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能到远渡海洋,到奉安打劫抢财,那么更远的地方呢?不是说修了防线,就可以坚不可摧。如果现在寇国有大型的船只,他们会不会就不只是打劫抢财?会不会弄个三光,抢光,杀光,烧光。”
王大人被王修晋的言论吓了一跳,可他却无法反驳,北边的蛮子一次次的进攻,为的不就是想拥有更多的土地,寇国一次又一次的骚扰真的只为做强盗?“此事不可再议。”
王修晋张了张嘴,他知自己失言,只能一脸懊恼,并在心里叹气,他无法套上古人的思绪,或许这就是土建君主制的弊端?离开时,王修晋颇为失望,他去不知,王大人在第二天散朝之后,便和皇上进行了一次深入性的密谈,没有史官,没有亲随,只有他们两人,若不是两人从内室里出来时,个个衣装整齐,除了沉锁眉头,并无其他不该有的异样,估计会有人编出一些花边传闻。
此事过了五天后,王修晋被皇上招进宫,也进入了皇上与王大人密谈的内室。待王修晋从内室里出来后,脸色发沉,王大人也是相当的严肃,唯有天子的眼底有些那么一丢丢的笑意。“此事就劳烦王卿家分些神多加关注。”
先一步出宫的王修晋,一直上了马车放下了帘子,脸上才渐渐出现笑容,他是真的没有想到,父亲居然说服天子,同意让他在新楼学堂里进行一些变革。手握成拳,做了一个成功的动作。脑子里飞快的想着一切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或许大概是太兴奋了,这会儿王修晋的脑子里一片的空白。
王修晋直接去了新楼,决定和学堂里的先生先谈谈人生。新楼的先生突然接到开会的通知时,还有些奇怪,王修晋很少有给他们开会的时候,除了全京城学堂运动会前,开过之外,似乎这还是第二次。若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王修晋也坐在其中,神情十分的严肃,这不得不让所有的任过教的先生全挺直了腰背,心里越发的打鼓,尤其是在王修晋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先生们更是紧张得不行。
“在家中没有发生巨变之前,你们有没有想过未来会做什么?”这便是王修晋的第一个问题。
先生们心里开始发慌,开始不停的反思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应该的事,惹到了东家,仔细想想似乎并没有,难道是婆娘那边整出了什么闲话传到东家耳中?又觉得不太可能,婆娘们虽喜扯话,却都是知轻重的,不会将话题扯到东家的身上,难不成是去了发配之地的人,整出了什么事?越想越觉得非常有可能,自家人知自家事,当初他们被东家挑选出来时,有些人家的家中长辈不还想着以看中的儿子做替换,还有人嚷着让他们把赚钱的月钱全数给他们。许是听说他们的户籍做了变更,以后不为奴,也不用背负罪名,那些人心里不愤惹出了事非。
先生们心里急,便开口直言,“东家,不用管那些嚼的舌根,我们当初既然被东家接收,就已经与家中断了亲,父母仍在的,虽不能亲身过去尽孝,却也不会落下礼,他们拿不得‘孝’字说事。”
“……”王修晋反思,刚刚他说的话哪里错了,居然让先生们产生这样的误会,轻咳了一声,再次开了口,“你们不用紧张,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前些天和孩子们聊天时发现一些事,所以现在想听听你们的想法,今天纯聊天,大家不用小心翼翼。”
纯聊天?先生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再打量东家,脸上虽然严肃,却没半点恼怒之态,便轻松了不少。仔细回想东家的问题后,大家又再一次沉默了,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问过他们这样的问题,在场的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他们都不是家中的老大,虽都有才学,比起家中长子受的教导差别很大,从小他们受到最多的教导就是,不要给家里惹事。这么一想,一个个的嘴角都泛起了苦笑,“东家,以前我们没有想过要做什么的问题,非要有个想法的话,大概就是不给家里惹事。”
“你们是带着嫡子,才会常被教导不给家里惹事的话,像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争。”开口的乃家中庶子,脸上满满的尴尬,“从出生就注定了不争也得争。”
“这就是媳妇太多的坏处,若就一个媳妇,都是嫡子,就不会有‘不争也得争’之说。”先生们纷纷加入了话题,“我就挺羡慕东家的。”
“别转移话题。”王修晋乐,没几句话的功夫又扯到了他身上,“如果现在给你们个想的机会,你们会想做什么?不要想巨变的事,假设你们的身份还在。”
“大概什么也不会做。”
“和嫡系争财产。”
第227章
听着先生们的回答; 王修晋相当的不知当说什么,他不由得在想; 在天子面前夸下的海口是不是大了些,人们根深蒂固思想如何能转变得了; 还有三六九等的划分; 贵贱之别;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谁又能放低姿态去做; 在他们看起来是下等人才会做的事。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那三六九等划分的贵贱之别。让大家从观念上改变?别介了,整不好还没见到效果,参他的折子能把天子埋了。可不从观念上改变; 又如何要大家抛开旧的观念,王修晋十分的纠结。
好在; 王修晋不是钻牛角尖的人; 更不会非要一个人破解问题,想出思路的人,他清楚“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打量了一圈在坐的先生; 非常满意他们头顶上的标签; 轻咳了一声后,王修晋便把天子的旨意说了一下; 主旨就是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不要把想法圈禁在宅院内,而是放眼整个大梁; 甚至是大梁之外的世界。
围坐在一起的先生懵圈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东家问的问题是为这个,然而他们也纠结了,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意思?先生们知王修晋的性子,立马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王修晋便把上辈子的哲学课那套理论搬上来,是是而非的答案,把先生们绕得更懵。“此事,还望先生们能够多想想,尽快讨论出来一套适合学子们的教程,当然,讨论的过程,我也会参与,大家不要有什么压力,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慢慢的来。”
先生们的脸色当相的不好看,却也应下了王修晋给的任务,也没再挑时间,此时便开始讨论,人的一生有多长,以七十岁为寿终,在此之前的岁月,每天就守着前人的荣耀过活?不是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东西?他们虽然并不是完全明白东家说的话,可其中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一些。当初,他们是适逢家中变故才会落为人下人,可在此之前呢?他们也不曾想过要挣开家族的余荫,或许他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
众人讨论了许久,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约好下一次讨论的时间,便各自散去,王修晋也想回去听听父亲的意见。只是让王修晋没想到的是,王大人半点意见都没给,他是非常想给小儿子一些意见,可在不停的反思之后,他发现两个儿子能有如今的成就,似乎跟他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然后又一次的反思自己当初的过错,如果,那时他能放下架子,如今当是什么样的光景?王大人不只一次的想过这个问题,想出来的答案,每次都是,不会有现在这般光景。
因为不能帮到儿子,王大人更心有亏欠,王修晋却不在意,让一个古人放开思绪有些难。王修晋只能不停的和先生们讨论,经过了数日的争执后,经过投票终于定下了一套可行性的方案,之后,先生们立刻着手人准备参加新课程。在开课之后,王修晋跟着听了几次之后,冲着前面授业的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很好,非常有煽动力。
如此,等到李菻善归京的消息传出时,学堂的学子们大部分人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还有一些迷茫的人,徘徊在人生的路途中,为不明的未来而迟疑。
王修晋没有跑去京城迎接,而是呆在自家院子里养病,今年王修晋的身体,大概是因为在奉安时伤到了,在入冬月的时候,便染了风寒,好在没有高烧,只是不停的咳嗽,流鼻涕,连着近一个月都不见转好,王修晋倒没觉得有多可怕,不过是咳嗽而已,养养就能好,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可是王夫人却忧心得不行,就差没把大夫养在府里,她怕小儿子一个不注意咳嗽变成了痨病,也因此,王修晋连出门都难。
王修晋染病的事,传进了宫里,皇上非常重视,派来几位太医为其诊治,开出的药换了一次又一次。如今日渐好转,方使得王夫人轻了口气,可便是如此,仍是没同意小儿子想要出门的请求。王修晋是相当的泄气,又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母亲不让他出门也是为了他好,他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便老实的在家里养身体。于是李菻善回来的消息,王修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到,直到李菻善带着礼物上门,才知。
李菻善从宫里匆匆出来,又匆匆的赶回家换身衣服,拿上从奉安带回来的特产,还有王知府拖他带过来的一些物件,便往王家赶。从回到京城听到王修晋病了的消息,他就一直悬着心,在没有见到真人之前,不管其他人说的是好还是坏,他都不会相信。
恭敬的向长辈行过礼后,李菻善便去看王修晋,推开房门,看着坐在软塌上一脸红润,不见半时病态的王修晋,李菻善才松了口气。
王修晋见到李菻善也是一愣,忙侧了侧身,让他坐下,“什么时候回来了?怎么也没有人告诉我一声。”
“今儿早晨到的。”李菻善并没有上前,他身上带着外面的寒意,他怕染给王修晋,脱出外衣,在门处站了一会儿,去了身上的寒意,才走过去,刚要开口说话,便见王修晋开始咳嗽,李菻善剑眉皱起,为王修晋倒了一杯水,“还没有好吗?”
“只是偶而会咳嗽两声,基本上已经好了,现在连药都不用吃,多是喝梨汤。”王修晋不在意,比起之前一咳嗽就跟撕心裂肺似的,要强上太多了。“这是刚从宫里出来?奉安的事进展的怎么样?”
“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待明年海上的冰融了,就开始修建。”李菻善向王修晋说了个大概,且都是王修晋可以知道的,多的,他也不会讲,而王修晋也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念头。
“海上还能冻成冰?”王修晋略惊讶,他记得上辈子冬天也去过海边,可没见到有结冰。
“海水中有盐份再多,遇到冷天也会结冰,只不过冰结的薄厚不同。”李菻善倒没在意王修晋的反应,只当他没有在冬天的时候看过海。“奉安的冬天并不比这边暖多少,遇到大的海风,能把人吹倒。”
那是海风?是台风吧!王修晋完全无法相信海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寒冷,在他有限的地理知识中,他觉得离海近的地方应该是海洋性气候,而这样的气候,除了台风多一些之外,就应该是暖暖的。“大哥在那边如何?奉安的那些小官吏,别看着挺老实,可一个个就是蔫坏。”王修晋快速的转变了话题,结不结冰,他又不会跑去看,没必要继续讨论。
“四皇子在奉安与……”李菻善本想讲大舅哥,后又觉得不妥帖,便停顿了一下,“王知府单独吃了几次饭。”
“待杀牛羊时,多送一些给四皇子当是还礼。”王修晋很感激四皇子所做之事,不论此事,四皇子是为父亲,还是为他,王家都承了这份情。“你在那边如何?给你带的吃食有没有吃光?”抛开了正事,王修晋便扯起了闲话,两人一问一答的,说了很久。其间李菻善一直注意王修晋,见他并非一直咳不停,便彻底的放心,想着王修晋说最近在喝检梨汤,李菻善便打算多送些梨子过来。
李菻善依旧呆到晚饭前离开,没有留在王家用晚膳,王夫人着管家准备了一些东西让李菻善带回去,并没有开口留客。今儿李菻善刚归京,于情于理都应该和家人一起用膳。
李菻善回京之后并没闲着,北缅和安南已经打了起来,几次请求大梁出兵,而另一方面,大梁出使寇国的使者也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护送的人选抉择就落到了李将军的身上,之后的操练之事,李将军在见到儿子之后,直接交给了长子,美其名曰,就当是练手,之后李家的一些事,将会一点一点的交给他。
李菻善即便是再忙,也会每天都到王家转转,给王修晋送些梨子。冬季买梨子并不容易,李菻善却能保证每天都会送过去七八个左右,着实不易,也能看出李菻善对王修晋有多用心。王修晋心里觉得很暖,劝过李菻善不用再送,他的咳嗽也不严重了,若吃得多了,以后看到梨也会想吃。只是李菻善却没有听得劝,既然梨子能让王修晋的咳嗽好转,为什么不吃,总归比吃药易入口。
最后王修晋无奈使出了杀手锏,“梨与离谐音,有些地方送梨是暗示两人断了关系,日后莫要再送。”
李菻善听后相当无语,为了不知梨也不用编出这样的话,不过,王修晋的咳嗽确实没多大事了,一天也不见咳嗽两次,不吃梨也没什么。
见李菻善不再送梨,王修晋着实松了口气,想着咳嗽好得差不多,便向母亲请求出门,马上就要到年底,商铺和工坊他都要去转转,定下年节要发放的东西。王夫人也知小儿子要忙的事很多,也没再要拘着,不过仍是威胁睿文一番,王修晋听着哭笑不得,却也在心里暗下决定,为免睿文无辜被罚,他还是注意些的好。
出门的马车里暖暖的,到了商铺或是工坊里面也是暖暖的,在外面行走的时候,手里也抱着个小暖炉,总之,一点儿都不能让自己冻着。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今年四皇子没拖着李菻善去边关,王修晋很是意外,本来想着遇到李菻善的时候问问,只是每次见面,两人说说话,便把这个抛到脑后,后来干脆就放弃,不去还不好,省得李菻善和四皇子出去,他要提心吊胆的担忧。
第228章
年节的安排没用王修晋多费心; 王掌柜已经有把年节发放东西的单子都列好,就等着东家来讨论; 王修晋看完单子后,表示非常的满意; 让王掌柜就按着单子来就好。又和王掌柜说了一话后; 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