情,可是多么的不容易!”
赫鲁晓夫和苏斯洛夫的关系,也就处在大体上过得去的状态中。对于赫鲁晓夫解冻文化界的动作,苏斯洛夫那是一百万个不愿意。在苏斯洛夫看来赫鲁晓夫这种举动,完全就是在培养文化界亲美的风潮,未来不一定会出现多少个美国人的带路党在苏联文化界摇旗呐喊,所以对于文化领域,苏斯洛夫还是坚持着一切要密切监视的态度,对任何向往西方世界的观点发现就必须打压。
从长远来看,赫鲁晓夫的意见才是更加正确的,但如果目光放在眼前就不是这样了,因为苏联曾经发生过大清洗,赫鲁晓夫对文化界不加限制,首先就会出现对大清洗时代的不满言论,毕竟在斯大林眼中,什么文学家,和工人农民都是一样的,在斯大林眼中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搞文学我就不清洗你。
赫鲁晓夫也知道苏斯洛夫对自己有抵触情绪,所以得知苏斯洛夫在这件事上和自己意见一致,刚开始都有些不敢相信。每次意见向左的时候,赫鲁晓夫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说服这个中央记,苏斯洛夫不向科兹洛夫那样不同意就对着干,但总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保留意见,这次苏斯洛夫竟然没有抵触哪怕一分钟,才是赫鲁晓夫最为惊讶的地方。
“尤拉确实是现今我们最为卓越的安全干部,这点我也是没有异议的,在安全领域中我们找不到比他更加适合的主管了!”谢列平说话的时候也是松了一口气,谢洛夫被扶正,说明克格勃还在自己的影响之下,唯一的顾虑就是想办法怎么安抚谢米恰斯内。
如果谢米恰斯内从来没进入过克格勃就好说了,但那个时候谢洛夫不但年轻小,而且还没有古巴导弹危机和处理中印战争的履历,而谢米恰斯内曾经在阿塞拜疆担任过记,早先在担任主管安全的第二记时候做的也不错,所以当时空降了谢米恰斯内进入克格勃做主席。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比起谢米恰斯内只能算是合格的表现,作为第一副主席的谢洛夫随时出现在热点地区,总能找到获利的地方。
让谢洛夫离开安全机关?这更加不可能,谢列平知道自己的部下除了在安全工作中有着卓越的功绩之外,就剩下一年多的共青团第一记经历。当谢洛夫去共青团工作?这不是浪费人才么?现在的问题是,谢米恰斯内去什么地方?
“两个多月后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上,我会颁发对新任克格勃主席的任命,同时那次会议我还有一些事情要谈!”本来任命克格勃主席就是中央主席团会议的事情,在正确一点的说是赫鲁晓夫本人的意见最为重要,根本不需要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讨论,事实上赫鲁晓夫也没准备让中央委员讨论这个问题,这和他们又没有关系。赫鲁晓夫主要是在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公布另外一件事,任命克格勃主席只是顺便。
谢米恰斯内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脑子里面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谢米恰斯内到底要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加盟共和国?不行,他在阿塞拜疆就是第一记。去一个部门做一把手?还是不行,克格勃本身就是直属于中央主席团的重要部门,不要说一般的二级部门,就算是交通部那种一级部门去主管,都属于被降职。只能从中央机关里面挑选一个职位让谢米恰斯内去把握了,这个职位还不能太低,谢列平觉得自己必须要想想办法。
谢洛夫的事情已经被决定了,六月份的苏联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就会被宣布,如果是平时谢列平一定会提早通知谢洛夫,但现在他不能这么做,至少在安排好谢米恰斯内去处之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一个部门有两个自己的部下还形成了竞争关系,如果当初不是害怕克格勃脱离掌控,知道今天局面的话,谢列平一定不会让谢米恰斯内去克格勃做主席,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
“格里申同志不在嘛?”自我感觉一直都很不错的谢洛夫,今天专门来到了苏联中央理事会的办公大楼中,谈谈关于一件案子,就是克格勃和铁路部门起摩擦的那件。
那件案子其实和苏联中央理事会没什么关系,但要硬扯上关系也有,苏联中央理事会主管苏联全国工会的事情,自然也包括工人福利。铁路部门的执法人员也是工人,从自己部门往外掏钱的谢洛夫这几天一直都睡不好觉,凭什么是克格勃帮助别的部门?苦思冥想之下想起了这个领导苏联工会的机构。
最基本的工人福利都归中央理事会继续规划,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各企业的电影院放电影,很少有人知道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是美国之外,第二大的电影市场其实是苏联。知道也没用,美国的很多电影根本就进不来。从电影院的数量上来讲,苏联电影院其实远远超过美国电影院的数量,只不过苏联的电影院不是盈利为目的,而是让苏联工人有娱乐的地方,和各种文化宫、广场一样,是苏联城市和企业的标配。这些电影院遍布苏联所有镇以上的行政单位,包括各大企业和集体农庄。每周各大电影规定一个星期有三天是免费放电影的时间,当天可以免费进入电影院,至于你进去之后什么时候走,没人管你。剩下三天的时间则是收费的电影,包括进口的电影和苏联本国新出的电影,每周休息一天时间检修设备。
苏联中央理事会就是专门应对这件事情的部门,在苏联刚成立的时候,苏联中央理事会是一个地位非常高的部门,毕竟作为工人的祖国,制定保障工人权益的部门地位高理理所应当,当时的中央理事会主席位列******。
得知中央理事会主席格里申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来,穿着军装的谢洛夫只能在格里申的办公室里面等待,虽然觉得不妥,但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敢拦着他。
目送格里申的秘离开,谢洛夫不自觉的吹了一个口哨,不得不说格里申的秘长得很漂亮,绝对是优质毛妹。有着一切可以让人心动的特点,没想到格里申和自己还是同道中人,等着格里申的秘出去,谢洛夫来转转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屋子,推开门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双人床,而且从床上的摆设可以断定,这张床经常是两个人一起睡的,“格里申不但是我的同道中人,而且比我的胆子还要大,我都不敢在克格勃总部这样!”这时候格里申在谢洛夫眼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不知道刚刚出去的女秘是不是也睡在这里。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谢洛夫种地
“值得调查一下!”谢洛夫没有停留太长时间直接关上了门,格里申是莫斯科本地人,后世第聂伯罗黑帮的骨干之一,在和戈地图的竞争中惜败。连同第聂伯罗黑帮一起被戈地图摧毁,那是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总书记之后的事情。
但实际上根据历史记载,格里申在赫鲁晓夫下台的时候还算念旧,没有过多的指责赫鲁晓夫,只是因为赫鲁晓夫已经被反对者团团围住,所以才随大流表态的。当时作为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维克托?格里申想尽量缓和一下气氛。
自赫鲁晓夫四九年回到莫斯科后他一直同赫鲁晓夫共事。他感到良心上过不去,但又不敢与其他人背道而驰。他说,“这里在座的有您真正的朋友”。这话让勃列日涅夫为之一震。不过,格里申立刻言归正传:“因此,我们应该直言不讳地说话,现在所干的事不能再继续了。你一心想好,做了大量工作,但同志们说得对,赫鲁晓夫一事无成。”
苏联中央理事会并不是什么权利巨大的部门,只是掌控的资金比较多,毕竟建设工人设施是要钱的,当时格里申被主要政变的组织者瞒住一点都不奇怪。以谢洛夫的分析,格里申应该是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才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信任。
坐在沙发上的谢洛夫,觉得自己应该调查一下格里申的私人生活,有用是肯定的,不论是现在对赫鲁晓夫观感不错的格里申,还是后来的勃列日涅夫心腹格里申,都有让谢洛夫专门调查一下的价值。他也没有调查出来问题打击格里申的意思,喜欢漂亮女人这个爱好他可以理解,谢洛夫本人就是这个德行,根本没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用这个事情去收拾别人。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攥在自己手中,终归会让自己多一层保护。
“谢洛夫同志,抱歉让你久等了,我出去观察一个工会项目!”格里申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前已经得知谢洛夫来到这里的消息,刚刚进来就一点没有惊讶的说道,只是在说话的同时眼睛不自觉的瞄了房门一眼。这种做贼心虚的表现怎么可能瞒过一个克格勃的主管,但谢洛夫当做没有看见,两人寒暄起来。
“是谢米恰斯内主席找我们帮忙么?”回到自己办工作坐下来的格里申身体前倾问道。
“不是,我们主席一般想不起来找别的部门帮忙,是我有一件小事请中央理事会这边帮忙!”谢洛夫干脆的说道,他还不知道谢米恰斯内那帮人的德行?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如果不是有两个卵子坠着那帮人,他们早就飞天上去了。还指望谢米恰斯内来找格里申帮忙?反过来还差不多。
这次的沟通十分顺利,对于格里申来讲,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远远比克格勃出面要简单的多,这就是专业部门的好处了,克格勃要想伸手的话也可以,只不过比较手续比较繁琐。
“谢洛夫同志,没想到这种小事也让你亲自跑一趟,下次打个电话过来就行了!”格里申吩咐自己的秘书下达一个通知,对着谢洛夫笑呵呵的说道。
“办的是大事,但发现的是小事,顺便一起解决了!”谢洛夫抽动一下鼻子,格里申的这个女秘书身上喷的香水味道比较浓烈,让他有些不适应。实际上无论是任何种族,在年轻的时候只要勤洗澡,身体都不会有这么大的体味。当然白种人确实味道浓重一点,但没有后世网上说的那么夸张。
谢洛夫接触的人当中,比较不修边幅是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第一主要赫鲁晓夫年纪很大了,没有一具年轻的身体自然会有味道,再者赫鲁晓夫出身很低,没有多少爱干净的习惯,这点谢洛夫非常了解,因为赫鲁晓夫的卫兵通常还打理赫鲁晓夫的衣物,从那些卫兵的反应看来,这其实不是什么好差事。
是不是应该以同道中人的身份提醒一下格里申,想想还是算了。他喜欢女人自然而然的体香不代表别人也喜欢,没准人家格里申就喜欢这个调调也说不定。其实谢洛夫更加想要问的是,格里申怎么就敢直接在自己的办公地点玩这个调调,要知道谢洛夫知道都不敢。
“大事,粮食供应运输么?”格里申愣了一下说道,“克格勃最近在调查浪费问题,很多同志已经听说了,你们关注的问题还是真多!”
“没办法,我们的自然条件就是这样,在不提高一下效率和避免浪费,可能损失会更多!”如果不同意谢洛夫总是把农业问题推到天气上面,谁大可以去西伯利亚试试种水稻,看看到底是什么结果,可能也就靠近黑龙江的滨海地区可以这么做,剩下的地方都是图样,世界上种植水稻最高纬度的地方是中国的东北,再者苏联的人民主食是面粉,大米需求不高。
苏联的农业问题单独凭借自己解决,肯定是不行的,现在谢洛夫真的准备派人去滨海地区考察种水稻了,就当是为了苏联人民食谱的多样化努力。
实验嘛,六十年代是苏联各种发展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谢洛夫打着实验的幌子绝对不会受到阻挠的,根据两年前通过了新的。“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加强经济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
还有利别尔曼经济博士的建议,对长期存在的以上级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出发点评价和奖励企业的作用持否定态度。建议根据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规定计划赢利定额,以此作为评价企业工作效果的唯一可靠基础。国家只给企业下达按品种的产量任务指标,在产量品种计划经过协调和批准后,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企业根据统一批准的随赢利率而变化的奖金比率表,提取各种统一物质鼓励基金,同时扩大企业利用奖励基金的权限。这样,企业也能参与利润分配,有利于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所以说文件一直都存在,谢洛夫也准备想要找一块地方去实验一下,地点就定在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在今年开春开始找一块地方去试验试验,而他最为熟悉的地理环境就是林业地区,选择那里也有一定的把握。
“关于在滨海边疆区进行实验田的决议,我们先掌握那里的气候、水文资料和土地利用率、森林占有率和耕地的统计,到时候在准备条件都充分的情况下,再向中央主席团进行请示,对了不要过多的破坏当地的环境,很多野生动物比如西伯利亚虎,我们可以抓捕它们放到区域之外,还有就是滨海边疆区有一种质地特别坚硬的木材,比钢铁还要硬,这种树木要注意保护!”谢洛夫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对着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侃侃而谈,谢洛夫本人了解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有这种机会当然要多说几句。
到时候他还要找人去要很多的机械化设备作为开荒用的机器,同时建立起来集体农庄。苏联找不到太多人去做农民,只能用集体农庄模式建立农场。再说谁说这种模式就是落后的?集体农业机械化本身就是大势所趋,利用大规模人力发展农业才是不得已而为之,后世东北大豆被美国大豆吊打,可以从一个例子上说明这个问题。同样数量的大豆,美国农业的成本远远比中国要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