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铸梦 >

第114部分

重生铸梦-第114部分

小说: 重生铸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目光向在场的武副局长、孔科长稍稍停留了片刻,充分的显示了这两位的‘起名’中起到的作用,才继续说:“绿色,代表了清洁、健康、欣欣向荣,网警支队的标记上,也有一颗绿色的嫩芽,致力于为网友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受到此启发,最终取了一个谐音,绿网。即说明了软件的功能,也蕴含着美好的希望。”

    ……

    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不长,回答几个问题之后,赵泽君现场演示了绿网的功能。

    当然这是提前做过准备的,扫描的对象里的违规图片全部有着极高的典型性,最终扫描结果赢得一片交口称赞,超过95%的违规信息和图片被识别出来。

    杨副政委很幽默的说,希望各位媒体在做报道的时候,一定要给这些文字和图片打上马赛克,否则网警支队就要用绿网去扫描各位所在的网站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杨副政委还有其他工作要忙,匆匆离开现场,直接分管网警支队的吴副局长很亲切的和赵泽君在办公室里聊了十几分钟。

    之后,赵泽君又来到了孔科长的办公室。

    “赵总,感谢感谢啊!”一进门,孔科长脸上就全是笑容,从办公桌里拿出一罐茶叶,神神秘秘的说:“来尝尝,我自己留的龙井,一般人我可不让喝。”

    “那我算是沾光了。”赵泽君哈哈一笑。

    泡好了茶,稍稍闲聊了几句茶叶好坏,孔科长起身,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封口的牛皮文件袋,放到赵泽君面前。

    文件袋的右下角,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几个小字。

    “这么快就办好了?”这次轮到赵泽君大吃一惊。

    “你快,我也快嘛!”孔科长得意的笑起来,说:“我们走的内部渠道,局里领导特批的。不过目前才进入初审阶段,等到专利正式批下来公布,估计还要个把月时间。”

    “孔科长你费心了。”

    赵泽君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封审批通知书,大约意思是贵方的专利项目已经进入初审阶段,特此通知之类的。

    在和市局谈妥了捐赠软件,也就是‘技术合作’事项之后,赵泽君特意找孔科长提出了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市局帮忙,以他本人的名义,向国家版权局申请技术专利。

    专利内容不是某个单独的技术,而是‘网络过滤软件’,具体包括关键字技术、图片识别技术等等十几项。

    申请这个专利,颇有点‘挖国家墙角’的意思,软件涉及的各种技术,尤其是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赵泽君本人发明研究的,而是他花钱让实验室做项目。

    换个角度看,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而赵泽君把这些人才的‘才’,变成了自己的专利。

    当然,前提是花了钱的。

    这和老牛买下国企,留着国企几十年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为己所用,如出一辙。

    这种专利技术,如果赵泽君自己去申请,能不能申请下来是一说,就算能申请下来,也会拖很长时间。由建武市公安局朝上递这个申请,各种阻力会小很多。

    一般专利申请,拖上半年都很常见,没想到建武市公安局这边,一个月就办好了。

    当然现在仅仅是进入初审而已,等于是进入了正式流程。不过即然前期工作顺利,又是建武市公安局递交的合作单位项目,后续基本不会有问题,一帆风顺。

    专利申请上,专利所有权第一位是赵泽君,第二位是李明然。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干他?

    回到学校,李明然也被公安局的高效率吓了一跳。

    “这么快?”

    “说到底,我们还是沾了科大的光。”赵泽君把回文收进牛皮纸袋子,说:“这次合作,说起来是公安局和我合作,实际上,对外的印象,是公安局和科大实验室合作,依托科大的技术背景。”

    李明然点点头,赵泽君和他本人,一个是创业者,一个是小有名气的年轻学者,影响力和声誉,无论如何都不能和科大相提并论。

    “不过,这次捐了五十套,还有后续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费用啊。”李明然看了赵泽君一眼。

    后续的服务,是由他的实验室来提供的。网警支队不给钱,赵泽君如果也不给钱,就得他个人贴钱,或者动用实验室的其他经费了。

    关系归关系,生意归生意,还是得说清楚。

    “李教授,这点钱你放心吧。”赵泽君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心疼什么,这五十套软件,要是卖给网警支队,十万八万的绝对不成问题。是吧?”

    “你的钱,你不心疼,我也不心疼。”李明然哈哈一笑,拍了拍版权局给的通知书,“倒是要多谢你,把我加到发明人序列里。”

    “这是你的技术入股嘛,因该的。”赵泽君挥挥手,示意此事不必多提,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上,笑道:“这次捐给网警支队,咱们不亏。绿网是服务器端软件,撑死卖个几十套,这次捐,对方要五十套,如果买的话,我估计二十几套就足够用了。那点钱,他愿意给,我还不好意思收呢。”

    “你有其他办法?”

    赵泽君点了点专利申请回复函,“申请专利中,包含了一系列识别技术,重新排列组合一下,稍稍改头换面,就能开发出另外一款类似功能的软件。”

    “类似功能的?”

    “李教授,服务器端可以免费提供使用,那客户端呢?服务器有多少,客户端又有多少?”

    赵泽君干脆和李明然说白了:“技术还是这些核心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开发一款在客户端上拦截过滤非法信息的软件,等网警支队尝到了使用技术管理的甜头之后,我们再把这款软件推荐给对方,让他们帮着去推广,甚至出台政策,全市的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强制安装,到时候咱们卖卖软件,收收维护费,那赚得钱,不比这五十套软件多?至于名字嘛,就叫绿坝好了。”

    “绿霸?”

    “绿坝,大坝的坝。”

    绿坝软件是赵泽君灵光一现的东西。

    上辈子08年左右,国家花重金采购了一款客户端拦击非法信息的软件,每年支付高额服务费,最后因为软件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而被全面下线。

    在建武市推广绿坝的时机还不成熟,也不是赵泽君的主业,提前放点风给李明然,一来可以让李教授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技术力量,二来嘛,如果将来实验室的技术能够达到要求,绿坝也是款不错的敛财软件,全市范围内推广,每年维护费就足够支撑起一个中小型技术公司。

    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招聘一大批临时管理员,尽快对贴吧进行人工监管。

    “多少个岗位?”马凯之以为自己听错了,睁大眼睛重复问了一遍。

    “暂定大概两百个工作岗位,当然,都是兼职,钱也不会太多,撑破天一个月五百块钱,新手可能还不到五百。”赵泽君说。

    “你泽阅从哪来那么多工作岗位?这些人负责干什么?”

    “工作简单,就是在看帖、删帖,凡是违法违规的帖子全部直接删除。”赵泽君说。

    两百个固定工作岗位,钱虽然不算太多,可五百块钱对于大学生兼职也绝不算少了。赵泽君手下的泽阅,所有正式非正式员工加一起,也不到五十个,从哪来两百个工作岗位?

    学生会的日常职责之一,就是协助大学生从事兼职。可是每年从学生会手里找到的兼职,加一起能不能到两百?

    赵泽君一个人就把学生会全部的活都干了?

    “不是我,是你把学生会的工作量全包了。”赵泽君拍了拍马凯之的手臂,笑呵呵的说:“招人的事全权委托你了。”

    马凯之深深的看了赵泽君一眼,心领神会,点点头:“谢谢。”

    学生会改选在即,之前的大常杰被学校扫地出门,剩下的几个候选人竞争力都有限,势均力敌,这时候马凯之能一下子提供两百个固定的兼职岗位,无异于多出一份重量级资本。

    冲着这两百个兼职岗位,连负责学生会工作的学校老师领导,都要慎重考虑主席人选。

    几乎可以认为,只要赵泽君真的能拿出这两百个岗位,马凯之在接下来的竞选中,十拿九稳。

    赵泽君一脸认真模样:“谢什么?反正我要用人,找谁帮忙招不是招?你可得上心点啊,我急等着用人。”

    ……

    泽阅这边一切顺利,起点终于不安分了。

    内部召开了一场层级很高的会议,有资格参会的,只有起点几个创始人。

    “之前从泽阅过来的那个宣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泽阅将在非典期间,有大动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我们还都在一直猜测,泽阅到底要干什么呢?”

    吴总首先发言,虽然会议级别很高,可吴总今天的语气很显得颇为轻松,笑了笑说:“我当时还觉得,会不会是针对咱们起点的,把我吓得啊,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在场几个人有的是呵呵一笑,有的则是摇头苦笑。

    老吴这话还真不是开玩笑。

    泽阅的风头实在太劲了,就像一头大老虎,趴在那不动,尚且让人不敢靠近,忽然抖了抖尾巴,周围的动物哪个不害怕?

    那位赵总在外行人眼里,是‘网络小说界的教父’,听起来好像是慈祥的长者,庇护一方水土。

    可归根结底,要知道,教父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引路人、大家长的另外一面,教父还有另外一张面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教父,他妈的就是个黑//帮老大,谁不听话,就弄死谁!

    行内人,尤其是同行的眼里,更多的是看见这位网络小说‘教父’的另外一面。每次他大动作,要么就是有一家同行要倒霉,要么就是泽阅又一次突飞猛进,进一步拉大和同行的差距。

    之前的浣剑就是最好的证明,赵泽君随便‘动’了几下,称霸行业数年的浣剑就彻底黄了。这个教父的名头,就是踩着曾经的霸主尸体得来的。

    目前能值得泽阅动手的,只有起点,反过来也一样,所以,当宣伟提供泽阅有‘大动作’之后,整个起点高层,都莫名的有些惴惴不安,睡不好觉的,可不止吴总一个人。

    可是今天的内部会议,不止吴总,另外几个创始人的神情,却都很轻松。

    另一位创始人接过话,说:“现在情况已经很明了,泽阅的确有大动作,不针对我们起点。”

    “嘿嘿,你说他是怎么想的?居然捣鼓出贴吧这个东西来。”

    边上一个人说:“咱们还真不能小看了他,我觉得这个贴吧潜力无穷,将来要是运作的好,说不定比网络小说行业还有前景。”

    “项目是个好项目。不过嘛,这个赵总还是年轻了点,网络小说这行才站住脚,就去拓展贴吧这么大的业务,摊子铺的太大了。”

    一位年纪稍大些的创始人摇摇头,语气有几分不屑,说:“世上的好东西多了去,这个也想要,那个也不肯放,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他就那么点家底,摊子铺开容易,维持却难。”

    “老罗讲的有道理。”

    吴总接过话茬,语气一变,正色说:“宣伟之前传递过来两个消息,第一是泽阅有大动作,第二是泽阅收紧了资金,为大动作做准备。即然第一个消息已经证实了,那么显而易见,泽阅目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但恰恰是它最脆弱的阶段。泽阅在网络小说上的收入,比起点高,但也高得有限,起点有多少收入,咱们是有数的,由己推人,泽阅大概有多少钱,咱们也能猜的出来。他现在要维持两个大摊子,资金肯定不充裕。”

    “老吴,你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干它一下子?”
………………………………

第一百二十章 必有一战

    会议室里目光齐刷刷盯住了吴总。

    和泽阅开战,不打则已,一打必然是行业震动,你死我活的大战!

    “老吴,要考虑清楚啊。”有位创始人皱眉说:“现在我们和泽阅虽然有小摩擦,但总得来说还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自发展。贸然挑起争端,先不说我们是不是泽阅的对手,必然会扰乱起点正常的发展计划。”

    “井水不犯河水?”吴总淡淡开口:“各位,卧榻之旁,安容他人酣睡?你们觉得,赵泽君是那种有了点成绩,就不思进取,守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甘心和起点共享市场的创业者?还是认为,目前的网络小说市场,已经大到可以容纳起点和泽阅共同生存,而不必相互竞争就能获利的地步?”

    在场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他们很清楚,赵泽君不是那种甘于守成的创业者,因为他们也不是,从起点创立最初,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独霸天下!

    而从赵泽君的一系列作为来看,他的进攻性,比起点更强。

    至于第二个问题,网络小说目前的市场的确还太小了了,一片小水洼,容不下两条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鳄鱼。

    “其实大家都清楚一点,泽阅和起点的战争,不可避免,最后不是他吃掉我们,就是我们废掉泽阅,不可能有第三种可能性。只不过,我们一直不太愿意去面对这点罢了。”

    说完,苦笑道:“毕竟,泽阅的锋头太劲了,尤其在干掉浣剑之后,我们下意识的,都不想和泽阅正面交战。”

    “老吴说的有道理。我们把脑袋埋起来当鸵鸟,不代表就真的能和平相处。”另一名创业者点点头。

    “但是现在开战,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

    吴总语速很慢,态度却很坚定的说:“不错,时机的确成熟,准备也不充分。但反过来想,我们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难道泽阅就做好了?赵泽君做贴吧,一旦贴吧项目找到了好的赢利点,开始反哺泽阅,起点将彻底失去和泽阅竞争的能力。他现在已经把我们逼到了绝路上,与其等到时候任人宰割,倒不如趁着泽阅目前资金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