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帝国的涅盘 >

第19部分

大帝国的涅盘-第19部分

小说: 大帝国的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牙山(今河南遂平县西)。

七月,黄巢又和王仙芝进行了最后一次合作,联兵攻宋州,两只老鼠联手,居然把老猫宋威给包围起来了。宋州之围中,有一件大事值得一提:有两兄弟跑来投入黄巢麾下——这,这也算是个事儿?嗯,因为其中一个后来比较有名:泼朱三,未来的后梁太祖,五代史第一人,这年二十六岁。

不过猫终究是猫,宋威咬牙死守宋州中心开花,各路唐军纷纷靠拢。右威卫上将军张自勉帅忠武军七千人驰援,在宋州城下击败草军,杀两千余人,黄巢、王仙芝收兵撤围。

次年,尚君长被宋威所杀,王仙芝又败死黄梅,尚让遂率其残部投奔黄巢,众人推黄巢为王,又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设置官属。

这一系列称号很有意思。

自立国家机构,当然是表示和唐王朝的对立,但改元称“王霸”,又是缺乏反唐信心的标志——春秋诸侯称“霸”,战国群雄互“王”,到秦始皇才称“皇帝”,“王”“霸”之号,都低于“帝”号。如十六国时代的君主们,没资格称“帝”的,就退一步称“王”,什么“大赵天王”、“大秦天王”之类。黄巢的“王霸”,范文澜说他是“求王不得,求霸也可”,首鼠两端,不是下定决心要推翻唐王朝的统治基础,此言切当。

黄巢与尚让合兵称王后,再次攻破濮州、沂州,唐集合大军围剿,黄巢屡吃败仗,遂向天平军求降。朝廷开出的价钱是:到郓州解散队伍,本人授右卫将军。黄巢的底线是有兵权的节度使,自然不会答应,一扭头,又转到河南,攻宋州、汴州去了。

数年来,王仙芝、黄巢们就这样沿着中原的边沿洄游,简直成了习惯。而历年的战火,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在乡村已经难以筹集足够的给养,攻城倒是能补充给养,但是伤亡大,还不一定攻得下来。而且,唐军也已经掌握了草军的行动规律,在中原布下了重重罗网。继续走老路,只能是死路一条。

黄巢不得不把眼光指向富庶的南方。

八七八年,三月底,黄巢引兵渡过长江,进入江西,相继攻陷虔、吉、饶、信等州。八月,黄巢又转攻宣州,因唐宣歙观察使王凝顽强抵抗,未能得手。于是他引兵进入浙东,兵锋直指临安。

在临安外围,黄巢的前锋曾被地方杂牌部队伏击了一次,损失了一员头目,几十个人。像这样的小战斗,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本来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因为指挥这次战斗的小军官钱婆留,后来比较有出息,所以这次战斗也就有资格名列青史了。

钱婆留带着二十多个兄弟埋伏在狭窄的山道边,黄巢的前锋只能单人独骑通过,婆留伏弩射杀带队的头目,然后大伙一声呐喊冲杀下去,杀掉了几十个人,把敌人吓跑了。《新五代史》说他这二十多个人的小部队“斩首数百级”,似乎太夸张了一点。不过钱婆留也知道自己的本钱简直不值一提,迅速带兵转移到附近的“八百里”(注:地名),还给路旁的老奶奶打招呼,如果流贼追来,就说“临安兵屯八百里矣”。

吃了亏的草军纠集一帮人来报复,听说“临安兵屯八百里”,吓了一跳:几十个人咱们还要吃亏,何况“八百里”?于是引兵急过,临安得以保全。在自己家里打架,连桌子板凳也会帮忙——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就是这样了。历史没有告诉我们,未来的后梁太祖和吴越国王这一次到底有没有交上手。那才是真正的龙争虎斗。

都统高骈闻知胜利的消息后大喜,亲自召见了钱婆留和他的上司董昌,大加提拔——这成为这两个乱世枭雄的晋身之阶。

接下来呢?过些年,他们俩要和当年王仙芝手下的大将,越州观察使刘汉宏火并一场,灭他满门。再过几年,董昌会糊里糊涂地称帝。钱婆留干掉这个只会掷骰子的老上司,老战友,自己终于熬出头。他先后受封“彭城郡王”、“越王”、“吴王”,到朱温称帝,又受封为“吴越王”。他就是十国中享国最久,《百家姓》排名第二,吴越国的开创者:钱。今天的钱塘江,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黄巢在临安城下的损失并不大,但造成了错觉,使他放弃了攻打临安的念头。他折转南下,开辟山路七百里,十二月攻占福州,并剽掠周边城市。

黄巢分别给自己北边的浙东观察使崔,南边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写信,希望他们代自己向朝廷请求招安,他黄巢提出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只希望能当自己家乡天平军的节度使。这两人害怕黄巢攻击自己,都表示愿意帮忙,代他向朝廷恳请官位。朝廷认为天平军位置重要,且怕黄巢回去后坐大,不同意。宰相卢携开了个新价钱:率府率,一个正四品的皇太子属官——这简直就是在向黄巢挑衅。

黄巢还在等朝廷的回话呢,镇海节度使高骈的大军倒先到了。黄巢本部还好,分出去剽掠的部队吃了大亏,大将秦彦、毕师铎、李罕之、许等数十人投降。李罕之就是前面那个当和尚没饭吃,当乞丐还是没饭吃的倒霉蛋。不过再过些年,他也要当军阀了,而且有参加中原英雄龙战的资格。秦彦、毕师铎将要在淮南闹得天下不宁,高骈也要死在他们手上——十国之一,淮南霸主杨行密的吴国,他们有间接的开国功劳。许也要给杨行密添不少麻烦。

当然,这都是很多年后的事了。

黄巢在高骈的压力下,率部南下,向广州进军。这次他干脆自己给朝廷上表,自个把自个给流放岭南,求朝廷任命他为广州节度使。结果收到的却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正四品“率府率”的告身——老黄那叫一个生气啊,把宰相们挨个儿骂了一顿。

八七九年九月,怒火冲天的黄巢在一天内攻破广州,俘杀了节度使李迢。接下来的事儿,中国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据说阿拉伯人的史书倒是记录了一些。

这一段,咱们还是先引用史料吧!《剑桥中国隋唐史》是这么说的:“黄巢杀害了勇敢的李迢,并在暴怒之下洗劫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约20万。许多中国人逃往福建。那时期来自西拉甫港的著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详细叙述了广州遭到野蛮毁灭的情景。”黄巢在广州屠杀了大量的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祆教徒,掠夺了商人们贩卖的珍宝和各种奢侈品。

对此,历史学家们难以理解,虽然黄巢本人曾是儒生,但儒家并不极端排斥其他宗教思想,如此惨烈的屠杀,并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逻辑。范文澜先生说:“教徒多兼商人,是明显的剥削者。黄巢杀商人和教徒,自有他的理由,但广州未必有如此大量的外国人,如果真有这样多的人,民众受害更大,那么,黄巢的理由也就更充足了。”

这算是一个解释,带着宣明的时代烙印。就这个解释本身,也算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了。

五、向长安进军!

八七九年,水土不服的黄巢军在岭南发生大疫,士卒死者十之三四,将士都不愿意继续待下去,纷纷提议北返图谋大事。后梁太祖的二哥,就是这时候丢在岭南的。

黄巢发布檄文,自称义军百万都统兼韶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历数唐王朝宦官专权、官吏贪污残暴、考选不公、埋没人才等弊病——老黄还在为当年落第愤愤不平呢!檄文还禁止刺史添置私产,县令贪赃者灭族。并声言将引军北上,入潼关,克长安。改朝换代,这确实算是桩大事了。这次大动乱的最高潮即将到来。

这年十月,黄巢军造大木筏数千艘,自桂州出发,乘暴水,穿越灵渠,由漓江进入湘江,经永州、衡州,抵达潭州城下。守潭州城的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李系,来头不小,是中唐名将李晟的曾孙,不过他可没有祖宗的本事,“有口才而实无勇略”,带着精兵五万人和大批民团,竟然躲在城里不敢出战。躲也没有用,黄巢急攻潭州,李系连一天都没守住,不过他虽守城无方,但逃命有术,成功溜走,躲进了朗州。黄巢尽杀守城官兵,将尸体扔进湘江,浮尸蔽江而下。尚让则率军乘胜进逼江陵城,号称五十万众。

此时,江陵城中兵力不到万人。那么,自请南下讨伐黄巢,目前正坐镇江陵城的前宰相王铎在干什么呢?这里咱们不妨引一段李宗吾的厚黑:“唐朝黄巢造反,朝廷命某公督师征剿。夫人在家,收拾行李,向他大营而来。他听了愁眉不展,向幕僚说道:‘夫人闻将南来,黄巢又将北上,为之奈何?’幕僚道:‘为公计,不如投降黄巢的好。’”这就是王相爷在江陵城里干的好事儿。不过投降黄巢当笑话讲可以,真要盘算起来,还是北上迎接夫人安全些。

于是王相爷把江陵城丢给原草军降将刘汉宏,称自己要去和襄阳守将刘巨容会合,北上逃走了。刘汉宏动动脑子,觉得自己原本是“贼”,突然改行当忠臣有点突兀,会吓着人,断不能搞这样的恶作剧。至于繁华的江陵城么,反正左右是个抢,让黄巢抢还不如老子自己抢,于是老实不客气地“大掠江陵,焚荡殆尽”,然后带着部队北逃,转回老本行,继续当强盗去了。这个刘汉宏还能逍遥一段,再受一次招安。直到在越州观察使任上撞上董昌、钱这两个活阎王,好运气才算到头。

江陵城里的老百姓逃窜山谷避祸,适逢大雪天,不少人冻饿而死,僵尸遍野。这是江陵城自南朝梁元帝焚书以来,一次空前绝后的浩劫,但这样的毁灭,在这样的一个大动乱的时代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汉魏以来,一直俨然为大江中游第一重镇的江陵,从此失去了其历史地位。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白《战城南》〗

王铎逃得太仓皇了一点——事实上,黄巢的部队,还得过十来天才能抵达江陵城。黄巢军占领已经是一片废墟的江陵城后并未停顿,继续北上攻打江汉重镇襄阳。从当时的交通线来看,自江陵至襄阳,然后北出河南,距离是最近的。这时,襄阳守将刘巨容,正和另一员唐将曹全晟合兵屯守荆门。这一路唐军实力不算强,但刘巨容是跟随康承训讨平庞勋的旧将,有相当的作战经验,曹全晟也很勇敢善战。二将部署部伍,严阵以待。

临战前一天,唐军阵地上似乎出了状况,有五百多匹沙陀战马蹶着蹄子得得地跑到黄巢战阵中,还有几个沙陀人在后面哭天抢地的追马,黄巢军哪能让他们得逞,冲了些人出去抢马,傻了眼的沙陀人只得撒丫子溜了。看起来,这似乎是个意外。

黄巢挺纳闷:尚让,你派兄弟过去捣乱怎么连我都瞒?尚让也是一头雾水:老大,我看像是个责任事故,或者是对方的弼马温想投诚。

不过草军的将士们才不管为什么呢,那叫一个高兴啊,可不是嘛,五百匹好马,能卖不少钱呢!于是大家伙猜猜拳,几百个大小头目就把马分掉了,从两条腿变成六条腿,一个个神气活现。活该他刘巨容曹全晟,连几匹马都看不好,还打什么仗?大家嘻嘻哈哈挤眉弄眼:犯了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是,想想都不应该,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吗?

当晚,分到马的头目们把自己的新坐骑喂得饱饱的,勤快的还给马洗个澡,兴奋得简直睡不着觉。唯一麻烦的是,这都是些外国进口马,听不太懂中国话,不大听招呼。好在喂草也吃,让睡也睡,骑它也不反抗,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二天一早,两军合阵。黄巢布阵还没完,对面唐军阵中就响起一片稀里糊涂的外国话。黄巢看看左右,发现大家伙都在发愣,没一个明白,黄巢只好摇摇头,唉——都是没文化闹的。我们知道,大唐朝的科举考试是不考外语的,所以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推测:就算是黄巢先生本人,当时也没听懂人家在叫唤什么。

如果换了沙陀人李克用在旁边观战,他会乐得像只猫一样跳起来。当然,目前他因为杀了歧视他父子俩的政府官员,被好几路唐军追杀,只得逃到沙漠里,和少数民族酋长们用针头、树叶什么的当靶子,比试射箭玩,暂时还赶不上凑这场热闹。

草军头头们正在疑心对面是不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念咒画符跳大神什么的呢,突然发现,自己阵中不少英雄好汉已经开始策马冲锋了。这帮家伙真勇敢!

不过到底怎么回事儿,只有骑在马上的英雄们自己心里才有数:发动机莫名其妙地点火了,方向盘也不听使唤,最糟糕的是刹车失灵……还有一点也够要命的,大家都是业余骑手,不少人昨天才第一次摸到缰绳,目前能伏在马上不被颠下来,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不过在士兵们看来,今天头头们确实是相当勇敢,有了马骑就是不一样啊——虽然骑马的姿势实在难看。大家纷纷跟进。于是草军乱糟糟地开始全军冲锋。唐军似乎埋伏了些人在对面的树林子里,不过看见大军冲锋,都吓得拔腿就逃,只有个别胆大的回头射两箭……还等什么,追!

等黄巢发现前面的唐军突然不逃了,借助既设阵地开始顽强防守,像座山一样镇定的时候,他知道对手的分量了。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个时候叫“不好”,已经来不及了。伏兵像山崩一样压下来,乱糟糟的草军指挥完全失灵,丧失了有组织的抵抗能力。

步兵已经四散溃逃。骑在马上的大小头目们,还在外国话的催促下继续向唐军密集的地方“冲锋”,这时候傻瓜都能听明白沙陀人叫唤的是什么了:“马儿啊,快回来吧!”乐颠颠的马儿跑回来了,带着一大群不会骑马的笨蛋俘虏。据唐军事后清点俘虏报称,著名的草军头目有十二个之多。

很怀疑刘巨容、曹全晟的创意是来自于大唐名将李光弼欺负史思明的那出“美马计”。

不过唐军到底兵力有限,难以彻底包围消灭黄巢的大军,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黄巢趁唐军消灭包围圈中的草军残部之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