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明穿之朱明绣锦 >

第34部分

明穿之朱明绣锦-第34部分

小说: 明穿之朱明绣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撤退; 明军气势如虹,又乘胜追击了几百里; 直追到敌人无处可躲; 只得缴械投降。
  徐妙锦在明军营地中帮着王婶摘菜,一边干活一边呵呵地傻笑。王婶可是过来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这点小女孩家的心思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王婶见她这般高兴; 便忍不住地问道:“郡主可是见到燕王殿下了?”
  “恩; 这几日天天去给他送饭,他不是在那里排兵布阵就是瞧着地图低头不语; 根本都不抬头瞧我,昨日亦是如此,不过后来我漏了马脚; 被朱千户认了出来,他才抬头瞧了我。”徐妙锦微微低下头,摆弄了一下手中的菜,含羞说道。
  “这世间女子,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连嫁人之前,都不知道夫君长什么样子呢!老身还是头一次见到像郡主这般为殿下费尽心思的女子,老身要是那男子,亦会被感动的。”王婶瞧小姑娘的模样,微微一笑说道。
  “王婶竟会取笑人家,我可没说要嫁他!”徐妙锦被王婶说的羞红了脸,便转过身去不再瞧她,只是手中仍摆弄着她那未摘完的菜。
  “哈哈,郡主虽嘴里不承认,可老身看得出来,郡主本是金枝玉叶,却跑来这军营中受得这般苦,还无半句怨言,若不是心中为殿下用情至深,怎会如此这般!”王婶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道。
  “王婶就不要嘲笑妙锦了!”徐妙锦虽是被她说的不好意思,但心中却是喜滋滋的。
  待到明军凯旋归来之时,已经是几天之后了,这次北征虽然大获成功,但明军将士中亦不乏有受伤之人。徐妙锦虽未上过真正的前线,但此刻见到这些受伤的士兵,心中还是有几分不忍,她忙前忙后地给这些伤兵送吃食和清水,见军医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则在一旁帮忙包扎伤口。
  张玉在旁看在眼里,对朱能说道:“士弘兄,这徐小兄弟真是啊,虽然生的柔弱,但是在下佩服他身为徐家后人,心中总还是想着为国效力,即使不能上前线,你看他这忙前忙后的,也未闲下来半分。”
  “不过真是可惜了,这徐小兄弟生的身子骨娇弱,要不看他在校场那威风劲,也定是块当大将军的料。”朱能摇了摇头叹息道。
  待到晚膳时分,徐妙锦依旧去中军大帐中送饭,见此刻燕王朱棣正与张玉,朱能商讨是否还有存在元军残余的可能性,便悄悄留下晚膳,自己退出了中军营帐,不再去打扰他们。
  又过了几日,明军接连又消灭了几股北元残余势力,确定了元军已再无反击之力,朱棣便下令明日即可班师回北平了。
  此刻营地里点起了篝火,士兵们正在享用在蒙古人那里俘获的牛羊,他们支起篝火,把一整只的羊架到篝火上,看这样子是想做烤全羊吃啊!王婶已经带人过去帮忙了,徐妙锦此时无事可做,便来到了中军营帐。
  朱棣此刻正一个人坐在案前看着兵书,徐妙锦见他聚精会神,便不好打扰他,就搬了一个小杌子坐在他对面,双手托腮地看着他,怎知他一下子放下了手中的书,一把抓过她的手,微微一笑道:“锦丫头,你看什么呢?”
  “我……我没看什么……”徐妙锦被他看的不好意思,便转过头去岔开话题道:“外面众将士们都围在篝火前烤牛羊呢,四郎不去凑凑热闹?”
  “有佳人相伴,如此良辰美景为何还要去理那俗世之事呢!”他起身便是将她揽入怀中。
  徐妙锦被他揽的不好意思,想挣脱开他的手,反被他揽的更紧,此刻只觉所有情话都是多余的,天地间唯有恋人两颗赤诚之心。
  她向后退了两步,只觉脚下一绊,帐中刚好有一矮榻,他顺势将她拥倒在了矮榻上,温柔凝视着。
  她只觉此刻心中狂跳不止,她想挣扎,却也抵不住他俯身贴上来的唇。她轻轻闭上双眼,温从地回应他的吻,此刻尽是温情缠绵。
  “殿下,我可是从这帮小子手中抢下来的羊腿!”朱能一身酒气地掀帘而入,帐外守卫见是他便没有阻拦,然而他刚好看到了这一幕,瞬间被惊的酒醒了八分,连忙转过身去辩解道:“我……我可是什么都没看见啊!”
  燕王朱棣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朱能面前夺了他手中的酒壶,痛饮了一口说道:“你小子要干嘛!”说罢便搭着他的肩把他推了出去,边推边说道:“走,士弘兄,咱们今日可要与将士们痛饮一番!你可不能耍赖啊!”朱能虽面带尴尬,但也只能装做什么都没看见。
  此刻明军已经在返乡的路上,朱能将马悄悄靠到张玉身边,咳了咳压低声音道:“我跟了殿下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竟然不知殿下有龙阳之好……”
  张玉皱了皱眉,疑惑不解道:“你瞎说什么呢?”
  “哎……你……哎……昨日……那个,我不小心撞见殿下与徐小兄弟……那个……”朱能面带尴尬地解释道。
  “见到又能怎样,如今世风皆是如此,你管好自己就得了,殿下私事你瞎议论个什么劲,亏你也在殿下身边这么多年了。”张玉正襟危坐,不以为然道。
  大军返乡的路程一切顺利,不日便已到了北平城郊,待交接完了军队的一切事宜,清点了俘虏和虏获的牛羊珍宝,燕王便派人把清点好的账目列了表,一应上报给了朝廷,这会他便带着徐妙锦回了燕王府。
  自魏国公徐辉祖寄书信一封与燕王妃徐仪华后,中山王府与燕王府都派了不少人去寻徐妙锦,可这小妹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渺无音讯,这可让徐家人都心急如焚。徐增寿终于坐不住了,便借口北上公干之名,这会已经在来北平的路上了,他在信中安慰大姐,叫大姐不要着急,待他一到北平,就算布下天罗地网也要把小妹找到。
  正在徐家人都快急疯了的节骨眼上,这小妹却安然无恙地回来了,燕王妃徐仪华见小妹毫发无损地站在自己面前,先是痛哭不已,又是喜极而泣。
  徐妙锦见大姐着急成这般,忙用帕子帮大姐拭泪,徐仪华握住小妹的手埋怨道:“你这鬼丫头,到底是跑到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长弟都快急疯了!”
  徐妙锦低垂下头,面带歉意地喃喃道:“原来大哥还会为我着急啊,我道他只会训斥我给他惹事情呢!”
  “妹妹这是哪里的话,长弟平时为人是严肃了些,但到底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长弟怎会不心疼你呢!”徐仪华点了点小妹妹的脑门,破涕而笑道。
  徐妙锦把头埋在大姐怀中,撒娇道:“都是妙锦的错,让哥哥姐姐们为我担心了,可是妙锦这不是完完好好地回来了吗!”
  “你这丫头,到底是去哪了,真拿你没办法!”徐仪华看着小妹都十五岁的大姑娘了,还是一副孩子气的样子,不禁皱了皱眉道。
  “妙锦哪也没去啊,妙锦只是跟大姐夫去北征了。”徐妙锦抬起头看了看大姐,对大姐吐了吐舌头顽皮道。
  “你这丫头,怎能如此胡闹!怪不得长弟派了那么多人都寻不到你!那军营之地,怎能是女子随便乱闯的,更何况那刀剑不长眼,你又不会舞刀弄枪,在战场上万一有个闪失,你要我怎么向父母在天之灵交代啊!”徐仪华本是极好的性子,但一听闻妹妹去了战场,亦是被吓的后怕。
  “大姐!我这不是没事吗,再说我也没有上前线啊,只是在军营中做伙头兵罢了。”徐妙锦嘻嘻一笑,便搪塞了过去。
  “你这丫头还有脸笑!哪家金枝玉叶的郡主会跑去做那辛苦的伙头兵!也亏你想的出来!这些日子可是苦了我妹妹了,姐姐这就让李婶去给你做好吃的!”徐仪华瞧妹妹清瘦的小脸,定是这些日子吃了不少苦头,心中不忍道。
  “还是大姐对我最好!”徐妙锦揽过大姐的胳膊,撒娇卖萌道。
  待徐增寿到达北平城之时,已经接到了徐妙锦归来的消息,便也觉松了一口气,为给四弟接风洗尘,徐仪华在燕王府摆了个宴席,顺道也将张玉朱能等将领请到家中来,亦是为了庆祝他们这次北征大捷而归。
  徐妙锦得知四哥已到了北平城,便满心欢喜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只见她穿了一件水粉色的灵芝云纹琵琶袖交领短袄,下搭了一件织金边的梅花纹富贵花马面裙,轻挽云鬓,只插了一个玉簪,甚是清丽动人。
  朱能与张玉此刻已经到了燕王府,但见二公子朱高煦与一年轻女子正在争一把蒙古匕首,那匕首上镶着上好的玛瑙和绿松石,做工极其精致,定眼一瞧便知这是北征的战利品。只听得朱高煦负气地嚷嚷道:“小姨怎么什么都要跟我抢!这明明就是父王给我的礼物!”
  “是是是,给你的又能怎样,我拿过来瞧一瞧也不行吗!煦儿真是小气!”徐妙锦双手叉腰,嘟嘟小嘴说道。
  二人又争执了一番,朱能与张玉只当是孩子间耍赖,便也呵呵一笑,这会只见那女子突然转过身来,三人相视间皆是一惊。那女子见他二人神色差异,便走上前来拱手一辑道:“朱千户,张千户,别来无恙啊!”
  朱能与张玉先是吃了一惊,旋即又面面相觑,见那女子走上前来与自己说话,才反应过神来,忙回礼道:“徐……徐小兄弟……原来你是位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  来吧来吧!我还是那个求收藏求评论的作者!(~o ̄3 ̄)~么么!

  ☆、第49章 中秋佳节

  第四十九章中秋佳节
  徐妙锦见张玉与朱能二人惊讶的神情,便是嘻嘻一笑; 赔罪施礼道:“张千户; 朱千户,两位大人可不要怪妙锦隐藏身份; 我那也是权宜之计。”
  朱能想到那日他在中军大帐中瞧见的情形,以及他后来的猜测; 心中不觉一阵尴尬; 他挠了挠头语气窘迫地摆摆手道:“啊……啊哈哈,没事; 没事。”随即又喃喃自语道:“搞的我还以为殿下……”还没等他嘟囔完,张玉便是踢了他一脚提醒他不要乱说话; 待他转过神来,又是对着徐妙锦尴尬一笑。
  这会徐增寿与燕王朱棣一同信步走进花园; 徐妙锦回头一瞧; 便看见了久违的四哥,不禁心中欢喜,蹦蹦跳跳地跑到四哥面前; 拉起他的胳膊撒娇道:“四哥!四哥可知妙锦有多想你!”
  徐增寿虽然思念妹妹; 但是这会有这么多外人在场; 便悄声提醒道:“小妹,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 可要注意大家闺秀的仪态。”
  徐妙锦放下他的胳膊,冲四哥做了一个鬼脸道:“四哥什么时候跟大哥学的这般,也只会说教妹妹!”
  “大姐夫你瞧瞧这丫头; 都被娇惯成什么样了!”徐增寿抬头瞧了瞧燕王朱棣,不禁笑着摇了摇头道。
  “这小郡主在军营中可不娇气啊,烧饭,喂马,帮伤兵包扎伤口,无一句怨言,我等都佩服着呢!”朱能是行伍中人,向来都是直性子,这会听徐增寿这么一说,还为徐妙锦打抱不平起来。
  “千户大人谬赞了,妙锦可不敢当。”只见徐妙锦嫣然一笑,拱手施礼道。
  “哟,我都不知道小姨这么厉害呢,我道她平时只会跟我抢用的玩的,还得理不饶人!”朱高煦在一旁双手叉腰,撇了撇嘴,一副不相信的模样。
  “煦儿,我看你最近是不是又春风得意了,别高兴的太早!你可别有把柄落到我手中!”徐妙锦白了一眼朱高煦,面带不屑道。
  “小姨厉害!我甘拜下风,可是这蒙古匕首现在还在我手中,小姨要想要便来自取啊!”朱高煦洋洋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匕首,他但见徐妙锦被他气的牙痒痒,朝他这边扑了过来,便连忙躲到了朱能身后,徐妙锦紧追不舍,朱高煦便如弹簧般躲着她,一会躲到张玉身后,一会又拿徐增寿做挡箭牌,两个孩子在一群大人之间玩起了猫追老鼠的游戏,你追我赶,在场之人见状,无不都笑成一团,气氛甚是轻松自在。
  自这次在黑松林一战大获全胜之后,洪武皇帝便彻底地将北疆的军事防务交与晋,燕二王之手,他下了一道御令:命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前往北平等处备边,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悉听燕王节制,凡军中应有机务,一奏朝廷,一启王知,永着为令。其后又下了一道御旨给晋王和燕王,命他们各统所辖都司军马,凡军中赏罚大者以闻,小者宜从处分。
  这道懿旨背后对于燕王朱棣有着两层含义,一则是秦王朱樉在这次夺嫡争军权的游戏中彻底被淘汰出局,二则是原来受燕王节制的兵权只有王府三护卫,而其他部署在北平的都司卫所则受五军都督府管辖,这道懿旨一出,便意味着部署在北平所有的都司卫所现在已经皆数燕王管辖,而这些军力就是之后靖难的主力军。
  洪武二十六年的中秋佳节,是自册封皇太孙之后,洪武皇帝首次诏众藩王进京,这次不光是诏了秦王,晋王,燕王,周王,齐王,亦诏了后册封的代王,肃王,辽王,宁王等人。一下子诏了这么多藩王回京,京师还是自太子薨逝之后头一次这么热闹。 
  金秋送爽,皓月当空,银盘高挂,洪武皇帝于奉天门赐宴群臣。燕王朱棣此时正所谓是战场得意,情场得意,官场却失意,不过他倒是生来的龙子龙孙,他所谓的官场,自然就是夺嫡那没有硝烟却暗流涌动的战场。
  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期三年还未过,此刻他还无法走出丧父之痛的悲伤,但这个帝国继承人的重担已经压到了他的肩上,他就算是再悲伤,也要挑起这重担,更何况众位皇叔可都是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这位置呢,他可是一点都不能放松。
  赐宴结束后,洪武皇帝偕同回京过节的几个儿子和皇孙,兴致勃勃地来到湖边赏月,那八月十五的圆月如银盘般映射在湖水中,秋风拂过湖面,吹得湖边的马尾草摇曳生姿,在月光下扬起千条银线,洪武皇帝不觉诗兴大发,于是便吟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洪武皇帝出此上联的本意是想让皇太孙朱允炆在这中秋佳节能对一副吉利的对子,继而能在众位皇叔面前树立一丝储君的威望,结果平时甚爱舞文弄墨的朱允炆,此刻也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怎样,居然对出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膻。”
  尽管对仗工整,众人也皆是一片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