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皱了皱眉:“罗莎,你们银行到底怎么回事?”
“啊?赵总您什么意思?”罗莎微微一愣。
“我是苏南省人,你们是本地银行,本来应该相互扶植的,我够支持你们了吧,怎么年底贷款,7个亿都拿不出来?”
别的银行赵泽君能理解,毕竟总部都不在苏南省,不好去违反总部的大原则。
尤其是国有大银行,民企从国行贷款本来就很困难,一般民企甚至都不会去动从国行贷款的心思,因为根本没指望,所以才滋生了‘民间借贷’这种东西,越是民企多的地方,民间借贷越常见。
即便能贷到钱,也是四方求爷爷告奶奶,低声下去巴结着。
今天几大国行的代表都能主动到场,争着借钱给泽业,放在一般企业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苏商银行不一样,是本地的信用社和城市银行合并起来的,地地道道的本省企业,业务范围主要在苏南省内。
工商银行、中行这些大行,永远融入不了苏商核心圈子,因为他们的根在首都,。
但苏商银行不同,可以算是银行界中的‘自己人’。
“赵总,这次真是意外。”
“你别跟我说什么政策。”赵泽君说。
罗莎犹豫了一下,说:“您关注股市吗?”
“别绕圈子,直接说。”
“我们银行和华海证劵是合作关系,年底前华海证劵做了一次证劵抵押融资,用证券从我们银行贷了一大笔钱。年底,银根的确有些紧张。”
这就说得通了。
华海证劵是国内知名的卷商,银证合作证劵抵押,那不是几个亿的资金,让一家小银行暂时出现银根短缺很正常。
不过苏商银行这位总裁的胆子还真够大的,一家新开没几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就这么玩,绝对的野蛮性生长,固然能赚的快,运气不好,死得更快。
见赵泽君没吱声,罗莎小心翼翼的看着他。
“我问你啊,你们银行要是倒闭了,我这个钱,是不是不用还了?”赵泽君忽然凑上去问。
“啊?倒闭,赵总……”罗莎吃了一惊。
见赵泽君一脸笑容,她才反应过来,嗔道:“你讨厌!尽吓唬人!”
“咳咳,开个玩笑。”赵泽君坐直了身体,“对了,你们董事长一向少见,怎么我在苏南省圈子里都没见过他。”
“我们董事长是首都人啊,老家苏南的,平时主要都在首都办公,两地跑。”罗莎说。
“哦我知道了。那行,你辛苦一下,尽快把贷款事宜处理好,有空我让姜萱请你吃饭感谢。”赵泽君说。
见对方有送客之意,罗莎主动站起身,“哪里,我应该请姜总和您吃饭。那您忙。”
……
贷款妥了,赵泽君又和丹尼尔联系了一番。
真的‘丹尼尔’,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负责大陆业务的那位高级副总裁。
泽业广场开到哪里,合作商家就跟到哪里,香格里拉酒店是最大的合作商之一。
丹尼尔很吃惊,没有料到短短几个月时间,赵泽君又准备开发两家泽业广场。
对于其他商家而言,是否和泽业广场合作,还需要考虑。
因为开在泽业内部,泽业广场万一冷清,他们就跟着赔钱。
可香格里拉不同,它属于泽业广场附属建筑,独立经营,自成一体,位置上相邻,业务并不相关。
泽业广场开业后经营的好不好,其实香格里拉酒店影响不大,它都照样是五星级豪华大酒店。
杭城也罢,易乌也好,这两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吸引力。
易乌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城市规模小,但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来来往往进出货的大小老板每天不计其数,非常适合建设高档酒店。
至于杭城,更是特殊。
杭城,是香格里拉进军大陆市场的第一块跳板!
‘杭城香格里拉饭店’是中国大陆首家香格里拉饭店,上世纪60年代年便建成了,是当时杭城乃至全国的最高档的酒店之一,周总理去杭城基本就入住于此。
换句话讲,杭城是香格里拉在南方布局的第一步,大本营,丹尼尔在大陆的办公地点,主要就在杭城。
不过后来由于时局问题,香格里拉的在大陆的布局,一度中断了几十年,连这个大本营也没怎么经营布局。
这次赵泽君在杭城、易乌建设两家泽业广场,香格里拉顺势部署杭城的第二间酒店,进一步巩固香格里拉在南方的大本营,并且在南方经济最发达之一的浙省拓展业务,自然求之不得。
这就是有代理人的好处,郭氏集团能在一代人之内,把产业遍布亚洲,坐拥几百家公司,代理人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只要找对了人,郭氏集团的相关业务,就会随着对方自身的壮大,在当地像滚雪球一样发展。
这其实也是订单式地产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丹尼尔非常满意赵泽君这位‘代理人’,短时间之内,严格说,是两年之内,在内地就借着赵泽君的‘势’,顺利的新增了三间香格里拉酒店,而且都位于中心城市,这个成绩足够耀眼。
更重要的是,丹尼尔从中看到了未来更大的可能性。
这位赵先生,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原始积累阶段,继而飞快的尝试着从1到2的分裂扩张阶段。
接下来,可以预见,会有源源不断的更多泽业广场出现,香格里拉的内地业务,也会因此进入滚雪球扩张阶段。
和赵泽君的合作也罢,香格里拉在内地的投资也好,必然会涉及到更深入的层次,更巨大的金额。
丹尼尔意识到,有必要向集团总部,甚至向郭先生请示、汇报自己的想法,详尽的讨论下一步的策略,得到更大的授权。
在和赵泽君进行第一次合作之前,丹尼尔调查过对方,发现对方除了在商业地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产业。这也是丹尼尔愿意和赵泽君合作的原因之一,对方的产业越多,能影响到的区域就越大越强。
……
回建武市一趟,搞定钱的问题,落实了高档酒店的配套建设,赵泽君最后特意跑了一趟南屏工业区和区里。
两个目的,第一是去长生药业的新厂看看,这里毕竟有自己的股份,未来是一笔稳步上升的收入,顺便给欧辰这个新人站站台。
第二嘛,帮着邬家和浙省几个有意来南坪区开场的朋友,做一些简单的前期工作。
长生药业新厂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工地上到处可以见穿着‘泽建’马甲的工人……这也是赵泽君为什么要姜萱利用泽业资源,大力扶植泽建的原因。
泽字系有大量的实业,随着未来实业的壮大,获得土木工程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
泽业广场的项目就不必说了,老赵嘴上说‘要考核’,那是为了给梁实压力,促使他提高泽建的实力;事实上,泽业的项目,怎么可能不交给泽建这个子公司呢;
绿国的项目,将来也少不了泽建的一杯羹;
至于南屏工业区……这地方的工程,完全就是看老赵的眼色,几个初始核心委员,都是跟他一个鼻孔出气的,不经过老赵同意,其他工程公司连门都进不来。
建筑业,规模小的,老赵是看不上,可真到了一定程度,是谁都不能忽略的一块大肥肉。
………………………………
第三十三章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一段时间的发展,南屏工业区已经颇具规模,入驻的企业,总数达到了十五家。
难得在南屏‘活捉’赵泽君,碰巧花老二也在,委员会几个人商量,干脆开个会,大家认识认识。
没想到,这次顺便召开的会议,对于整个南屏工业区的发展,却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会议中,十五家代表和最初的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在园区里建立一栋综合办公楼,作为园区管理委员会和各企业派驻高层的办公地点。
‘园区管理委员会’,也划分出了几个职能部门,从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变成了有组织结构、有明确权力和义务、有办公地点、有编制人员的‘四有单位’,正式确立了对工业区的内部领导地位。
其中安全保卫部,直接赵泽君的安保主任罗大头管理。
会上也冒出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有家新来的厂提议,是不是选一个‘委员会主任’,几年一换。
赵泽君等几个委员会的初始成员相互看了看,笑而不语,这事也就一笔带过没有再提。
权力集中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管委会有六家初始委员,是南屏区的核心,他们站在统一战线上。
可一旦选出了一个‘领袖’,打破权力的平衡,只会起到分裂作用。
委员会可以长期存在,而所谓的委员会主任,是有任期的,与其掌握一个有期限的虚名,不如保持现状,维持长时间的实利。
“群众当中有坏人啊。”开完会之后,花老二和赵泽君私下半开玩笑的说。
提出选‘主任’的那家新进企业,有可能是无心,也有可能是怀着一些别样的小心思,想要通过选‘主任’,分化最初的六家核心委员,给新进企业创造机会。
“人嘛,谁不想朝上更进一步?”赵泽君说。
花老二哼了一声:“在南屏这地方,不是谁想进一步,就能进一步的吧。基业是我们打下的,政策是我们要下的,连地皮都是我们搞过来的,怎么,新人多了,就想把我们这些老人踩下去?”
“二哥,倒没必要想的那么严重。”赵泽君笑了笑。
南屏工业区将来会越做越大,企业多了,管理上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处。
倒不是说其他企业都有‘坏心思’,包括今天提意见的企业,赵泽君也相信,对方绝对不是为了搞坏南屏。
毕竟,工业区里的企业,最大的目的,是利用工业区的政策,发展自身,而不是在工业区里搞权力斗争。
但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企业也都有自己的诉求,作为管理者,不可能完全忽视。
“二哥,美国是最讲民主的,几乎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的诉求,都能提出一大堆意见,你知道美国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赵泽君笑问。
“怎么处理?”
“他搞了一个参议院,里面全是各种大佬,这些人才是真正决定美国命运的存在。可是参议院人数毕竟有限啊,只能团结高层,还有那大一批中层呢?”
“怎么办?”
“又搞了一个众议院,让中层参政,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交给众议院讨论决定。众议院的人就比较多了,那些原本对着政府嚷嚷的人,这下有事可做了,整天在众议院里互喷。这还不够,参议院也好,众议院也好,都有一大堆各种明目的委员会,什么慈善委员会啊,战争委员会啊,督查委员啊,这些委员会天天为了某个议题,争来争去。同一个委员会的委员之间,又为了自己的位置,明争暗斗。”
花老二恍然:“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让其他的企业有事可做,别整天盯着咱们核心委员会成员。”
“对!我对美国的情况也不太了解,说得可能不太准确,但就是这个意思。”
赵泽君点点头:“企业越来越多,如果委员会始终只有咱们最初的六家,人家肯定要盯着咱们的位子嘛,人之常情。有人想分化我们核心委员,我们也不妨反过来,去分化他们。”
“你这脑子好使,这是个长治久安的思路啊!”花老二眼睛一亮:“抛出一个名额,让他们去抢?”
“一个名额哪够啊,抢完了,不还是要盯着我们。”
赵泽君淡淡的说:“不妨再等到企业再多一些,比如20家,25家的时候,弄一个外围的扩大委员会,选候补委员,让他们去争这个候补成员的名额,让他们自己斗去。哪家想进,就必须和委员会搞好关系,想保住候补委员的位子,更是如此,如果哪家候补委员确有实力,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合适的时候,也可以发展成核心委员嘛。”
“要不要直接出个规章制度,明确企业数量和候补委员数量的比例,候补委员和核心委员的比例,然后具体几年一选,一换?”花老二问。
“这当然。不过二哥,这事我暂时没工夫参与,核心意思就是建立一个由我们六家掌控的上升通道,让其他企业,把精力用在怎么进入这个通道上。你牵个头,和另外几家核心委员聊聊这事,探探口风。如果可行,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赵泽君说。
“行。”花老二哈哈一笑,拍了拍赵泽君的肩膀,说:“老弟,我发现你挺有搞政治的天赋嘛。”
“二哥,政治这事吧,说难它难,说简单也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赵泽君说。
“什么话?”
“把我们的人,变得多多的,把对方的人,变得少少的。”赵泽君咧嘴一笑:“这可是主席说的。”
……
和花老二聊完,赵泽君和欧辰去了一趟正在施工中的新长生药业。
从祁明尘手里买来的配方,研发成功,推出一款新的功能性饮料,含有维生素、能量、碳水化合物,功能介于红牛和脉动之前,偏向脉动多一些。
牛胜利给起了个听起来挺老土的名字,‘特力’。
特别给力的意思。
不仅要长生,还得活的特别给力……
“名字不用改了,就这样吧,听起来还行。如今老百姓被食品安全问题搞怕了,宣传的时候,强调一点,无激素纯天然功能性饮料。”
赵泽君边走边说,“对了,和那几个运动员的合作协议再签几年,08年咱们国家不是要办奥运会嘛,到时候请刘翔姚明他们来代言。”
“是,我也这么琢磨着呢,就是钱估计要花不少。”欧辰说。
“不怕花钱,给个几千万代言费都不成问题,然后上电视,轰炸播放,不怕花钱。连广告我都想好了……”
欧辰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