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危险,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消灭所有犯罪分子……”
“安全?这正是你的工作领域!”苏斯洛夫温和的笑了一声摆摆手让谢洛夫离去。在心中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对********工作有兴趣,但更愿意做一个执法者。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继任人选。
“真的太不容易了!”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好久,谢洛夫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全身而退。苏斯洛夫那种谈话方式真的令人受不了,尤其是他自己对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了这么多年干部,谢洛夫至少在忽悠一般的民众方面也是可以胜任理论家的角色,但也就是一个一般干部的水准,面对苏联目前的理论家这点水平就明显不够用了。
当时有一个想法是真实的,那就是他真的希望美国出现一对类似于戈地图和契丹人那种黄金搭档把美国搞弱一点,如果从冷战的胜负上来讲,八九十年代的苏联确实在二三十年内都无法反败为胜,但有没有到了国家都维持不下去的地步?应该是没有的,同时期的中国比苏联的情况差的多得多,都度过了那次危机。苏联的情况远没有这么恶劣。
如果要把苏联的问题排个一二三四五,福利太高、石油暴跌、斯大林体制、军备竞赛、甚至领导人太老、苏联的军备竞赛负担甚至都没有福利开支的消耗巨大,这些问题加起来都不一定能赶上戈地图的影响大,戈地图的影响在于,他的所有改革没有一项成功,想全部失败一次都成功不了,也是不容易的。
“忘了,我还在第一书记那里接了一个任务!”谢洛夫猛然想起,目前一年最冷的时候已经开始过去了,应该考虑一下蔬菜大棚的建立了。图纸他倒是有,从荷兰偷的,情报部门连蔬菜大批的图纸都搞不到就可以关门了。但涉及到了很多部门的协调工作,这点可能需要和柯西金沟通一下,不然就无法调动苏联国家力量的优势。
PS: 谁知道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苏联在古巴有常规力量么?就是驻军
第二百五十章 古巴问题
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之下,建立一个供应都六百万人民的蔬菜大棚基地,需要几个部门的配合,联盟院的建筑与建筑材料委员会,民族院的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通用机械制造部、公用工程制造部、水利部和水果、蔬菜部、当然还有怎么都略不过去的财政部,没有钱 ?·?
一言不合的谢洛夫把这些部门都跑完了之后,算是在一路绿灯之下得到了这些部门的谅解,鉴于效率上面的问题,所有的基础建设全部由克格勃方面接受。等到这些部门先把需要准备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这座蔬菜大棚基地就可以开工了。拿数据说话的苏联部门,已经和谢洛夫表明,四月份之前会把需要准备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
先莫斯科东部的雅罗斯拉夫尔州不适合这个基地的建立,那里的条件并不适合农业,西边的斯摩棱斯克倒是气候宜人,但本身斯摩棱斯克的压力已经算是不小了,作为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的地位就像是帝都旁边的石城,已经被掩盖了太多的光芒。更何况本身斯摩棱斯克的定位已经让现在的人力很勉强,至于莫斯科本身谢洛夫倒是很愿意在这里搞蔬菜大棚基地,但其他部门还是隐晦的建议应该尽力远离市区,莫斯科州的人口可一直都在上涨,如果在本州建立蔬菜大棚的基地,难保未来有什么工程出现还要拆了它。
谢洛夫几乎被这种良知打动了,计划委员会的人还知道可持续展的道理?他还以为老毛子只会不计成本的大踏步前进呢,看来对于毛子的民族性他还没有认识透,对于毛妹的认识倒是蛮透彻了。
卡卢加州在莫斯科的西南部、州大部分是平原,田野和森林,动植物群各种各样。? ?? ? ?·这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从开率方面来讲,算是还没有充分开。谢洛夫脑海中的没有充分开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评估的,按照苏联的标准这里已经开的差不多了。从他的角度来看苏联的开标准略低。就拿林业资源来讲,一座山的上面竟然比比皆是直径过三十厘米的树存在,这也好意思说开完毕?把所有森林都砍光了在谈开完毕再说。
“就在莫斯科和卡卢加州的接壤地区建立吧,弄好了能供应两州的人民。如果我们的第一步成功了,明年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的中间在建立一座小一点的基地,再加上梁赞州,这样就差不多了!”目前除了图纸什么都没有的谢洛夫,仍然改变不了自己地图开疆的本色。在动嘴这方面他从来都是无惧任何人的。大冷的天他从莫斯科赶到这里也不能说是不尽心尽力。
按照苏联的官方说法,卡卢加州处在中俄罗斯高地之中,于是谢洛夫找来了这方面的资料,现这里的平均海拔竟然达到了二百米的高度。暗叹中俄罗斯高地果然名不虚传,不知道俄罗斯人是怎么看待青藏高原那块地方的。
目前莫斯科的克格勃工作交给了另外一位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主持,碰到大事则找谢列平,按照谢洛夫的标准哪有这么多大事,于是自己再次离开了都出来考察。他除了和各部门沟通建立蔬菜大棚之外,还要去阿塞拜疆的训练营看一看。于是自然不知道自己刚刚离开莫斯科,克格勃就收到了美国宣布和古巴断交。并且开始了全面经济制裁的消息。
“把考察报告给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下午坐车去巴库!我们的朋友来了!”谢洛夫没有仔细看特工收集的调查报告,总部有的是人比他更加专业,这方面不用他操心。 ·
就在谢洛夫南下的时候,谢列平风尘仆仆的从克里姆林宫回来,从卢比杨卡的捷尔任斯基雕像旁边匆匆进入了克格勃的总部,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和第一总局的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已经在主席办公室里面等着了。
刚刚在书记处工作不到一个月的谢列平没有一点不习惯,要说有的话,似乎今天这里少了一个喜欢输出革命的家伙。这个家伙不在这里还稍微让他有些不习惯,摇了摇头谢列平收回自己的思绪。谢洛夫少有能在一个地方常呆住的时候,从做对外情报司司长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直到第三总局局长、第二总局局长、副主席、第一副主席都是如此。
清了清嗓子,谢列平打开一份文件道。“根据第一总局美洲司以及外交部驻哈瓦那大使馆的消息,美国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把一个完全依靠生产和销售糖类来维持国计民生的国家严密地封锁起来,使它的食糖卖不出去,企图通过卡断经济命脉来扼杀年轻的古巴共和国。”
平心而论古巴的亲苏联势力是存在的。革命嘛,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在这个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另外一个大国苏联。但要说卡斯特罗兄弟多么向往社会主义,根据第一总局收集的情报来看谢列平是不相信的,事实上整个克格勃的领导层没有一个人相信。
克格勃对于古巴的价值不是认识不到,而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整个克格勃对输出革命最感兴趣的人不在这里,正在赶往巴库的途中。通常情况下这方面的工作都是谢洛夫在谋划,除了谢洛夫自己之外,对这方面消息最为了解的人是中央联络部的部长安德罗波夫。通常输出革命都是要这两个部门的配合,中央联络部和克格勃。
谢列平对古巴的价值不是不看重,但没有这么看重,最看重古巴价值的人在领导层当中是赫鲁晓夫,于是谢列平就从书记处回来专门找来对外情报工作的局长谈一谈这个问题。
“古巴?卡斯特罗兄弟?他们应该算是一个推翻独裁政权的民族主义者。”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想了一下评估道,“新政府刚刚上台的时候也对美国表达过善意,几个月前的世界**大会古巴在大会上也没有多出彩,没想到忽然之间美国和古巴的关系就变得这么恶劣了,这真是出人预料,美国人的反应有些过度了……”
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从已有的情报分析所推到出来的结果一点都没错,目前卡斯特罗兄弟对什么**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也没有表达过特别感兴趣的意思。美国和古巴一下子突然断交有点让人们都反应不过来,转折太生硬。
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谢洛夫要是在这里的话完全可以把后世的资料和分析说一遍,但他不在这里,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只能从已有的情报分析,慢慢推演出来结果,“似乎因为是因为土地改革和建立国家企业这种改革让美国人误会了什么?但对于我们来讲算是一件好事……”
事实已经很明显,美国和古巴断交并且经济封锁,不过就是美国在自己后院的一次日常的帝国主义病而已,这又不是第一次了,从一战之后美国就已经在整个美洲确立了这种地位,以前还是偷偷摸摸的这么干,现在则是光明正大的收拾。
美国的这种行为算是对拉丁美洲视为后院的国家一种无声的警告,这里是美国人的地方,所有的规矩由美国制定,不是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干涉内政而已,这颗星球上美国第一苏联第二,大哥别说二哥。
第二天谢洛夫在巴库火车站下车,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一个熟人已经等在车站,暗叹什么时候连共和国的克格勃都能掌握到自己的行踪了?
这个人是阿利耶夫,后世的阿塞拜疆总统,现在的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国的克格勃副主席,本来他不会这么快就成为副主席的,这还要多亏了谢洛夫关键时刻帮了他一把。
“第一副主席,莫斯科来电,让你到达巴库之后往都打一个电话给谢列平同志!”阿利耶夫和谢洛夫寒暄两句,低声告诉了谢洛夫这个消息。
我说么?谢洛夫了然的点点头进入阿利耶夫准备的汽车中,巴库街头的景色还略有熟悉的样子,毕竟他曾经才是这里的内务部部长,对于这里的一切自然不算陌生。
“关于古巴的问题,说来话长,从中国内战之后,美国政府反思了自己的失误,麦卡锡思潮的根本原因是从谁丢了中国这个思潮开始的。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朝鲜战争美国亲自上场的反应,如果把十年前的朝鲜战争开始到现在作为一个时间段来看,我们的思想在全世界攻城略地,除了欧洲方面因为窒息的对峙有些平静之外,其他方向都是攻势。这样作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地区一旦出现任何一点有革命色彩的政权,美国瞬间就像是被盗墓了一样跳起来,简单来说,十年来的**运动展让美国害怕我们……”
卢卡妮边听着谢洛夫的口述,双手熟练的把电报拍出去,让千里之外的莫斯科接收。
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共
“我们不需要有任何的动作,古巴人会因为被封锁主动来求我们。『≤『≤,既然美国人已经对新生的共和国产生了敌意,如果现在的古巴新政府不希望自己的命运和南美数以十万计的革命者一样被军人政府杀害,请求苏联帮助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他们一定会主动请求苏联的帮助了!”谢洛夫口述完分析后,就让卢卡妮把整份电报发了出去。随后长出了一口气,古巴导弹危机已经开始酝酿了。
而且在美苏酝酿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一直因为尼赫鲁前进政策等待机会的中国肯定会抓住这次的机会。一年多后苏联和中国都会面对自己建国以来的一个大选择题。没人能想到任何方面都不弱于中国的印度竟然瞬间溃败,但古巴导弹危机人们都有自己心里的判断,那就是六十年代的苏联和美国相比差了一点火候。
先把这件事情放下,他来到巴库还有别的事情,主要是来欢迎一个客人。伊拉克**一个分量不轻的委员,翻译过来的名字好像叫穆罕默德拉希姆,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谢洛夫都没有听见过这个名字,基本上可以确定要么是不出名,要么就是后来被处死了。
有时候想想**人其实非常可怜,全世界的**思潮中,人们只记得这种思潮的破坏力,却在为了镇压**人的各种独裁者和军政府唱赞歌。**也不过就是让普通人有了阶级的认识,教会了人们有反抗之心而已,却遭到了各国政府的一致镇压。可见阶级这个东西根本就不分国界,任何国家的统治者都是一个尿性。
穆罕默德拉希姆,一九二零年出生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巴士拉早在苏联刚刚成立的几年就已经有**小组存在。穆罕默德拉希姆在十四岁的时候见证了伊拉克工人的罢工。不过和很多伊拉克的领导人不同,穆罕默德拉希姆并没有在莫斯科学习过,并不算是正统从苏联学习出来的领导人。
穆罕默德拉希姆在巴库的参观由阿利耶夫安排,苏联这种安静的氛围和良好的治安对于一些从小在中东地区长大的人来说,是最为让人羡慕的地方。这就要说到地理优势了,相比较于跨海才能到达的美国。对于欧亚大陆的革命者来讲,苏联的情况显然更容易被他们看见,而苏联的经济建设成绩也足够让这些处在部落和宗教漩涡中的国家羡慕。
巴库规模巨大的炼油设施,气势宏伟的建筑和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社会的安定和遍布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随便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让穆罕默德拉希姆感到新奇。他没有去过美国,但到了苏联的穆罕默德拉希姆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正好巴库也是苏联的石油重镇,和盛产石油的伊拉克也有一定的相似,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现代化就应该是这样。
克格勃设立在阿塞拜疆的训练营就在里海边上。没有正式的名字,不得不说负责这方面的干部真会挑地方,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八年前他在阿塞拜疆展开清狱行动,好像这片平静的海水下面就是其中一处坟场,“难道阿利耶夫是故意选在这里建设的场地?他那时候执行过我的命令!”站在里海边上的谢洛夫很是自恋的想到,难道自己也被个人崇拜了?
这座训练营不大,占地不到五十平方公里。而且也没有建设的多么完备,连七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