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第三件事呢。”姜萱问。
“建武市泽业广场的即将开业,开业的一个月之内,一定要热热闹闹。可以请一些明星来助阵演出,持续一段时间。建武市泽业火,我在外面说话,就有份量,后面两个泽业广场的工作,就会更加顺利。”
“你放心,我来浙省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
“好。”赵泽君想了想,有补充一句:“对了,你和合作商开会的时候,不妨放个风出去。”
“什么风?”
“未来的泽业广场,有可能采用‘排他式’模式。比如同样是做餐饮的,我们让麦当劳进来,就不会让肯德基进来,让星巴克进来,就不会让研磨时光进来。甚至我会动用我的影响力,让广场的几百米之内,都不会有同样的企业竞争。”赵泽君笑笑。
“当然,这是未来的。”姜萱补充了一句。
“对,也可以这么认为,让我们有未来,他们就有未来。大家的未来,是在一起的。”赵泽君笑道。
“那……”姜萱想了想,“钱呢?我刚才在算,泽业方面,一共能抽出3个多亿资金,两家泽业同时开动,绝对不够。”
赵泽君哈哈一笑,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钱的问题,我来搞定。”赵泽君说。
……
……
当天中午,阿里巴巴总部。
当绿国和泽业合作之后,马芸决定,在西湖论剑之前,请赵泽君吃顿饭,先找他聊一聊。
原因无他,赵泽君来杭城这段时间,博客中国发挥的作用,给马芸的印象非常深刻。
可是接到秘书汇报,马芸就是一愣。
“什么,他又回建武市了?”
“是的,赵泽君今天上午从易乌离开之后就直接回建武市了。”秘书说。
“他到底来杭城干嘛的?”马芸已经很久没这种‘茫然’的感觉了。
下个礼拜就西湖论剑了,赵泽君提前一个月来杭城,却在西湖论剑前夕忽然又离开,他到底什么意思?
有没有把西湖论剑当一回事?
西湖论剑哎!这可是国内互联网最高端的集会,这家伙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听?
有没有点互联网从业者的觉悟?
“马总,对方的秘书说了,他临时回建武市处理些工作,下周一定准时参加论剑。”秘书说。
“嗯……对了,绿国的地交付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秘书小心翼翼的看了马芸一眼:“我们正在催……”
“这帮做实业的,还真不把我们做互联网的当盘菜啊!”马芸气笑了,“尤其是这个赵泽君,立场很有问题!”
“那要不要再重新安排一下提前见面?”
马芸挥挥手:“算了,反正他还是要来参会的,到时候我再找他聊。”
………………………………
第三十一章 联合贷款
赵泽君这趟回建武市,主要办一件事:贷款!
他这一代人的理念之中,其实是很抗拒从银行借钱的,风险大,压力大。
尤其是经历过还房款的人,听到贷款两个字,头皮都发麻,还房贷还怕了,每个月都在帮银行打工,颇有那么些生无可恋,又不能去死的郁闷。
即便这辈子做生意,还是本能的有些抗拒贷款。
上辈子近十年的经历,很多普通人的思维模式,甚至小农经济的想法,已经深深的印在骨子里,穿越回来之后,人还是那个人,思想不会立刻发生变化,即便这一世已经过了四年多,和当初那个小老板判若两人,但也不敢说就百分之百全部脱胎换骨。
不过这一次,赵泽君想明白了。
房地场市场,动辄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上百个亿的投资,全靠着自己到处筹钱,实在不靠谱,把其他公司血抽干了也不够。
互联网烧钱也厉害,但是互联网可以融资,烧的其实是别人的钱。
对于房地产商而言,贷款拓展项目,也不完全是冒险,相反,是符合行业科学规律的。
就比如泽业,一栋泽业广场的产业放在那里,它本身就是一笔固定不动产,除了收租之外,要发挥这笔不动产的价值,用来贷款是最好的途径。
用一个广场不停的抵押、贷款,轮番计算下来,几个亿的资产,在几十年的产权周期里,可以为自己筹集到上百亿的资金,还完全合理合法。然后利用这些资金去拓展更多的项目。
这才是商业地产‘滚雪球’的方式,不然靠着卖楼、收租的钱,一点点攒,攒够了,再去建设下一个泽业广场,等老赵胡子白了,也没法占领南方市场。
有产业不贷款,等于是用封建时代的农民思维,进行资本主义运作。
以后泽业缺钱,不必这里抠点那里调点,全部走贷款,用银行的钱。
苏商银行是之前的合作单位,在上一笔8千万贷款里,对方给出了最低的利率,手续简易,放宽也很快。
不过这次赵泽君留了个心眼,苏商银行毕竟是一个才成立不久的地方性小银行,这次贷款,可不是几千万的小数额。
再接近年底,各个银行都在收缩银根,抓回款,进多出少,这时候企业贷款本来就很难。
还有个利息的问题。
于是故技重施,联系一批银行,让他们自己竞争。
尚荷这地方也挺有意思,明明是个休闲中心,但实际上,却成了苏南省的‘商业中心’,信息集散地,很多企业谈业务,包括赵泽君在内,不在自己的办公室,反而跑尚荷来。
“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丁岚看了看赵泽君的黑眼圈。
“嗯,在想事情。”赵泽君靠在高尔夫球车上,揉了揉太阳穴,看着前面的小楼,“人都到了?”
“今天可来了不少人,听说泽业要贷款,省里能数得上号的银行都来了。”丁岚笑了笑,又说:“你吃过饭没?”
“吃了点,没事。”赵泽君随口答了句,说:“来这么多家?”
“那当然,别的公司贷款难,你泽字系那是例外,那么大一个泽业广场杵在那,还怕你还不了钱吗?再说了,浙省和苏南省紧挨着,你在浙省一举一动,苏南这边都知道,和绿国合作的消息一放出来,你现在在银行眼里,就是个金疙瘩。”
“金疙瘩?”赵泽君嘿嘿一笑,恐怕是会下金蛋的母**。
如果是十个亿贷款,一年下来利息就是大几千万,快一个亿了,想一想还是真的挺肉痛的。
对比之下,互联网融资,用股权换钱,损失的是股权;实业用抵押,损失的是高昂的利息,背负巨大还款压力,各有长短。
“旗开得胜”厅门口站着两个旗袍开到大腿跟的小姑娘,笑吟吟的叫了声‘赵总好’,然后推开了大门。
一股‘人浪’扑面而来,赵泽君就是一愣。
知道来的人多,没想到会这么多,厅里至少有二十多个人银行的人,人声鼎沸。
看见门被推开了,二十多道目光齐刷刷的朝这边看来,全场一个很短暂的安静,紧跟着‘哄’的一下热闹了起来,纷纷起身向赵泽君做自我介绍。
“赵总你好,我是商行的李……”
“赵总又见面了,我是中行的……”
“我是……”
有些人面熟,少数几个认识,但大多都是生面孔,赵泽君也只能根据他们胸口各自银行的‘徽章’来分辨。
“赵总……”这个说话的是老熟人了,苏商银行的业务经理罗莎,一脸委屈的样子。
赵泽君是第一个联系苏商银行的,毕竟是合作单位,做人还是要有信用的。
可惜不出老赵所料,苏商银行年底政策收得很紧,拿不出他需要的贷款。
眼看一大笔业务跑掉,罗莎郁闷的不行。
“升得挺快啊,都副主任了。”赵泽君看看她的胸卡,呵呵一笑。
罗莎下意识就挺了挺胸,胸卡很明显的晃了晃。
赵泽君心里好笑,心想妹妹你胸再大也没用,谁让你们银行暂时拿不出这笔钱呢。
“各位各位,稍稍安静下,我说两句。”赵泽君一抬手,等场面稍稍安静了些之后,继续说:“这次贷款,将用于浙省两家泽业广场开发,总贷款金额,准备在7个亿,预计贷款时间是两年,用建武市泽业广场作为抵押。”
“赵总,我们中行可以承接……”
“工商银行可以一次性放贷……”
“农行……”
这时候就体现出老牌国有银行的优势了,几大国行和几个老牌商业银行代表,毫不犹豫的就出声,几个小银行的代表底气明显不足,凑在一起小声嘀咕。
“各位。”赵泽君又开口了,“咱们还是老样子,我把各位都请来,大家想必也明白我的意思,各位自己先商量,最后哪家利息最低,放款最快,我和哪家合作。”
赵泽君第一次贷款就是用这种方式,不和某一家银行去扯皮,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内部去竞争。
“赵总,稍等一下。”中行的代表忽然开口了,和另外几个有实力的大银行代表相互看了看,说:“这次您要7个亿贷款,放款速度没问题,我们可以催一催,不过利息上嘛,恐怕降不了多少。”
“哦?”赵泽君盯着他看了几眼,微微一笑,问另外几家大银行的代表,“几位也是这个意思?”
几个人都点点头。
“赵总,你也知道,年底银行银根紧,要不是您,其他民企根本贷不出来……”
“毕竟泽业广场还没有开业,未来营业情况如何,谁都不知道,我们银行也要承担不小风险……”
“多几个点少几个点的利息,对您应该也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尽快拿到贷款,项目开工……”
这几位自说自话起来。
赵泽君想了想,忽然笑了:“看来,你们几位,事先就商量好了吧?”
情况太明显了,有能力拿出这笔钱的,只有这几家大银行,他们事先达成了默契。
“赵总,您也体谅体谅我们的难处。”中行的代表呵呵一笑,算是默认了。
“或者这样,您看行不行?”工商银行的代表看了看不远处的罗莎,对赵泽君说:“利息可以谈,但是当初您给苏商银行的合作条件,同样给我们,以后泽业的钱都从我们账上走……”
没等说完,罗莎不干了,“胡总,你怎么能这样呢,我们苏商银行和赵总是有协议的。”
“签合同了吗?我听说是口头协议嘛。”工商银行的胡总笑呵呵的说。
罗莎又急又气,脸都红了。
“口头协议,也是协议,做生意嘛,还是要讲信用的。”
赵泽君淡淡的开口了,看了看罗莎,然后目光在几家银行的代表脸上一扫,缓缓说:“我前两天去了一趟易乌,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易乌当地人之间借钱,很少打欠条,就一句话。卖房子卖地都要还钱,谁家借钱不还,在当地就混不下去了。胡总,我赵泽君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当一回事,我必须认真。”
胡总脸色微微一僵,“赵总,我的意思……”
赵泽君摆摆手,打断了他,“看起来,同样的招数,不能用两次。那这次我就换个方式,联合贷款,各位自己商量,可以几家银行,联合给我贷款。同样,我要求利息最低,放款最快。”
此言一出,几家大银行愣住了。
一旦联合贷款,他们的财力优势完全不存在了。
联合贷款这种方式,一般用在银行对国家之间,因为数额和风险都很巨大,很少有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贷款。
但没有任何规定,企业不能联合贷款的。
“除此之外,我再加两条。”赵泽君的声音继续响起:“第一,这次联合贷款,苏商银行作为代理行,全权负责和另外几个银行打交道;第二,给予某个泽业广场贷款的银行,以后这个泽业广场的商铺和附属物出售中,采用按揭方式购买的,就从这几家银行走。”
说完,冲愣在一边的罗莎点点头:“小罗,你辛苦一下,明天给我个方案。各位,我先走一步。”
罗莎用力的一挺胸,“好的赵总!”
………………………………
第三十二章 银行倒闭了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罗莎就把方案拿出来了。无广告的站点。
四家银行,分别是苏商、平安、光大和浙商银行,其中出资最多的,是浙商银行,一家就拿了三个亿,苏商拿了两个亿。
利息和各方面条款,都和上次从从苏商银行贷款的8千万相同,半个月之内放款。
如果不是正好赶上第四季度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其实这四家银行任意一家都能独立完成贷款。
7个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如天巨款,对于任何一个银行来说,都能轻松拿的出来。
年底政策紧缩是一方面原因,原则上民企除了过桥贷款,其他贷款政策都非常严苛;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从06年下半年开始,释放出了一些很危险的信号。各大银行总部都有预测,未来一两年内,亚洲金融市场很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银行有意识的进行战略收缩。
几家银行联合贷款,各自减少了风险,分散出钱,贷款的额度,就在来参会的代表权限之内,代表可以自行做主。
“赵总,谢谢你,我请你吃饭。”罗莎笑嘻嘻的说。
赵泽君不光继续和苏商银行合作,还把联合贷款的代理权交给苏商银行,摆明了是在维护苏商银行,也是在维护她,这点好歹,她心知肚明。
“吃饭就免了。”赵泽君摆摆手,这么做也不是单纯给罗莎面子,更多的目的是树立起自己的商业声誉。
苏商银行虽然才建立不久,但未来的发展非常健康良好,既然想明白了贷款的问题,以后少不得和银行打交道,提前和苏商银行建立起超过‘良好’的亲密关系,对未来大有好处。
但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皱了皱眉:“罗莎,你们银行到底怎么回事?”
“啊?赵总您什么意思?”罗莎微微一愣。
“我是苏南省人,你们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