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国的涅盘-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几十年后的故事。俺把这些故事稍微提前一点点来讲,只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见历史洪流中,那些异常偶然的因素。
如果不是陈庆之北伐,硬给北朝送去一位柱国大将军杨忠,也许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隋朝,也不会有武则天或者杨贵妃。
八、北魏的分裂与灭亡
“河阴之变”后,其实北魏已经灭亡了,此后历史上的所谓“北魏”,不过是别人家的马甲,戏台上的傀儡。
在秀容地界的高山之上,有池三处,清深不测,故老相传叫做祁连池,“祁连”在胡语中是“天”的意思,故祁连池也就是天池。尔朱荣年轻时,他父亲尔朱新兴,带他游于池上,忽闻箫鼓之音。新兴遂对自己的儿子说:“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当为汝耳。汝其勉之。”
此时,权倾北魏的尔朱荣,总算是应验了那个古老的传说。然而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他屡屡以围猎锻练军士,其下苦之。好朋友元天穆劝他放松些,他奋臂道:“太后女主,不能自正,推奉天子者,此是人臣常节。葛荣之徒,本是奴才,乘时作乱,妄自署假,譬如奴走,擒获便休。顷来受国大宠,未能开拓境土,混一海内,何宜今日便言勋也!如闻朝士犹自宽纵,今秋欲共兄戒勒士马,校猎嵩原,令贪污朝贵入围搏虎。仍出鲁阳,历三荆,悉拥生蛮北填六镇。回军之际,因平汾胡。明年简练精骑,分出江淮,萧衍若降,乞万户侯。如其不降,径渡数千骑,便往缚取。待六合宁一,八表无尘,然后共兄奉天子,巡四方,观风俗,布政教,如此乃可称勋耳。今若止猎,兵士懈怠,安可复用也。”
虽然出身胡族,然而统一中国,澄清宇内,使天下止干戈之梦,在他看来仍然是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尔朱荣是个矛盾的人物。虽然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但在当时,北中国的英豪都愿意为他所用,他那出奇的人格魅力,也可以想见了。
假以时日,他本可以在那个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这个乱世枭雄,在三十八岁那年,在洛阳被怀恨在心的魏孝庄帝谋杀。
尔朱荣的侄儿,勇猛有余而计谋不足的尔朱兆,带兵杀入洛阳城中,放手让士兵大肆抢杀,洛阳成为一片废墟。契胡军人抓住了时年二十四岁的孝庄帝,尔朱兆把这个敢于造反的皇帝用铁锁拴在洛阳永宁寺门楼上示众。在凛冽的朔风中冻得龇牙咧嘴,像兔子一样直跳的倒霉皇帝感冒了,欲向尔朱兆讨一条头巾而不得。在那几天里,在风中飘荡的,是皇帝凄凉的哀叫声。《洛阳伽蓝记》记录了这个造反皇帝最后的下场:“锁帝于寺门楼上,时十二月,帝患寒,随兆乞头巾,兆不与。遂囚帝还晋阳,缢于三级寺。帝临崩礼佛,愿不为国王。”
皇帝完蛋了,叛贼们呢?也好不到哪儿去。
葛荣军的降众,大多流入并州、肆州一带,共二十余万人,数年间他们发动了大小二十六次起义,尔朱兆斩杀了近一半的人,还是镇不住。他对这批六镇降众相当头疼,向高欢请教处理办法。高欢认为:这帮人杀是杀不完的,不如派个你信得过的人去统带,他们再犯错误,你直接找统带的人算账,不就省事儿了?尔朱兆挠挠头,我手下好像还没有这样的人才啊!旁边列席会议的贺拔三兄弟的老大贺拔允忙说,我看高欢就很好嘛!高欢回头就给他一拳,打掉一颗牙,还教训他说,咱们要多听领导的意见,这样的大事儿,轮不到咱发言!
尔朱兆因此觉得高欢是个忠诚可靠的人,放心地把六镇之众交给他管了。高欢得到授权后,怕尔朱兆反悔,立刻召集六镇之众,逃到太行山以东。慕容绍宗提醒他,高欢雄才盖世,你这是放虎归山。尔朱兆不听,还把慕容绍宗关进牢里。直到有消息传来,说高欢在半路上抢了尔朱荣妻子北乡长公主的三百匹马,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亲自去追高欢,但他和项羽一样的毛病,鸿门宴都摆出来了,却又偏偏相信对方是好人,下不了决心,终于放跑了高欢。
从此,高欢以六镇之众为资本,崛起于河北。公元五三二年,高欢与尔朱氏联军决战于邺城西南的韩陵山,以步兵三万,骑兵两千的劣势兵力,击败了号称二十万之众的尔朱氏联军,从此高欢取代尔朱氏,成为北中国的霸主。
此前,为讨平在关中起事的万俟丑奴,尔朱天光帅贺拔岳、宇文泰等将进入关中,平息了叛乱。韩陵山之战后,贺拔岳趁机联合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扫除了尔朱氏在关中的残余力量。然后,高欢又施离间计,唆使侯莫陈悦杀死了贺拔岳。
关中诸将拥立年轻的宇文泰为盟主,击杀了侯莫陈悦,从此宇文泰成为关中的主人,他也是那个时代里北中国唯一能和高欢对抗的人物。
公元五三四年,高欢所立的魏孝武帝元修逃出洛阳,投奔关中的宇文泰,高欢只得改立元善见为孝静帝。从此,北魏帝国正式分裂,高欢所控制的孝静帝迁都邺城,因位于东方,是为东魏。孝武帝逃到关中后不久,为宇文泰所杀,他另立元宝炬为文帝,是为西魏。
@炫@从此东西魏征战不休,长安、洛阳道上,成为高欢、宇文泰龙争虎斗的修罗场。
@书@来自六镇的朔风,带来了满天黄沙,把曾经强大的北魏王朝,湮没在厚厚的黄尘下。此后,人们不断在汉化——胡化——再汉化——再胡化的圈子里兜个没完。
然而,时间会改变一切,终于有一天,那些曾经顽强拒绝另一种文化的人们,在岁月的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血脉与文化都融合到了一起。
“天可汗”祖上出自陇西李氏,那是汉人大姓。他的祖母是匈奴后裔独孤信的女儿;他母亲出自窦氏,那也是由鲜卑大族纥豆陵氏改来的汉姓;他的妻子长孙皇后,也是源出于鲜卑姓拔拔氏……
他被汉人称为“唐太宗”,被胡人称为“天可汗”,他有汉人的文治与博爱,也不乏北方胡族骁勇善射的武功。
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辉煌时代,就这样到来了。我们在歌颂这个伟大时代的时候,不要忘记了,罗马城不是在一天里建成的,长安城也同样不是。
第五章 考场上的阴差阳错——黄巢之乱
序言
大唐朝的考试,是很人性化的,远不像今天那样让无数英雄切齿痛恨,直欲焚书而后快。
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是考场上的活雷锋,他文思敏捷,每逢考试,大作其弊。《全唐诗话》说这位老兄:“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那时候的作弊处理机制还不完善,主考官员们还就拿他没办法。
然而这还不算啥,还有更让人吐舌头的。唐德宗贞元七年春,礼部侍郎杜黄裳奉命担任主考官。各种来头的“后门”人物,纷至沓来,令杜主考不胜其烦,只好人家里的童仆把门堵上,凡为考试而来的一概不见。小人物固然可以这么打发,可还有不少家伙来头甚大,连杜主考也得罪不起:不得不见,不得不听,不得不掂量掂量。这次来走后门的太多,以至于国家规定的录取名额严重不足,还有不少人开口就要状元榜眼,杜主考顿时傻眼了——俺上哪儿找那么多状元榜眼进士名额啊?何况这帮被举荐的人,多一半还是及不了格的。录取吧,名额不够,不录取吧,得罪不起荐举的大老们,那几天杜黄裳都失眠。
考到第三场,杜主考实在无法抑制内心的矛盾与惶恐,只好向考生们求救:“俺手里有好多推荐信,但是俺实在确定不了该录取谁不录取谁,同学们有什么高见?”七十多岁的考生尹枢为老不尊,跳起来道:“那俺来帮你改卷子!”下面五百多考生居然一起起哄叫好——大唐朝的人说“进士无行”,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三场考毕,尹枢当场阅卷,先定出第二至第三十名,大家一一看过,都无话可说。悬念集中到了第一名身上。杜黄裳问尹枢,咱们这还差个状元啊,你准备给谁?尹老头竟理直气壮地说,俺看就只有晚生自己了够分量了!杜主考大惊,天下竟还有这么不含蓄的人物?众人遂传看卷子,果然文章锦绣,手段高明,并无异议。于是尹老头慨然把自己录为第一名,又一个新科状元诞生了。杜黄裳满怀感激地拉着尹老头道:“先辈啊,可是亏了你,不然俺几乎过不了关!”
科举考试的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桩主考官对考生感激涕零,管叫人家“先辈”的。据说这出戏算得上是千古佳话。
然而,那样洒脱豪迈的时代,也已经走到了尾声。公元八七三年,著名佛教票友,大唐懿宗皇帝驾崩,宦官们拥立年仅十二岁的小孩子僖宗继位。是时王纲解纽,天下纷扰,乱世枭雄们盘马弯弓跃跃欲试,未知鹿死谁手。
九世纪末的夕阳,斜照在长安城头。
一、记得当年草上飞
大唐咸通年间的那几个考官眨巴眨巴眼睛,也许中国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在他们面前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年轻人最大的麻烦,就是不知道到底做哪一个抉择才会有一个比较光明一点的未来。在今天是这样子,在大唐朝也是这样子,估计再过一千年,还会是这个样子。
当黄巢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做山贼还是考状元的抉择前困惑过。不过在黄巢读过的书中似乎说得很明白:如果考状元有前途,那么谁还会去当山贼?而且黄巢也确实有读书考状元的条件:家里不穷,本人不傻。据说,黄巢五岁时,就能吟诗一首半,那半首是:“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其父怪他乱说话,想揍他,祖父劝阻,说孩子小不懂事,能做诗不简单,再赋一首看看吧。于是小黄巢又来了一首:“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说来说去,还是那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做从小就很有社会责任感。
不过,在已趋末世的大唐朝,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不多,除了“杀人放火受招安”以外,正途似乎只剩下考进士这一条。这是条一步登天之路,当时有诗道是:“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考进士是比较低风险而高产出的路子,即便考不上,看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后患,唯一的麻烦就是,走这条路的人比较多,悬饵之下各路英雄多如过江之鲫。
话说大唐太宗皇帝当年观场,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但是他老人家似乎忘掉了,还有不少没挤进他彀中来的英雄,是要闹情绪的,个别可能还会闹事儿。
举例如下:
〖闹情绪事例一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闹情绪事例二
长安落第(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闹情绪事例三
落第长安(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做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闹情绪事例四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参加过科举考试,据说还不止一次,可惜都没有及格。这不能完全怨黄巢自己。
他既不是陇西李、清河崔、太原王、荥阳郑等世家的子弟,又没有贺知章、白居易、韩昌黎之类的大人物愿意帮他四处拉关系,名气好像也没大到可以吓得主考官让他来评卷子,顺手把自己署第一的地步。就算想作弊,他也没结交上温庭筠这样急公好义的大侠。他的朋友倒也不少,只不过都是王仙芝、尚君长之类的私盐贩子——考进士是斯文勾当,他黄巢总不能请王仙芝拎上两柄菜刀,蹲到考场门口去吓唬人吧?
至于文章反倒是末节,大诗人贾岛每逢考试,还要叠个条幅到处去求人家教他造句呢,见人就拜:“原夫之辈,乞一联,乞一联!”黄巢多少也是全唐诗中有名的人物,想来总不比这位贾岛先生差得太多吧?
想起来,那几届的主考官们委实该杀,他们漏了谁不好,偏偏漏掉黄巢这么个混世魔王。但不管怎么说,历史的事实是无可更改的:黄巢一次又一次地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落榜。所以,《资治通鉴》上说黄巢:“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
历史就是这样阴差阳错。
黄巢家累世贩私盐,《新唐书》说他家里相当有钱,《旧唐书》则说他本人也干过这买卖。
唐末诸雄,其实很多人都是私盐贩子出身,除了黄巢、王仙芝这帮人外,著名的还有前蜀王建、吴越钱、吴国权臣徐温等人。这不是偶然的。在“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增加收入,实行食盐国家专卖,盐利成为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唐玄宗时,盐价每斗才十钱,肃宗时,加为每斗一百一十钱,德宗时加到三百七十钱,到代宗大历末年,盐利在朝廷岁入中,占到半数,达六百余万缗。实际上市场上的盐价,有时候甚至比官方定价还高一倍——这逼得不少穷苦老百姓只能淡食。
既然官卖盐利如此之重,唐朝政府自然相当重视维护市场秩序。朝廷规定:贩私盐一斗以上,处以杖刑,一石以上,处以死刑,运输工具没收,“坊市居邸主人、市侩皆论坐”;负责官员漏查一石以上的,要扣罚工资,搜缴私盐一斗赏一千钱;地方官治内,如一月内发生两次盗贩私盐事件,县令撤职;发生十次,州府刺史扣发工资,十次以上,州府观察、判官要受到处分。
但即便是这样的严刑峻法,私盐贩子们仍然相当活跃。这也不奇怪,马克思不是引用过这么一句名言么:“(资本)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 3ǔωω。cōm险。”贩私盐,这该是多少倍的利润?不过,贩私盐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但凡贩私盐,必须结交一帮伙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