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81部分

大宋乞丐王-第81部分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拦他,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不认识老夫吗?老夫可是当今的御史中丞。身边这位可是前朝元老崔邈,崔大人,后梁开平二年状元,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大周五朝元老,即使范质见了,也得规规矩矩的叫声“崔翰林”。”陈进言指着身边的举着拐杖的白胡子老头,得意的说道:“你小子,给老夫赶紧让开。”

这一大堆的身平说得朱小六莫名其妙,站在原地依旧不动。

陈进言火了,大怒道:“知不知道,登闻鼓人人能敲?哼,看你的样子,毛还没长齐,知道个屁,赶紧让开。”说罢,就上前将朱小六推开。

事实上,朱小六做为登闻鼓的管辖,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只不过,不自紧的就想挡住,此时被陈进言推动,也只得悻悻的让道。

“哼。”陈进言上前,抽出鼓锤,恭恭敬敬的将其交到崔邈的手上,媚笑道:“崔大人,您老来。”

崔邈人老耳背,直到陈进言说了几遍,这才明白过来,摇摇晃晃的上前。拿着鼓锤敲了下去。

“咚咚咚。”几声闷响。

“噗嗤。”朱小六忍不住的笑出了声。就这老胳膊老腿的,连鼓都敲不动。这鼓声能传到宣德门那边就已经算不错了。

陈进言面色一变,上前抢过崔邈手中的鼓锤,发泄般的敲了下去。

“咚……咚……咚……”

鼓声激荡,向皇城内冲去……

第123章一场影响后世百年的辩论(中)

陈进言放下鼓锤,双手扶正头顶的软璞头,鄙视的看了眼朱小六。随后扶着崔邈退回人群中,静候赵匡胤的宣谕太监。

按理来说,登闻鼓一响,无论如何,赵匡胤都应该放下手中之事,宣鸣冤之人进殿问由。然而,陈进言等了半天,也没见到任何人影从宣德门出来。正待此时,人群渐渐骚动。皇城周围四面八方,涌来大量的乞丐和平民,分三面将这上百名花胡子老头围了起来。

这汴梁的乞丐到底是咋了?怎么每回发生这样的事,都有他们的身影。朱小六大骇,暗骂狗剩子磨蹭,殿前司的禁军为何还不出现。于是,赶忙再派人前去殿前司公署汇报。

宣德门守卫的紧张,全都被陈进言看在眼里。对于他来说,这上千名加入的乞丐和平民,简直就是及时雨,他不怕事情闹大,就怕事情不大。人当然是越多越好,将会有无数的看到他陈进言的慷慨激昂。看样子他的确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登闻鼓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想到此,陈进言更加的兴奋了。

老天爷似乎听到了陈进言的祷告,乞丐刚刚加入完,皇城的东面再次出现了赶来的人群。当看到这些人之后,陈进言激动得浑身发抖,简直比和小妾大战一场还酣畅淋漓。年轻朝气的面孔,统一的儒服着装,大宋国子监的太学生们。以武立国,以文治之,这是历代朝廷的基本策略。而这些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将是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获得他们的认同,甚至崇拜,是所有文人官员们的骄傲。有了他们的支持,朝廷也得好好的思量一番。

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通道,让太学生进入场中央。陈进言连忙赶了上去,放下原本御史中丞的架子,朝着最前面的两位年轻太学生拱了拱手手,笑眯眯的说道:“老夫陈进言,见到诸位后起之秀,实乃老夫大幸也!”

两位带头的太学生不置可否,互相对视了一眼,转身朝着笑呵呵的崔邈鞠了一躬,随后带着众多的学子站到一边。

简直狂妄之极。陈进言吃了个憋,十分光火。然而他知道,此时并不是和这些太学生作对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办。不得以,只能悻悻的站到一边,暗骂不已。

巳时刚过,宣德门两边的侧门,同时涌出了一队队衣甲鲜明,长枪直立的禁军士卒。禁军踩着整齐的步伐,左右分开,一路小跑着,迅速将场中数千人围了起来。见此情景,朱小六暗松口气,赶紧带着自己的小队加入其中。

“咔,咔,咔……”

古老而厚重的宣德门正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带着悠远而庄重的气息!

“皇上驾到!”

“哄!”

禁军士卒单膝跪地,齐声呼吼:“吾皇万岁!”

平民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赶忙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赵匡胤下了銮驾,径直走向登闻鼓处,身后跟着满朝的文武百官。几十名太监,抬桌搬椅,眨眼间的功夫,捣鼓出了一个简单的安坐之所。

赵匡胤正中落座,左边范质,王溥,魏仁浦等等一干文臣,右边赵光义,慕容延钊,高怀德,石守信等一帮武将依次列开。而韩旭则作为赵匡胤的贴身侍卫站其身侧!

“平身吧。”赵匡胤淡淡的说道,抬头看了眼陈进言,呵呵笑道:“陈爱卿,朕早朝之时,听闻你敲了登闻鼓。年前后周有一次,这算是第二次,但对朕的大宋来说,确是第一次。恰好满朝的文武都在,朕就带着他们一起过来,所以来晚了点!还请你多多担待,呵呵!”说着,赵匡胤抬手指了指身旁左右两边的文武大臣们。

原本豪情万丈的陈进言,一见赵匡胤亲自前来,再加上那满朝文武的架势,气势顿时弱了几分!虽说赵匡胤语气平淡,但从那眼中一闪而逝的精光中,陈进言依然看出了他心中的愤怒!

赵匡胤看了眼混在太学生中的赵普,微微笑道:“陈进言,你这名字起得不错,进言,进言。朕今日就要听听你到底有何话要说?”

面对赵匡胤的发问,陈进言一时却无从说起。心中一动,扶着微微颤颤的崔邈上前,低声道:“崔老大人,圣上问您话呢?”

“什么?你说什么?”崔邈一手扶着拐杖,一手放在耳边,似乎想听清楚点。

“哈哈哈……”满场哄笑。

陈进言老脸一红,顿感尴尬,不得以,只能大声说道:“崔大人,圣上问您话呢!”

“哦,圣上问我话啊!”崔邈楞住了,突然“啪。”的一声,扔掉拐杖,趴到了地上。

满场之人,顿感莫名。

“崔大人,您这是干啥呢?”陈进言上前就欲扶起崔邈。

崔邈立马打掉陈进言的手,痛哭流涕,呼唤道:“圣上啊,老臣终于又见到您了!自打老臣身体不适,去了官职赋闲在家,那是日日感念圣上您啊!”

赵匡胤莫名其妙,这崔邈他倒是听说过,可是似乎并未见过呐!而且瞧其老态龙钟的样子,似乎已经眼神也不太好使吧!于是,开口道:“老大人,您平身即可!”

陈进言赶忙扶起崔邈,疑惑道:“崔大人,您咋认识当今圣上的?”

“废话,老夫当然认识圣上。”崔邈一听这话,立马跺着拐棍,道:“当年我可是陪圣上打回汴梁,废了刘承祐那小儿,您说我识得不识得圣上?”

我勒了个去,满朝文武哭笑不得,这崔邈竟然把赵匡胤当成了郭威,这都老眼昏花成啥样了?而且不光眼神不好使,估计脑子也糊涂了,被陈进言这匹夫给糊弄过来的!

赵匡胤无奈的摇了摇头。

“嘘……”

嘘声四起,陈进言老脸通红,在崔邈要见圣上的抗议中,将其强行架到了人群里。随手一招,上来两位长期跟随他的前朝御史。三人再次来到赵匡胤面前。原本还想利用崔邈的威望来给这帮朝廷后生一个下马威,镇一镇这帮人,却没想到反而丢了自己这方的气势。

眼神示意陶善上前。陶善可是他的得意门生,当年两人合伙不知搞到了多少位前朝官吏,对于手下这位御史的口才,陈进言可是相当的有信心。

果不其然,陶善昂首挺胸,正气凛然的说道:“大唐灭国以来,中原地区几异其主,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十数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又是十年,被石敬瑭灭,而有后晋;再过十年,后晋又被刘知远所灭,建立后汉;仅仅三年,大周太祖领兵再次灭了后汉,建立大周。几十年间,中原地区五异其主,其他君主暂且不说,而大周的太祖,世祖,无不是人中之龙。十年苦心经营,大周已露天下一统之相,这是大周的幸事,更是天下百姓的幸事,只需维护大周的稳定,这天下早晚是大周的天下。而圣上您,却在这时刻再次起兵,打断了天下的一统事。这样的循环更替,难道还要再次继续下去?您这是逆天行事,草民肯请圣上将皇位归还柴家,到时君臣相亲,带领大周扫平宇内,一统天下!”

“陶善,你住口。”

“一派胡言……”

“……”

陶善的话刚刚说完,满场顿时变得闹哄哄的。

赵匡胤不发一言,脸色阴晴不定,这次辩论是他亲口许下的,自然不能反悔,现在就看韩旭和赵普怎么办了!

陈进言满意的对陶善点了点头,果然不亏是自己的得意门声,这一番论述,将中原几十年来的战乱变化,说得一清二楚,更加强调了人心思定。

然而未等陈进言高兴太久,只见太学中领头的那位年纪稍长之人,走了出来。此人一脸正气,看上去就是那种儒雅,风度翩翩之人。

“草民杨砺,见过官家,各位大人。”杨砺来到陶善面前,双手负于身后,笑道:“陶前辈,晚辈有些事想请您赐教!”

赵匡胤微微侧向一边,低声问道:“韩旭,这个叫杨砺的看上去也就三十不到,到底行不行?”

“呃,这个是赵大人选的人,微臣实在不知。”韩旭皱眉往赵普那边看去,又道:“相比以赵大人的眼光,应该挺靠谱的吧。”

“靠谱?”赵匡胤颇为不解,但此时未深究,因为杨砺发话了。

“陶前辈对中原几十年历史那是相当了解,在下佩服。”杨砺拱了拱手,又道:“可是陶前辈的眼光,却始终跳不出这中原几十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时已三十有八;汉高祖立西汉两百年江山,已过半百之年;大唐灭隋,到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登基之时,也已近而立之年。天下一统是必然,但您可成见过八岁的孩童带领雄兵一统天下尔?”

“你别忘了,秦皇登基之时才年仅十三岁。”陶善立马反驳。

“不错,正是因为秦皇登基之时才年仅十三,这才有了吕不韦和嫪毐的内乱,若不是这两人互相牵制,秦国无须他国来攻,早已分崩离析。仔细算来,秦皇的统一征程,应该从其年过二十算起呐!”杨砺呵呵一笑,点头道:“不知陶前辈八岁之时,可知天下为何物?或许,陶前辈天赋异禀,八岁之时早已能文能武,指点江山了呢!晚生,佩服佩服!”

“嘘……”

“陶大人天赋秉异啊,八岁之时还在尿尿和泥巴呐。”

“哈哈哈。”

人群之中嘘声四起。

“噗嗤。”陶善双眼一黑,昏倒在地。

这也太经不住了吧。

赵匡胤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那些起哄的都是丐帮之人吧?是你安排的?”

韩旭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辩论搞的就是个人气,找些丐帮之人来起起哄哄,叫叫好,还怕你陈进言的乱言乱语不成。

陶善被抬了下去,在陈进言的示意下,另一个瘦了吧唧的家伙走了出来,鼻孔朝天,傲气道:“在下冯有道,有些话不吐不快……当今圣上,乃大周世宗的布衣之交,世宗待其如弟,兄弟手足,而其竟然背叛世宗,欺负其孤儿寡母,这就是不义;身为大周朝廷殿前司都点检,领兵叛乱,黄袍加身,这就是不忠。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有何面目坐拥天下!”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

半响后。

“大胆,来人,将其拿下。”赵光义终于反应了过来,站起身咆哮着,呼喝禁军上前。

“住手!”赵匡胤面色一寒,冷冷的盯着眼前大放厥词的冯有道。御史就是御史,天生靠嘴巴,靠笔杆子吃饭,说出来的话,够阴够狠。

冯有道得意洋洋的转了转身,不忠不义,算是这时代的恨话了!看你赵匡胤还有何话说。

“咳咳。”杨砺清了清嗓子,正待上前理论一番。

“我来,我来,该我了。”先前太学生中的另一人,跳了出来,连忙上前拉住杨砺,呵呵笑道:“杨兄,杨兄,您一边歇着,该小弟我上了。”

杨砺苦笑着摇了摇头,先前确实和这家伙说好,一人一轮,此时不得以只能退到一边。

只见这人来到冯有道面前,歪头歪脑的打量了一番,笑道:“那个有道兄是吧?兄弟我姓张,名去华。张翼德的“张”,去你娘的“去”,华佗的“华”。”

第124章一场影响后世百年的辩论(下)

“前面那个杨砺,至少看上去还像个读书人,怎么这个张去年看上去更是油腔滑调的,倒是和某个人很像呐!”赵匡胤眉头微皱,小声嘀咕道:“比杨砺还不靠谱吧!”

韩旭满头黑线,朝混在太学生中的赵普望去,却见这家伙正笑眯眯的望着张去华,似乎比杨砺出场时还期待。看样子赵普选人完全是按自己喜好行事,不靠谱的人选出来的人自然更加的不靠谱。

“圣上,这张去华,在周世宗平定淮南后,说过“兵战不息,明事不修,难于长治久安”,且著有《南征赋》,《治民论》,世宗欣赏其才华,授予御史台主薄。”范质想了想,说道:“不过,他认为这御史台主薄非大丈夫所为,弃官回了老家,翰林学士李昉念其才学,将其招回,暂时在国子监读书。”

“厮……瞧其样貌估摸也就二十左右,两年前,岂不是只有十八岁。能说出那样的话,倒是个少年英才。”赵匡胤暗吸口气,坐直了身体,对于眼前这位张去华,顿时生出几分兴趣。这家伙竟然说御史非大丈夫所为,虽说这话偏颇诳妄了点,但那个少年没有年轻气盛之时呢!

冯有道大怒,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竟然对自己称兄道弟,不由呵斥道:“口出污言秽语,不知所谓!”

“有道兄,别生气嘛,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怎么说咱也做过几次的御史台主薄,和有道兄称兄道弟,也不为过嘛!”张去华打趣道。

冯有道微微一愣,难道还是同僚?但似乎想不起来啊,若真是御史台主薄,那还是自己的上司不成?于是,扭头望向陈进言。

陈进言眉头紧皱,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似乎两年前还真有个叫张去年的御史台主薄,而且是世宗亲自任命的,只不过没待两天,这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