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7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7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是用来网住木驼的。

不用我事先招呼,“鲨鱼”现在已是生产工具负责人,每天编制大量的藤网是她的兴趣所在,质量也日渐上乘。

这为我们尽量活捉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事实上当第一天我把抓回来的动物关进畜栏时,整个部落里的人都沸腾了——食物原来是可以这样储藏的!——木青跟木驼他们谈了很久。

后面几天我就不用再做任何说明了,每一个战士都拿上了一个鱼网,甚至为了活捉而放弃了几次能杀掉猎物的机会——真正做到了“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

我又得费力纠正这种“过犹不及”的行为。

到我决定再跟木驼他们出去最后一天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本来这几天原来“汉土”部落的两名轻伤战士都一直跟我们一起行动,也没出什么问题。可就在这一天,已离洞大约有十公里时,前面出现了两只狼!

就是这两只狼让那两名战士抓狂,从木驼的反应来看,这两只狼一定参加了对“汉土”的围攻!

报仇的欲望蒙蔽了两名战士的眼睛,不听大家的劝阻,紧跟着狼追了下去。我无可奈何,只好安排两名战士带已捕获的动物回去,领着剩下的16名战士跟踪追击。

追击的速度非常快,中午时候,已经看见前面到了森林的边沿。“汉土”的两名战士冲进草原没多远,就快速的退了回来——前面隐约有十多只狼,在头狼的带领下,与我们形成对峙。

狭路相遇勇者胜,可惜这不是狭路——当十九名汉子高举长矛发出一声怒吼,狼群感受到了震撼的力量,头狼可能希望有章法地撤退,不过狼群已不服从它的指挥了。狼群穿草而过形成了一片杂乱的轨迹——在齐腰深的草里寻找狼群是一件危 3ǔωω。cōm险的事,绝对不能落单。

看着狼群在面前消失,我和那两名“汉土”战士一样难过:如果——如果我有弓箭的话!

今天跑掉的不会超过一半!

当手里只有一根长矛时,扔出去以后就没有防御能力了,弓箭就不同了,可以进行多次远距离攻击。

沿着草地边沿走了一段路,在最后一只狼消失以后,草原带给了我一次惊喜。

马!那肯定是一匹马!漂亮的鬃毛在颈后飘扬,跳跃动作灵活而轻松。

“是马三分龙!”古人诚不我欺!

我看着这草原上大自然的杰作,脑子里满是把它骑在胯下的卑劣主意。

但眼前宽阔的草原和刚才消失的狼群,让我把这点奢侈的希望扼死在脑袋里——再等等,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们能做这草原的主人!

但现在还不是!

“我会做到的——你等着!”不知道那匹马听见了没有。

回到洞里,天已全黑了。

后面几天,我开始扩散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制陶。

土土是我所见过的这个部落里最有悟性的一个,前几天趁我不在的时候,他叫上老婆帮忙,自己做了两个盆,但厚薄不均匀,我没让他放下去烧。

该是向他传授关键技术的时候了。

从窑坑的维修,到粘土的揉制,到用陶片修正泥坯,甚至转盘的速度稳定,我都叫土土先看我做一遍,再自己做一遍。土土很感激我的教学,也学得特别认真,他是有老婆的人,孩子都快生下来了,我也不担心技术会外泄——当然,从长远看,这项技术必须传播出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要用它来换取一些必需的资源。

比如人口。

此后每一窑的质量都得到了保证,从质到量都是如此。

半个月以后,由于有土土的帮忙,基础的工作有了保障,我开始做一些创新性质的陶器产品,比如坛子、陶刀(陶匕首),甚至一把不太成功的陶锯——容易掉齿。

陶制刀具用来对付食物和木头还是有用的,但用于对付野兽就很难想像了——一碰到石头就没有了。

从此木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就有所提高。

我在准备盖房了。

第一座地表建筑是纯木结构的——公共厕所。

自从族里的人可以在围墙内自由活动以后,我在工作中就不得不随时注意地面——看有没有排泄物,成人还好一点,习惯了在水边解决问题,小孩子就很难讲了——尤其是从“汉土”那边过来的小孩子。

用石斧小心地劈开并修平的粗糙木板,在我的陶刃“刨刀”下变得表面光鲜——厕所还不需要太高的质量,我只是验证一下这种工艺的可行性,为建房做准备。

先在小溪边插了六根较粗的木桩(上面开了槽),再嵌入横梁,搭上纯木制地板——不太贵的真材实料,地上留了排泄孔;安上木板墙,却没有做转动门——木枢工艺要复杂一些,暂时没做——用一块鹿皮做了一个门帘:这可是真皮的哟!

屋顶也用的是木板——采用了最先进的“陶钉”连接!

门外建了一个木梯上下。

但是族里的人让我很快放弃了在鹿皮上写上“男”、“女”或者“里面有人”的想法——一男一女可以一边排泄一边很自然地面对面聊天!

这个东西就花了我大半个月时间,却最后给出了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这样子给族人建房不现实!

要做到每家人一间房,且远比厕所大(六个平米),那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不行!一定得想其他办法!

烧砖?

不行,那得多大的窑?!

不然等所有的砖烧好,还不如用木板建房来得快。

土砌?

对!我怎么忘记了呢?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不是还有用土砌的房么?

我试着用四块木板相互嵌着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四周有壁,上下是空的。这个就是我的墙壁模板了,设计的墙厚大约是30厘米。

我把这个模板放在地上,另外再用直径约15厘米的两根木头削制了两个“木哑铃”,叫木驼他们几个用我做的木铲把一般泥土和少量粘土混和在一起,最后倒进模板内。

先上去两个人,用脚把土踩实,再用“木哑铃”重的一端使劲砸每一个点。

等到把模板一取下来,一段长约2米半,厚30厘米,高约40厘米的土墙出现在我面前。

我故意不再管这段墙,等到一场大雨后,我再仔细观察了一下,顶部泡烂是正常的——毕竟没有屋顶嘛,但有几处破坏是明显由于根部被雨水冲刷垮了!

地基!得解决地基问题!土墙不能直接面对雨水的冲刷,地基必须得高出地面形成坎,才能在上面建房,所以得解决地基用的石料问题!

族里用的石制工具都是在附近零碎收集起来的,要是需要上千吨的碎石,靠这样去捡是肯定没有可能实现的。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采石场。

可石头怎么样才能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块呢?等地震?

这是不行的,我决定还是采用“热胀冷缩法。”

我带着几名战士,用皮桶装满了水,到围墙外的一石壁下点起一堆火,将石壁烤得发烫,再快速挪开火堆,将水泼向石壁——这下成功了,一片石壁碎成了一小堆石块,而我在其中居然发现了一些石灰!——这片岩石是石灰石!

我抓了一点放在鼻子边上闻了一下——没错,是石灰!

我还正为怎么样让砌好的地基上不长草而为难呢,这下子有办法了。

等第一间房的地基打好(100平米左右),刚开始砌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秋天到了。

我到这个世界大约是在春末,夏天很快就过去了,气温一天天开始变冷。

秋天还是很好过的,可是冬天呢?

我看了一下修房的进度,知道无论如何,这个冬天只能在山洞里过了。

但我还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这项工程中去,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部族里的人口会超出山洞能承受的范围,今年还没有问题,可是明年呢?后年呢?

房封顶时,我还是决定采用木板屋顶,但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屋顶采用了金字形,并在木板上多铺了一层干草。

门是用的旋转门,为此我花了几天时间做了木枢。窗也是旋转窗,但没有玻璃,只好跟门一样,做成木板的,想像的是平时打开,但风大时可以关上。

最后是在外墙涂上石灰!

看到这样一幢建筑,我有一种抑止不住想流泪的感觉——它让我的神经末梢触摸到了相隔万年以后的一些东西。

建筑质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但另外有迫切的问题必须要先解决——族人过冬的防寒问题!还有食物的储备问题!

第十一章 终身大事

 我以为我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没想到只有一个问题。后来我了解到,部族所在的地区,只有年龄很大的人才看见过“雪”这个东西,包括木青都太“年青”了——最多不到40岁,说明这里的纬度不高——至少没过秦岭。

那冬天是不是就好过了呢?

也不是。

猎物还是丰富的——它们没有需要长途迁徒或者冬眠的问题,但狼群的攻击性会增强,而且植物性食物的采集会困难得多了:水果没有了。

食物结构的改变对族里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营养不平衡会降低他们的身体素质,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另外,由于脚上没有保护,冬天出猎的战士还有冻伤脚的现象,这也降低了可以参加出猎的人数。

所以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的就不是问题了——防寒,特别是脚上的防寒问题——我没想到我还要做发明皮鞋的人!

说是鞋,也太简陋一点——兽皮裹在脚上,再缝起来:骨针或陶刀穿孔,鹿筋做线——不过这可是绝对真皮的啊!

第一双鞋我根本没打算给别人,故意让大家看到制做过程,直接就穿到自己脚上了,等我在洞内走过三圈,每一个“小家庭”都立刻忙碌起来,第二天,每个人脚上都有了一双“毛皮鞋”。

看到目的已达到,我立刻把自己的鞋放到“王座”后的储藏室里——毛病啊,秋天还没有过,这时候穿什么“毛皮鞋”啊?!我想的是等冬天到了,就不用我再搞什么“发明创造”——事实上后来还是不断有新的防寒措施在创新。

就在这时候,我遇到了我的“终身大事”。

这天我正在领导一群妇女同志做采野菜的工作——周围是25名参观学习的战士——他们搞不懂为什么我要他们参加。

在冬天里,维生素C的来源应该主要就是靠这些野菜了!

突然从森林里走出来一支队伍——大约有30来人,一个看起来年纪比较大的原始走到我的面前(可能看出我是领导),微笑着说:“大方……”

我只听见了前两个字,后来还是木青听说过“大方”这个部落。

另一方面当时我已经没精力去看那个长老——我老婆来了。

她站在“大方”的队伍中,手持一根和我的有一拼的长矛,身材高出同族所有人一大截——和我一样,也是族里的异类——估计总有1米七左右。其他的族人高度都在她的肩膀以下。关键是她的五官完全符合我的“后现代”审美观——跟我的一名高中同学有点相似,却比她明显高得多。

我直接就把大方的老长推开,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队伍,不出所料,其他战士——我们族的和他们族的——都自动让开,只有她巍然不动。

在距离她还有大约五米的时候,谁都看出来我的目标是她。

可是我不得不停下来了。

她把长矛放平了对着我——我的战士们鼓噪起来,我转身用手势制止了他们的冲动,然后面对这原始时代的“后现代”美女,很温柔地问道:“妹妹,从哪一年过来的?”

回答我的是在0。01秒内启动的长矛,两米的安全距离一晃而过,美女的眼里全是惊惧,在我感觉到矛尖刚被我躲开(擦着肚子掠过),一只大脚就到了眼前。我拽过长矛扔在地上,刚好来得及抓住这只大脚——40码以上——我在仔细观察。

美女显然没有经过格斗训练,目光从恐慌逐渐变得水波荡漾——开始掉泪了!

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人对此感到不满,在我放过美女后,“大方”族里的战士们相互间嘀嘀咕咕了一番,看着我和美女,发出一阵爆笑,惹得我们族里的战士和妇女同志也跟着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个送“相亲”的队伍,一般是由男战士护送的,可是这名美女在“大方”族里是一个异类,战斗力超强,加上她的过人“海拔”,在历次的相亲活动中,和各位最多达到她胸部(罪过罪过,我偷看了一眼——靠,身上披了一块鹿皮——我痛恨梅花鹿)的帅哥也相互看不上,两年前她们族里就已放弃让她“成家”这种可能性,直接把她当成一个男战士用了。

“老天!”我抬头“该是我的,就是我的,谁也拿不去!”

作为接待方,不管族里有没有未婚青年——实际上仅有的六名未婚已在之前的“相亲”中解决了个人问题,其他的未婚“青年”都在10岁以下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支队伍必须接待好!

返回山洞的途中,我的族人见我紧跟在美女后面,都看出了我的险恶用心,纷纷窃笑。

这时我知道美女对我这么文明的绅士动粗的原因了——“大方”的长老在介绍时,也叫的是“妹妹”——不,是“梅梅”!

这个名字在后世有一点老土啊!我有点郁闷。

怪不得我叫她“妹妹”会有这么大反应!

可是当木青在山洞里宣布我们没有单身人士时,对方的长老和战士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信任——他们都盯着“老虎”和“鲨鱼”。

每一次相亲活动中,已有的配偶都会相互贴紧,以免被其他族的帅哥靓妹们视为单身人士。可是我跟“老虎”和“鲨鱼”实在不搭调——她们也不管靠近我——我当然也不会去靠近她们:开玩笑,美女当前啊。

渐渐地,“大方”的两个帅哥开始向我的两只“猛兽”抛“媚眼”,而两只“猛兽”则用怯生生的眼光看着我。

对她们来说,自从雷电把我打倒后醒来,就成了天神选召的人,不畏风雨雷电,不断创造发明,让她们只感到敬畏而不敢太过靠近。

而这时现实的“幸福”就在眼前,却又想起了我是他们的主宰。

我很粗暴地一把拉过木青,直接指着“梅梅”,表达了愿意用“猛兽”中的一个或两个去换一个的决心,甚至不惜再补上一点陶器!

在我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