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和亲家母住的地方都是随便将就了,诸多的官吏会怎么看,你现在的身份,可不是该节约的时候,再说了,在府城之外修建府邸,也不会耗费太多的钱财,成都府城米价不高,和南方等地都是无法比较的,修建几处的府邸,如此的耗费,拿得出来,你若是感觉到困难,我出一部分。。。”
吴邵刚有些无奈,在四川和云南等地的官吏眼里,他早就不仅仅是云川节度使和朝廷的太傅了,至少他已经是独霸一方的诸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朝一日,他也会和大宋开过皇帝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的。
君王必须有君王的气度,就和神秘感是一样的,你若是表现的过于的简谱,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牵涉到家人的事宜方面,只要不是过于的奢侈,那都是没有问题的。
曹文刚虽然没有开口,不过也是完全赞同这个办法的。
商议结束之后,吴邵刚没有马上表态,不过这样的情形,仅仅持续了两天的时间。
李涵薇、吴绍岚以及阿可察等人,全部都提出来了建议,吴绍岚甚至直接到府邸,等着休沐回家的吴邵刚,明确提出来说,在府城外修建府邸,不要在府城内临时找寻府邸,再说其他人住过的府邸,也不是很好。
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吴邵刚表态了,同意了曹文刚的建议。
很快,庞大的队伍在两天之内集结完毕,开始修建府邸,其度之快,让吴邵刚都是目瞪口呆,仅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占地近三百亩的一处府邸就成型了,其余两处小一些的府邸,也基本完工。
若不是吴邵刚开口制止,府邸占地至少过千亩。
吴邵刚的制止,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本来还担心官吏有议论的,府邸修建的过程之中,倒是有不少官吏提出来建议,府邸占地面积太小了,不是很合适,但吴邵刚坚持不能够继续扩充,三百亩的面积足够了。
吴邵刚父母居住的府邸,占地只有三百亩,吴氏家族搬迁到成都府城来,在城外修建的府邸,整体面积不过千亩,这对于众人来说,是无声的教育。
八月底,吴启明以及部分家人抵达成都府城,九月中旬,徐宗英等其他的家人抵达成都府城,府邸早就修建好了。
见到吴邵刚之后,吴启明和徐宗英是很激动的。
吴邵刚抱着才三岁多的妹妹吴启蕊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有些不适应,见到二娘的时候,也很是客气,不过徐宗英对于这一切好像很是适应了。
让吴邵刚更加吃惊的是,二娘再次有了身孕,只不过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妹妹吴启柔的年纪,比自己儿子的年纪都要小,或许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时代很常见,毕竟有权有势的男人,大都是三妻四妾的,小妾所生的孩子,年岁自然是很小了,不过穿越的吴邵刚,还是有些尴尬。
家人安置的事宜,是李涵薇亲自操办的,毕竟是家中的长媳,这也是李涵薇份内的事宜,再说这些年过去了,李涵薇没有在夫家尽孝,这是说不过去的,好在吴启明和吴邵刚等人都很是开通,若是放到其他的家族,肯定是不行的。
第三百八十章 勉力应对
七月底,作为大宋朝廷的使者,四爷秘密抵达蒙古大军的营地。
尽管事先有通报,可四爷这个大宋朝廷的中书舍人,还是被捆绑起来,押解在营房里面,两天时间没有见到任何人,每天都只能够吃一餐饭。
饥饿与屈辱,已经占据了四爷的脑海,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规矩,为什么他这个大宋朝廷的使者,遭遇了这样的凌辱,当然四爷不知道,蒙古大帅合丹派遣进入襄阳府城的使者,遭遇到更大的不幸,若是知晓这件事情,四爷或许会为自身的生命担忧。
不过这样的待遇,已经说明此番的谈判,将异常的艰难,很难取得什么实际的成效。
四爷此刻已经顾不上怨恨贾似道,每日里想到的就是如何能够应对此番的谈判,如何能够安全的离开蒙古大军的营地。
合丹根本想不到大宋朝廷会派遣使者前来谈判,这样的安排在他看来是很可笑的,不管是皇上还是蒙古朝廷,绝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与大宋朝廷谈判,皇上的目的就是攻陷襄阳府城,彻底打开大宋朝廷的门户,而且三年多时间的进攻,消耗了大量的钱财,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岂会与大宋朝廷握手言和。
合丹没有丝毫的准备,也不想与大宋朝廷派遣来的使者谈判,不过在幕僚的劝说之下,他还是决定见一见大宋朝廷派遣来的使者。
合丹已经给皇上写去了奏折,禀报大宋朝廷派遣使者的事宜,究竟如何处置大宋朝廷的使者,还要等皇上的旨意,不过这样的时刻,合丹可不会有什么好的脸色给大宋朝廷使者。
四爷被带到屋内,这一次倒是没有被捆绑,只是身边多了两个看护的军士,他们手中拿着钢刀,虎视眈眈,怕是四爷稍微有什么不对的动作,就可能遭遇到砍杀。
合丹进入到屋子里的时候,没有用正眼看四爷。
四爷强迫自己镇定,几天来的遭遇,已经让他明白了,若是稍有不慎,小命可能就没有了,要知道蒙古鞑子杀人不眨眼,可不会在乎他这个大宋朝廷使者。
合丹走到上首坐下之后,四爷身边的蒙古军士,用脚踢了一下四爷的右腿。
“我家大帅来了,还不赶快跪下。。。”
四爷没有看身边的军士,而是抬头看了看一脸傲慢气息的合丹。
“我奉命出使的时候,皇上吩咐过了,若是见到了蒙古朝廷之皇上,可行跪拜礼,合丹亲王若是能够代表蒙古朝廷皇上,那我就行跪拜礼了。”
说完,四爷整理了官服,准备跪拜了。
“且慢,你是大宋朝廷的使者,本帅可不敢接受你的跪拜礼,来人,看座。”
很快,一名军士搬过来了椅子。
合丹不敢接受大宋使者跪拜的礼仪,这本来是想着打击大宋使者的威风,想不到却被人家几句话就轻易的破解了,这不禁让合丹注意眼前这个大宋朝廷的使者了。
要知道皇上对所有人都是不放心的,这一点合丹很清楚,若是这个时候接受了大宋朝廷使者的跪拜礼,传到了大都和皇宫之中,还不知道会遭遇到多少的议论。
四爷稽首行礼之后,慢慢的坐下,显得从容不迫。
合丹看了看四爷,漠然开口。
“你身为大宋朝廷的使者,不想着领兵接触襄阳府城的危局,到我军营中来,所为何事。”
合丹的这句话,让四爷感觉到苦涩,所谓弱国无外交,大宋朝廷已经处于绝对的被动之中,岌岌可危,作为使者的四爷,就是低三下四来求人家的,如此能够有什么说话的底气,不过既然身为使者,该说的还是要说,至于说蒙古朝廷是不是答应,那是另外的事情了。
“合丹王爷,此番我奉皇上之圣旨,出使蒙古朝廷,就是想着蒙古朝廷与我大宋朝廷修好,双方不要兵戎相见,如此对蒙古朝廷也是有利的。。。”
四爷还没有说完,合丹的脸上就出现了讥笑和冷笑的神情,而四爷身边的军士,更是没有掩饰脸上鄙夷的笑容。
四爷还没有说完,合丹就再次开口了。
“有意思,想着让我撤兵是吧,那你们的皇上能够答应我什么条件啊。”
四爷艰难的吞下一口唾沫,稍稍沉吟了一下,跟着开口。
“不知道合丹王爷想着什么样的条件。。。”
合丹哈哈大笑了。
“条件很简单,让驻守襄阳府城的宋军打开城门投降,如此我可以保证不再继续兵戎相见,不知道你这个使者能不能答应下来啊。”
四爷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已经预料到这个局面。
放弃襄阳府城是做不到的,一旦失去了襄阳府城,那么京西南路与荆湖南路,全部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会被蒙古大军完全占据,而且两淮和京城也将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如此等于是将大宋江山拱手相让。
“合丹王爷,我此番代表皇上和大宋朝廷前来谈判,首要条件就是双方息兵罢战,如此条件之下,王爷提出来的任何条件,我都是可以代表皇上和朝廷应允的。”
话说到这里,合丹已经失去了兴趣,若不是麾下的幕僚建议他见一见大宋朝廷的使者,他压根就不会来。
“好啊,那你这个使者,就等着看,看我大军攻陷了襄阳府城之后,再来说说条件。”
说到这里,合丹站起身来了。
四爷已经发现情况不对,简短的交谈之中,他感觉到合丹没有丝毫的诚意,压根就是不准备谈判的,可能迫于某些原因见一见他。
若是合丹离开,他这个使者就处于危险之中了。
“合丹王爷,若是不能够答应我大宋朝廷提出来的条件,那我就要回去复命,还请合丹王爷有明确之态度。”
合丹看了看四爷,再次哈哈大笑了。
“怎么,你这个使者怕死了,害怕我杀了你吗。”
“王爷错了,既然敢于到这里来,我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要说我不怕死,那肯定是假话,蝼蚁尚且偷生,只是我作为大宋朝廷的使者,身上肩负有使命,不管能否谈判成功,我都是需要回到朝廷去复命的,王爷若是不愿意放过我也行,就请王爷派遣使者,前往我大宋京城,告知蒙古朝廷之决定,如此我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合丹看了看神色平静的四爷,微微点头。
蒙古人都崇敬英雄,特别是不怕死的英雄,这一点是与生俱来的,四爷的态度,让合丹有些感慨,大宋朝廷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人。
“我不会杀你,不过你也不要想着马上离开,就在军营里面等候消息。”
合丹走了,四爷无法留住。
军士押解四爷前往军营而去的时候,态度好了一些,没有强迫,也没有出言谩骂。
回到军营,四爷很快被安置在一处单独的营房里面,吃喝拉撒一应俱全。
从这一刻开始,四爷就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了,每天就是呆在营房里面,不准外出一步,否则就会遭遇到训斥,甚至是惩戒,如此无聊的时间,很难打发。
转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终于,这一天四爷再次被带到了城内,进入到屋子里。
合丹这一次的神色更加的严峻,看着四爷,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你回去告诉大宋朝廷,除非是打开襄阳府城的大门,迎候我大军进入,其余什么都不用谈,同时你还要告诉大宋朝廷,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皆是我蒙古朝廷之领地,马上归还我蒙古朝廷,我不杀你,让你回去回复大宋朝廷,但你总是需要留下一点东西的。”
还没有等到四爷反应过来,身边的四名军士扑过来,将四爷按倒在地上。
一名军士举起手中的钢刀,刀锋划过。
四爷左臂与身体迅速分离。
剧痛让四爷晕厥过去。
醒来的时候,四爷感觉到浑身虚脱,剧痛依旧在折磨他。
一条手臂就这样没有了,这就是作为使者的结局。
身体的伤痛折磨四爷,心理的伤痛更是难以愈合,合丹的这个举措,肯定是得到了蒙古朝廷的准许,蒙古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压根不会接受什么谈判的事宜,人家的目的就是要灭掉大宋朝廷。
随行来的五个下人,全部都被斩杀了,独独留下已经是残疾之身的四爷。
这一刻,四爷下定了决心,回到京城,马上给四川方面写去信函,明确提出来要求,要求到四川去,不留在京城了。
身体残疾的四爷,自身是无法行走的,他被蒙古军士押解,乘坐马车离开了蒙古大军的营地,马车帷幔很是严实,四爷无法观看外面,凭着感觉,他觉得马车正在朝着两淮的方向而去,剧烈的疼痛让四爷时常昏厥,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他突然感觉到马车停下了,周围也没有声音了。
打开马车帷幔的,居然是一名身穿大宋官服的官员。
看到这么官员,四爷咬紧牙关开口了。
“我是尚书省中书舍人,这是我的官牒,遇见了盗贼,属下全部都阵亡了,马上送我到京城去。。。”
第三百八十一章 秋收时节
李思琦忙于整治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等地,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以至于感觉到身体都难以支撑了,大量搬迁的百姓需要管理,本地留下的老弱妇孺需要救济,春耕时节需要各级官吏到田间地头督促,划拨耕地更是让人耗神。
好在李思琦熬过来了,春耕时节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几乎都放到了秋收时节。
京兆府路等地悉数都是依靠节度使衙门拨付钱粮来支撑,就连各级的官府都是如此,钱财如同水一样的飘散开去,就连李思琦都感觉到付出太大了。
李思琦很明白,秋收是最为关键的时候,若是这一年的秋收获取了丰收,则诸多的问题基本都能够解决,若是遭遇到天灾或者是人祸,那么节度使衙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地步。
蔡思伟亲率的五万大军,依旧是驻扎在京兆府路一带,严密戒备,防止蒙古鞑子偷袭这些地方,特别是在接近秋收季节的时候。
眼看着粮食长出来的时候,李思琦甚至在家里摆上了神位,每日里祈求菩萨保佑。
秋收季节终于到了,京兆府路等地的粮食先成熟。
李思琦迅下了告示,各级官府出来留下值守的官吏在衙门,其余的全部都到村镇去,督促老百姓将所有的粮食都收割了,而且收割的时间要快,要抓住天晴的时节,万万不能够耽误,不能够偷懒。
蔡思伟则更加的紧张,派遣无数的斥候,侦查河南路以及鄜延路驻扎的蒙古大军的情况,预防蒙古大军在这个时候动突袭,来抢粮食。
李思琦虽然没有离开衙门,但每日里都会关注地方上的情况。
听见门口响起的脚步声,李思琦甚至没有回头,挥挥手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