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第一科举辅导师 >

第60部分

第一科举辅导师-第60部分

小说: 第一科举辅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大部分是官宦子弟,不知油米盐贵,对其中的变化自然不能理解,甚至对米的价格都没有多大概念。
  哪怕是像梁仲彦这样的寒门子弟,米也是轮不到他操心的。
  宋问:“假使价格是自由变动的,那么它发生轻微波动才是正常的,可我几乎找不到它的调整点。”
  这不像一副股线图,它没有一般股线图的特点。
  宋问道:“一路冲高,趋势明显,几乎没有回调的时候。虽然它涨的速度不算快,幅度却很稳当。为什么呢?”
  孟为猜测道:“大概是……长安人多了,行情好了?”
  赵恒道:“说涨,可学生看着也不算很高啊?”
  宋问摇头道:“不对,影响大米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合不合理,不是看它高不高,而是看它的原因。”
  宋问给众人讲道:“其中一个重要的是产量。长安人多了,米就不够了吗?不,近几年来,长安近郊开荒屯田,产量高了不少。还有外地运米进来,绝没有说米不够的说法。”
  “另外一个重要的,是朝廷的政策。”宋问道,“近三年来,风调雨顺,朝廷不仅没有增收税赋,甚至还稍稍的减了,因为朝廷也有钱了。可就是这样,米价竟然涨了!”
  经济水平提高,米价应当是会降的。价格够低,温饱的人越多,国家才显得富庶。
  就唐朝来讲,贞观之治后,粮价一路从斗十五钱,跌至斗二钱。封泰山后,京城粮价最低甚至跌至只需不到二十文。彼时盛传“天下无贵物”。
  安史之乱后,粮价重新开始上涨。
  而且古代的粮价一般不会太高,只有在什么灾害的时候,米价才会腾飞。贵的粮价,可以涨到上百钱一斗。
  米价波动幅度很大,是衡量百姓生活水平的一大标准。
  大梁已经和平了那么多年,年月又好,经济发展一直很稳定。这里又是京城,米价还居高不下,就有点不大正常。
  梁仲彦:“所以先生觉得?”
  宋问煞有其事的点头道:“我怀疑有人在蓄意哄抬米价。这人一定是个知情人,做的如此不显山漏水,水平一定不简单。”
  众生忽然低下头,憋笑。
  宋问瞪眼。什么意思?
  梁仲彦道:“先生多虑了吧?学生家境不算非常好,可这粮价,不觉得有多贵,还是负担的起的。”
  “我说了,这跟贵不贵无关,看的是合理不合理!”宋问拍桌道,“它没有涨的理由,可它还是涨了,我钱塘都没有这样的事啊!”
  林唯衍附议道:“我在外游历的时候,米价确实是年年愈低的。”
  宋问拍手:“看!听!”
  孟为指着道:“可是先生,京城不一样嘛。您凭这一幅什么也看不明白的画,就能推测出来了?”
  赵恒:“先生,您开天眼了不成?”
  梁仲彦:“不是学生不相信先生,只是……单看这几样数字,先生就觉得有人在哄抬米价,偏颇了些吧?”
  冯文述道:“先生,您是不是近日压力有些大?”
  “先生,哄抬粮价是重罪。谁敢在京城做这样的事情?”李洵道,“单凭这样一幅画,说服力不大吧?”
  宋问:“……”
  哎哟喂,她这小脾气。


第78章 解释不通
  宋问打开折扇; 笑了两声:“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表达对我崇拜。”
  众生诚挚摇头。
  宋问顺了把头发,道:“再给你们一个提醒,同类或相关联的东西,他们之间的价格变动; 在趋势上,应该是相似的。”
  在股市里面,或许可以称之为板块。分为行业板块或者概念板块。
  “譬如猪饲料的价格和猪肉的价格。猪饲料上涨的时候; 猪肉一般也会上涨。再譬如种子和作物。”宋问道; “如果双方呈现极为不同的变动趋势; 就是非常可疑的。”
  孟为望向梁仲彦,问道:“种子?价钱多少?”
  梁仲彦懵道:“……米的种子,不就是米吗?”
  孟为:“……”
  宋问:“……”
  宋问觉得自己都快迷糊了,抬手抹了把脸。
  “我不是单指大米,我现在是在和你们教学,如何透过现象; 看见事物的本质。刚刚所指的情况,是根据成本来比对价格变动。”宋问道; “还有同类产品之间的比对。比如猪肉。如果猪心猪肺猪大肠的价格都涨了; 而偏偏猪尾巴的价格毫无理由的下跌了; 奇怪不奇怪?”
  宋问翻开林唯衍带来的小册子。不知道为何宋祈还主动将别的价格也写进来了,宋问记得瞥到过一眼。
  她往后一翻,果然看见。
  宋问敲着书本道:“五谷里,黍、稷、麦、菽; 三年里价格都或多或少的跌了。偏偏就这稻米涨了,你们不觉得有些微妙吗?”
  孟为又问梁仲彦:“这个你知道吗?”
  梁仲彦摇头,无语道:“我没关心过,你别总问我。”
  宋问道:“我在钱塘的时候,米价才十钱呢。你们长安这里竟然要十八钱!相差了近一倍,怎么?特别金贵的?”
  孟为摸着后颈想了想:“大概是因为……”
  宋问笑道:“长的特别漂亮?”
  孟为顺杆爬道:“或许呢?因为品质好?”
  宋问沉下脸:“你带脑子的样子也特别漂亮,怎么你不带呢?”
  孟为:“……”
  “先生,您这说的就不对了!那江南水乡与这里,也不能相比嘛。”孟为摸摸脑袋道,“何况学生未觉得自己说的不对呀。”
  “哪里不能比?只多不少才是。”宋问道,“长安的粮价,简直是一枝独秀。这样的情况,连周边的都城,都愿意将米运到长安来卖。”
  “周边的人,哪有长安人多呀?”赵恒也道,“虽说周遭的米运到京城里来了,可他们的人,不也跟着过来了吗?”
  宋问长长叹了口气,这群小子就认定了不同意。
  或者说,对宋问凭着几个数字就下结论的事情,不很同意。
  “你们也太想当然了。”宋问道,“好好好,先不管我之前说的,单就近三个月,米价从十七钱,涨到十八钱,是不是不正常?”
  众学子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备考科举的学子,家人哪有会让他们去打理这些杂事?就算是不备考,多数家中也认为,这不是他们男人该管的。
  所以,米价多少是正常,多久内涨多少是合理,他们并不明白。只知道在长安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十八钱每斗听着并不贵就是了。
  何况,如今政治清明,风调雨顺,这样的作为,有什么好处呢?
  “哼!”宋问不悦道,“如果我观察的没错,最近粮价还会有一番波动。它现在这像是在吸筹,等囤粮足够,将会迎来一波大跌。”
  众生摇头:“听不懂。”
  更不懂的是,这样做,为了什么?
  “成吧。”宋问点点头,将纸撤了下来,拍到桌上。
  她第一次在教学中感受到了时代的隔阂。
  主要是样本没选好。用未知的方法未知的推测,直接来了一个震撼的结论,谁能接受得了?
  学生们只当宋问是挫败了,笑笑没有拆穿她。
  心里却无比舒爽,第一次见宋问犯错。
  可先生似乎也太小看他们了,就这样还想唬住他们?
  林唯衍倒不这样认为。
  宋问平时很喜欢胡扯,但对教学的事情却很认真。尤其是你觉得她在说假话的时候,其实多半是真的。
  唐毅皱眉,他也觉得不是。
  宋问骗人的时候一贯是风轻云淡的,而她现在是真有些气了。
  宋问重新坐下,看着底下一个个的骄傲嘴脸,觉得尤为不爽。摇头道:“你们将会为你们的无知付出代价。走势这么诡异的图你们都看不出来?”
  众生不屑道:“这原本就是几个毫无规律的数字嘛。”
  宋问:“你这是在侮辱金融市场。影响米价变动有多番的因素,而健康的市场,这些因素变动,应该能在图像上清晰的表示出来。哪怕是涨,也会有涨幅高低的区别。可它这里只有涨涨涨。只有最近三个月的涨幅有所不同,动作明显。”
  “我看来……”孟为摇摇头道,“真没看懂。”
  赵恒歪着脑袋回忆了一遍:“那图上能表现出什么?那图也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梁仲彦道:“先生,不过是几个价格而已,您真是多心了吧?”
  “好好好!我尊重你们表达思想的权利,我对你们如此强烈的求真欲望,也感到非常欣慰。但是!质疑先生的水平,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宋问指着自己道,“我现在给你们机会。如果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你们直接零分,全部零分!”
  孟为道:“那若我们才是对的呢?”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宋问狠狠道,“如果你们是对的,我就把你们前面的成绩全部改成满分!”
  众生捧心:“哇——!”
  宋问讽刺的跟腔道:“哇~”
  宋问抄起书要走了的,想想折回来叮嘱道:“另外,我不管你们将来是要做什么,进哪个部,既然是要为官,那么盐价,粮价,油价,最起码的要给我调查的清清楚楚。这关乎民生民本的事情,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情况?”
  众生点头,拖长音应道:“是——!”
  就给先生留点面子。
  “其次!”宋问道,“如果你们不相信我,不妨回去问问你们的家里人。他们总该清楚,这京城米价,是不是有所异动。”
  说罢,宋问昂起头高傲道:“落课!”
  随后便利落的转身离开。林唯衍提棍跟上。
  宋问回到家中,放下东西,就坐到案边,就开始奋笔疾书。
  林唯衍问道:“你在做什么?”
  宋问抬起头,邪魅一笑:“我在练习,如何把零,写得更漂亮。”
  林唯衍:“……”
  总觉得那群学生很是可怜。
  林唯衍去搬了椅子,坐到她对面,问道:“你今日为什么这么不高兴?他们如果听不懂,你可以多讲两遍,讲到他们懂不就成了吗?”
  宋问放下笔,摇摇头道:“我生气,不是因为他们听不懂。听不懂,只能说明我没讲明白……”
  她说着摆摆手道:“唉,算了。下次我亲自过去骂他们。”
  林唯衍:“……”
  李洵直到书院钟响才回家。
  握着书本从马车上下来,一路走走笑笑。
  正要去自己房间的路上,遇上了李伯昭。
  李伯昭看着他,笑道:“我儿今日怎么这么开心?”
  “父亲?”李洵才看见他,施礼问候一句,答道:“也没什么。今日先生给我们上课,结果在课上出糗闹脾气,就同我们打了个赌。”
  李伯昭饶有兴趣道:“同你们打赌,什么赌?”
  “先生说,这京城的粮价,是有人蓄意在哄抬。还会有一番波动,之后就会大幅下跌。学生们不信。”李洵解释道,“我们觉得,京城的米价并不算高,先生是多虑了。就以此打了个赌。”
  李伯昭听着,却是脸色一变,直接打断他道:“谁说的?他从哪里听来的?”
  李洵一愣,说道:“倒不是从哪里听来的,先生今日将三年来的米价画了条线,然后自己看出来的。”
  “线?什么线?怎么画的?”李伯昭又问道,“怎么看的?”
  “这……”李洵摇摇头道,“学生也没听明白。先生似乎不大高兴的样子,先离开了。”
  李伯昭沉吟一声,表示听见了。
  李洵见他反应,惊道:“父亲,难道这京城米价真有猫腻?”
  李伯昭摇头道:“如今还说不清楚。”
  “宋太傅查过账册后,确实觉得有些奇怪。长安的米价虽不算高,可与其他的地方比起来,有些高了。”李伯昭负手道,“他自重新接手户部尚书以来,发现了不少问题。就一直未管。这米价原本也不算什么,可是自三月前起,就涨得太奇怪了。太傅这才察觉。”
  李洵心中回忆了一遍宋问的话,小声问道:“莫非是与官员有关?”
  李伯昭抬手一压,示意他别乱猜测。
  父子两人就在走道里,陷入了沉默。
  李洵就看他父亲在眼前踩着小步踱了两圈,似乎很是困扰。
  李伯昭低下头细细想了一会儿,觉得宋问极有可能就是个知情人,如今借机想要提醒他们。
  李伯昭拍手,打定主意道:“我要去见见你们先生。”
  “且慢!”李洵转身拉住他,“父亲,这天色不早了,等过去再回来恐怕太晚,还是明日再去拜访吧。”
  李伯昭往外面一看,才想起这茬,笑道:“为父真是……”
  他拍拍李洵的手:“往后还是要看你们呐。”
  就这一句话,让李洵反省今日所为,不由升起一丝惭愧。


第79章 去吧标题
  梁仲彦回到家中的时候; 一家人已经用过晚饭。二姐给他热了一下; 喊他去吃。
  他吃到一半,想起事来,问道:“二姐,最近这米价涨了吗?”
  “涨了!涨得可快了!”二姐提着水瓢从后院走过; 停下来道:“尤其是近三月啊,简直一天一个价。这买的人心都慌了。”
  梁仲彦笑道:“那也快到早稻收的时候了。涨的这么快,隔壁的李叔今年可以不愁了吧?虎子可以去私塾了吧?”
  “哪有这样的好事?”二姐挽起落下的袖子道; “这卖的价钱是涨了; 可他们也没多赚。好在这几年年月不错; 收成多了,倒不难混个温饱。”
  梁仲彦一愣,道:“这是什么意思?”
  二姐道:“能是什么意思?这原先是九钱收的米,现在还是九钱收。”
  梁仲彦:“这米铺不给涨价?那就换家卖呗?”
  “这全城都不涨,你当哪家米铺会自己压价啊?换谁呀?换谁都一样。”二姐笑道走近院子,“赶紧吃饭; 再不吃又凉了。”
  梁仲彦蹙眉,看了眼碗里的米饭; 用筷子戳了戳; 道:“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卖呢?”
  “傻弟弟; 哪能自己卖的呀。做一行自有做一行的规矩。你要是不卖给他们,那么多的粮食,你放哪儿?得卖到猴年马月?”二姐的声音从院子里远远传来,“有些事情你觉着不懂; 可它就是那样。”
  梁仲彦意气难平,举着筷子道:“这不公平!”
  梁母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