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

第95部分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95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照转苏联通讯社塔斯社在莫斯科的一则辟谣声明。塔斯社否认外传俄国和英法军事代表团之间已在远东问题上陷于僵局,不过,它又说3 国代表团在“完全不同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还有时间,也还有希望。然后,到8 月19日晚上7 点10分,那份望眼欲穿的电报终于来了。

机密特急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交部长在经济协定宣告签字以后一星期到莫斯科来。奠洛托夫说,如果缔结经济协定的消息明天公布的话,德国外交部长就可以在8月26 日或者27日到达莫斯科。莫洛托夫交给了我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

关于我今天同奠洛托夫所作的两次谈话的详细报告以及苏联草案的全文将立即用电报发上。舒伦堡据大使报告,8 月19日下午2 时在克里姆林宫开始的第一次谈话继续了一个小时,进行得并不很好。看起来,似乎无法一下子迫使俄国人接待德国外长,“莫洛托夫坚持,”舒伦堡在电报中说,“即使要在大体上确定访问的日期,目前也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需要充分的准备……对于我再三指出而且极其强调的必需赶快的理由,莫洛托夫答称,迄今为止,甚至第一个步骤——缔结经'526' 济协定——都还没有完成。首先,经济协定要签字并公布,而且要在国外发生预期的影响。然后才轮得到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莫洛托夫显然毫不为我的异议所动。莫洛托夫声称,他已把苏联政府的观点告诉了我,已经再也没有别的话要补充了,在这以后,第一次谈话就结束了。”

但是,很快,他就有话要补充了。

“这次谈话结束以后还不到半小时,”舒伦堡继续报告说,“莫洛托夫通知我,要我在下午4 点30分再到克里姆林宫去见他。他为麻烦我表示歉意,并且向我解释,他已经向苏联政府作了报告。”

接着,这位外交人民委员就交给这位又惊又喜的德国大使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并且告诉他,如果贸易协定能在明天签字并公布的话,里宾特洛甫就可以在8 月26日或者27日到莫斯科来。

“莫洛托夫并没有对他突然改变主意举出什么理由。”舒伦堡在电报上补充说,“我猜想是斯大林过问了这件事。”

这个猜想无疑是正确的。据丘吉尔说,苏联想同德国签订条约的意图是斯大林8月19 日晚上向政治局宣布的。从舒伦堡的电报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一天略早一点的时候——大概在下午3 点到4 点半之间——他把他那决定大局的决定告诉了莫洛托夫。

整整3 年以后,在1942年8 月间,“有一天清早”' 丘吉尔后来报告说' 这位苏联独裁者给当时在莫斯科访问的英国首相谈到了他所以采取这一厚颜无耻的行动的一些理由。

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 斯大林说' 英国和法国政府并没有决心在波兰受到攻击的时候打仗。但是他们希望英国、法国和俄国在外交上的联合会吓退希特勒。我们肯定,这样做是达不到目的的。斯大林曾问过:“法国动员起来以后,能拿出多少个师来对付德国?”答复是:“大约100 个。”他又问:“英国能拿出多少个?”答复是:“两个,以后还可以再加两个。”“啊,两个,以后再加两个。”斯大林重复了一遍。然后他问道,“你知道不知道,要是我们同德国打仗的话,我们得在俄国战场上投入多少个师?”停了一下,他自己回答说:“300 个以上。”舒伦堡在报告关于他8 月19日同莫洛托夫谈话的结果的电报中还曾说,他想劝诱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同意里宾特洛甫早日访问莫斯科的企图,“不幸,没有成功”。

不过,对德国人来说,此事非成功不可,侵入波兰的全部时间表,实际上也就是到底能不能在秋雨大降以前的短短时期内发'527' 动进攻的问题,全要看这一点来决定。德国人害怕,要是莫斯科不能在8 月26日或者27日以前接待里宾特洛甫的话,要是俄国人稍稍拖延一下的话,9 月1 日的预走日期就无法保持了。

在这个成败关头,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了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到莫斯科去。他给斯大林的电报是在星期天'8月20日' 下午4 点45分急急发到莫斯科去的,离他收到舒伦堡的电报刚好12个小时。元首指示大使“立即”把它交给莫洛托夫。

莫斯科斯大林先生:我衷心地欢迎新的德苏商务协定的签字,认为它是改变德苏关系的第一步。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我说来,意味着确立德国的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有益的政治方针……

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先生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地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

苏联所希望的补充议定书的内容,我深信,在最短期间就能够得到澄清,如果能有一位负责的德国政治家亲自到莫斯科去谈判的话。如若不然,德国政府就无法明白,这项补充议定书怎么样才能在短时期内澄清并解决。

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以在它支配下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在我看来,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间新关系的愿望,最好是不要丧失任何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8月22日' 接见我的外交部长,至迟到星斯三,8月23 日。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只能逗留一天,至多两天,再长是不可能的。我将十分高兴得到你尽早的答复。阿道夫·希特勒在以后的24小时中,从星期天'8月20日' 晚间希特勒给斯大林的呼吁通过电台发向莫斯科开始,到第二天的傍晚,元首一直是处在近乎精神崩溃的状态中。他连觉都不能睡。半夜里,他'528' 还打电话给戈林,说他心里嘀咕斯大林对他的电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且对莫斯科迟迟不作答复感到惶惶不安。到8 月21日凌晨3 点钟,外交部接到了舒伦堡的“特急”电,说威兹萨克早先通知他的希特勒要发给他的电报还没有收到。大使提醒外交部,“公务电报从柏林到莫斯科要四到五小时,包括两小时的时差在内。此外还必须加上翻译密码的时间”。8 月21日' 星期一' 上午10点15分,急得不得了的里宾特洛甫给舒伦堡发了一个急电说:“请竭尽全力保证我能成行,日期如前电所示。”中午过了不久,大使通知柏林:“我将于今日下午3 时往见莫洛托夫。”

最后,到8 月21日晚上9 点35分,斯大林的复电才到了柏林。

致德国总理阿·希特勒:我感谢你的来信。我希望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将成为改善我们两国关系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我们两国人民都需要彼此间的和平关系。德国政府赞成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在我们两国之间消除政治方面的紧张状态并且实现和平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 月23日到达莫斯科。约·斯大林就翻云覆雨、不讲信义这一点而言,纳粹独裁者在苏维埃暴君身上真算得上是棋逢敌手了。现在他们两个人已经打开了道路,可以在一起最后完成这个不体面的时代一桩最卑鄙的交易了。

斯大林的复电是晚上10点30分转到在伯格霍夫的希特勒那里的。本书作者还记得,几分钟以后——晚上11点刚过——德国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突然中断了,广播员宣布:“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已经协议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外交部长将在8 月23日,星期三,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俄国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 年8 月22日' 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他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可能在4 天以后即星期六'8月26日'就下令进攻波兰——比原定计划提前6天。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元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1939年8月22日的军事会议

将军们发现希特勒又来了他那股极其狂妄和毫不妥协的劲儿。他告诉他们说,“我把你们叫来,是为了要你们了解目前政治局势的轮廓,这样可以使你们对我据以作出我的无可更改的决定的各项因素能有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加强你们的信心。在此以后,我们就可以讨论军事上的各项细节了”。首先,他说,是两项关于个人的考虑。

我自己这个人和墨索里尼这个人。

从根本上说,一切都决定于我,决定于我的存在,原因就在于我的政治才能。除此而外,也在于这个事实:很可能再也没有一个人能享有我所享有的德国全体人民的信任了。从今以后很可能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比我更大的权力了。我的存在因此就具有极大的价值。但是,任何时候我都可能被一个罪犯或者一个疯子干掉。

第二个个人的因素是意大利领袖。他的存在也是决定性的。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意大利对这个联盟的忠诚就不再靠得住了。意大利的王室基本上是反对那位领袖的。佛朗哥也是一支力量。他会保证西班牙保持“同情的中立”。至于说到“对方”,那末,他向他的听众担保,“在英国和法国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这位恶魔一般的大独裁者,大概一直不断地这样唠叨了有好几个钟头,中间只因吃一顿迟开的中饭中断了一会。从记录上,找不到任何迹象表明有任何一个陆军将领、海军将领、空军将领敢'530' 于打断他的话头,对他的判断提出异议,甚至对他的谎言也不敢否认。他说,他在春天就已经决定同波兰开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他认为他首先得对付西方。不过,后来逐渐“明白”,在那种情况下,波兰会进攻德国,因此,它应当在现在就予以清算。无论怎么说,发动战争的时间已经来到了。

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作出决定。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损失;我们只能得到好处。我们的经济情况是,我们支持不了几年了。戈林可以证实这一点。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必须行动……除了个人的因素而外,政治形势也是对我们有利的;在地中海,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在争雄;在远东,存在着紧张局面……

英国处在极大的危 3ǔωω。cōm险中,法国的地位也在恶化。人口出生率在下降……南斯拉夫内部潜伏着崩溃的种子……罗马尼亚比从前更弱了……在凯末尔死了以后,统治土耳其的是一批眼光短浅、动摇不定、软弱无能的人物。

所有这些有利的形势在两三年后就不会存在了。谁也不知道我会活多久。因此,最好现在就摊牌,要再拖延个四五年就不保险了。

这些就是纳粹领袖的疯狂的推理。

他认为西方“非常可能”不会打仗,不过这点风险是必须要冒的。难道他过去没有冒过险吗?在将军们想后退的时候进军莱因兰,难道不是冒险吗?在占领奥地利、苏台德区和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难道他没有冒过险吗?”汉尼拔在坎尼,腓德烈大王在拉顿,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坦能堡,”他说,“都是冒了险的,因此我们现在也必须冒只能由铁的决心来制胜的风险。”决不容许软弱退缩。

有许多身居高位而心存观望的德国人,在捷克问题解决了以后给英国人谈过话,写过信,这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就在你们动摇失志而过早地屈服的时候,元首达到了他的目的了。哈尔德、维茨勒本和托马斯,也许还有别的参加过慕尼黑密谋的将军在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一定打了一个寒战。希特勒所知道的,显然比他们以为他所知道的要多。

不论怎么说,现在是要他们全体表现出自己的战斗能力的时候了。希特勒提醒他们,他已经用“政治上的恐吓”建立了一个大德意志,现在必须要“考验军事机器”了。“在西线的大决战以前,军队必须进行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波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话头接着又转到了英国和法国。

西方要同我们作战只有两个可能:'531'1。 封锁:这起不了作用。因为我们能自给自足,而且我们能从东方得到援助。2。从马奇诺防线进攻西线。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个可能性是侵犯荷兰、比利时和瑞士的中立。英国和法国不会侵犯这些国家的中立。事实上,它们帮不了波兰的忙。

会不会变成一场长期战争?

谁都不指望打一场长期战争。要是冯·勃劳希契先生告诉我说,我要花4 年的时间才能征服波兰,我就会回答说那不行。说英国想打一场长期战争是胡扯。

在踌躇满志地说完了波兰、英国和法国的问题以后,希特勒打出了他最大的王牌,把话题转到俄国。

敌人还有一个希望,希望我们征服波兰以后,俄国会与我们为敌。敌人没有估计到我有这样大的决心。我们的敌人是小蛆虫,我在慕尼黑已经领教过他们了。

我深信斯大林是不会上英国人的当的。只有瞎了眼的乐观派才会相信斯大林会傻到看不穿英国人的打算。维持波兰的存在对俄国人并没有什么好处……李维诺夫的免职是决定性的。对我来说,这就像轰的一声炮响一样,显示了莫斯科对西方国家态度转变的迹象。我逐步对俄国作了转变,我们借商务条约转入了政治谈判。最后俄国人提议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4 天以前,我采取一项特别步骤,结果,俄国在昨天宣布它愿意签字了。同斯大林的个人接触已经建立了。里宾特洛甫后天就要去签订条约。波兰现在已处在我要它处的地位了……摧毁英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开始了。我已经完成了政治上的准备,底下的路要由军人来走了。底下的路要由军人来走了,这就是说,如果张伯伦不再来一个慕尼黑的话。“我只怕,”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有些Schweinehund会提议调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