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沈临,她现在应该还在各个剧组里面演一些配角吧,或许自己运气足够好,遇到了某个让自己一戏成名的角色,然后呢?怎么办?
她凭什么跟人家竞争资源?
要是运气好,可能连续好几部电视剧大爆,自己稳居电视剧一线大咖,然后慢慢向着大银幕发展;
当然最大的可能性,会蹉跎下去,直到坚持不住自己的底线,成为那些投资人的座上宾…
想到这,颖宝从沙发上爬起来,走到床前,盯着熟睡的沈临。
沈临的长相用一句帅哥形容,再合适不过!
皮肤很好,标准的丹凤眼,鼻子很挺拔,脸型有点圆,算不上好看,跟棱角分明有很大的差距,但看久了让人很舒服,整张脸最让颖宝满意的就是那双英气逼人的剑眉。
嘴巴很大,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不过无所谓,每次接吻的时候,颖宝最满意的就是沈临这张大嘴,感觉自己都要被吞下去了!
虽然距离俊美有些不沾边。
但就是越看越觉得好看!
忍不住伸手摸了把沈临的鼻尖。
“姑娘,我知道你垂涎我的美色已经很久了,好吧,我满足你,一起睡吧!”
白天睡觉本来就不怎么容易完全放松,再加上颖宝的动作有点大,沈临早就察觉到小丫头的动静。
直接伸手,把觊觎自己美色的丫头搂在怀里,然后,继续睡觉。
“…沈临…沈临…”
“别乱动,让我睡会!”
……
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房间的落地纱窗上,照耀出一层迷人的光晕。
沈临睡醒,赤着脚走到洗浴间,冲了个凉水澡。
“你不是去逛街了吗?”
坐在沙发上,活动自己双手的颖宝狠狠瞪了眼沈临,手臂完全麻了!
“我怎么知道你那么傻?明明可以挣脱开的,你自己不愿意!”
沈临有点不好意思的辩解了一句。
“我…”
妈蛋,我也睡着了!
“沈临,你说咱们签几个新人培养怎么样?”
颖宝坐在沙发上,沈临替她按摩手臂,姑娘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致,很突兀的开口道。
沈临有点懵逼:“为什么?”
“咱不是赚钱了嘛,签几个新人培养一下,到时候我参加颁奖典礼,人家就会说‘颖军团’出动,想想就带感!”
“呵呵,想想就觉得中二!”
沈临毫不嘴软的讽刺了一句。
“……”
颖宝感觉自己受到了好几百万点的伤害。
“我已经跟王思葱商量好了,会投资一家专门打造偶像团队的公司,以后他们的演绎经纪会挂靠在咱们工作室门下。”
“偶像团队?”
颖宝瞬间警觉!
“都是男的,没有女的!”
立刻Get到了姑娘的敏感点,沈临解释道。
“你还挺有眼光的嘛!知道这年头偶像什么的赚钱快!”
颖宝美滋滋的夸了句自家男人。
对于姑娘的夸奖,沈临照单全收,顺便在她的小圆脸上狠狠吸了一口!
一点也不像小王总,听说沈临准备打造偶像团队的时候,居然一脸的怀疑,在颖宝看来,沈临就是无所不能,他既然说了能打造偶像团队,那就肯定能行!
……
5月剩下上旬,沈临跟着剧组全国各地跑宣传。
效果很好。
从5月6日开始,单日票房反超,并且一直持续了5月15号,因为沈临离开剧组,帮着另外一部电影作宣传——!
这部电影,称得上现象级这句话!
从上映之初,就为中国影坛注入一颗强心针,掀起一股股观影热潮,哪怕从导演到演员都不是很有名,非但没有阻止人们的热情,反倒给予了一众演员“演技精湛”、“不逊于顶级明星”的评价。
截止5月15日,的票房成功突破12亿!
名列2013年票房排行榜第二名,仅次于星爷的。
陈扬成功闯入中国导演界!
之后,陈扬在羊城站宣传的时候当众宣布暂时没有开拍电影的打算,并且解释道:“我做为导演专业的学生,28岁就获得了指导长片的机会,在很多人看来,很幸运!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可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实在有限,我会继续跟在沈临导演身后,再学习一段时间,至少五年之内,我不会接收任何电影的拍摄!”
丝毫没有理会台下已经快要发狂的一众记者。
事实上,陈扬的名气很大,至少在圈内所有人都知道沈临有个很信任的助理叫做陈扬。
再加上,去年一整年,沈临无论去什么地方几乎都带上她,导致网上有关她和沈临之间“不正常关系”的猜测,从来没有断过!
有了绯闻,自然也就具备了人气的基础。
这段时间,随着票房不断升高,网上关于她跟沈临之间不正当关系的言论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人笃定沈临之所以这么捧陈扬,是因为她是沈临的小三之类的!
结果,这姐们今天突然来了这么一手,让他们很诧异!
“请问陈导,什么原因促使你做出这个决定?”
“我已经说了呀,就是觉得自己水平不够。”
“…”
好吧,你赢了!
尼玛,12亿票房您还觉得自己水平不够!
第三十五章 沈临与《中国合伙人》
陈扬暂时息影的消息再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就好比当初的希斯·莱杰的死对于的推动作用一样,票房连续三天逆增长,终于在全面开画前夕将票房推进到了12。9亿,成功超越,暂列2013年内地票房排行榜榜首位置!
沈临对此没有任何表示。
只是内心深处有些惋惜,尼玛,比起郭小四、有朋苏、何囧之流的‘导演’,陈扬的水平绝对甩他们几十倍!
这群人都能舔着脸说‘我是导演!’,结果陈扬却觉得自己水平不够!
还有天理吗?
不过,此时的他却没空思考这些,面前还有一堆记者等着采访!
……
光线最近几年的营销越做越好了,尤其是这部
他们居然把首映放在了清华大学!
清华的蒙民音乐厅!
尼玛,服了!
沈临还没来过清华,进入之后总觉得有种莫名的肃穆感。
或许这就是大国重器应该有的使命吧!
很多明星都出席了这场首映仪式,星光闪耀程度甚至超过了前段时间的HK电影金像奖!
对了,沈临没有出席2013年的金像奖。
这其中有一半都是冲着小明哥来的!
有时候,你不得不服气,黄教主虽然演技、歌唱都不咋地,被人各种诟病,但他的人品杠杠的!
人脉称得上通天!
张纪忠,郑小龙,刘天仙,李小路、关阅,陈鲈鱼,陈楚声等众多影视圈名导明星相继亮相。
不用说,这都是冲着小明哥来的,除了关阅是大伟的老婆!
邓朝的好友,李丫鹏、雨泉还有孙丽也赶来捧场!
陈可幸携影片主创佟大伟,邓朝,黄小明等悉数亮相。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原型人物——“新东方”三位大佬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登台亮相!
并一同演唱了。
台下在座的清华学生更是掌声雷动,他们的热情也点燃了音乐厅的气氛。
陈可幸最近几年虽然极力靠拢京圈,但也没有疏离港帮,圈中众好友还专程赶来捧场,曾之伟、钟力缇、吴君如齐上阵!
差不多快结束了,沈临才从人群中被人‘发现’!
都是套路!
这些全都是沈临跟主持人包括整个剧组商量好的剧情。
“我们掌声欢迎电影的编剧沈临!”
于是,沈临‘满不情愿’的从观众席走到了舞台上。
“好不容易当一次观众,被你们搅合了!”
冲着‘辨认’出自己的邓朝发了一通火,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我真没想到陈导一个HK导演居然能拍出这么接地气的一部电影!太厉害了!”
先是恭维一下陈可幸导演,然后冲着新东方三位大佬鞠躬:“真没想到三位老师能前来,我有点孟浪了,当初编故事的时候,很多地方没有考虑的太全面,希望三位千万海涵!”
这个点必须先说出来!
虽然以为原型,但其中肯定有艺术的相关加工!
……
的剧情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贯穿始终的新梦想和ETS的版权之争!
无论是身为编剧的沈临,还是陈导在执导电影时候为了渲染基调,当然不能承认新梦想的做法是错的,所以,现实角度,这一点有点立不住脚。
影片上映后,很多人死命抓住这一点进行攻击!
说电影三观不正!
可那是正常的电影情感宣泄的手段,完全照着现实拍摄,那新东方的发家经历的一系列灰色事件难道也能展示在电影里吗?
很多人拿跟对比。
说什么对成功的质疑、成功后的寂寞和孤独,是看不到的,一富遮百丑,暴发户心态之露骨、铜臭气味之浓郁!
还举例连影片原型之一的俞敏洪也看不下去了,指出的两处关键硬伤:新东方和ETS之争,是新东方的错,不能用什么文化霸权主义去指责人家;新东方上市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是什么为国争光。
怎么说呢,说电影传递着不正确的三观,不如说这些人当年干得就是这样三观不正的事儿!
被逼无奈,非法办学,造星运动,侵犯版权,这些都是新东方曾经干过,甚至现在还在干的事儿!
让新东方与众不同的是新东方现在做大了,在美国上市了,创始人都去干天使了;而小打小闹干违法生意的人一辈子赚的钱可能都不及昨天晚上新东方股价上涨1。63%让老俞增加的财富多。
所以说拍得不好的言论显然是错的!
这个时代的成功就应该像电影渲染的那样——土鳖的逆袭。
事实上很多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当年又比成东青好到哪里去呢?
……
“事先声明,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我,如果你们说电影里面有什么漏洞,找我,不要找陈导!”
沈临笑着站在一众记者面前。
现在是媒体采访时间!
“沈导,能解释下,这部电影传递的成功是不是太过简单了?您是不是觉得每一个成功者都应该像电影里面场景一样,孟晓骏带着合伙人到他之前洗盘子的馆子倒掉一碗,您不觉得这样的成功太过浅白了吗?”
南都的记者立刻跳了出来。
“陈导,你看我多仗义,要不是我提前说了,现在这些人就冲你扑过去了!”
沈临没有急着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打趣一番,然后认真解释道:“这位记者,我估计你没有做过大数据研究;你也不太关心现在的观众想看的是什么;你甚至不知道观看电影的大部分人群的收入情况!我说的对吗?”
等到他点头,沈临满意的接着说道:“可是我们这些电影人,尤其是做商业电影的,我们很关心这些,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人人渴望成功,却又懒得努力,或者说觉得努力没有用!所以,我们的才会用别逼我成功来做宣传标语!至于成功后,当然要疯狂的宣泄!”
“你可以说这个观点用来解释成功太牵强!可你不能否认这是个很好的爽点!”
“商业电影需要爽点!”
第三十六章 争议不断的《中国合伙人》
有关这部电影,观众的褒贬不一,喜欢的人很多,不喜欢的也有。
作为大陆第一部反映创业的电影,显然做得不够好,尤其它选择的还是新东方这种被人各种诟病的公司作为原型。
可单纯从电影角度出发,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场景美工服装很牛,细节绝对到位。
影片中的80年代初的大学气氛生猛**、锐意进取,恢复高考后的一代人坚信自己是牛逼的有才的,能改变世界有理想有使命的,最好的院系是文史哲而不是经管金融,文艺得很。
流行的是顾城北岛 Robert Frost 邓丽君崔健。认定了姑娘就死命追,不撞南墙不回头。
剪辑很明确,没有废镜头,节奏也很适合大众观赏,讲爱情就慢慢的营造气氛,讲商战则凌厉快速,讲笑话吐槽都安排的恰到好处。
演技方面,除了个别扮演学生的,基本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
故事方面没的说,有人这么评评价陈可幸‘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好故事,可以看陈可幸的电影!’
当然,指的是他亲自指导的电影,监制的另说。
“陈导,难道在中国,成功就是有成功的事业和金钱么?您不觉得这样的成功未免太过狭隘?”
那位南都的记者依然不依不饶。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我在三年前创作的,当时我在美国,里面有很多场景,包括对成功的定义都是我那时候的想法,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这部电影所反应出的正是当下中国人认为成功的某一种形式!虽然会让大家觉得有点心寒,但我还是要说这句话!”
沈临想了想,‘老实’回答道。
“可是,电影是给人类造梦的!它是艺术!他不应该反映出这种意思!拉康曾经说过‘镜像阶段是指一个人在6至18个月之间…”
“我明白你的意思,拉康的书我也读过!”
打断了记者的装逼行为,沈临冲着台下的学生保证道:“这部在价值观方面有点欠缺,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绝对称得上良心制作,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用心程度!我建议大家可以到电影院看一遍。”
“至于这位记者,你不太明白市场化对于我们电影人的压力,你拍一部电影,却不想着赚钱?可能吗?”
“别跟我扯什么梦想,我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这部赔本了,陈导从此绝对接不到任何大制作电影的拍摄机会!”
陈可幸的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