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幕,犹如昨天。
可现在的他,却是一名看客。
到了家门口,见那扇风门还挂着,只是换了一副白色尼龙纱窗。屋子里传来了收音机的声音,正在播放着一首流行歌曲。
看来,这套房子已经有新主人了。
邓萧站在门口,静静地听了一会儿。
这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首电影插曲,歌名叫《飞向远方的故乡》,歌曲所抒发的情怀,正是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写照。(注1)
黎元元也听出来了,这是电影《庐山恋》中的插曲。
这首歌,是由一位著名的女中音演唱的,随着电影的热映,红遍了大江南北。现在,无论是连队里的小青年,还是学校里的学生,都会唱这首歌。
从营部回连队的路上,伟民开了个头,几个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了起来。
一直唱到了家门口。
远远的,看到一位身穿天青色短袖的高个子少年,正扶着一辆自行车,站在棚子前的阴凉处。见他们回来了,就扎起自行车支架,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谢海宁又来了。
他淡淡地打着招呼,十分自然。一点也不觉得他这两天的举动,与以往的清淡性子有很大不同。这一点,黎元元早就觉察到了。
心想着,这人与萧哥哥倒是很投缘。
平时,见他除了写作讨论和运动之外,对什么都不大感兴趣。
唯有见到她和邓萧时,才有点话说。
瞧瞧,萧哥哥一回来,他的兴致就提上来了,看着比谁都积极。而萧哥哥和谢海宁的关系也很近,这两年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着书信往来。
*
几个人,坐在屋里说了一会儿话。
伟民就嚷嚷着淘米择菜,准备做午饭。假期里,他和伟军都学会烧饭了,虽然还不是很精通,可闷个大米饭,炒个鸡蛋还是可以的。
黎元元也学会了炒菜。
因为田爸爸做菜时,她经常围观,所以拿起锅铲来还象模象样的。
结果,伟民一带头,几个人都跟着涌进了小棚子里。
大家一起动手,不一会儿,锅灶里的柴火就点燃了,大米饭闷在了钢精锅里。豆角、辣椒、茄子、菜瓜、咸鸭蛋、西红柿、土豆都切好了,分别摆在了盘子里。还往碗里打了几个生鸡蛋,准备用来炒着吃。
除了这些,在棚子一角的翻砂炉子上,还炖了一砂锅牛肉。
这是田爸爸一早就做上的。
用凉水浸泡过的牛肉,已经去除了血水,显得白生生的。田爸爸先把牛肉切成小方块,用清水焯一下,捞出来后,放进大砂锅里,加入葱姜、香叶等调料。一次加上足够的水,滚开后,用小火煨着。
等到出锅前,再加入西红柿和土豆,炖上十分钟。到时候,一揭开锅盖,牛肉又香又烂,土豆也很面,再配上红彤彤的汤汁,正好开吃。
中午这一顿饭,吃得很热闹。
桌子中央摆着一大锅西红柿土豆炖牛肉,配着一盘清炒豆角丝、辣椒炒鸡蛋、青椒茄子丝,还有一盘凉拌菜瓜和一盘切开的咸鸭蛋,外加一个虾皮紫菜蛋花汤。
六菜一汤,十分丰盛。
主食除了米饭之外,还有昨天从“巴扎”上买回来的烤馕。
吃饭时,谢海宁也没走,又跟着混了一顿。
临走前说,明天中午请他们几个去他家吃饭。
黎元元听了,十分惊讶,心说谢海宁也会做饭?
*
邓萧回来了,消息传得很快。
下午,乔莎莎和几个女同学一起跑来看他。
接着,又有几个高中同学过来说话。
去年参加高考,他们一个都没考上,又咬着牙复习了一年。今年高考成绩还没下来,不知考得怎样?
对邓萧,是既羡慕又佩服。
一群人,围着他一连问了京城那边的很多事情,一个二个都十分向往。
来看邓萧的,一拨接着一拨,十分热闹。
直到晚饭前,家里才算安静下来。
这天黄昏,邓萧和黎元元在沙枣林带里走了走。尽管他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可真的听到元元的来历,还是吃了一惊。
这不是在做梦吧?
那块墨玉有这么厉害?
关于魔鬼城,民间也有种种传说,可从未想到这种时空穿越竟然真的发生了?
想着以前,元元也和他探讨过科技方面的事情,还提到过未来的种种设想,虽然感到惊奇,但还能接受,可怎么也没料到元元的来历这么神奇?
元元说,本来她不属于这里。
那她属于未来吗?
想到此,心里一痛。
“元元,你想回去吗?”邓萧沉默了半响,方开口问道,这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萧哥哥,我……还没想清楚……”黎元元对回去与否,一直是犹豫不决的。以前是年纪小,即便想走也走不了,现在是对这里的一切都生出了感情,有点舍不得离开。
“元元,不要走了,那样太危险了……”邓萧鼓足了勇气说道。“萧哥哥……我……”黎元元不知道自己是否该留下?
也许过不了太久,田爸爸和王妈妈就要带着他们一起回沪上了。
与农场的广阔天地不同,那边的生存空间非常拥挤,住房的紧张程度非常人能想。而自己又是个女孩子,还得和三个小哥哥分开住,这么一来,会给田爸爸和王妈妈添不少麻烦。
回沪后,即便田爸爸照相技术再好,在最初的几年里,吃苦受累也是难免的,她不能再给家里添麻烦了。
可真要走了,又会惹来一片伤心难过。
她舍不得田爸爸和王妈妈,还有三个小哥哥和她的萧哥哥。
邓萧冷静下来后,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就帮元元分析起来。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堵神秘之墙可能只在某个特定时刻出现,即便想走也不一定能走得了。更何况通道打开后,逆向穿行会面临着种种危险,甚至有可能永远消失,化为一缕尘埃。
“元元,等你长大了,再做决定吧?”
“好的,萧哥哥……”
黎元元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她想,这个问题暂时无解,而现在也不具备离开的条件,那就再等等看吧?
邓萧听了,这才松了口气。
他看着元元,低声说道:“元元……其实……我也不想让你走……”说完这句话,脸腾地一下红了。只是眼睛亮亮的,里面有两颗小星星在闪啊闪的。
黎元元不禁笑了起来。
现在,萧哥哥时不时地就会脸红,是因为开窍了吗?
有时,她觉得自己的脸皮比萧哥哥厚多了。
“元元,咱们约好了,等你长大后,我和你一起去魔鬼城,去寻找那堵神秘之墙……”邓萧心想,自己一定得跟着,即便找到了那条通道,元元也舍不得离开吧?
“好的,萧哥哥!”黎元元笑着点了点头。
藏了多年的秘密,一吐为快。
浑身上下倍感轻松。
她想,如果能拿着那块墨玉,在两个时空之间来回穿梭就好了。可一想到穿梭过来,年龄会变小,就赶紧打消了那个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引用了电影《庐山恋》中的插曲名称
。
好端端的,咋又卡文了~~
o(╯□╰)o
第123章 舍不得
*
邓萧和元元一起分享了小秘密。
他再次变成了她的小同盟。
对未来的种种; 他充满了好奇。
听到元元关于八、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描述,这才明白元元为何要让他成版的收集邮票?为何要想法设法地去买房子?
因为几十年后,这一切都价值非凡。
说到底; 元元还是个小财迷。
不过财迷的元元; 还真有意思。
他想,正是因为她喜欢这个年代,所以才会投入如此多的心力吧?他希望她一直投入下去; 这样就舍不得离开了。
而黎元元呢; 也做了一个决定。
她想,既然要再等等; 那就安下心来吧?
不过,对远在边疆北部的爷爷奶奶; 得给他们捎个信过去。
她不希望再看到爷爷奶奶贸然回沪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她希望他们能像田爸爸和王妈妈那样; 准备充分了再回去。
算算时间,大概在明年年初沪上会出台一个新政策; 对支边知青的落户问题有所松动。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松动的幅度又大了一些。
知青们稍微晚走个一两年,所受的苦会少一点。
更何况; 那时候改革开放的力度又加大了不少; 无论是工作机会还是个人发展; 都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邓萧听了,打算回到乌市后,拐个弯去那个团场看看。
打听一下黎爱民和崔爱华; 好把元元的口信捎过去。还有,元元说她的爸爸叫黎鸿君,妈妈叫徐玉姗,这会儿可能还在沪上,年纪和她现在差不多大小。
一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很神奇。
可表面上却不能流露出来。
这天晚上,邓萧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把从京城里带来的小礼物发给大家,包括田叔叔和王阿姨在内,每人一份。
礼物里有景泰蓝手镯,京剧脸谱和小挂件。另外还有茯苓饼、山楂片、果脯,和稻香村的点心。
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特地准备的,图个稀罕。
而送给元元的木雕小挂件,却是他专门跑到琉璃厂里定做的。那是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女娃娃,留着个学生头,脸鼓鼓的,看着非常可爱。
伟民见了,就笑着说道:“哦呦,这不是元元妹妹吗?这个师傅雕刻时,是比着元元妹妹做的吧?”
黎元元拿着这枚小挂件,爱不释手。
她知道萧哥哥有心了。
否则哪里会那么巧,就找到这么一个精致的木雕娃娃?
*
回到连队的第三天,谢海宁请客。
吃饭地点就在他妈妈家里。
虽然,他不怎么会做饭,可他会动脑子。一大早就让妈妈剁了一盆鸡肉馅子,备了一捆嫩韭菜,又和了一大盆面,准备包馄饨吃。
邓萧他们几个一到,就被他支使得团团转。
今天吃饭,没有大人参与,只有他们六个小将,气氛相当活跃。
大家一起动手,择韭菜,切韭菜,调馅子,外加上擀馄饨皮。谢海宁生起了煤油炉子,在上面架了一口钢精锅,准备烧一大锅开水,好用来下馄饨。
邓萧、黎元元他们都是包馄饨的老手,不一会儿就包了两大锅拍。
这时候,大锅里的水也滚了,由伟民亲自掌勺,下馄饨。他还美滋滋地吹嘘说:“我天天看我爸爸下馄饨,早就练出来了!”
几个人一边下一边吃,有说有笑,格外热闹。
饭后,谢海宁又端出了两盘大黄杏和一盘果仁,围着沙发开起了茶话会。
他给大家讲了一个科幻侦探故事。这是海派侠客的最新作品,依然是以医院为背景,对未来医学展开了种种联想。
作者思路开阔,逻辑严谨,还与当前兴起的科幻题材十分切合。
对此,黎元元也不得不佩服。
这个人抓流行度的手法,比她要高明多了。只是,看到谢海宁一本正经地讲述着自己的作品,她忍了半天才没笑出声来。
这时候,邓萧还不知道谢海宁就是“海派侠客”,对这部作品和作者赞赏有加,听得谢海宁也忍不住乐了。
他看了田园一眼,心知她和邓萧的关系很铁,尤其是这次重逢,俩人的眼里都多了一些内容,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为他保守了秘密。
他想,或许这个元元真的值得信任吧?
*
有邓萧在,这个假期变得格外不同。
每天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在林带里散步,还跑到支渠那边围着三角架看了看。邓萧兴致一上来,还想下地摘红花,被王妈妈给制止了。
几个人还骑车去了场部。
先去照相馆,帮田爸爸冲印了两卷胶卷。接着,又逛逛新华书店。中午,邓萧的老同学,还请他们去食堂里吃了肉包子。
欢乐的日子,过得飞快。
到了八月二十三号,邓萧不得不启程了。
因为学校里要开学了,路上还要花费七八天时间才能抵达京城。许大哥那边已经算好了日子,提前三天帮他买火车票。
还有邓铭大哥课外实习结束后,也准备和许建红一起回到乌市,在那边等他。
田根宝和王慧珍自然是舍不得。
邓萧这孩子聪明有礼貌,性格稳重,是个大人都喜欢。伟民他们也是恋恋不舍的,想着以后一定要考到京城去看萧哥哥。
黎元元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暑假,她是掐着手指头算日子的。可真到了离别的这一天,还是忍不住伤感起来。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秋季开学后,她就读初三了。
接下来,还有高中三年。
只有读到大学,才能自由行动吧?
这天一大早,邓萧拎着旅行包,跟着田叔叔坐上拖拉机,离开了连队。
一路上,他频频回头,望着送行的队伍。
他知道元元正目送着他远去。
而他呢?心里又何尝舍得离开?
到了风口站,田根宝跑到招待所,找到那边的介绍人,联系了一辆长途运输卡车直达乌市。
从这里搭顺风车一般不要钱,只要拿东西交换就可以。而团场里的优质大米,一向备受推崇,那些常年跑乌卡线的司机们早就熟门熟路了。
听说有人要搭车,那个司机要了二十公斤大米。
等到返程时,来连队里找人拿就可以了。团场里的职工信誉都很好,大家都在国营单位里上班,知根知底的,从未听说谁赖过账。
田根宝看着邓萧进了驾驶室,这才坐上拖拉机返回连队。
*
三天后,邓萧搭乘汽车到了乌市。
他在运输队里,借了公家的电话给许大哥打了一个市话。
不一会儿,许大哥开车过来,把他接到了住处。那是一栋红砖楼房,许大哥家就住在三楼的一套两居室里。
一进门,邓铭大哥和许姐姐正坐在沙发上等着他。见了弟弟,自然是欣喜万分。听说邓萧要去团场,说是给人捎个口信,惊讶之余,也不好说什么。
倒是许大哥十分热情,说是帮着去联系一辆汽车,捎带着过去。那边离得不太远,当天去当天就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