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暂时的休战,矛盾最终还是要爆的。
吴邵刚暂时没有想到那么远,包括吐蕃以及漠北草原等地之问题,在中原没有完全平定下来之前,抽调兵力去完全平定吐蕃与漠北草原,这很不明智,而且历史上就有教训,这些地方的民风完全不同于中原,想要用治理中原的方式对待这些地方,那是自找麻烦。
唯有平定中原、让老百姓安定下来之后,才能够开始对吐蕃以及漠北草原的征服。
现阶段,吴邵刚的主要对手还是大元朝廷与忽必烈。
忽必烈乃是历史上少有的英雄,一生征战驰骋,建立了不一般的功勋,想要彻底打败这样的一个对手,难度是很大的,不过穿越多年的吴邵刚,在经历了诸多的事情之后,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只要方法得当,准备充足,打败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并非是登天的事情。
这些年来的征伐,已经给予了吴邵刚足够的信心,让他相信麾下的明军,迟早都是能够彻底打败和剿灭大元朝廷以及蒙军的。
春耕时节已经过去,南方快的稳定,同样出乎了吴邵刚的预料。
吴瑞坤已经开始巡查南方,其每日里写来的奏折,禀报了南方多地的情况,吴瑞坤的奏折能够抓住重点,写明了吴邵刚想要知晓的事宜,南方的稳定是循序渐进的,先稳定下来的就是两淮,接着是荆湖路一带,再接着是江浙一带,稍微复杂一些的是两广和福建等地,尽管说大宋已经灭亡,可还是有部分的官吏忠心于大宋,内心不愿意承认大明朝廷。
但这已经不是主流,而且明军在南方采取的态势就是严惩恶,不追究其他人,譬如说那些带头闹独立或者打着大宋旗号闹独立之人,或者依附于大元朝廷之人,必定是毫不留情的斩杀,其余追随之人,多半是告诫,且明军在南方的秋毫无犯,已经争取到老百姓的支持。
吴邵刚给吴瑞坤的圣旨,说的也很是清楚,部分官吏读书人忠心大宋的情形,还会在很长时间之内存在,毕竟大宋延续了数百年,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完全消散的,其影响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要求大明朝廷做到以民为本,为稳定地方为最大责任,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让老百姓彻底稳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的影响力会逐渐的衰落以至于消失。
南方稳定最大的标志,就是春耕任务完成的很好,两淮、荆湖路以及江浙一带,虽说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老百姓的损失是惨重的,不过只要没有了战火,想要活下去的老百姓,是不会耽误春耕的,且地方官府支持百姓耕种,还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这就让土地耕种的事宜能够很好的落实了。
两广和福建一带稍微复杂一些,可老百姓同样不会耽误春耕的时间,毕竟这关乎到来年能不能吃上饭的问题。
稳定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没有粮食什么都不用说,老百姓必须有饭吃才能够真正的稳定,不会有人饿死就是完全稳定的标志。
逐渐控制南方各级官府的大明朝廷,贯彻的是朝廷的思路,而朝中丞相李庭芝等人,早就接受了皇上的这个观点。不遗余力的落实,从四川等地崛起的过程之中,李庭芝等人早就现了,在治国理政方面,皇上的能力非同一般。
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深入到各级主官的内心,才能够让南方在短时间之内稳定下来。
随着南方的逐渐稳定,维持地方安宁的事宜,也被提出来了,而能够让地方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驻扎军队,以军队来实现朝廷对南方的完全掌控,这是近阶段稳定南方的唯一办法,也是绕不过去的办法。
如此明军必定面临扩充兵力的问题。
穿越之前的吴邵刚是特种兵教官,因为吸取了很多先进的军事知识,对于那种采取人海战术作战的方式,不是特别的赞同,这样消耗太过于巨大,穿越之后,他也是力图实现军队的精炼,认为国家只要保持少量精炼的兵力就足够了,可惜现实的情况给予他重重的一击,这个时代保持适量的军队数量,是必须要做到的。
想想历史上的元朝、明朝和清朝,军队数量之巨都是惊人的,在朝廷无力养活那么多军士的情况之下,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维持军饷的开销,目的就是维持军队的数量,难不成人家做皇帝的不知道军队人数太多难以养活吗。
交通的桎梏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试想一下,若是南方的两广出现了动荡,若是军队驻扎的太远,甚至驻扎在北方,开拔到两广去平定叛乱,肯定是来不及的。
李庭芝和蔡思伟等人,都是建议扩充军队数量的。
军队数量的扩充,军人数目的增加,必定意味着军饷开销的增加,吴邵刚就算是不赞同,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思考再三,他终于决定下来,将明军的总兵力扩充到六十万人,军队驻扎按照地域划分来分布,战事北方驻扎四十万军士,中部驻扎十万人,南方驻扎十万人,一旦天下得到平定,则北方驻扎三十万人,中部驻扎二十万人,南方驻扎十万人。
就算是这样,军士的总人数,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也增加了近一倍。
吴邵刚排除了地方军队的说法,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是明军,悉数都归各个战区指挥,归于枢密院和兵部统领,地方上用于维持治安的是各机官府以及巡捕房等等,军队驻扎在地方,主要认为就是维持地方之稳定,镇压各类的骚乱和叛乱,而且军队的出动,最终的决定权在朝廷,在吴邵刚自己的手里,就算是枢密院和兵部,也不准随意命令大军去平叛。
征兵的事宜,在春耕结束之后就开始了。
这是很矛盾的事情,很多地方遭遇到战火侵袭之后,地方上的青壮数量本来就不够了,偏偏这个时候明军还要扩充兵力,要知道好男不当兵的思想,在老百姓之中还是存在的,故而吴邵刚一再告诫枢密院、兵部以及各个战区,招募军士的事情慢慢来,不用过于的着急,最近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兵力的扩充还是应该以招纳归降的军士为主。
也正是吴邵刚的这道圣旨,杜绝了强行招募军士的事宜。
随着南方的平定,行省也逐渐设立起来。
广东行省、广西行省、福建行省、浙江行省、江苏行省、两湖行省、江西行省等等几百年才会出现的行政区划,这个时候6续的开始出现,每个行省最高长官的称呼也随之改变,一律称之为巡抚,巡抚主要负责地方上民生的事宜。
总督之官职也随之出现,由各战区最高统帅兼任,其职责就是统领诸多行省的军事事宜,总督不得插手地方上民生的事宜。
总督为正二品的官阶,巡抚为正三品的官阶。
一直到三月底,整个的南方,基本在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下。
诸多的巡抚逐渐的到位,也预示着大明朝廷对南方的掌控一步步到位。
吴邵刚的注意力,终于得以转到了北方。
佟卫华、姚枢与史天泽等人,抵达了开封府城之后,吴邵刚见了他们。
佟卫华被安排进入枢密院,协助枢密副使袁世春,继续从事搜集和整理情报的事宜,姚枢进入中书省,协助左丞相李庭芝处理相关事宜,史天泽进入到枢密院,协助蔡思伟处理军队的相关事宜。
随着佟卫华回到开封,大都方面情报搜集的事宜,肯定是比不上以前了,不过佟卫华留下的人员,还是能够帮助朝廷搜集到一些情报的,这一点吴邵刚与袁世春等人都是清楚的。
随着南方的稳定,吴邵刚准备开始主动征伐大元朝廷了,其选择的突破口,就是山东。
山东的海州、邳州、徐州、沂州、滕州等地,悉数都被明军占据,其中的海州、邳州和徐州,已经划归新成立的江苏行省管辖,蒙军主要驻扎的地点,就是在济南府。
当然蒙军在济南府投入了重兵,而且随着忽必烈与海都之间协议的签订,前往济南府驻扎的蒙军兵力还在逐渐的增加。
忽必烈的战略也是明确的,依托山东以及大名府等地,展开对河南行省的进攻,以达到彻底动摇大明朝廷的目的。
四月初,包括李庭芝等人都有了一种预感,明军与蒙军之间的决战,很有可能在山东彻底的爆。8
第四百九十五章 山东的部署(1)
合丹亲王一直都没有离开山东,其麾下的大军几乎都驻扎在济南府。
海州、邳州、徐州、沂州和滕州等地,悉数被明军占据,剩下的莒州,明军倒是没有趁虚而入,故而现如今的莒州,成为了中间地带,蒙军与明军的斥候,很多时候深入到莒州去侦查消息,当然从名义上面来说,莒州还是大元朝廷直接掌控的,至少州县的官吏是大元朝廷任命的,可惜的是,在莒州为官的诸多官吏,只要是能够想到办法的,都是迫不及待的离开,留守在这里的官吏,每日里也是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就会到来。
合丹亲王很关注莒州的局势,凭着多年征伐的经验,他知道莒州若是出现什么异动,则意味着明军会对整个的山东展开进攻了,而明军一旦完全占据了山东,燕京与大名府等地,必定遭受到威胁。
合丹亲王将自身的这些见解,没有一丝保留的禀报给了皇上和朝廷,他希望自身的奏折得到皇上与朝廷的重视,进而加强蒙军在山东兵力方面的部署。
合丹亲王的这个目的达到了。
忽必烈与大元朝廷,对于山东的局势是异常关注的,就在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前往漠北草原而去的时候,忽必烈就已经开始关注山东的局势,对于合丹亲王的每一份奏折,都是高度的重视,仔细阅读的同时,还要询问诸多的情况。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忽必烈开始逐渐加强山东方向的防御。
尽管忽必烈认为,蒙军是一定能够打败明军的,可是保住燕京和大名府等地,还是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这就需要蒙军在山东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当年李璮在山东叛乱的时候,忽必烈同样是高度紧张的,派遣重兵围剿李璮,最终彻底打败了李璮,且还清除了朝中与李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王文统,现如今的局势,与当年有几分相似,只不过那个时候,整个的山东都出现了问题。
强悍的蒙古铁骑,陆续的开进山东,虽然说指挥这些蒙古铁骑作战的依旧是合丹亲王,但实际上的作战部署,已经全部都是忽必烈亲自过问与负责了,可以说没有忽必烈的命令,合丹亲王是轻易不敢调动大军作战的。
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合丹亲王对于这样的安排,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现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要知道明军的力量已经是无比强大,对于大元朝廷来说,经不起什么折腾了,若是朝廷最为精锐的蒙古铁骑,也在山东战败,则整个的大元朝廷都危险了。
如此关键的战斗,或者说是战役,皇上亲自来指挥,就没有什么奇怪的。
当然,这样的局势,对于真正需要指挥作战的合丹亲王来说,也是很不利的,毕竟战场上的战绩稍纵即逝,若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得到皇上的圣旨以及朝廷的敕书,这战不打也罢,对此合丹亲王有着充足的信心,他相信到了关键时刻,皇上是会授权的。
合丹亲王的心思,谁也难以猜透,可其自身是明白的,征南大军的全军覆没,以及阿术的阵亡,合丹亲王虽说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有说不清楚的地方,毕竟合丹亲王曾经算计兀良合台以及阿术等人,这件事情皇上很是清楚,偏偏此次驰援阿术的就是合丹亲王,在阿术遭遇到明军强有力进攻的时候,负责驰援的合丹亲王,最终没有能够突破明军的防线,在阿术麾下的征南大军被剿灭之后,被迫撤回到济南府。
出现如此的局面,皇上会怎么看,朝中的众人会怎么看。
可以说面对这等的局势,合丹亲王根本无法解释。
好在皇上没有追究此事,这也让合丹亲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内心稍微轻松了一些。
作为多年征伐的蒙古亲王,合丹亲王多次担任指挥作战的主帅,不管遭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都是想方设法的克服,且获取了作战的胜利,可是在面对明军的作战之中,他感觉到了恐惧,感觉到了无力,不知道为什么,明军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甚至超过了蒙军。
这样的感受,合丹亲王不敢说出来,有些时候,他甚至期望皇上御驾亲征,率领大军与明军作战,一举打败和剿灭明军。
随着前往山东的军士的增加,合丹亲王的压力大增,他已经感觉到了皇上的决心,也相信在山东这块地盘上面,蒙军与明军之间的决战,很有可能要展开,如此关键的战斗,合丹亲王没有指挥的信心,甚至感觉到畏惧。
此战若是失败,意味着什么,合丹亲王是很清楚的。
朝中的其他亲王,在朝廷作战失败之后,还可以回到漠北草原去,回到老家去集聚力量,可他这个指挥作战的亲王,就不可能有此等的机会了,怕是不要想着能够活下去。
到了三月底,合丹亲王已经处于焦虑之中。
驻扎在济南府周遭的蒙古铁骑,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加上从周围调迁过来的新附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人,且这二十余万人的大军,是以蒙古铁骑为主的,其战斗力是绝不一般的。
就算是当年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朝廷也从未派遣过如此多的大军。
而且大都方向,还有蒙古铁骑不断朝着山东的方向而来。
终于,忍不住的合丹亲王,给皇上写去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不同于以前的奏折,在奏折里面,合丹亲王说出了自身的认识,认为大元朝廷与明军之间的大战,很有可能在数月时间之内爆发,而决战的地点很有可能在莒州,海州或者是济南府,如此重大的战斗,需要做出全面的统筹部署。
虽说奏折之中,合丹亲王没有明白说自身畏惧,但他隐隐透漏出来了意思。
至于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