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169部分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69部分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的生活条件在太昊是一流的,布麻尿片洗净之后还得在我的监督下蒸过消毒,第一个月里,甚至洗澡都得由我亲自指导完成。不过小家伙也跟我颇为投缘,只要我抱着他,就安安静静,他外婆——梅梅就没有这个福气,小家伙只要落到她手里,多半就哇哇大叫。梓桦的体质还不错,一个星期以后就能够自如地活动了,加上又是顺产,恢复得快,奶水也足,小孩怎么也吃不完。

也就是这期间,梓桦完全放下宗庙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哺育,天然的母性让她不再是太昊的管家长老和女强人,现在的梓桦,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母亲,孩子是她生命的中心乃至一切。

风林整天笑得合不拢嘴,每天只要宗庙的晚餐铜钟一响,就会飞奔回家,父子天性,小孩子到了他手里也乖乖地,让梅梅颇为不平——为什么外婆就要受歧视呢?

我则更加盼望着六月的族长工作接交仪式,好早日从太昊事务中解脱出来,多花些时间陪风越。现在每天的工作几乎要花掉我整个上午。每天早上两个小时的讲课,两个小时处理族务。中午以后才能够回到家中,小风越让我牵肠挂肚,在宗庙也不能够集中精神。后人说的“隔辈亲”,是不是就这个道理?想起来我才四十出头,后世的许多父母在这个年纪时。小孩子也才上小学吧,我却已经是外公了!

元方从大楚送来了许多礼物,让梓桦开始感叹房子修小了,我不禁失笑:近300平米地占地面积,在城中虽然不算是最大地。但相对于后世百多平米的公寓,这已经是不得了地大户型了,居然还说小了!不过元方也实在有些过份,他是一族之长,随便送点东西过来,就得花一间屋子堆放,咱们家可不像宗庙。有大量的库房,总共也就几间屋,还真不够风越他舅舅的礼物堆放的。

何况这么小的孩子,送他一具犀牛皮甲做什么?一块胸甲就已经足够让风越放平了睡在上面了,难道还得等风越小子十五岁以后穿着参加军事训练?这年代地硝皮工艺不过关,一般的兽皮几年就坏掉了,等风越长大,这皮甲应该早就不在了吧,也不知道元方怎么想的。

元方的婚礼是按庸族的规矩办地。据说新娘在婚礼上还得亲手杀一只羊,并在当天做出羊肉汤来。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大楚城内举办,总不成大楚族长的婚礼放到太昊来办吧,所以我也只有遥遥祝他们夫妻幸福,若不是风越出世这阵与婚礼冲突,我还真想去看看持续了三天的婚礼是怎么举办的,婚礼上有太昊的长老代表我们去了,公孙氏自不用说,公孙崎差点亲自出马,后来还是公孙涂说服了他,也是派遣的长老代表团出席,作为娘家人,他们的代表规模是我们地四倍。

5月11日,我已经下了班,在家里逗风越笑,这小子还不到两个月,有时候怪怪的表情像是在笑,虽然我也知道不过是无意的,却已经足以让我和梅梅开颜。风极急匆匆地跑到我家里,连坐也没坐,就把我拉出门外。

“怎么回事?大长老急成这样子?”

我看到风极脸色都跟平日不一样了,本来他就比我大两岁,加上这一阵急跑,更显得憔悴。

“族长,北方来了个代表团!”风极喘口气道。

“北方?姜氏还是公孙氏?”我问他。

“都不是,是隗王的人!”

这就有意思了。

几年前的大战,据说隗王那边是伤了元气的,加上去年大雪灾之后,隗王的日子应该不怎么好过,南方很少再见到零散的翟族骑兵,隗王这时候派遣代表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下个月就该把族长之位交给风林了,但遇到这样的大事,风极还是知道应该找我,即使是风林接过了族长之位,大约也会通知我参加与隗王代表地交流吧。

进了宗庙会客用的接待殿,座中一望而知,北方应该来了不下20人。由于我地身高太过显眼,不需要特别介绍,客人们全都站了起来,按大河诸部族的规矩,向我躬身行礼。

可是落座之后,我才发现,这些翟族人中,绝大多数都听不懂我们的话。

“太昊族长,我们的长老说,这一次奉新任的隗王之命,特地来向太昊学习。”一名翟族人翻译他们的带队长老的话,这句话倒说得很是清晰,只是带着点公孙氏那边的口音。

“你在大夏城还是有狐城住过?”心下一动,我没有应对他们长老的话,却反问那名翻译,看得出来,这名翻译脸上明显有些不自然起来,却转瞬镇静下来。

“我曾经在大夏城里卖过东西,认识木驼城主,这一次长老们因为我懂得太昊话,所以让我陪同他们来访!”

这话倒也说得有些道理,不过就是在夏城中卖过东西,也绝不可能只是三两个月的时间,否则太昊话也不可能说得这么流利,大约应该是在夏城中的熟翟了。

“太昊族欢迎翟族人的代表,不知道你们的新任隗王是谁,上一任隗王过世了吗?”风极关心起我们曾经的敌人来。

“是!上任隗王去年就过世了,那时太昊族长正在公孙氏那边,隗王去世的时间比公孙族长晚了一个月!”翻译答道。

“是这样啊!”我心下有些明白过来,如果上一任隗王还在世的话,估计打死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派遣代表来向太昊学习。

“不知道翟族想向太昊学习什么,凡我们所能,将会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不管怎么说,别人也算化干戈为玉帛,除了兵器方面,其他的不妨跟他们交流一下,互通有无也是好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翟族新政

“自去年大雪以来,我族牛羊冻死过半:族人生活艰难,多有私自南迁者。”翻译说到这里,不觉犹豫了一下,转过头去看看隗王的代表,才又继续下去:“隗王虽然再三下令,却阻之不住,加上对族人生活忧心,年初不幸过世。”

“族中长老依旧规定出新隗王之后,眼下草原已经满地青草,牛羊也回了膘,本来无所忧虑,但族中南下的族人返回以后,向族人说起太昊诸部族的城池,还有城中吃不完的存粮,族人无冻饿之忧,无虎豹狼群侵袭,隗王好生羡慕。”

“若得太昊族长同意,隗王想请太昊匠人北上,教我翟族人建房种地,将来与太昊永为兄弟,只是不知道太昊族长将换任,下一任族长会不会同意?”

看来翟族人下了些功夫,知道太昊族长交接之事,所以尽管摆明了是来要求派遣匠人,却非要下任族长表态,不过既然有大夏城的族人返回翟族,知道这个消息也不稀奇。

“风林,你的意见呢?”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过头看看下任族长什么态度。

“凡现任族长所定的事,下任族长必一切遵照,请长老不必有所顾虑!”风林也没有答复,而是直接通过翻译向对方的长老回答,这是近期来不断让他自行作主的结果,还算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能够在这种事情上独立表态了,可惜这话听起来不怎么让我满意。

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为什么一定要以现任族长的话为依据,自己就不能有一个态度么?看来风林还需要一些处理事务的经验,还有对族中大事的担当。但以后他会有这个机会的,现在也不着急。

“既然如此,就请太昊族长示下,是否可以向翟族派遣工匠?”翻译这下子明白过来了,但从他的语气里。我看了一点点端睨。似乎这位翻译还不只是大夏城居民而已,许多话他根本就不翻译给翟族长老们听,而是直接就和我们对答了。

“这没有问题。修房和种地地匠人我都可以派遣到翟族去,只是翟族拿什么和太昊交换呢?”我对交易并不反对,不过对翟族人我也并非一无所求,以前对姜氏和公孙氏那种无条件的支援已经不再适用于翟族。我的潜意味里对他们居然还有一点点“异族”的想法。这种支援虽然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资,我也希望通过交易,为即将接任地风林争取到一些好处。

“翟人地大草原上,有的是牛羊!我们愿意以50只羊换一名太昊匠人!”

翟族人开出的价格似乎并不低啊!

“不用!我们不需要牛羊!”我否绝了他们地建议。毕竟我们的畜牧业也还有一定的规模,不仅牛羊有数万只,连家猪也已经有了上千只的规模,对肉食地需求还不是很迫切。

“那族长的意思,我们应该是怎么个交易法?”

“两个条件:一是用马交换我们的匠人,我们派遣100名匠人,完全可以满足你们的建房要求,二是我们地族人不会在北方长住,明年入冬以前必须回来,这时间应该足够教会你们建房和种地了。不过你们愿意出多少匹马换一名匠人?”

“这个——”翟族人开始咬耳朵了。过了半晌,才提出用五匹马换一名匠人。必竟我们的匠人并不在北方长住,这种交易中他们得到的只是技术。

“不行,5匹太少了,我们派遣100人过去,你们送1000匹马过来,今年底前马群就要送到太昊,我们的族人会在一个月内动身,有没有问题?”讨价还价的工作是谈判的主要内容,风林还不是很适应,坐在那里听我和翟族人斤斤计较,不觉有些不安。

毕竟在以前,太昊对诸族的技术推广都是无偿提供的,有时还主动要求对方派遣学徒到太昊“进修”,元方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目前还有数十位大楚庸族人在太昊城中学习各种技术,像这般与翟族人争取物资,以前就从来没有尝试过。

太昊匠人始终是稀缺资源,在我的寸步不让态度下,翟族人并没有坚持太长的时间,就答应了我们地条件,接下来是安排翟族长老们参观太昊城。这时的大夏城有诸多不同,不要说初次南下的翟族人,就是那位在夏城中住了很长时间地翟族人,也连连惊呼,大开眼界。

不过这些后续的安排与我关系并不大,把他们交给风林以后,我还是急着回家去抱风越,这小子才是我的“中心工作”。梓桦反而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了,产后恢复得很好的情况下,除了哺乳以外,她已经完全恢复了在族中的工作,眼下正在鸽房那边收发信息。

“呶!风越乖!”梅梅一个人在家,焦头烂额地抱着大哭不止的风越,看到我回家,连忙把孩子交给我,这段时间她也忙坏了,连蜂房都很少去,还得等我接手孩子以后,才能够去割蜜。春夏之交,正是高产时期,两头都要她参与,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爸,您看这张布。”梓桦匆匆赶回家中,递给我一张麻布,这种布是鸽子传递信息的标准配置,将字写在布上,再抹上油脂,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损坏。

“隗王代表,曾过豫城,据称将在大河以北建城!”

这是木峻从豫城发过来的信息,从日期看,是昨晚上发出来的,估计隗王的代表从豫城经过时,并没有向木峻透露这个消息,但不知道后来是不是有豫城的翟族人向木峻讲到了这个计划。

“隗王不简单嘛,现在想跟大河诸部族搞阵地战了?还是真的想与大河诸部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我笑笑。

“爸,这隗王明显没安好心,您说我们还要不要给他们派遣匠人?”梓桦对翟族人没有什么好观感,特别是他们脸上画的图案。

第三百六十七章 … 隗王之子

由于几年前的那场大战,翟族人在太昊没有什么好的声誉,从北方打仗回来的战士一般向太昊族人介绍翟族人时,都描述得丑陋凶恶,这可能是最原始的“妖魔化”舆论吧,不过后来经过函谷关、大夏城以及最近豫城的太昊族人与翟族人接触下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种偏见,特别是最后一批到抵豫城的翟族人更是让太昊人平生了许多同情。

到目前为止,太昊的物资还不断地往豫城运,太昊族人都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但从心底里,所有的太昊族人对隗王都颇为戒惧,深怕他哪一天再卷土重来,攻打少昊诸城和运城,当年的战事给太昊带来了上百人的死亡,这在太昊建成以后,算得上规模最大的死伤了,城中失去家人的家庭在多年以后谈起翟族人仍是恨之入骨。

所以梓桦提出的这个问题,还有木峻发这个消息过来的本意,我都完全能够理解,但我心中却在想另一个问题: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若是为了盐,从上次的大战之后,翟族就不断和运城有贸易,我也指示在运城的族人不要把太多的盐运到太昊城中,多数用于供应大夏、函谷关、码头和豫城,剩下的用于和翟族人开展贸易,这两年盐湖的产出应付诸族的需要颇有余裕,不少盐都通过贸易输出到了翟族人手中,他们需要为了盐而建设一座新城,从而与运城内的诸族开战吗?

若是为此。他们也应该清楚,只要攻打运城,其他诸部族都会群起而攻之。最后绝难讨得了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建设一座新城?

“梓桦,你告诉风林,把那名翻译叫到我家里来,我要跟他谈话。”我沉吟半晌,决定还是先沟通交流,再作决策。

“爸,风越吵得很。还是到宗庙去谈吧?”梓桦提出异议。

“好!好!我在宗庙等他。”我看看风越,有些不舍地往宗庙去等那位翻译。

风林让长老们陪着翟族代表四处逛,此刻已经到了城外地庄稼地里,参观太昊的稻田。听到我的通知后,立即骑马到了地里,将那名翻译带到了宗庙,只说是族长有事相商。

“坐下来吧,不用客气!”我指着窗前地椅子。

“是!”

看得出来,单独面对我们。他比刚才紧张得多,这小子看上去年龄并不大,最多也不过20岁,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机灵,此刻却有些战战兢兢。

“你叫什么名字?在大夏城住了几年?”

“我叫。叫隗芸,四年前到的大夏城。”

这话一出口。我在心底暗笑,这问法跟审犯人有什么区别?也难怪他紧张,毕竟是在独自面对太昊的两位族长。

“呵呵,不要紧张。风林,给隗芸倒点水来。”

风林应声去了。我才继续跟他交流。

“隗芸,你在大夏城住了四年?什么时候返回翟族的?”

“今年,今年一月。”

隗芸说话的语气都有些异样,甚至简单的问题说起来都有点结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