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零二章 先声夺人
杜荷和尉迟宝琪接受了李愔的指示,带领飞虎军先行出发了。
攻打高句丽,李愔并不担心唐军的战力。李世民随行出征的李靖、尉迟恭、牛进达、张世贵,加上先期到达的薛仁贵,都是大唐最顶尖的将领之一。
李世民本身也是大唐顶级的军事将领,作战经验丰富。唐军的组织形式、装备和训练,都不是高句丽人可以抗衡的。
他唯一担心的是李世民好大喜功。
李愔之所以抢先提出要出兵30万人,是因为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仅仅出动了10万唐军,结果遭到了失败,他本人也曾经被围困在沈州城里,险遭不测。
李愔原本希望李世民至少要调动50万人以上参战。不过,李愔不能再劝谏了,李世民可是要面子的人。
李世民率领大军出征了。
李愔总是不放心,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在他们走后的第三天,李愔召集房玄龄、魏征和侯君集,把自己的担心和想法告诉了他们。
魏征有点疑问,房玄龄和侯君集也有点不以为然。经过了李愔耐心的说服,最后他们同意了李愔的意见。随后,就以侯君集为首负责落实。
辽河东岸的高句丽人,发现唐军正在对面扎木排,认为人们即将渡河发动进攻了。高句丽军守将急忙调集人马,做好应付唐军进攻的准备。
10月23日上午10点,天气阴沉,大约1500名唐军乘坐着木筏,朝着河对岸划来。此处的河面宽约700米,唐军一点点地靠江对岸。
高句丽人在河边严阵以待,等唐军接近岸边的时候,弓弩一齐发射,一时间箭似飞蝗。
唐军的每个木排上,前端都竖着高大的木盾牌,高句丽军的弓箭对唐军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就在木排距离岸边不到100米的时候,高句丽人的抛石机开始发射了。30斤重的石弹飞向唐军的木排,落入河水中,溅起巨大的水花。
木排在河水中行驶,行动缓慢,在石弹的打击下,完全听天由命,不少木排被石弹击中,士兵们纷纷落水。幸亏他们的腰上系着绳子,才没有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救回了木排上。
眼看着就要到岸边了,河岸上涌出了大批的高句丽人,足足有近万的人马。
唐军指挥官一看,自己这么点人,过去就是送死。于是他下令调转方向,退回了河对岸。
接下来几天,唐军在对岸建造更多的木排,看来是要一次性运过来更多的唐军。
高句丽将领,判断唐军要在此处大举渡河,于是抽调周围的高句丽军队,使得河对岸的高句丽人达到了3万多人,准备在此处歼灭渡河的唐军。
10月25日夜,河面上大雾弥漫。
尉迟宝琪带着5000名飞虎军上了木排,杜荷在河边为他们送行。
杜荷说道:“宝琪,小心点,如果遇到高句丽人,不要恋战,迅速退回对岸。”
尉迟宝琪说道:“放心吧,司令,保证完成任务。”
飞虎军出发了,他们并没有划向对岸,而是顺流而下,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6个小时后,尉迟宝琪看到前面的河岸上,有一艘大船的影子,他提起马灯摇晃了起来。很快,他就看到大船上也晃起了灯光。
不久,船头上出现了薛仁贵的身影,他说道:“尉迟司令,我在前面带路,你们跟在后面。”
大船驶向了对岸,大军的木排在后面跟随着。
这里的河面足足有1300米宽,飞虎军的木排布满了河面,一点点地驶向了对岸。
快到岸边了,大船无法继续向前。薛仁贵就下了大船,来到了尉迟宝琪的木排上。他简单地向尉迟宝琪介绍了对岸的情况后,就和尉迟宝琪一起登上了河对岸。
就在唐军登上河岸的时候,高句丽人的哨兵已经发现唐军的行动,他们一边呼喊报警,一边逃走。
河对岸是一片山地,这里的地形不适合大军行动,因此这一带的高句丽守军只有几个哨所,全部兵力不足百人。看到如此多的唐军上岸,他们不敢与唐军作战,四散逃走了。
唐军也不追赶,他们的目标是这里的京观。
原来,在辽河中游的一切行动,就是为了掩护这个抢夺京观的行动。而这个计划,是太子李愔在长安时,就交代给杜荷等人的。
尉迟宝琪和薛仁贵来到京观前面,单膝跪地,说道:“先辈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
在数千名唐军的努力下,10万京观全部被搬上了木排,装上了大船。
这时,天光大亮,担任警戒的飞虎军哨兵发现一队高句丽军,朝着这里开来。
满腔悲愤的唐军官兵都要求打一仗,出口恶气。尉迟宝琪和薛仁贵交流了几句,决定伏击高句丽人。
高句丽军大约1000人左右,除了几名军官有马,其余的都是步兵。他们看到唐军已经上了木排,正在退走,于是赶往河边,准备用弓弩追击唐军。
当他们赶到河边的时候,尉迟宝琪和薛仁贵各带着1000名飞虎军掩杀了过来。
高句丽军都是些当地的地方军,面对着强悍的飞虎军,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屠杀殆尽。
就在尉迟宝琪下令撤退的时候,一名飞虎军士兵说道:“尉迟司令,咱们也给高句丽人弄一个京观,给先烈们报仇。”
尉迟宝琪和薛仁贵都同意这个意见,于是,除了为了了解高句丽军的情况,留下了两名军官以外,其余的高句丽人全部被砍下了头颅,在高句丽军来的方向的一个路口上,也全部摆成了京观。
10月27日,李世民亲自主持了祭祀活动,祭奠了前朝为国征战的先烈。
成功夺回先辈的尸骸,是一件大事。
30年前,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死伤百万人,涉及的家庭也接近百万,他们的亲友和子女的人数何止数百万人啊。
唐军夺回了部分死难将士的遗骸,李世民亲自祭奠了他们的亡灵,此举,极大地树立了大唐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振奋了大唐参战军民的精神,并且对周边国家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这天,新罗国王接见了大唐外交部的使臣王玄策。
王玄策是中国乃至世界外交史上的牛人之一。
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
最近身体一直不好,更新和质量都不正常,很抱歉。
王玄策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战绩”。
贞观二十一年,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朝有友好关系的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
王玄策好不容易来到印度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尔裘那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玛卡达。
王玄策没有就这样逃回大唐,而是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尼泊尔王国。
在此他与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兵。借用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属不易。
王玄策在俘虏阿尔裘那、恢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在俘虏提拉布阵提王阿尔裘那后,于648年将之献予唐太宗,回到大唐。
李世民因为王玄策的功绩,给他连升两级,提拔为朝散大夫。
今年年初,29岁的王玄策正在融州黄水县担任县令,接到了太子李愔的旨意,前往征讨林邑国的远征军司令部,觐见了太子殿下。
王玄策不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会注意到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莫名其妙地就来到了外交部报到。这次,他被派往新罗和百济。
新罗和百济常年受到高句丽的威胁,对于征讨高句丽自然是支持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唐朝打不下来高句丽,担心会受到高句丽的报复。
王玄策很灵活,他与新罗王和百济王约定,等唐军打过了鸭绿江,他们再起兵策应。
飞虎军夺回高句丽京观遗骸的行动,坚定了新罗王和百济王的信心,他们开始备战,等候唐军的消息。
高句丽最近10年发展迅速,国力强大,主要是因为出了一个强势人物,他就是宰相泉盖苏文。泉盖苏文是皇族子弟,皇室暗弱,高句丽的实权掌握在泉盖苏文的手中。他在高句丽的地位相当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在攻打扶余的时候,泉盖苏文就已经做好了对大唐可能干预的准备,他有信心战胜大唐的进攻。
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形复杂,从军事上来讲,作战的气候条件分为冰冻和化冻两种。在化冻时期,江河湖汊纵横,对于古代缺乏渡河工具的军队的行动十分不利。
相比较而言,冰冻时期作战比较有利。可是严寒气候又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气候经常会出现零下20度甚至40度的情况。
泉盖苏文对付唐军的办法,主要就是避免野战,利用坚城消耗唐军的实力。他们的办法是,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木材资源,修筑高大的城堡。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城堡外墙上泼水,结成坚固光滑的冰面,唐军很难攻破这样的堡垒。
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在野外攻坚,不仅仅要面对坚固的堡垒,还要面对严寒的打击。
隋朝和唐朝初年对高句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这样失败的。
11月27日,23万唐军和6万扶余军队越过了辽河冰面,攻入了高句丽,战争正式开始了。
12月1日,辽城城。
李世民站在城西的一个山坡上,在李靖等人的陪同下观察辽城的情况。
李靖向他汇报到:“皇上,辽城里面大约有人口4万,高句丽守军2万,我军已经将该城四面包围了,由薛仁贵负责指挥,攻城的准备已经完成了,随时可以开始进攻。
李世民说道:“开始吧。”
李靖发出了命令,传令兵立即吹响了号角。薛仁贵听到了号声,挥动令旗,指挥部队发动了进攻。
高句丽人对于唐军也是有研究的,他们知道唐军的弓弩厉害,为了防备唐军的弓弩,他们在城墙上加盖了木围子,上面带着顶盖,可以有效地防止唐军用抛射攻击。
木围子十分坚固,上面留着射击孔和枪刺口,唐军使用云梯攻城,要从木围子顶部越过,他们的身体就会暴露在守军的刀枪和弓弩下。以前的进攻者吃尽了苦头。
高句丽的官兵们做好了准备,等着与唐军厮杀。
唐军的进攻部队上来了,唐军以班为单位,在前面是三人操作的木盾,掩护着全班的士兵。
眼看着唐军一步步逼近,高句丽的弓弩手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军接近。
唐军到了距离城墙50米的时候,不再前进。他们将木盾连接起来,城墙上的高句丽人看不到后面的唐军的动作。不久,木盾闪开了一道缝隙,里面伸出来了粗大的床弩箭杆。
但是唐军仍然不进攻,在木盾的掩护下,一架架抛石机也推进到了城墙附近。
高句丽人也有床弩和抛石机,但是数量不多,给唐军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
终于,唐军开始攻击了。
唐军的抛石机,抛射出来的不是石弹,而是一个个瓦罐,瓦罐上带着一条着火的布条。
高句丽人知道这是火攻,他们并不太畏惧。当时的油料就是菜籽油,一来产量少,二来火势不大。高句丽人在城墙上架着大锅,一来可以用开水浇敌,二来可以用来灭火。
凡是唐军可能使用的战术,高句丽人都有充分的准备。
可是当瓦罐落下的时候,出乎高句丽人的意料,火势竟然出奇的凶猛。高句丽人试着用锅里的开水灭火,却发现根本不管用。
随着大批的瓦罐落下,城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高句丽人一片混乱。
:;;!!
第三百零四章 豪华的唐军
这时,唐军开始冲锋了,大批的唐军官兵手持着盾牌,冲到了城下,他们没有架起云梯爬城墙,而是朝着城墙上没有着火的地方,抛掷出一个个小型陶壶,将整个城墙上不留间隙地燃烧了起来。
接着,床弩也开始发射了,高大的城门迅速被大火吞噬,很快就被烧毁了。
高句丽人傻眼了,不知道唐军使用的是什么武器,竟然如此厉害。
原来,唐军使用的是汽油。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班固著中就有“高奴有洧水可燃”的记载。北宋神宗时期,中央军器监属下的作坊中就有加工原油的“猛火油作”和使用猛火油的器械“猛火油柜”。可见此时石油已用于军事。
延州盛产黑油,油层很浅,很多地区,在地表上就可以见到黑油。
早在637年,研究所就在延长县建立了炼油厂,成功地提炼出了煤油和汽油,并将汽油应用到了军事上。这是第一次用于实战。
猛烈的大火,不仅烧毁了高句丽人的攻势,也摧毁了他们的心理防线。随着城门的的倒塌,高句丽军队无心恋战,打开东门逃窜。
薛仁贵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故意在东面留下缺口,放高句丽人出城,等到高句丽人出城以后,派骑兵抢占了东门,截断了高句丽人的退路。
高句丽军拼命向东逃窜,被早已埋伏好的唐军两个骑兵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