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叱咤乐坛-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到这个数字,这些人只觉得嘴里发苦,脸上发烧,心里发慌。
从第一天的5869到昨天的9613再到今天的6000,这三个耀眼的数据放在那里,这就是叶梓对这些人无声的嘲弄啊!
这一巴掌狠狠的甩在脸上,那滋味真是谁受了谁知道!
被打脸的这些人中,当然不包括亲近叶梓、以及跟文慧娱乐关系不错的媒体记者,其中受益最大的有两家。其一是诚报娱乐版,其二则是林立明的香江娱乐追踪。
自从六月初,诚报娱乐版连续刊登了司马明辉撰写的流行歌手的古典音乐之旅系列报道以来,一直不怎么受报社高层重视的娱乐版面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引起了上峰的关注。随后,更因为娱乐版跟文慧娱乐之间的协议以及司马明辉这个叶梓的头号铁杆歌迷,诚报娱乐版始终站在叶梓这边为他鼓吹呐喊,已经成为他在媒体方面最坚定的盟友。
到了现在,这份投入终于等到了收获的这一天。
对于叶梓的歌迷来说,因为司马明辉这个歌迷会会长的关系,更因为叶梓的消息在诚报娱乐版出现最多、报道也最全面,这份报纸已经成为了他们每日必买的报刊之一。而随着新专辑的持续热卖,叶梓的歌迷数量也会一天更比一天多,这对于诚报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像诚报、名报这样的大报图的是什么?那肯定就是更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那么这份影响力和公信力又由什么来体现出来呢?有人认为是社评,有人认为是覆盖率,等等。但是无论是哪一样,有一个指标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读者数量。
叶梓为诚报增加的就是读者数量!
哪怕现在增加的可能仅仅只是几百名读者,但是随着叶梓自身的影响力逐步增加,上千名、上万名甚至十几万名、几十万名读者数量的增加都是有可能做到的。
没有哪一家报刊能够忽视这一点。
所以刚一得知叶梓的专辑第二天逆市上扬,诚报娱乐版的总编便给澹台文慧打去了电话,希望将原本只有三个月的短期协议继续延长下去,并且在通话中流露出了诚报娱乐版愿意成为叶梓官方媒体喉舌的想法。
这当然是好事,双赢的大好事!
第二个受益者与其说是香江娱乐追踪,还不如说是林立明这位主持人兼节目制作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香江娱乐追踪每一期高收视率的节目几乎都跟叶梓有关,有他参加的那两期更是其中的标杆,第一期甚至打破了这个节目有史以来的收视率记录。昨天那期节目因为专门报道了叶梓签售的情况,以及雷米。金和欧鼎玉针锋相对的两段采访录像,节目收视率又再次收获了大幅攀升。
对于林立明来说,叶梓真的算是她的福星,她当然拼命也要把叶梓往她的节目上拉,事实上她这样的做法效果也很明显。叶梓的每一次出现总是伴随着争议、伴随着对立,这就是电视观众最喜欢看到的东西。而作为弱者形象出现的叶梓,在收获了观众潜意识里的同情之后却又每每都能最终胜出,第一次对上朱汉文是这样,上一次对上雷米。金虽然还胜负未知,但是从目前看来胜局已定,这样的逆袭同样也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
节目的收视率想不攀升都不可能啊!
今天,叶梓的新专辑再次取得惊人的销售数据,已经尝到了足够甜头的林立明当然会把这种情况坚持下去。只是当她下午派人赶赴雷米。金的办公室拍摄采访录像的时候,她却惊异的获悉雷米。金已于今日中午临时返回国度假,归期未定。
这明显就是看见自己要输,溜掉了啊。
找不到人这可难不住林立明,她在电话里立刻指示外景人员采访雷米。金的秘书、助手、工作人员等人,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随后,她将这几段采访全部编辑进今晚的节目当中,配合着叶梓的专辑成绩同时播出。
看着摄像机后面高举的提示牌上直线上升的即时收视数据,林立明面对着摄像机的镜头,笑得就像只偷到了小鸡的老狐狸。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 金唱片
7月1日,星期三,从叶梓签售那天开始已经足足沉默了三天的各大报刊再也无法保持他们的沉默,对于叶梓这张新专辑的评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各大报刊的娱乐版面上。
《三天斩获20000销量,金唱片指日可待》——这是今天一早刊登在《诚报》娱乐版上的头条新闻,从29日唱片上市第二天开始,叶梓的新闻已经连续三天占据了《诚报》娱乐版的头条位置。哪怕是一个星期之前吸引了全香江媒体关注的陈义臣都只上了一天头条,没能在《诚报》娱乐版获得叶梓这样的待遇。
对于《诚报》等几家一开始就进行了报道的媒体来说,它们巴不得其他报刊都不来参与这次报道才好呢,这样它们就能独享叶梓这边的消息,并且凭此拉拢住越来越多的叶梓歌迷。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有了前面三天类似于独家报道的情况,他们的收获也已经足够多了。别的不说,因为近期销量的激增,这几家报纸都已经准备调整下一季度的版面广告费用了。
这可是看得见mo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其他报纸在错过了前三天的报道之后,今天无论如何都绝不可能再次沉默了。
它们第一天的沉默没有问题,像叶梓这样的新人歌手,而且是来自华夏大陆的新人歌手出版第一张专辑,得不到媒体的广泛宣传是正常的事情。
第二天的沉默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叶梓新专辑第一天5869张的销量还无法让他们放在眼里,这个数字距离“优秀”还差的太远。甚至基于对叶梓的不屑,他们连前一天签售时两位巨星的光临捧场都没有专门进行报道,而是随便用了一篇花絮打发此事。而对于叶梓和他的新专辑,每一个娱记都将自己手中的报道权利拱手送给了“别人”,却没想到人人都是同样的想法。
第三天的沉默那就是娱记们的集体尴尬了,他们绝对没有预料到叶梓的新专辑在第二天居然迎来了9613张的逆天数据,只是苦于报纸的出版基本都在上午,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他们只能沉默的维护着自己的所谓尊严,将希望寄托在新专辑第三天销量的大面积滑坡上。但是等到中午的电话打过之后,他们全都知道这已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面对着预计中当天6000+的销量,猜测着极有可能超过20000张的三日销量总数,承受着来自上级的怒火,这一下,没有哪一个娱记还能坐得住了。从昨天下午开始,一篇篇报道飞快地撰写完毕,加入了他们各自供职的报纸今日的娱乐版面。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报道时机。三天来他们的沉默,最后却是便宜了《诚报》等少数几家。
今天一早,这些沉默了三天的报刊的集中报道终于纷纷出炉。
《逆市上扬——叶梓新专辑数据迥异平常》——这是《香江日报》娱乐版的报道标题。
《叶梓新专辑三天大卖20000余张》——这是《星星日报》娱乐版的报道标题。奇怪的是他们的王牌专栏《每日娱乐快评》的主笔黄子辰先生,却在叶梓的新专辑上市之前便提出了休假的请求,目前就连总编都找不到他。
《香江歌坛告急,华夏大陆歌手强势入侵》——这是《名报》娱乐版的惊悚标题,在总编放权、朱汉文具体执掌下,《名报》娱乐版始终还是把自己定位于叶梓的对立面。看来只要朱汉文还在台上,这样的态度恐怕始终不可避免。
除了这几份大报之外,其他几十份大小报纸也都在当天发表了不同内容的各类报道,这一天几乎所有报纸的娱乐新闻基本上全部都被叶梓和他的新专辑所占据,场面蔚为大观。有些小报为了销量,甚至胡乱编写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来争夺眼球,比如《果果日报》就以《叶梓新专辑购买者来源调查》为标题,隐隐暗示叶梓的新专辑连日大卖正是出自华夏大陆正副的托底行为,而这场所谓的“来源调查”,当然完全出自几位记者之手。
这也算是香江媒体的一大“特色”,不足为奇。
上午10点,叶梓新专辑昨天的销量也已经汇总统计完毕,全香江共计销售了6337张专辑,再次超过了专辑发行当天签售时的成绩。当然,比起第二天的9613张,这个数据同样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
当天下午,叶梓在澹台文慧和温文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到了pg专属的录音棚,跟欧鼎玉、雪友哥一起,开始制作《吻别》这首歌曲的伴奏。这首《吻别》和当天晚上叶梓提出的那三首翻唱歌曲都已通过了pg制作部门的遴选,《吻别》更是在欧鼎玉和雪友哥的极力支持下已经被确认为专辑的主打歌曲,专辑中的另外六首歌曲也正在紧张的挑选当中。
一切,都在忙而有序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澹台文慧跟陈太分别代表叶梓和雪友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能够让pg这样官僚气息浓郁的大公司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双方合作的审批通过,陈太的行动堪称高效。
pg的制作总监林文杰也代表pg与澹台文慧签订了聘用合同,正式聘用叶梓担任雪友哥新专辑《吻别》的制作人(监制)。在这件事情上面,林文杰完全没有做任何手脚,跟叶梓的再次见面也是波澜不惊。
澹台文慧跟陈太约定,这件事情的新闻将在叶梓返回申城之后再行放出,并且约定将由司马明辉来为雪友哥做一次专访发表在《诚报》娱乐版上。
这,也是为了叶梓离开香江之后的持续宣传而做的考虑。
……
相比纸媒上的混乱与尴尬,电台这里就显得风平浪静。随着叶梓新专辑的出版,更主要的是连续三天的大卖,叶梓在电台榜单上的成绩随之水涨船高。
903的点播总榜上,叶梓那首国语版的成绩已经追上了陈义臣,几乎与他不相上下,目前仅仅以几十点的数据落在第二的位置上,《晚秋》和《江南路上》也都已经全部杀进了前五。于是903总榜上出现了罕见的一幕,前五名歌曲完全被两位新人歌手牢牢占据,这是903电台开播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陈义臣的粤语版和另一首《时代曲》分别占据了第一名和第三名,叶梓的三首歌曲则是第二、第四和第五,就连一开始最不受歌迷待见的那首《涛声依旧》,现在都已经杀到了总榜的第十一名,眼看着就要杀进前十。
这个成绩除了新专辑热卖的强势推动,还跟司马明辉领导的歌迷会有极大的关系。
司马明辉知道叶梓的这张国语专辑无法入围“十大中文金曲”,也没有办法加入“十大劲歌金曲”的评选,所以他将所有会员的力量集中在了一起全力“攻打”903这块阵地,为叶梓能够参加年尾“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铺平道路。
这样的措施立竿见影。
虽然经过这几天的迅速发展,叶梓香江歌迷会的会员人数也才刚刚突破了3000大关,跟陈义臣歌迷会四千多名会员相比相形见绌,但是不要忘了,陈义臣要同时转战三个战场,四千多人的力量用在三个地方势必分散。而叶梓的所有力量可以集中到一个地方来使用,所以在903这个叶梓的主战场上,陈义臣目前已是节节后退,即使他的那首粤语版仍然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但是从后劲儿看来,它的优势已经岌岌可危。
不出意外,叶梓的国语版将在近期超越那首粤语版,第一次登上903总榜的第一名宝座。一旦上去了再想要叫叶梓下来,那就要问一问叶梓目前的三千多名会员们答不答应了。
头可断血可流,第一宝座绝不丢!
这是司马明辉代表三千多名会员们对叶梓做出的保证,他们也的确每天都在行动着。
……
7月1日当天,叶梓的新专辑全香江销量依然维持在5569张这样的高位。四天下来,这张专辑正式突破了金唱片指标,总销量已经达到了27488张。
这个数据比起陈义臣四天下来几乎破三万的成绩还有距离,但是放在叶梓身上,放在这张国语专辑上面,这个成绩比起陈义臣取得的成绩更加难得。其实从第二天开始叶梓的专辑销量就超过了陈义臣,如果不是签售那天两人的成绩相差太大,叶梓现在的总销量已经可以超越陈义臣。
现在对于叶梓来说,白金唱片已经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境,如果再过几天销量稳定下来之后依然还能上千,那么就连双白金甚至三白金、四白金都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这样的成绩没有任何人能够事先预计得到,包括叶梓自己。
随着第四天销量的出炉,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娱记、乐评家、分析家会看轻叶梓的这张专辑,哪怕这是一张他们非常不屑的国语专辑,哪怕叶梓只是一位来自华夏大陆的小歌手,他们也只能乖乖的送上自己的赞美。
这就是出色的成绩带来的福利。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慧姐在签售那天早上跟叶梓说过的那句话:媒体都是墙头草,只要你的成绩上来了,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他们都会干的。
这几天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印证吗?
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次邀请
叶梓的新专辑持续热销,这让媒体在纷纷送上赞美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分析这张专辑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原因。
“尝鲜”说是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
这种说法认为,自从90年张宏亮先生的那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专辑大卖之后,国语专辑几乎绝迹香江,叶梓的这张新专辑为香江歌坛带来了久违的国语专辑,有很多喜欢尝鲜的歌迷便会去购买一张回来听听,换换口味。这种说法其实是“运气”说的一个变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叶梓的新专辑经过前期的大卖之后,在十天左右销量将会降至冰点,最终可能勉强突破白金唱片的数据,但是后继乏力。
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