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乾病了,很久都不去上朝了。
张玄素走了,他递上了辞呈,无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如何挽留,他毅然决然地走了。
东宫。
长孙皇后看到躺在床上的李成乾,又是气愤又是心疼。心道:“成乾这孩子,性格懦弱,才智不高。要是在一个普通人,也许能够过得快活。可是,他是长子,成为太子是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真是难为他了。”
长孙皇后亲历了玄武门之变,作为母亲,她可不想在自己的孩子当中,演出那血淋淋的一幕。
长孙皇后没有再责备李成乾,安慰了他一阵,就离开了东宫。在回去的路上,她心力憔悴,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说道:“辅机,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了,咱们是君臣,也是兄弟。我现在心情很不好,想和你好好谈谈。”
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要来了。
果然,李世民说道:“成乾这个太子,实在是令我失望,我百年以后,大唐江山交给他,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长孙无忌大惊失色,马上跪下说道:“皇上,不能啊,太子的才能尽管不是最出色的,可是太子仁孝。恕臣直言,成乾不当太子了,换上谁来当这个太子,都有可能走上当年的老路啊。”
李世民说道:“起来,辅机,你这是干什么?”说着,扶起了长孙无忌。他接着说道:“我也没有下定决心,就是和你谈谈。”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您千万不要有个这心思,废长立幼,朝廷恐怕又是一场血光之灾啊。”
李世民说道:“辅机,我都说了,就是闲话。你说说看,如果成乾不当太子了。你觉得我的儿子当中谁可以接替他呀?你不要当真,就是随便说说。”
长孙无忌心中清楚,皇上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肯定是已经动了废立心思了。他不再反对,也想知道在皇上的心目中,意属于谁。他说道:“这臣就说不好了,皇上的意思呢?”
李世民问道:“蜀王李恪性格刚毅,有决断力,和我很相像,你认为如何?”
长孙无忌说道:“不妥,李恪有他的优点,可是他太好胜了,心胸不够宽广,不能容人。不是最佳人选。”
李世民问道:“那么李泰呢,李泰聪明好学,为人谦和,善于团结,在他身边围绕着很多学子,你觉得他如何?”
第二百五十章 最危险的人物
抱歉,刚从医院出来,这两天更新会晚一些,力争尽快恢复。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能不能不问臣这些问题,臣平时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您问臣,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长孙无忌很聪明,这种问题他怎么回答都不好。
李世民哈哈一笑,没有再问下去。长孙无忌虽然不说,但是态度是很明确的——太子可以,李泰也可以考虑,凡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们都可以考虑。李恪这种庶出的肯定是不行的。
李世民原本想问问梁王李愔,但是长孙无忌这样说了,他也就不好再往下问了。
人的念头,就像是一颗种子。废除李成乾的念头第一次在李世民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么只要是土壤合适了,这颗种子就会发芽的。
离开了太极殿,长孙无忌直接就来到了立政殿。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的说道:“妹妹,皇上已经动了废除太子的心思,你看该怎么办?”
长孙皇后是经历过风浪的人物,她知道该来的一定会来的。她说道:“如果成乾照着目前的状态下去,废立是迟早的事情。”
长孙无忌问道:“你觉得太子能够改变眼前这种状态吗?”
长孙皇后想了半天,摇摇头说道:“我没有把握,只能尽力而为了。”
长孙无忌说道:“万一出现那种情况怎么办?”
长孙皇后说道:“我没有想过,现在看来,是得想想了。”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皇子中谁可以考虑?”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皇后说道:“李泰人太阴毒,心太狠,他要是上去,成乾等人肯定是没有活路的。李恪的个性和李泰相反,可是也是个心胸狭窄之辈。梁王其实不错,可惜了,他是杨妃的儿子。
哥哥,咱们现在全力保住太子,万一太子被废,就辅佐李治上位。”长孙皇后决绝地说道。
长孙无忌说道:“也只能够如此了。这些人中,李恪和李泰我并不太担忧,可是梁王我却拿不准他。他实在是个厉害人物,不仅才能无人可比,就是人脉,现在也是非常厉害的。
我观察了一下,他在军中、工部、吏部、户部的人脉基础牢固,在工商业界也有很大的实力。再加上云州和丰州是他的铁杆支持者,这份力量,实在是令人担忧啊。
最关键的是,皇上对他十分倚重,有不少的事情,皇上连我都不告诉,却和梁王在一起密谋。一旦皇上动了立梁王的心思,阻止起来就很难了。”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道:“哥哥考虑的是。要是扶持李治,梁王一旦会是最大的敌人。
说起来,梁王对成乾真是不错,对我也有救命之恩。可是为了李治,咱们也只有对不起他了。唉,成乾要是能够有梁王的一半才能,咱们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长孙无忌也很郁闷,不愿意再说下去了。
再说梁王李愔,接到了李世民的通知,他对照着李旦提供的情况,加上侯君集和魏征的密信,他考虑再三,觉得此时不是回去的时候。于是他撰写了云州特区改革的报告,派人送往长安,借口自己处理土改的善后事宜,暂时不便于离开云州。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的桌子上摆着三份报告,一份是河南道观察使的报告,齐王李佑横征暴敛、欺男霸女,游猎践踏百姓庄稼,殴打朝廷官员,种种恶行,令人发指。
另一份是关内道观察使的报告,梁王李愔指导云州提前完成国家赋税,仅仅云州一地,按照自治区上缴十分之一的赋税,就达到了整个关内道21个州府的三成,其他各项事业都在整个关内道名列前茅。
第三份是梁王李愔关于云州政治经济改革的报告,附土改经验,教育普及情况报告等。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岑文本和李靖等人说道:“这都是朕的儿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叫朕情何以堪?”
魏征拿着孔颖达关于云州教育现状报告,激动地说道:“皇上,一个云州有大小学校500余所,好友识字班,我大唐如果都能够像云州一样,该有多么的兴旺啊?!”
长孙无忌看完了土改报告,也激动地说道:“云州的土地全部收归国家所有,就连云州郡王都没有私人土地,整个云州没有一个无业游民,这在历史上也是亘古未有的事情啊。”
李靖说道:“一个荒僻的塞外之地,竟然能够如此的富庶,不输于江南扬州,真不知道梁王殿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岑文本向来很少发表意见,这次也说道:“臣建议,调梁王回来继续主持研究所,并且参政议政,推动朝廷的经济建设。”
房玄龄说道:“自从梁王走后,长安城似乎少了点什么?工商业的发展似乎不如以前那么迅速了。”
这里面只有侯君集没有发表意见,他毕竟是梁王的老丈人。听到大家称赞自己的女婿,他就在那里嘿嘿傻笑。
李世民笑道:“我的这个三害儿子,人家不肯回来,守着自己的王妃,小日子过得舒服着呢。你们还不知道,阴山都护府报告,丰州的发展也在整个阴山都护府是最快的,比起云州也差不了多少,这个小子,就知道向着他的媳妇们。”
侯君集接着嘿嘿傻笑。
李世民说道:“这样可不行啊。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必须要让他回来为朝廷出力。”
不久,梁王李愔又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让他返回长安。
李愔熟知历史走向,知道此时太子李成乾作死还没有升级,他现在回去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他必须想一个好的借口,才能够避免回到长安。
无巧不成书,就在此时,海外情报局传来了一个消息——吐蕃攻打吐浑谷。
吐蕃王朝,是和大唐帝国同时代的强大帝国,它也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629年,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赞普位,他削平了叛乱,统一了西藏。松赞干布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他迁都到逻些,从此逻些成为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他参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
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吐蕃强大之后,与大唐多次发生战争,唐朝负多胜少,丢失了西域大半,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也被吐蕃占据。著名的文成公主和亲就是唐朝和吐蕃进行的。
吐蕃攻打吐浑谷,就是与大唐争夺西域的序曲。
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议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军队改制以后,尉迟恭接替房玄龄担任了兵部尚书。他拿着边报急匆匆地向李世民汇报。
李世民一面看边报,一面派人去叫李靖等人过来商议。
不一会儿,三个皇子和重臣们都到了。
李世民通报了吐蕃攻打吐浑谷的情况,
吐浑谷主要盘踞在如今的青海和甘南一带,人口67万,有军队17万人,自从隋朝开始,他们就一直向中原地区袭扰。目前和唐朝处于敌对状态。
吐蕃在不久前,派人来交好大唐,李世民亲自接见了吐蕃的使团,达成了相互友好往来的意愿。现在吐蕃攻打吐浑谷,表面上看对大唐是极为有利的。
李世民问道:“对于吐蕃攻打吐浑谷,你们大家有什么看法?”
房玄龄首先说道:“恭喜皇上,吐浑谷一向与我大唐为敌,吐蕃攻打吐浑谷,即使打不下来,也能够削弱他们的实力,这件事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三个皇子和大臣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李世民问道:“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太子李成乾说道:“两伙胡人打架,与大唐何干?他们打得越激烈,对大唐的好处越多。儿臣以为,朝廷应该坐山观虎斗,不予理睬。”
他的话得到了长孙无忌和魏征的支持。
李恪认为应该积极响应吐蕃的攻势,他说道:“吐蕃和大唐是友好国家,吐浑谷是大唐的敌人。儿臣以为,朝廷应该出兵,与吐蕃合兵一处,灭掉吐浑谷。”
他的话得到了侯君集和尉迟恭的赞成,李靖也表示赞成。
李泰不发表意见,对于军事上的事情,他一概是表示不感兴趣的。
现在,摆在李世民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是坐山观虎斗,二是与吐蕃合作,攻打吐浑谷。
就在这时,岑文本突然说道:“不知梁王殿下是个什么意见?”
李恪不满地瞪了岑文本一眼,心道:“这里这么多人,都是朝廷的亲王和重臣,你提那个三害干什么?”
李成乾也有些不满,他也用责怪的眼神望了岑文本一下。
岑文本眼观鼻鼻观心,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李世民笑道:“对了,梁王过几天就要回来了,应该听听他的意见。
众人都对此没有意见。三位皇子却在心中腹诽:“这个三害,怎么什么事情都有他一份?”
接下来,李世民表示了他的意见,他是倾向于联合吐蕃攻打吐浑谷的,他吩咐总参谋部暂时按照这个意见进行准备。
不久以后,李愔本人没有回来,他的奏章却到了。李世民看完了李愔的奏章,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不久,在他的书房,大家又都被叫来讨论了一番。看完了李愔的奏章。大家发表意见。
太子李成乾上次提议静观其变,被李世民否决了。他现在改口支持李世民攻打吐浑谷的意见了。他说道:“儿臣认为,父皇上次的意见很正确,吐浑谷是大唐的敌人,吐蕃是大唐的朋友,梁王的建议十分荒唐,哪有帮助敌人去对付自己的朋友的道理?”
李恪上次提议联合吐蕃攻打吐浑谷的建议被采纳,这次当然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他说道:“儿臣赞同太子殿下的意见,还是出兵打下吐浑谷这个大唐的宿敌。”
说完,他特地朝着侯君集等人扫了一眼,意思是上次你们也都是支持这个意见的呢!
不料,李靖激动地说道:“梁王殿下的意见,才是老成谋国啊。臣拜服。”
魏征说道:“臣赞成大将军的意见,这才是目前对大唐最有利的选择。”
尉迟恭说道:“大唐的确没有做好与吐蕃全面开战的准备。陇右道以前与吐蕃军队交手了数次,吐蕃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尤其是咱们的军队,一进入吐蕃,就感到喘不上气来,根本就无法作战。”
原来,梁王李愔详细地介绍了吐蕃这些年来的变化,尤其是对松赞干布本人的胆识和才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些介绍,基本上颠覆了大唐高层对于吐蕃愚昧落后的认识。
他们忽然发现,就在大唐的身边,就潜伏着一个拥兵数十万的强大的敌人!
大唐陇右道的西部边境与吐蕃交界。吐蕃的东北部与大唐的西域之间,隔着吐浑谷。
面前的形势就和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情况类似。大唐没有能力与吐蕃进行全面战争,吐蕃也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吐浑谷的位置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李愔建议,大唐刚刚平息了内乱,又兼并了草原和西域,目前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