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俏寡妇-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言冬现在就是住在这四合院里。
四合院虽大人却不多; 依旧是李奶奶陪祁言冬住着。
尹耀天在京城没待很久就又回港地去了,不过给外甥留了些人手。
祁言冬还把以前尹家的老人召集到了一起,是以手下一点也不缺人。
他并非池中物,只是以前不想出头罢了。
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舅舅在内地做生意,就不会小打小闹; 势必要做到最好。
尹耀天虽然之前提了是想重振尹家的威风; 可实际上还是把国内的生意全当做了外甥自个的产业。
只是名义上挂在尹氏集团下面,管理之类的他都不过问; 还给了外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
这也算是他对外甥和妹妹的一种弥补吧。
祁言冬在安县跟随元巧巧进市里谈生意时; 就看出了供求关系的不平等。
票证限制放开后,人们都想买; 可却没那么多东西卖; 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伟人南下后南边的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
因为去过一次港地,他也看到了内地和港地那边的巨大差距。
南边临海,靠近港地; 贸易发达,是很好的供货产地。
于是回到京城后,他第一时间成立了贸易公司。
还收购看好的地皮,打算建立属于自己的百货卖场。
这些当然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
他在元巧巧身边时,也从她身上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包装,宣传,促销等等手段。
这在当下的国内都是很稀罕的。
即用心做了,祁言冬操的心就少不了,事事过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蒋筱却还是在不上课的时候就来打扰,让本就不待见她的祁言冬更是厌恶。
一个蒋筱也就罢了。
那叶婷知晓祁言冬回了京城后,也总是来看望他这个“朋友”。
让祁言冬不胜其烦。
只有闲暇之余想到元巧巧时脸上才会浮现出温柔之色。
元巧巧高考前一天,祁言冬从京城赶回来了。
他媳妇要考试,他怎么能不陪着。
对于他的贴心元巧巧自然很受用。
安县就这么大点,高考的场地也就是县里的几个高中。
无论哪处都距离元巧巧的馄饨店不远,她本打算就这么住在店里参加考试的,祁言冬不依了。
直言店里人来人往太吵,她休息不好。
元巧巧想想也是,最后两人就去了宅子里住。
这次回来是祁言冬自己回来的,李奶奶没跟着,所以这宅子里就住了他们两个。
平日里元巧巧几天就会来打扫一次,是以简单收拾了下就能住人。
元巧巧住的依旧是她以前住过的房间。
挑灯夜战,辛苦准备了小半年,到了高考这会,元巧巧反而觉得没什么可学得了。
总之该准备的她都准备了,到时候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就是什么样的。
她只要保证自己不失了正常水准就行。
要知道元巧巧以前从未正式上过学。
仅有的几次考试经验也是学校的几次模拟考,所以现在要参加正儿八经的高考,还是有那么些紧张的。
好在现在有祁言冬在身边陪着,她的紧张也缓解了不少。
高考的第一天,元巧巧早早起来洗漱好,和祁言冬一起用了早点,两人就走着往考场去了。
进考场前,祁言冬摸了摸她的头,一脸温柔。
“巧巧别怕,相信你自己,我在外面等着。”
“知道了。”
刚说完话,就看到几个熟悉的人走过来。
原来是因为高考放假了的闵柔还有于正阳。
他们都知道元巧巧在这里考试,特意赶过来的。
“巧巧姐,你一定要加油。”闵柔举着拳头替她鼓劲。
元巧巧笑了。
“我会的。”
走进考场大门,又对着几人挥了挥手,才转身走了。
卷子刚发下来的时候,元巧巧手心都湿了。
又是深呼吸又是心理暗示的,想到外面等着的人,紧张莫名的就缓解了。
他们都在外面等着呢,元巧巧你要好好做。
高考进行了三天。
等元巧巧考完最后一门走出来后,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一截。
过去的几个月简直不敢想象。
出门就看到祁言冬温柔的笑,她忙小跑了过去。
“走带你去吃好吃的。”
高考完两人又过了几天二人世界的腻歪日子,祁言冬就返回京城了。
这几天陪伴元巧巧高考的时间都是他挤出来的。
京城那边的摊子准备了几个月,现在也要步入正轨了,正是忙的时候,缺不得他这个主事的人。
元巧巧却不能直接跟着他进京城,因为她还要在安县等高考成绩出来和录取通知书。
虽然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但是她自我感觉还不错。
肯定能考上大学,只是能不能考上京城的还不敢百分百确定。
在录取通知书没有彻底下来前,她的心还都是有点放不下的。
毕竟这关系着她和祁言冬的未来。
要知道前几年的高考难度还不是那么大,越往后只会越难。
八二年可不是普通的一年。
恢复高考后的前两批大学生,也就是77级和78级都是今年毕业,也是历史上有名的82届。
杜大婶的儿子郁良就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也在今年毕业了。
这会的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更别提郁良这样的京大高材生了,更是各处争抢的对象。
元巧巧高考完的时候,郁良也从京大毕业了。
他最后被分配在了京城一区的司法局。
杜大婶可就这么一个儿子,想儿子吧又不想耽搁儿子的前程,便萌生了前往京城的想法。
正好元巧巧也计划进京来着,两人便说好了,等元巧巧分数出来,顺利考上京城的大学的话,两人就一起去。
对于元巧巧在这边的几处生意,她也已经安排好了。
果园那边全权交给王婶一家负责。
对于王婶一家的分红也提到了四成。
她以后人在京城,根本无暇管理果园,还能分成那么多她就满足了。
她的这个决定可把王婶一家吓到了。
要知道以前就两成王婶一家就得了几千块,这四成还了得,尤其是果园在精心伺弄下,产量绝对要超出第一年很多,再加上果园扩大了种植规模,空余的几十亩都种上了果树。
这以后的收益只会更多,也意味着他们的分红更多。
心中惶恐不敢接受,还是元巧巧假装生气了才答应了。
全家真得把元巧巧当做了大恩人。
元巧巧也没独拿剩下的六成分红,还拿出一成来当做每年对果园有贡献工人的奖励。
这个决定宣布后,在果园干活的人热情顿时高涨。
现在元巧巧的果园可是在整个安县都出了名待遇高的好地方。
不知道多少人拖了关系想进她的果园干活呢。
元巧巧不耐烦应付这些。
全都交给了王婶一家做主。
她相信王婶一家的分红多少和果园的收益紧密联系,他们肯定不会捣鬼让果园不好的。
至于馄饨店,她把馄饨馅料的方子交给了方芳和慧莲。
提拔方芳做了店长,慧莲副店长,两人在馄饨店也都不是拿普通的工资了,可以拿分红,也就是馄饨店收益越好,她们挣得越多。
元巧巧这是完全把她们和馄饨店捆绑在了一起。
让她们死心塌地为馄饨店做事。
这还只是第一步计划。
高考完后她等着成绩出来,比较闲,又筹谋着在市里开了馄饨店分店,现在都在装修,等建好了,她是要把方芳直接调过去管理的。
至于慧莲已经嫁人,就打理安县的这家店。
元巧巧可不打算小打小闹。
她想把自己的馄饨店分店越开越多。
不要小瞧这个生意。
若是都和安县这家店差不多的效益的话,她只会越挣越多。
自从计划好进京后,她就不止一次想过自己的未来。
她擅长的主要是吃食这方面。
是以打算成立一家自己的餐饮公司。
不管是馄饨店还是水果店都挂名在餐饮公司名下。
当然总公司肯定是要开在京城的,这些她想好了,到了京城就一步一步来。
元巧巧的高考成绩在酷暑时节下来了。
这会的高考分数可不能用电话查询,都是等着学校公布。
知道高考成绩是哪天出来后,一大早,包括元巧巧在内的许多学生就聚集到了学校。
还有不少家长跟着孩子来了。
校长满脸喜气出现的时候,家长们都围了上去,争相询问。
校长让大家安静后,就开始宣布成绩了。
第一个就念到了元巧巧,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八二年的高考满分是六百四。
基本上了三百多分就能上大学,元巧巧考了五百三十二,足足超出重点线一百多分,也是县一中的文科第一,甩开第二名好几十分。
可把校长高兴坏了。
听到分数出来的那一刻,元巧巧就知道自己上京城的大学板上钉钉了。
虽然这分数上京城大学玄,但她只要能上京城的大学就满足了。
要知道每年全国有多少人都想考入京城大学呢。
只是哪有那么好考。
就元巧巧他们省,京大每年就只招十几个人。
也许是上天眷顾吧。
元巧巧刚好是京城大学在他们省招生的最后一名,她踩着门槛进去了。
录取通知书到了的那一刻,元巧巧觉得天空都比往日蓝了许多。
她这个从未上过学,仅仅进入学校正式学习半年的学生竟然一次考入了京城大学!
这在整个安县都是个爆炸性的新闻。
元巧巧彻底在安县火了,她简直成了励志人生的代表,不知道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偶像。
直到她离开安县,很多年后,大家提起这些事,都还是一段传奇。
这也都是后话了。
她顺利考入京城大学,有人高兴,有人嫉恨。
高兴地自然是闵柔几个希望元巧巧好的,嫉恨的就是元菲菲这种见不得元巧巧好的。
但是这些元巧巧都不关心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三天,元巧巧就和杜大婶踏上了进入京城的火车。
她的男人在京城等她!
心中有着期盼,元巧巧觉得火车上的十几个小时辛苦都不算什么。
等出了车站见到西装笔挺的祁言冬对着她笑时,什么都见鬼去了。
祁言冬是开着自己的车来接她们的。
这次来京城,她和杜大婶都是打着以后长住的计划,两人带的东西也不少,幸好有车。
郁良本来是想请假亲自来接母亲的,后来知道祁言冬开车接人后才作罢了。
知道母亲要来京城住了,郁良本是要租房子的,现在的他还住在单位宿舍里。
只是元巧巧知道后让他不必麻烦了。
她人来了京城也打算把生意继续做到京城,比如她的馄饨店就会在京城继续开。
杜大婶可是管理馄饨店的绝佳人选。
可以和以前一样直接住店里。
不过现在她们刚来,店那些还都是虚的,祁言冬就把人一起带到自己的四合院去了。
元巧巧是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奔向京城的,现在距离开学也还有一个月呢,她正好用这段时间准备开店的事情。
她离开前两天已经把老家市里的馄饨店开了。
现在慧莲和方芳各自打理一家店,水果店则是用的陈卫介绍的人打理,她也给出了分红的福利。
元巧巧现在名下的产业是一家果园,两家馄饨店,一家大型水果店。
仅仅两个馄饨店和一家水果店的日收益,每天加起来就过五百了。
也就是说她现在光坐着什么都不干,每月就有过万的收益。
这还不算果园果子成熟后,一下子进账的一大笔。
所以她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小富婆了。
现在个人存款就有好几万。
来京城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存款全取出来了。
装在贴身的包里。
因为带着好几万的现金,在火车上她也一直不敢放松,生怕把钱丢了。
这可是她全部的家底,也是她到京城后开店做生意的的资本。
也许她的几万块,和祁言冬打理的大生意无法比,可这都是她一点一点挣来的,而且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后会挣得更多。
她和杜大婶住在了四合院里,李奶奶最高兴了。
以前在安县的时候,祁言冬无所事事,很多时间都在宅子里,李奶奶还有个人说话,可到了京城后,祁言冬每天早出晚归,忙得跟陀螺似得,李奶奶不免就有些孤寂了。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元巧巧够法定结婚年纪了。
祁言冬可是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
打算在元巧巧开学前就把媳妇娶进门。
元巧巧收到录取通知书给他打完电话后,他就开始准备这件事了。
贾辉直接被他拉来当了壮丁。
而这件事他还没通知祁家那边,只是告知了港地的舅舅,让舅舅一家记得参加婚礼。
元巧巧到了京城的第二天就被祁言冬拉着去民政局领证了。
去民政局领证可是需要户口本的。
不过在安县,两人说了结婚事情的那会,就想到这一点了。
找的刘有泉帮忙,把她从元家弄出来,单独一个本了。
为此元家人还闹了一通,虽然那会不知道元巧巧是为了以后结婚做准备,可元家人总觉得这样元巧巧就更脱离元家的控制了。
但是他们怎么闹也没改变事情的结果。
元巧巧还是成功了。
就是破了点小财,给了元家人一些好处。
这也是她乐意给元家人才能拿到的,在元巧巧心里,这笔钱给了后,她就算是和元家彻底没有关系了,也还了他们昔日的养育之恩。
为了照结婚照,元巧巧特意穿了身红衣,好好收拾了下自己。
八十年代的结婚证可不是后世的红色皮本子,是纸质的,上头还要手写姓名日期那些。
拿证的时候,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还特意调侃他们两长得好看。
终于把喜欢的姑娘娶到手,祁言冬别提多高兴了。
整个人都处于兴奋地状态。
他也把这种状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