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Linux实用培训教程(PDF) >

第22部分

Linux实用培训教程(PDF)-第22部分

小说: Linux实用培训教程(PDF)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上些用场。当时最cool的事情就是如何设置我们学样的286;386机器,让他们能使用640K以上的扩展内存,来 

  回设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如何做在扩展内存上做RAMDISK;如何可以不用换盘就可以很轻松的运行 

 软件;如何可以存破解学样机器的CMOS锁;如何将720K的五英寸的软盘当800K来使;如何用clean;scan;kill杀毒 

  。以为那些就是学计算机要掌握的东西,现在想想很幼稚,典型的认为自已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学 

 会了计算机。后来学校开了Pascal,学完之后好象也不能干什么,对编程反而没什么兴趣,那段时间还自学了汇 

 编,因为学汇编可以破学样的CMOS密码,可以写病毒,那是当时最大的兴趣:…)。我觉得当时是缺少好的老师 

 ,开始学以为计算机什么都能干,后来学完编程之后,好象也不能干什么,兴趣大减。现在想想当时没有花时 

 间好好学学基础的知识,因为现在工作后才发现,基础是多么的重要。至今还记忆得大学上pascal课提到的算 

 法+数据结构=程序概念;虽然现在有关OO的东西已经普及,但直到现在我们具体的工作方法还是以这个居多。 

   后来MS出了win3。1版,漂亮的界面,人性化的设计,没想到计算机能有这么强的表现力。印象最深 

 的windows附件里有个 paint作图工具,那时觉得能在计算机里画点什么就激动的不行。那段时间里windows里还 

 没有什么游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玩三国志和一些F19的模拟战机的游戏,真到现在我还是很佩服当时那一代的 

 开发人员,在很有限的资源还是干了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每个时代都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产生不同的产品 

 ,应该和整个时代和环境相结合。现在如果是一个CPU速度比开发人员的开发速度大大便宜的时代,所以很多 

 时候现在软件开发上更多考虑的是开发速度和后续的扩展和维护,在性能方面在一般的应该里都不是需要花很 

 多精力去考虑的因素了。我觉MS很多方面有超前的思路,他在很多方面在不断的要求提升硬件的性能,实际上 

 他也是看到了这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每天都在说MS怎么了,但每天又离不开他们的产品。很多Opensource社区 

 里面的人经常说MS这不好那不好,其实很片面的,真正深入学习MS的文化,你不得不佩服这是世界上最聪明 

 的人在做产品,很多东西好与不好都是很有讲究的。 

   到95年开始工作了,win95又出来了。那时在梅州工作的单位就一台386,也没买多久也只装了 

 个DOS+Foxpro。是以前北京民航局的人赚外快的人做的,因为是工作原因也不赶怎么去动那台机器。一次偶 

 然的机会,我们那一个代理AST机器的代理商做展览,我看到了当时MS出的 win95。当时win95全面支持了多媒 

 体功能,当时的情形似乎还在昨天似的,一台机器竟然完全可以看电影、听CD,同时干N种事情,把我看傻了 

 ,太厉害了。我想完了,MSDOS那些东西都还没搞懂,新的东西又出来了,唉,这怎么办啊。后来看了些有 

 关MS企业的书,原来MS把自已做为竞争对手,他们做的事情就是要用新的产品打败旧的产品,这样他们又在 

 新的市场上占领了先机,大家又重新在跟着MS跑了。MS就象一个不停的机器不让你放松半下,新的东西又出 

 来了,所以你要不停的学习。记得以前的一个事实,在MSDOS年代国内有很多开发人员做的非常好,后 



 空间:http://rrktqt。discuz 144/158            制作于:2007…05…06    Powered by X…Space 


…………………………………………………………Page 145……………………………………………………………

rrktqt的个人空间                Linux实用培训教程第一部分                   作者:红联 



 来windows的出现,大部人最后就消失了,看看 MS的程序员少有超过30以上的。其实他们每次做的东西都是征 

 对于中小企业,每次出的开发工具越来越简单,做为RAD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的工具,MS的工具是首先 

  。有一次我和我们一位开发我们客户端(client)程序的资深架构师聊天(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以前负责我们客 

 户端开发的整个团队的Teamleader),我问MS怎么从来不考虑移植问题?他说MS的策略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用户 

 ,实际应用里如果在一个企业里做好的话,移植性的要求非常少。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也是,一般的应用在一个 

 环境下做好就行了,没有必要移植到不同的环境。还有一点就是这里面也有商业的策略,也可以说是技术壁垒 

 ,MS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要他很多人留在他们的环境里,让他们永远在MS很熟服的呆着,不让他们有转移到新 

 的开发平台上去,这也就把原有的用户保留下来了。以前对很多MS技术上的做法不明白,后来发现很多事情从 

 商业理解就很容易了,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已的市场商业利益,看看以前的netscape也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们 

 和MS上也存在竟争关系。但我们公司现在至始至终MS是我们的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他们一旦看中了这个市场 

 的话要做,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肯定是场恶战了。虽然公司现在靠业务收入还很不错, 

 但大家一讲到MS,心里都没多少底,MS是个巨无霸,只要他想干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而且MS是习惯 

  了借东风的的,象以前Mac的GUI、MSDOS、Netscape等都是这样。你只要多看些MS的一些书,你就不得不佩 

 服他们在很多方面的过人之处。看过之后会让你有心潮澎湃的感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原来MS是这样的 

 啊。 

   通过对MS的了解我发现很多事情确实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平衡,技术人员需要有市场的眼光,而不能做单纯 

 的tech guy。需要明白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不是我们的玩具,用户需要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才 

 是最为关键的。 

   在西方的管理上经常会听到balance这个词,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中庸之道”。以前可能对早期 

 的启蒙教育太深,一说到这些就觉得不好。现在人长大了,很多观念好好想想,确实流传了上千年的东西不是 

 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方面都有很深的涵义,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指导自已的形为。 

    

   二、了解到有Internet让我激动不以 

    

   还是95年快毕业那伙,有一次在图书馆看了一本PC Magazine的中文杂志,发现有个叫胡启立的人写了有 

 关Internet的介绍,后来好象当了信息产业方面的一个部长什么的,经常听到他的名字。到现在我还记得杂志上 

 的一些内容,就是介绍Internet的历史和她能干什么,我一想到全世界的电脑都连起来了,而且我可以随时看到 

 世界各地的信息,下载他们的软件,发电子邮件,太神奇了,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事。我想9年前知道 

 Internet的人也没有几个,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94是中国接入Internet的第一年。最早还是中科院核物理研究所的 

 几台机器接到美国的。 

   因为对Internet了解的早,所以一直在打听哪里可以上Internet。以前听说在暨南大学可以,好是羡慕,可惜 

 没有朋友在那。那段在广州工作的时间里买了一些有关Internet的书,权且做些书本学习之用。至今对那本大块 

 头的书《Internet大全》还记忆犹新,虽然那本书很厚很全很难看完,但不经意间对大部分内容也做了些了解。 

 我那时知道了TCP/IP、PPP、IP地址、unix这些比较基本的东西。那本书很多是讲如何使用互联网上很多常用软 

 件的书,那时都兴什么大全大全的书,现在我一看这种很厚很厚的书就没什么兴趣了。真正大家写得书都是很 

 有内容,一般不会太厚,建议以后买书先对作者做些了解,问问身边的同事看看网上的评论才买,这样买好书 

 的机会会大大增多。 

   96年我们梅州终于也有节点了,经过一番了解,后来又和公司领导胡吹一顿,最终申请通过了。那里我们 

 那里没有Modem卖,后来托广州的同学买了个回来。最初只知道上网用终端方式,因为那本书上说的都是终端 

 上的运用。可以远程在终端上收发邮件,用用gopher看看一些北京/上海的一些资料。后来知道有了netscape可以 

 浏览网页,但又不知道如何用PPP。唉,没有人教,找不到书,只能痛苦的在网上找。后来去电信那边看了下 

 他们是如何用的,大大加快了用PPP方式上网的步伐。终于通过终端方式用kermit下载了trump的tcp/ip软件,下 

 载了netscape。以当时 28。8k bps的速率,加上线路不好,搞了好些天才搞定,唉真是辛苦。但想想书中讲到的魔 

 力……可以和全球另一端的人实时联系,就让我激动不以,乐此不疲。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用netscape看到 

 一些东西,但没有想象的好,那时Internet上信息太少了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如何找东西。 

   上SZBBS是一大转折,终于可以和真实存在的一群人打交道了,一帮年青有激情、有智慧的青年人,也让 

 我认识了一位漂亮MM。那次美丽?邂逅让我从此再也不敢去会网友,担心会冲淡这份美好的回忆。至今还记得 

 九七年那一幕幕场景…………汽车站、火车站、越秀公园、植物园、珠江边还有乒乓球以及尴尬的把钥匙掉进了。。。, 

 还听你讲了许许多多你的故事,还记得机场的那一别。 

   SZBBS当时那一帮青年很多现在都很有成就,我们现在的老板们当时都是其中的一员。包括现在网易的老 

 总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网友。 

    



 空间:http://rrktqt。discuz 145/158            制作于:2007…05…06    Powered by X…Space 


…………………………………………………………Page 146……………………………………………………………

rrktqt的个人空间                Linux实用培训教程第一部分                   作者:红联 



   三、一次无意间知道了Linux 

    

   九八年的一次在网上转,发现有个国内的人做了个主页介绍Linux。当时印象中是这个东西什么都能干 

  ,FTP/WWW/MAIL。。。,而且可以用Unix上的东西。我想这东西神了,以前看Internet和看C语言的书,都讲Unix 

 是Internet的开山鼻祖,可一直没有机会可以接触。记忆里只知道以前大学里机械系里能用,而且不是一般人能 

 用到,一直对其神往。没想到居然能在PC上跑,太神奇了。现在想想其实那种情况也是大家一直在期待的,用 

 这样的东西不用钱,同时又有源码,让人不可思议。直到现在我都很佩服西方那些人,他们那种某于奉献的精 

 神让我感动不以,可以说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得益于这些人,从心底里对他们表示尊敬。 

   当时用的是Linux Slackware4。0的版本,因为软件有些大而且网络速度奇慢,下了好几天才搞定。后来在BBS 

 上找到了一个台湾人写的安装slackware的教程,按着他里面的*作,加上若干天的研习,终于自已把Linux装上了 

  。那天装好以后,当我看到Login:提示符的时候,兴奋、激动。。。,我自已终于也有了个Unix的工作站。 

   因为当时学习MS的东西在网上的帮助太少了,而且用MS的东西找不到人帮忙解决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 

 一般人的建议就是uninstall&reboot。我受够了,用MS东西一般用用就罢了,真要学东西,依当时我处的环境很 

 难有所突破。 

   因为Linux当时在国内也没有怎么受到重视,直到一天我在计算机世界杂志上看到几天数据库软件厂商已经 

 开始支持Linux了,我对学习 Linux的信心很足了。后来一系列各大软件厂商的动作进一步证明我的选择没错, 

 看看今天的现状,国内太多的人靠Linux养家糊口了。以前在网上的一个深圳朋友,也做Linux的firewall和vpn了 

  ,开了间公司,效益还不错。我们现在公司有海量级的用户数,所有这些server端都是由 Linux支持的,如果没 

 有Linux,也就没有我们公司。我想这一点老板比我更感激Linux :…) 

    

   四、学习Linux的心得 

    

   通过这几年来对Linux的学习,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才刚刚上岸。我能起的作用可能可以告诉你 

 一些学习的方法,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给予帮助。说句心里话,对于Linux的掌握我还只能算是很 

 粗的东西,因为看了很多大师们的东西以后,发现自已离他们真得还很远。我不是要打击你的意思,是告诉你 

 实情。但也可以告诉你,就这一点现在还是比较好混口饭吃。对她了解掌握的越深,你会发现他几乎什么都能 

 做,有了实现自已商业机会的平台。 

    

   学习Linux分好几种层次,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中学里学的课文《疱丁解牛》来对比。说白了也就是对事物的 

 认识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学习Linux也是一样的。以前总觉的学理的人只要会数理化就行了,很多老师们 

  由于自身的素质问题也不由自主的暗示着我们这样做。现在觉得很后悔当初没有学好文,文太重要了,很多时 

 候他真的可以指导我们的形为和思维方式。最近看的很多管理上的书,最终上升到都是哲学方面的问题,很多 

 东西一追踪根源到上升到哲学上来了。以前小的时候不懂事,觉得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