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一部没有萨特的当代思想史和一部没有萨特的当代文学史,会是什么样子。
葬礼定在星期六举行。
吉斯卡·德斯坦总统传出消息说,他知道萨特不会希望国葬,但他愿意支付全部费用。西蒙·波娃他们谢绝了。总统便坚持要向萨特遗体告别。
萨特生前就多次跟西蒙·波娃说过,他不希望埋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他的母亲和继父中间;他希望火化。遵从他生前的愿望,便决定暂时把他埋在蒙帕纳斯墓地,然后将把他从那儿运往拉雪兹神父公墓火化;他的骨灰将送回蒙帕纳斯墓地,安放在一个永久性的墓穴中。
灵车在缓缓前行。西蒙·波娃和西尔维、她妹妹普佩特以及阿莱特守护在灵车上,一辆盖满鲜花和花圈的汽车在前面开路。一辆载着那些年迈和不能走远路的朋友的小型公共汽车后面,跟着5万人的巨大人流,其中多数是青年。《现代》杂志的一些朋友在灵车后面组成一道屏障,在他们的周围,不相识的人们自发地手拉着手,形成一串锁链。人们带着深切的哀悼之情,一路上秩序井然。朗兹曼说:“这是1968年‘五月事件’示威的尾声。”
“至于我,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服下的安定药使我多少有点麻木,而且,由于我决心不倒下去,因此我的神经十分紧张。我暗自说,这正是萨特所希望的葬礼,可惜他对此不会有所感知了。当我走出灵车时,灵柩已经寄放在墓穴底部。我要了一张椅子,坐在尚未合上的墓穴边上,我的内心一片空白。我看到了爬在墙头、爬在墓堆上的人,眼前仿佛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星期三上午,在拉雪兹神甫公墓,萨特的遗体火化了,骨灰被送回蒙帕纳斯墓地。每天都有不知名的手,把一小束一小束鲜花放在他的坟墓上。“他的死真的把我们分开了。我死了也不能使我们重新相聚。事情就是如此。我们能够融洽地生活得如此长久,这本身已足以使人满意”。
永别了,萨特!
萨特,永别了……
第二十二章 含笑退场
1982年,即萨特逝世的第二年,《告别萨特》出版。这是西蒙·波娃的封笔之作。
本来,1972年《清算已毕》出版后,她就说自己不再写小说、剧本、评论之类,准备结束自己的写作生涯了。萨特逝世后,那一缕深切的思念之情令她每每不能自己,于是她饱蘸着无尽的情思,写下了最后这一部传世之作。该书被评论界视为萨特逝世后出版的关于萨特的最有价值的书。
《告别萨特》由10年回忆录和同萨特的长篇谈话两部分组成。在回忆录部分里,西蒙·波娃逐年逐月记述了萨特最后10年的生活情况,他经历的各种重大事件,他的日常生活起居,他的写作,他的旅行,他同女人的交往,他的病情以及与病魔和命运的抗争……10年同时也辐射着萨特的整个一生。
由萨特所作的口述自传,对自己一生进行了总体回顾,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份遗嘱和交代,是难得的第一手传记材料。
正如一位法国文学专家所说,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西蒙·波娃是一个最大的回忆录作家,她的4部自传体回忆录和这本《告别萨特》,其规模之巨、篇幅之大,迄今仍无人出其之右。这不仅仅是一个在此领域中有多大的写作规划,笔耕劳动有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回忆素材有多大的储藏量以及这些素材具有多少社会价值的问题。写回忆录,首先要有可供回忆、值得回忆并为世人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在这方面,西蒙·波娃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她具有写回忆录的充分而为社会广泛承认的自我价值。身处于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巴黎,而且,她不是一个人,她是两个人。她与萨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而与她结为一体的这个人,既是法国20世纪文学中一个第一流的大作家,又是标志着20世纪人类思想发展中一特定阶段的里程碑。半个多世纪里,她与萨特参加了那样多的世界性的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从4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到50年代到60年代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法共的同路人等等;此外,他们还在世界上作了那么多的旅行,足迹遍布了欧洲各国、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的中国、日本……与之交往的不仅有同时代思想文化界几乎所有的精英,而且也有周围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普通人物。所以,当她在后期投入主要精力把这一切记述下来之后,卷帙浩繁的几大卷回忆录就以“色彩缤纷的宏大景观,万钟齐鸣的协奏声势,百川汇合的浩荡气派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几乎成为本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法国以至欧洲的一部大事记、编年史,一幅视野广阔的世界图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找出欧洲20世纪中期历史发展的真实脉络;对社会主义思潮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得到若干启发与思考;对社会风气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拾获某些生动的画面与情节;对西蒙·波娃和萨特本身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体味和触摸到这一对终身伴侣的有血有肉的鲜明个性和不同丰采。
西蒙·波娃一生中的主要著作,由8部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集、8部理论著作、7部散文作品、7种回忆录与自传组成。其中最具影响与代表性的,要数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代名流》、被称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理论著作《第二性》和鸿篇巨制、卷帙浩繁的回忆录了。
《告别萨特》出版后的第5年,即1986年,78岁的西蒙·波娃与世长辞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称她是“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的女作家”,她所留下的在整个法兰西民族文化史上亦堪具分量的精神遗产,使她得以不朽者身份进入自己的历史座席。
她身上缀满了色彩缤纷的称号:
存在主义思想家与文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女权主义理论的先驱;
骇世惊俗的才女;
激进的左派人士;
社会主义阵营的朋友;
萨特的既非妻子又非情妇的终身伴侣与战友;
契约式爱情的发明者之一;
……
作为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西蒙·波娃在男性上帝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里,在只有少数杰出男性才能问津的精神文化创造领域里所取得的杰出成绩,足以令世人瞩目,历史永铭。而在性爱关系上,她那大胆向传统挑战的鲜明个性中,更注入了一种骇世惊俗的成分。
所有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西蒙·波娃在有限的生命中,凭着她丰富的著作、她著作中所表述的独到而深刻的思想,以及她在与萨特的特殊关系中所展露的鲜活的个性,创造出了生命的永恒。
那个在孩提时代喜欢幻想,喜欢去祖父的乡下庄园度过夏天,出于爱国热情将妹妹的一个德国造的塑胶娃娃踏成碎片,稍大后偷偷阅读性描写读物的西蒙·波娃仍在;
那个在少女时代把“当一个名作家”的誓言写到同学的留言簿上,企盼自己是作为英雄的伴侣而生,在一次次涉足不良场所的冒险中品尝畅快或害怕的西蒙·波娃仍在;
那个在青年时代与萨特缔结契约式爱情,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不想让家庭制约,双方在心心相印的同时不排除与别人有邂逅艳遇,而事实上不乏猜忌、妒嫉和落寞的西蒙·波娃仍在;
那个因出版《第二性》而被咒为“性贪婪、性冷淡、淫妇、慕雄狂患者、女同性恋者、流产百次的女人、偷偷当母亲的女人”,而当事人却在一片臭骂声中自得其乐……“一种成功的乐趣,一种突破了传统女性状态的乐趣,与男性上帝平起平坐的乐趣,一种高踞于精神领域之巅峰、眼见脚下一片鼓噪的乐趣,一种自我实现了的乐趣,一个确认了自己力量的乐趣”的西蒙·波娃仍在;
那个酷爱旅行,酷爱读书,酷爱写作,酷爱生活,酷爱正义和自由的“具有男子的智力和女性的敏感”,始终具有深深吸引着萨特的漂亮面容的西蒙·波娃仍在……
与其说她已安详地辞世,不如说她是含笑地退场。一个警句将不时如风铃般响过岁月的殿宇与云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
附录:
西蒙·波娃著作一览表
1943年《女宾客》(小说)。
1944年《庇吕斯与西奈阿斯》(论著)。
1945年《论人》(散文)。《吃闲饭的嘴》(戏剧)。《他人的血》(小说)。
1946年《人都是会死的》(小说)。
1947年《论暧昧的道德》(论著)。
1948年《美国纪行》(散文)。《存在主义与国家智慧》(论著)。
1949年《第二性》(论著,共2册)。
1954年《一代名流》(小说)。
1955年《特权》(论著)。
1956年《得过且过的美国》(散文)。
1957年《长征》(散文)。
1958年《闺阁淑女》(自传第一部)。
1960年《盛年》(自传第二部)。
1962年《杰蜜拉,早晨近矣!》(与人合著)。
1964年《时势的力量》(自传第三部)。《安详的辞世》(散文)。
1966年《好形象》(小说)。
1967年《被毁的女人》(小说)。
1970年《老年》(论著)。
1972年《清算已毕》(自传第四部)。
1980年《精神的优势》(小说)。
1982年《告别萨特》(回忆录)。
… ………【gzbysh】整理